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11.2 电功率(第2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节电功率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要将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知识。
课程标准对初中电功率部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二、教学背景分析电功率是继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电功和电能之后的一个新的物理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电功率的测量、比较灯的亮度、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解电功率的综合问题都要借助这个概念,所以引导学生建构正确、清晰的电功率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可分为两课时完成,本课时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电功率的概念,初步了解额定功率,难点是建立电功率的概念。
将“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应用”、“实际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体现”等放到第二课时进行。
初三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课密切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展示实验、生活事例等形象直观的素材,帮助学生建构电功率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建立电功率的概念。
(2)能利用电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电功率的简单计算。
(3)了解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电功率概念,并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建立电功率的概念。
(2)通过对“电功率是电能转化快慢的量度”的理解,了解“电功率参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和感受“电能消耗多少”和“电能消耗有快慢”的差异,渗透物理问题来源于生活的意识。
(2)通过对节约电能方法的讨论,渗透节能的方法和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电功率概念的建立。
电功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②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体验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与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②观察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重点与难点】重点:①理解额定电压功率和额定实际功率。
②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难点:④理解额定电压功率和实际电压功率。
【教具】60W和100W的白炽灯各一只、实验电路板套具一套、课件。
【教学过程】一、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看到老师手上的灯泡上标有“PZ220-100”字样,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所有的用电器都会有它自己的规格和参数。
在这里,“PZ”是指这盏灯的规格,是“普通照明”的拼音的缩写;而“220”是指这盏灯泡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这个使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U额表示;“100”是指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100W,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额定功率,用P额表示。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叫实际电压,用U实表示;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电功率叫实际功率,用P实表示。
决定用电器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实际功率。
(板书: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叫额定功率,用P额表示。
)思考1:有“PZ220V40W”的甲灯与“PZ220V100W”的乙灯,把它们并联接在220V 的电路中,谁亮?生1:甲灯亮。
生2:乙灯亮。
(实验演示)结果为:乙灯亮。
得到的结论: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用电器,并联时,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大。
思考2:有“PZ220V40W”的甲灯与“PZ220V100W”的乙灯,把它们串联接在220V 的电路中,谁亮?生1:甲灯亮。
生2:乙灯亮。
(实验演示)结果为:甲灯亮。
得到的结论: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用电器,串联时,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小。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用电紧张,家庭电路的电压一般都不到220V ;而在深夜的时候,电压又不止220V 。
3、一只用电器的电功率是800W ,他工作5小时消耗电能多少?三、生活中的电功率知识1、思考:这些铭牌你认识吗?它们都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图1 图2 图32、实验: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 时,小灯泡的亮度情况是 。
在小灯泡两端电压从2.5V 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 ,小灯泡不发光。
在小灯泡两端电压从2.5V 缓慢增加到2.8V 的过程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3、观察生活中各种用电器的名牌,说一说,它们的额定功率都是多少?那些用电器的额定功率较大,哪些用电器的额定功率较小?4、阅读:P85,说一说我们为什么建立这么多水力发电站?电功率课堂检测1、下列单位中属于电功率的单位是()A.伏特B.安培C.焦耳D.瓦特2.用电器的功率大表示( )A.消耗的电能多B.消耗电能快C.用电器中电流大D.用电器工作时间长3. 一用电器在10min内做功6000J,则此用电器的功率是_______W。
4. 某电路两端的电压是30V,4S内电流做功240J,则这段电路的电功率是________W,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A,这段电路的电阻是_____Ω。
5.一台式计算机正常工作时,电功率最接近于()A、2WB、20WC、200WD、2000W6、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则电阻R2的功率为?电功率作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电功率.电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电功率的计算式为P=_______ =_______,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____。
3、图所示的几种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接近25W 的是 ( )4.一个用电器在220V 电压下工作,通过用电器的电流是0.5A ,该用电器电功率是_____W.通电10min ,该用电器消耗电能_______J 。
第二节电功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2、通过比较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了解了小灯泡的明暗程度,从而知道了用电器如何才能正常工作。
3、会用公式P=UI及拓展公式P=I2R、U2/R进行简单计算。
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及老师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活动,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重点1、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2、会用公式P=UI及拓展公式P=I2R、U2/R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概括。
2、电功率计算中如何选择公式。
●教学方法探究法、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白炽灯泡、干电池,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单位、定义式等,现在我们通过几道简单填空题,将上节课的知识回顾一下。
1、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用________来表示,符号为; 它的国际单位是,简称,符号。
2、电功率的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电功率的单位(W) 和(KW)换算关系。
练习:270W= kW, 5.4kW= W。
4、1千瓦时的物理意义 , 1kW·h= J二、引入新课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白炽灯泡,上面写有PZ220 25的字样,老师猜想这两个数据可能表示的含义为:电压220V,消耗的电能为25度。
老师也不知道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希望通过同学们帮助老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新课过程1、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在同学们的实验桌上有一个正常发光时电压为2.5V的小灯泡,那么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观察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V和3V 时,小灯泡的发光程度。
(1)学生通过实验并观察其现象,并由老师提问所做出的实验结果。
二、电功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
2.初步理解电功率的公式,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用电器上的铭牌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实验探究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建立电功率、额定功率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电学的基础知识;已学会了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已知道了串并联电路的规律;也认识了电功和电能;初步学会了变化电路的分析等基本的电学知识和初中阶段所有的力学知识。
但本班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需要教师上课时做好引导工作。
教学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讲练结合—实验演示—得出结论教学环节1.复习回忆上节课知识:1电功的公式2.电功的单位3.电功的测量仪表2.引入新课为什么调节台灯的旋钮,可以改变灯的亮暗?是哪个物理量决定灯泡的亮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功率。
电流通过电扇的电动机5秒,做功20焦,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10秒,做功100焦,哪个做功多?哪个做功快?回忆力学中:用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功率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在电学中:用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3.新课部分电功率的意义及定义(1)物理意义: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电功。
(3)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可以得出它的定义式:P =W/t=UIt/t=UI明确定义式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单位(符号)W ——电功(等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焦耳(J)t ——所用时间——秒(s)U ——用电器用电器两端电压-----伏特(V)I——用电器中的电流——安培(A)(4)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1瓦= 1焦/秒=1伏安,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1000W(5)瓦特的含义:电流在1秒内做的功是5焦耳巩固练习(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的物理量。
11.2 电功率
教
学
目
标
重点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准备投影片制作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
教学过程教1.知识点复习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流I
电压U
电阻R
比例
关系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功率的定义式:
电功率的计算式:
电功率的导出式:
例1.5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20V;R1、
R2、R3为定值电阻,但是它们的具体电阻数值都没有
标注,知道它们电阻的可能值是44Ω、88Ω、176Ω
或220Ω。
闭合开关S,在断开S1、S2与闭合S1、S2
两种状态下,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1:10。
电路消耗
电功率有四种可能的情况,其中消耗电轴功率的最大
值是1100W。
求:(1)R2的电阻值(2)在开关S闭合,
S1、S2断开的状态下,电压表示数可能各是多少?
读题分析,划分电路状态,
及简化电路图,列方程
求解
练习1.如图23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
B端时,灯L的电功率为P L.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
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灯L的电功率为P L ' ,
电流表的示数为I2已知P L:P2=9 : 25 。
(l)求电流表的示数I1与I2的比值;
(2)当开关s1,s2又都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c 点时,变阻器接人电路的电阻为R c,电压表v1
的示数为U1,电版表v2的示数为U2,已知U1:U2
回忆、回答
串并联电路
的中电流电
压电阻关系
审题、讨论
求电阻
求电功率
运用比值法
求
审题、画图、
标量、分析
完成练习
审题、分析:
分压作用,画
出串联等效
电路
完成练习
巩固知识,
为后面的应
用做准备
培养学生审
题的习惯和
能力
培养学生审
题分析的能
力
加强对知识
的理解和运
用
训练学生规
范解题
加强对知识
的理解和运
用
10分
10分
15分
15
=3:2 , Rc的电功率为10w ,这时灯L 正常发光。
通过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会形成不同的电路,在这些不同的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之比为3:1。
求灯L 的额定功率。
及简化电路图,列方程
求解
板书设计1.知识点复习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流I
电压U
电阻R
比例
关系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功率的定义式:
电功率的计算式:
电功率的导出式:
例题分析(投影展示)
课后反思
熟记公式及变形是电功率习题的基础,本节是电学的大融合,需要精心设计题型,层次性的加深对本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