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20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
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
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 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
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
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
【发改报告】局长关于安国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安国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在安国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安国市发展改革局局长陈玉欣2015年9月1日我受市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安国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按照市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质、稳中有好的局面。
1-6月份,全市GDP完成37.68亿元,增长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增长21.0%;完成财政总收入4.42亿元,增长8.9%;其中完成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33亿元,增长1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3.84亿元,增长15.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88亿元,增长9.1%。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6亿元,增长2.1%;夏粮连续十二年增产,平均亩产494.5公斤,比去年增产3公斤,小麦总产达到14.84万吨。
创建中药材种植示范园2个,有效带动全市中药材GAP种植8.5万亩。
全市畜牧业生产平稳,猪牛羊禽四种肉产量1.13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禽蛋产量1.06万吨,增长0.9%;牛奶产量0.58万吨,略微增长。
上半年土地流转面积达12.29万亩,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农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
(二)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6.1亿元,增长8.8%;全市77家入统工业完成产值67.32亿元,增长7.3%,实现增加值14.88亿元,增长9.1%;支柱产业拉动明显,其中药业、纺织、机械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0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3.4%。
2018年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36010.3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8.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6040.1亿元,增长4. 3%;第三产业增加值16632.2亿元,增长9.8%。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2:46. 6:44.2,调整为9.3:44.5:46.2,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7772元,比上年增长6.0%。
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7556.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78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64.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5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43%,比上年末提高1.42个百分点。
出生人口84.8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26‰;死亡人口48.09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8‰,比上年回落1.72个千分点。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5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
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4%。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0%,衣着上涨1.7%,居住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7%,交通和通信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4%,医疗保健上涨7.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4.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
去产能扎实推进。
超额完成六大行业年度去产能任务。
全年原煤、焦炭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7.7%和11.6%,生铁产量下降3.9%,平板玻璃产量下降1.7%。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91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 1%。
企业成本继续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 2元,比上年下降0.4元。
2018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5315.4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33.3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0025.1亿元,增长7. 4%;第三产业增加值13257.0亿元,增长4.8%。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008元,比上年增长5.9%。
二、农业[3]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84.0千公顷。
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88.4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713.0千公顷。
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23.1千公顷。
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90.9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313.4千公顷。
全年果园面积352.1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192.4万吨。
其中,水稻产量418.0万吨,玉米产量1662. 8万吨。
全年油料产量78.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52.3万吨。
全年水果产量788.9万吨。
全年造林作业面积168.0千公顷,森林抚育面积99.3千公顷,育苗面积28. 0千公顷,义务植树0.6亿株。
全年林木采伐蓄积量253.3万立方米。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74.7万吨。
其中,猪肉产量210.1万吨,牛肉产量27.5万吨,羊肉产量6.6万吨,禽肉产量130.5万吨。
全年禽蛋产量297. 2万吨。
全年生牛奶产量131.8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2495.8万头,年末生猪存栏1262.2万头。
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含远洋捕捞)452.6万吨。
其中,淡水捕捞4.9万吨,淡水养殖83.8万吨,海洋捕捞54.7万吨,海水养殖309.2万吨。
全年机耕面积3839.1千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4099.9千公顷。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3.7万吨。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不包括渔船)2224.5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6]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9%,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0.8%。
2018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36010.3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8.0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6040.1亿元,增长4. 3%;第三产业增加值16632.2亿元,增长9.8%。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9.2:46. 6:44.2,调整为9.3:44.5:46.2,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7772元,比上年增长6.0%。
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7556.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78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64.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5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43%,比上年末提高1.42个百分点。
出生人口84.8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26‰;死亡人口48.09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8‰,比上年回落1.72个千分点。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5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内。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
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2. 4%。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0%,衣着上涨1.7%,居住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7%,交通和通信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4%,医疗保健上涨7.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 2.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6.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4.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
去产能扎实推进。
超额完成六大行业年度去产能任务。
全年原煤、焦炭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7.7%和11.6%,生铁产量下降3.9%,平板玻璃产量下降1.7%。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91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1%。
企业成本继续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2元,比上年下降0.4元。
2018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2018年,天津市经济运行整体保持平稳,结构优化持续推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民计民生明显改善,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一、综合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8809.64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71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7609.81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1027.12亿元,增长5.9%。
三次产业结构为0.9:40.5:58.6。
图1 2014-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和服务业比重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6.19亿元。
其中,税收收入1624.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2%,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698.43亿元,增长6.7%;企业所得税319.51亿元,增长3.1%;个人所得税129.78亿元,增长11.4%。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04.53亿元。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4.08亿元,增长9.7%;教育支出446.67亿元,增长3.3%;医疗卫生支出192.55亿元,增长5.7%;住房保障支出91.71亿元,增长4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度任务全面落实。
去产能扎实推进,2018年四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粗钢产量增长6.4%,比上年回落13.4个百分点,生铁产量下降0.5%。
去杠杆成效明显,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为57.9%,比上年末降低1.9个百分点,处于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企业成本逐步降低,出台新一批降成本政策措施,已出台的降成本政策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约600亿元,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4.01元,比上年降低0.91元。
民营经济保持活跃。
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全面落实“天津八条”及61个实施细则,营商环境不断向好,市场主体继续增加。
2018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2018年末常住人口331.0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2.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8.35%,比上年末提高0.07个百分点。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12.49‰,死亡率2.87‰,自然增长率9.62‰。
年末户籍人口176.92万人。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632.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5.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59亿元,增长2.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0.59%;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23亿元,增长4.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1.20%;第三产业增加值1790.88亿元,增长7.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21%。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49.0:49.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8%,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7%。
民营经济增加值1908.6亿元,增长5.9%,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52.5%。
全市人均GDP110585元,增长4.6%,按年平均汇率折算16711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1.4%,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
交通和通信类、医疗保健类,分别上涨2.4%和1.8%;食品烟酒类、居住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1.6%、1.5%、1.1%、0.8%和0.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0.7%、0.8%。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62009人,城镇登记失业108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
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5.23亿元,增长0.8%;其中税收收入234.67亿元,增长6.3%。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37.89亿元,下降3.8%。
其中,教育支出70.35亿元,增长5.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25.74亿元,增长7.7%;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3.68亿元,增长32.2%。
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发展的韧性、活力和包容性增强,呈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更趋协调、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GDP)32679.87亿元,比上年增长6.6%(见图1),继续处于合理区间。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增长8.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3.50万元。
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896.97亿元,比上年增长6.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6782.90亿元,增长6.5%。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5461.91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其中,工业增加值2377.60亿元,增长4.2%;服务业增加值3084.31亿元,增长11.3%(见表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全年经工商登记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39.99万户,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7985户,增长42.4%;外商投资企业8742户,增长9.0%;私营企业31.28万户,增长12.3%;个体工商户6.99万户,增长15.2%。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非税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11.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51.54亿元,增长10.7%(见表2)。
全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完成13823.77亿元(不含关税及海关代征税),增长7.7%。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5.2%。
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2%;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7.0%(见表3)。
实用文档2018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1343.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6.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50.3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737.6亿元,增长5.7%。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1.9:33.8:54.3调整为11.6:33.5:54.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4971元,增长3.6%,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796美元。
分区域看:韶关市区生产总值679.1亿元、增长2.7%,占全市生产总值48.8%,人均生产总值6.48万元(9792美元);县域生产总值712.8亿元、增长6.1%,占全市51.2%,人均生产总值3.67万元(5546美元)。
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9.1亿元、增长3.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07亿元、增长6.3%。
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4%,住宿业增加值增长6.9%,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3%,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3%。
民营经济增加值691.3亿元,增长6.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1.4%。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韶关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一年上涨 2.1%。
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9%。
消费价格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5%、衣着价格上涨1.8%、居住价格上涨3.8 %、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7%、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2.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4.5%、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1.3%。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8%。
就业持续增加。
年末工商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从业人员42.8万人,增长4.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61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2.3%,比上年下降0.13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7亿元,增长6.8%。
2018 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综合年末全省户籍人口7082.9 万人,比上年增加23.7 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2.65%,比上年提高 1.59 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6323.6 万人,增加68.8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69%,提高 1.2 个百分点。
全年人口出生率12.41 ‰,比上年下降 1.66 个千分点;死亡率 5.96 ‰,上升 0.06 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 6.45 ‰,下降 1.72 个千分点。
2018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及构成指标年末数(万人)比重( %)年末常住人口6323.6其中:城镇3458.4 54.69乡村2865.2 45.31 其中: 0-15 岁1259.0 19.9116-59 岁3904.9 61.7560 周岁及以上1159.7 18.34其中: 65 周岁及以上820.2 12.972013-2018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变化经济总量突破 3 万亿元。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 GDP)[2] 30006.8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 亿元,增长 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 亿元,增长8.5% ;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 亿元,增长8.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 调整为8.8: 46.1: 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 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 个百分点缩小到 7.1 个百分点。
全员劳动生产率[3] 68484 元 /人,比上年增加 6654 元 /人。
人均GDP47712 元(折合 7210 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 元。
2018 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指标绝对数(亿元)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30006.82 8.02其中:第一产业[4]2638.01 3.2第二产业13842.09 8.5第三产业13526.72 8.6 其中:农林牧渔业2775.41 3.4工业11663.94 9.2建筑业2201.22 4.4 批发和零售业2006.86 5.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85.77 3.2 住宿和餐饮业543.73 5.8 金融业2064.55 5.0房地产业1897.52 5.9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3199.03 22.6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2668.79 2.42013—2018 年全省生产总值[5] 2013—2018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年末全省从业人员 4385.3 万人,比上年增加 7.4 万人。
---------------------------------------------------------------范文最新推荐------------------------------------------------------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县督查调研组:根据县委《关于对2018年经济发展情况督促检查的通知》明传电报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总结了今年工作落实情况,重点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当前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与州人民政府签订的“移民开发工作目标责任书”,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和“发展库区经济、改善移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围绕“库区长期稳定、工程顺利施工、移民平稳搬迁、经济长远发展”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2018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一)移民基础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目标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水库、电站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工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财政、移民、水利、国土、农业、林业、扶贫、俄垤水库管理局及涉及移民工作乡镇等部门为成员的移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移民开发局。
为我县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 20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乡镇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要求。
为扎实推进移民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县人民政府分别与有移民工作的迤萨镇人民政府、阿扎河乡人民政府、甲寅乡人民政府、宝华乡人民政府签订了移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目标管理。
确保移民工作的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2、加强政策法规学习,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一年来,我局认真组织学习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实施意见》、《**州移民安置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并结合实际积极向移民群众做好移民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3、强化监督职能,认真做好移民资金财务管理。
为了加强对俄垤水库库区移民补偿资金的管理,确保库区移民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广泛征求县财政、审计等部门意见,组织制定了俄垤水库库区移民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为规范俄垤水库库区移民补偿资金管理提供制度依据。
同时,加强资金的管理及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工作。
按照移民工作编制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做好移民工程项目预算、核算和决算工作,加强移民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移民资金;对移民资金定期、不定期开展审计工作。
4、建立健全移民工作档案。
---------------------------------------------------------------范文最新推荐------------------------------------------------------ 按照《**省水电建设项目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和《关于印发**省水电移民档案工作三个业务规范细则的通知》进行移民工作档案的建立及管理工作。
并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为移民档案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5、认真办理移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移民信访工作事关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做好信访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移民动迁安置、生产扶持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我县库区移民量大,相对遗留问题多,信访工作相当棘手。
针对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结合近几年移民信访工作的实践,我局主要从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建章立制,规范办事;真诚服务,抓好落实;依法程序,办理终结等四个方面加强工作。
通过建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做到“二个坚持”、“五个有”;立足实际,热情接待,释疑解惑、教育疏导,全力解决;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依照条例要求,按合法程序进行终结等渠道全面落实措施,着力解决信访问题。
2018年共接待来访24件。
经过大家努力,我们对来访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并实现了重点信访件100%的报结率。
给我县移民后扶工作赢得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6、积极开展移民政策法规的宣传、信息收集上报工作。
移民工作政策性强,规定具体。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有相当一部分移民对省、州移民政策了解不多,存有对个人、集体财产补偿项目、标准不清、优惠政策理解片面等模糊认识,使得个别移民盲目上访,3 / 20影响了稳定。
因此,为深化对移民政策的再宣传,消除模糊认识。
我局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移民政策的再学习,再宣传。
进一步增强政策、规定的透明度,让广大移民群众了解政策,用政策维护自身的权益。
同时,积极做好移民动态信息上报工作,共上报各类信息75条,其中:县级采用2条,州级采用1条。
7、加强移民队伍建设。
移民搬迁安置是一项政策性强、业务相当具体的工作,开展好移民工作离不开移民干部的自身素质建设,移民干部必须具备行政和业务、内外业并举的总体水平。
因此,一方面我们着力于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总结经验,增强自身素质,严格执行移民政策,秉公办事,防止和克服主观随意性,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认真对待,遇事不乱、有条不紊、以求实效,充分发挥移民干部整体的应有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领导、注重真学、致力于提高,努力做到“三个”到位,进一步坚定干部的理想信念,树立起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严格规范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到对事服务从优、效率从速;对人态度和蔼,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冲突。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了自身建设,培养了一支立场坚定、作风正派、思想过硬、善于做移民工作的干部队伍,为进一步树立部门的新形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范文最新推荐------------------------------------------------------ (二)创新思路,扎实开展,移民安置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1、依法依规,群策群力,做好大黑公电站前期移民安置规划、补偿补助等方面工作。
配合设计单位进行大黑公电站、阿扎河水库可研阶段实物指标调查分解到户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的编写。
为大黑公水电站建设工程施工区用地需要开展征地,协助设计单位完成了大黑公水电站占地实物指标补充调查工作。
同时,主动与熟悉情况的老干部、老同志协调,动员他们支持移民工作,共同作好移民政策法规及大黑公水电站建设重要、必要性的宣传工作,支持电站建设。
2、创新思路,做好阿扎河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结合我县实际,阿扎河水库移民采用“移民+基地+企业”的移民安置方式进行安置,移民按国家规定享受移民安置政策外,由移民易地安置领导小组同红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调,抽调技术人员,对移民进行木薯栽培和管理技术指导,并视情况,对移民提供用工机会。
使移民有了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移民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证,真正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安置目标。
(三)多措并举,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1、保障移民利益,及时拨付俄垤水库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
2、认真开展移民后期扶持证年度核检工作。
为加强移民扶持人口动态管理,我局认真开展移民后期扶持证年度核检工作,并将核检结果录入**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信息管理系5 / 20统。
共完成4512本移民后期扶持证的核检工作,核减后期扶持人口11人。
3、收集资料,编制规划,做好移民基础性工作。
为做好移民基础性工作,**县认真编制了《**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了《**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项目储备库》,确保移民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开展。
同时,积极开展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投资80万元,完成了迤萨镇安邦移民村村庄道路硬化建设工程,下半年,启动了投资104.5万元的迤萨镇白土坎水沟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基础工程,计划年内竣工。
4、认真开展我县红星水库、宝华水库等小型水库移民后扶调研工作,积极向小型水库移民群众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帮助解决了一些发展生产的实际困难。
(五)形式多样,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见实效。
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将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将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进工作开展的动力,严格落实县委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部署,切实做到“规定动作一个不少,自选动作有创新”,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突出活动效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习实践活动开展。
局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带头学,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矛盾,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范文最新推荐------------------------------------------------------ 二是强化措施方案。
结合移民开发工作的特点,科学制定了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方法步骤、保障措施和活动日程。
方案既落实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部署要求,又具有鲜明的移民开发工作特点。
目标明确,指导具体,确保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序推进。
三是营造氛围宣传。
在政务信息公开网上设立了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页,学习活动开展情况全程上网,实时公开。
同时积极向县委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政务信息网报送活动信息,宣传本单位具有特色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实践氛围。
四是丰富载体有行动。
学习实践活动既要抓理论学习,同时要注重实践,不能是空中楼阁,全靠载体落实。
我们在落实县委各项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移民开发工作特点,在迤萨镇安邦移民村开展联点帮扶和专题调研活动。
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联点一个地方、帮扶一批对象、解决一个突出问题、搞好一个课题调研。
做到深入基层问需于群众,扎实行动帮扶促发展。
五是突出主题有效果。
用学习实践指导和推进工作,是局领导班子确定的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程的指导思想。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坚持突出为民服务主题,扎实推进各项涉及民生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截止五月份,认真开展阿扎河水库移民户数调查,移民安置区规划等前期工作,确定了移民安置生产区、生活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迤萨镇路马社区安帮移民村道路硬化7 / 20建设;根据核实人员数直接发放后期扶持款108.66万元到移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