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混合原油电脱盐技术研究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50.89 KB
- 文档页数:4
俄罗斯espo原油掺炼总结榆林炼油厂现有500万吨/年常压和220万吨/年常压两套原油加工装置,可实现年加工原油800万吨,按照2018年原油年计划加工395万吨,富裕加工量为405万吨。
为实现生产规模最优和物料平衡,同时拓宽榆炼原油来源,依据集团公司要求,5月3日-6月3日我厂常压装置进行掺炼俄罗斯espo进口原油试验,累计掺炼2.9万吨,收集装置运行基础数据,进行经济效益测算,为后期装置加工进口原油积累运行管理和操作经验。
一、进口原油与自产原油性质对比与分析进口原油与自产原油性质以榆林炼油厂化验中心分析数据为依据,详见表1.1.1。
表1.1.1:进口原油与自产原油性质过上述原油性质数据对比可以可知,进口原油密度较自产原油低,氮含量略低于于自产原油,硫含量为自产原油的 4.3倍,盐含量为自产原油的4.7倍,其它指标与自产原油相差不大。
二、进口原油掺炼注意事项1、受500万吨/年常压装置设备、管线设计材质限制,可能对设备长周期运行及柴、汽油成品调和带来较大影响,无法直接进行大量掺炼,加工时按照从少到多的原则进行逐步掺炼,同时俄罗斯原油硫含量较高需注意设备腐蚀问题。
2、为保证汽柴油产品质量合格,需对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汽、柴油加氢装置反应深度做针对性调整。
3、俄罗斯原油轻质组分含量较高,会增加常压装置轻烃液、石脑油等轻质组分的冷却负荷。
4、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汽、柴油加氢装置反应深度增加后轻烃液和轻烃气产量增加,另外俄罗斯原油轻质组分含量较高,会造成5.4万吨/年饱和液化气超出设计负荷。
三、掺炼进口原油对各装置的影响分析(一)500万吨/年常压装置掺炼进口原油调整措施和运行分析榆林原油硫含量约为1200ppm,进口俄罗斯原油硫含量约为5100ppm。
500万吨/年常压装置可以加工一定量的含硫原油,但装置材质设计要求原油硫含量不大于1700ppm,故掺炼进口原油比例上限为1:8,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掺炼比例见表3.1.1。
综 述文章编号:1002-1124(2004)08-0032-03 原油深度脱盐脱水工艺研究赵法军,刘一臣,李春敏(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 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原油电脱盐的基本概况,通过采用低温破乳剂,使原油在低温下得到处理净化,然后应用新型电脱盐成套设备和高效破乳剂及脱金属剂,解决了原油深度脱盐问题。
经过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脱盐后盐含量可达到小于3mg ・L -1的水平。
关键词:深度脱盐;脱水;破乳剂;工艺条件中图分类号:TE868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technical of crude oil depth desalting and dew ateringZH AO Fa -jun ,LI U Y i -chen ,LI Chun -min(Chemical Engineering C ollege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 ,Daqing 163318,China ) Abstract :Present situation of crude electrodesalting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was introduced ,the crude was puri 2fied by adopting low -temperature demulsifire at low -temperature ,after the problem of crude oil depth desalting was re 2s olved with applying complete sets of electrodesalting equipment ,hight -efficient and demetallization agent 1By optimizing the technics situations ,when desalting and dewatering ,the content of salt in crude oil will reduce to less than 3mg ・L -11K ey w ords :depth desalting ;dewatering ;demulsifier ;technics condition收稿日期:2004-05-23作者简介:赵法军(1974-),男,助理工程师,1996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加工专业,现在大庆石油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
原油电脱盐的基本原理存在于原油中的水和溶于水的盐份,一般可以通过洗涤罐和沉降罐依靠油水密度差的重力沉降来脱去水和盐,但是由于原油中的水与油是以乳化液的小水滴形式存在时,仅靠此法来脱水和脱盐,则效率低,效果差,难以脱净,不能满足炼油厂深度加工对原油品质指标的要求。
国内外技术专家仔细深入地研究了原油中以乳化状态下存在的小水滴在原油中运动的种种特性,提出了施加高压电,加破乳剂,加温和注水混合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与技术参数,借助物理凝聚与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高效脱净原油中水和盐的目的。
一、原油中微小水滴的受力与运动分析在原油电脱盐过程中,原油和水(含盐)的分离主要还是依靠油水密度差的重力沉降来实现的,但是这个密度差很小,水滴在粘稠的原油中沉降时受到可观的阻力,影响分离速度。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粒子(小水滴)在介质(原油)中沉降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可以表示为:F=6πηru式中:f 为粒子在沉降中受到的摩擦阻力η为介质粘度系数r 为粒子的半径u 为粒子的沉降速度而在粘稠的介质(原油)中,粒子(小水滴)的沉降速度 u 又可以表示为:式中:d 为粒子直径△p 为油水密度差g 为重力加速度可见,增大油水密度差△p 和减小分散介质的粘度η均有利于加大水滴的沉降速度,而沉降速度又与水滴直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原油电脱盐中,我们要力图控制各种因素,创造条件使微小的水珠聚结变大,加速水滴沉降的油水分离过程。
二、破乳剂对原油电脱盐的作用微小水珠聚结变大成大水滴的主要障碍是其表面有一层坚固的乳化膜,而破乳剂具有亲水亲油两种基因结构,它比乳化剂形成乳化膜具有更小的表面张力和更高的表面活性,使用破乳剂更可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使小水珠易于聚结。
乳化液的具体特性与原油及其中存在的乳化剂有关,目前国内外尚无广谱效力的破乳剂可供工业上通用,因而对每一种原油而言,均要通过具体的实验评价,才能选出一种(或几种)有针对性的有效破乳剂型号,其评选的标准是破乳速度快,油水界面清楚,脱后油中含水少,脱出水中含油少,用量少,价格低,毒性小。
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引言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成为了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然而,原油中的盐和水分含量对于石油的质量和加工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开发高效的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成为了当前石油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定义和原理在开始讨论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是利用电场作用对原油中的盐和水进行去除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原油中施加电场,利用电荷性质的差异将盐和水分离出来。
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以下是国内研究现状的一些重要进展:1.开发了一种基于电场强化效应的原油电脱盐脱水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去除原油中的盐和水分。
2.通过改进电极结构和操作条件,提高了原油电脱盐脱水的效率和经济性。
3.进一步研究了原油电脱盐脱水过程中的电场特性和机理,为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际研究现状国际上对于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以下是一些国际研究现状的例子:1.发展了一种新型的电脱盐脱水技术,利用纳米孔隙材料和电化学反应来去除原油中的盐和水分。
2.利用先进的电化学分离膜技术,实现了高效的原油电脱盐脱水过程。
3.研究了原油中不同类型盐离子的行为特性,为技术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尽管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1.提高技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减少设备成本和能耗。
2.进一步研究原油中不同类型盐和水分的行为特性,优化电脱盐脱水过程。
3.探索新的电场强化效应机制,提高技术的效率和效果。
4.发展新型的电脱盐脱水材料和装置,实现总体上的技术突破。
结论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其在石油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
原油电脱盐主要影响参数文档目录电脱盐温度 (2)洗涤水量 (3)原油破乳剂 (4)油水混合强度 (5)电场强度 (6)原油在电场中停留时间 (6)电脱盐界位 (6)原油电脱盐的主要工艺参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脱盐操作过程中的可调节参数,主要有温度、注水量、破乳剂型号及注入量、油水混合强度、电脱盐界位等,这些参数都显著影响着原油的电脱盐效果。
另一类是设计参数,与原油的性质、原油的加工量以及脱盐装置所选用的设备有关。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原油性质一定、加工量一定,脱盐压力、原油在电场中停留时间、电场强度这些参数也都是一定的,不能随意进行调节。
电脱盐温度脱盐温度时电脱盐操作中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设计控制一般都是采用原油与其他热流介质进行换热,温度的高低对乳化液破乳和水滴沉降有显著影响。
根据斯托克斯公式:降低油相黏度,增加油水密度差,增大水滴直径,可加快水的沉降速度。
为了保证最大的沉降速度,脱盐温度选择原则是:油水密度差尽可能大,原油黏度尽可能小。
脱盐温度升高以后,原油黏度降低,水滴运动阻力减小,有利水滴运动,温度升高还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水滴受热膨胀,使乳化液膜减弱,有利于破乳和聚结,另外温度升高,增大了布朗运动速度,也增强了水滴的碰撞几率,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破乳和水滴沉降。
但原油脱盐温度的提高要有一定的限度,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水滴沉降速度的增长也开始下降;另外,原油温度的升高,也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温度升高,原油电导率增大,电耗增加;电绝缘棒、绝缘吊挂(聚四氟乙烯)工作环境恶化,容易引起电击棒的击穿,不利于电脱盐的长周期平稳运行;增大循环水耗量,脱盐温度提高,造成脱盐切水温度升高,要使切水达到规定的排放温度,必须相应增大循环水量。
同时脱盐温度的提高还受脱盐罐操作压力的限制,在电脱盐一定的操作压力下,水的饱和蒸汽压是一定的,脱盐操作温度必须低于水的汽化温度,否则将会引起水的突沸,影响脱盐的正常操作,因此,控制适当的脱盐温度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