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参数
- 格式:ppt
- 大小:454.50 KB
- 文档页数:29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1. 简介室内分布系统是指为了满足室内通信需求而设计的一种覆盖室内区域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各类室内场所,包括商场、办公楼、医院、机场等。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是指根据具体室内场所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天线布局等,设计出满足通信需求的室内分布系统的具体方案。
本文将介绍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设计流程以及一些实施建议,帮助读者了解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 关键考虑因素2.1 覆盖范围与需求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覆盖范围与通信需求。
具体而言,需要确定以下几个因素:•室内场所的面积和布局•预期的通信负载和用户密度•对通信服务的要求,如语音通话、数据传输、室内定位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方案。
2.2 网络设备选择室内分布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网络设备,包括信号源(如基站、无线路由器等)和中继设备。
在选择网络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覆盖范围•设备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考虑与移动网络的集成,确保室内分布系统与外部网络的无缝连接。
2.3 天线布局与调整天线布局是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天线布局可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
在布局天线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天线的定向性和增益•天线之间的间距和角度•天线的高度和位置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对天线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信号覆盖效果。
3. 设计流程3.1 需求分析首先,在开始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与业主和使用者沟通,了解具体的通信需求和覆盖范围。
3.2 方案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开始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方案设计。
具体步骤包括:1.确定合适的网络设备,根据通信需求和覆盖范围选择合适的信号源和中继设备。
2.设计天线布局,确定天线的位置、高度和角度,确保覆盖范围和质量。
3.确定布线方案,包括信号传输线路和电源供应。
1、建筑概述: 该建筑为大型商业楼,楼体多承重墙,店铺墙体较薄,店铺较多。
2、室内覆盖指标
要求天线口功率≥10dBm,接收场强-75dBm
3、电波传播预算
Pt-Pr=32.45+20lgf+20lgd+墙体损耗+功率余量
假设频率为1800MHz,每堵墙损耗15dB,功率余量3dB
则:
(1)信号不穿墙的传播距离为:d=167m
(2)信号穿1堵墙的传播距离为:d=30m
(3)信号穿2堵墙的传播距离为:d=5m
4、天线选点
5、平面图设计
1、功率需求分析
(1)每层楼需要的功率:
①如果一层楼5根天线,每根天线的功率为5dBm(≈3.2mW),则天线需要的功率为5*3.2=16mW;
②如果楼层采用1/2英寸馈线,馈线的损耗为10.1dB/100米(≈10倍/100米),如果一层楼总共用了80米馈线,则信号衰减8倍;
③如果一层楼的功率余量为3dB(≈2倍);
④则一层楼的总功率需求约为:16mW*8倍*2倍=256mW
(2)整栋楼的功率分配:
①信源用2瓦直放站,则直放站能覆盖2W/256mW=7.8≈8层
②如果采用0.5瓦干放,则每个干放只能覆盖2层
③对于一栋10层的楼可以把功率分配成:
2、主干系统图设计
5L
1L
2L
3L
4L 3、分支系统图设计
10dBm
10dBm
10dBm
10dBm
10dBm
10dBm
10dBm
10dBm。
室內分布系统工程勘測設計規範編制:劉義波審核:批准:生效日期:2000年7月15日京信通信系統(廣州)XX爲保證室內工程勘測設計的規範性和可實施性,特制定室內工程勘測設計規範。
該規範適用於公司所有室內信號分佈系統的産品。
1 室內工程勘測設計流程1.1 任務受領由市場部下達工作任務書,客戶服務中心據此安排人員實施;1.2 現場勘測實施人員會同用戶、業主代表對工程現場進行相關情況瞭解;1.3 方案設計實施人員根據勘測結果進行方案設計,並按規範格式完成設計文件;1.4 方案審核設計文件由部門主管或主管指定人員進行審核、確認;1.5 方案移交完成勘測設計,由工程人員將設計方案烤入軟碟交部門助理,待主管審核後,由部門助理將設計方案烤入公司網路,市場部需要時列印,並歸檔、保存。
2 工程勘測2.1 覆蓋要求確認瞭解覆蓋區當前覆蓋現狀及客戶要求,確認覆蓋區域及覆蓋需解決的問題(盲區覆蓋、乒乓效應或孤島效應)。
盡可能用TEMS對現場進行當前覆蓋現狀測試並征得客戶確認。
2.2 覆蓋信源確認根據用戶要求,確定所用信源、信源引入方式和相應機型。
所用信源有微蜂窩、宏蜂窩;引入方式有直接耦合、空間耦合;相應機型有載波選頻直放站、中頻頻段選頻倍增器和耦合器件。
2.3 覆蓋系統確認根據覆蓋要求,確定具體的覆蓋系統模式。
2.3.1 射頻分佈系統適用於解決中小範圍盲區覆蓋、乒乓效應或中小範圍孤島效應;2.3.2 光纖室內分佈系統適用於解決大範圍盲區覆蓋或孤島效應;2.3.3 多模光纖/雙絞線室內分佈系統適用于解決大範圍盲區覆蓋或孤島效應。
2.4 分佈方式確認根據覆蓋區域特點,盡可能用Transmistter對典型覆蓋區域或特殊覆蓋區域進行天線覆蓋測試,以確定典型覆蓋區域或特殊覆蓋區域的天線分佈模式。
2.5 工程勘測具體內容2.5.1 盲區範圍及當前最大電平值:相鄰小區載波頻號、電平值;2.5.2 乒乓效應區域及該區域能解出BSIC的載頻最大電平值;相鄰小區載頻號、電平值;2.5.3 孤島效應區域及當前最大電平值;相鄰小區載頻號、電平值;2.5.4 轉發信源的載頻號、載頻數、接收信號電平值、方向和是否開跳頻等;2.5.5 微蜂窩及室內有源設備安裝位置、電源位置和接地位置;2.5.6 施主天線及室內分佈天線位置、特別注意天線安裝位置的可實施性及引入信號質量;2.5.7 走線路由,特別注意工程可實施性;2.5.8 覆蓋區域結構圖紙:其中 2.5.1~2.5.3 資料作爲工程設計的最小覆蓋電平參考,2.5.4~2.5.7 作爲系統總體設計的參考,2.5.8 用於設計和施工中的設備定位。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移动电话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现代化通信工具,同时广大移动用户对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再单单满足于良好的室外移动通信服务,而且也要求在室内(特别是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级写字楼等)能享受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
而现代建筑由于多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再加上全封闭式的外装修,对无线电信号的屏蔽衰减特别厉害,使通话质量严重下降。
具体影响如下,在大型建筑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基站接收信号十分微弱,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信号覆盖的盲区;在大型建筑的中间楼层,由于手机可以接收到周围多个不同基站的信号,使基站信号发生重叠,产生乒乓效应,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大型建筑的高层部分,进入室内的无线信号非常杂乱,既有附近几个基站的信号,也有不远处基站的信号通过直射、折射、反射、绕射等方式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接收信号忽强忽弱极为不稳定,同频、邻频干扰十分严重。
手机在这种环境下使用,在空闲状态时小区重选频繁,在通话过程中频繁进行切换,话音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容易产生掉话现象。
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太大,信道十分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因此,如何解决好室内信号的覆盖问题,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提高网络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网络优化工作的一个重点。
为解决以上所说的室内信号覆盖不理想的问题,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建筑物内安装室内覆盖分布系统。
就是将基站的信号通过有线方式直接引入到室内的每一个区域,再通过小型天线将基站信号发送出去,从而达到消除室内覆盖盲区、抑制干扰的目的,为楼内的移动通信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室内信号,使用户在室内也能享受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1、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信号源设备(微蜂窝、宏峰窝基站或室内直放站);室内布线及其相关设备(同轴电缆、光缆、泄漏电缆、电端机、光端机等);干线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等设备。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一、设计规范1.设计原则(1)设计要遵循全楼覆盖的原则,电梯、步梯、消防梯、地下室、卫生间等均要覆盖。
(2)设计要遵循模块化设计原则,便于以后对网络的调整和有利于以后的维护工作。
(3)对于在PHS、GSM分布系统上进行共WCDMA合路的系统,要充分考虑对原有系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补偿调整措施。
(4)考虑WCDMA的设计要求,方案设计尽量利用信号源原有的输出功率进行覆盖设计,遵循“多天线,小功率,少干放”的建设设计原则。
(5)根据国家有关安全辐射标准要求,所有的天线口输出功率都必须小于15dBm/载波。
(6)天线口的输出功率以能完全覆盖要求区域为准,根据实际情况,确保系统开通后,天线口输出功率GSM1800介于8-10dBm,WCDMA室内吸顶天线口导频功率0-5dBm,电梯内定向板状天线2-6dBm。
特殊场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天线口功率。
(7)计算天线口功率时不含天线增益。
(8)电梯内采用7dBi增益定向板状天线。
布放统一标准:1)主瓣朝下覆盖3层,后瓣覆盖1层,共4层,天线安装在从上向下数的第2层顶部;2)主瓣朝电梯厅覆盖3层,天线安装在中间层中部,尽量对准开门的区域,不要对着厚墙壁。
(9)设计中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均需使用7/8〞馈线。
支路中长度超过40m的均需使用7/8〞馈线。
(10)系统设计方案中必须保证上下行增益平衡。
(11)设计时必须考虑方便以后进行其它信源的合路,主干部分要尽可能的多用功分器而少用耦合器;在合路的工程改造中,如果分布系统中有有源器件存在,2G和3G信号必须走不同的主干,在有源器件以后进行合路。
(12)今后新建楼宇的分布系统设计,2G/3G必须同时设计,天线输出口功率分别注明2G和3G的功率。
2.设计技术要求2.1 2G设计技术要求(1)2G移动用户的忙时话务为0.02Erl;人均手机占有率以30%计。
(2)无线信道的呼损率取定为2%;(3)2G干扰保护比:同频干扰保护比:C/I≥12dB(不开跳频)C/I≥9dB(开跳频)(4)邻频干扰保护比: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6dB4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C/I≥-38dB(5)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98%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6)2G无线覆盖边缘场强:95%的区域室内≥-80dBm,RxQ在3及3以下,室外10米以外≤-90dBm;(7)对于电梯、停车场等边缘地区2G覆盖场强要求:≥-85dBm;(8)覆盖区与周围各小区之间有良好的无间断切换。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第一节概念室内分布系统,也被称为室内覆盖系统(IDS)。
此方案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用户组的移动通信环境,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移动通信运营商。
室内覆盖系统是利用移动基站信号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均匀地分布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从而确保室内面积有一个理想的信号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覆盖率,达到良好通话质量的目的的]1[。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信号源、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第二节室内分布系统简介一、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分布系统可分为电分布系统和光纤分布系统。
根据使用器件的不同,电分布系统又可分为无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和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一)电分布系统通过馈线和功率分配器的信号源发送到天线,该信号通过天线又被发送到室内每个地方,根据信号衰减的程度时,可以增加干线放大器。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干线放大器和无源器件,没有功率放大为无源分布系统,有功率放大的为有源分布。
无源电分布系统:无源电分布系统除信号源外,主要由耦合器、功率分配器、合路器、衰减器、负载、泄漏电缆、室内天线、馈线等无源器件组成。
无源室内分布系统由于信号功率不经过放大,信号源提供的功率有限,同时考虑到上行信号的传播,有效服务范围不可能无限大,一般可以覆盖十几层楼,建筑面积在8000~10000m2左右。
有源电分布系统:在服务区域较大的情况下,为了弥补分布系统中信号功率的衰减,保证末端天线口的功率,在必要的位置需进行功率放大,加装干线放大器或使用有源天线、变频器等有源器件增加功率。
干线放大器造成噪音,干线放大器的多级级联形成累积噪音影响系统的通信质量,所以在设计中一般不使用干线放大器的级联。
干线放大器的补偿功率损耗是有限的,该系统可以实现的覆盖范围但还是有限制功率和上行链路的信号损失。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是电分布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所提取的信源信号通过耦合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后,送入泄漏电缆中。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1范围 (3)2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3)3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标 (3)3.1 GSM网技术指标 (3)3.2 WCDMA网技术指标 (4)3.3 信号源及有源器件功率预留 (5)3.4 链路平衡 (5)3.5 天馈系统的驻波比要求 (5)3.6 网络性能指标 (5)3.7 底噪抬升指标 (5)3.8 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外泄漏 (6)3.9 室外渗透指标 (6)4信源设计要求 (6)4.1信号源划分 (6)4.2信源选取原则 (6)4.3 各种信源适用场景建议 (8)4.4 分布式基站设计要求 (8)4.5 直放站设计要求 (8)5分布式天馈系统设计要求 (9)5.1 系统结构 (9)5.2 系统分布方式 (9)5.3 馈线与路由设计要求 (10)5.4 干放设计要求 (10)5.5 天线口功率设置要求 (10)5.6 天线布放要求 (10)5.7 泄漏及切换控制 (11)5.8 室外分布式天馈系统设计要求 (11)6分布式天馈系统改造设计要求 (12)6.1 改造基本原则 (12)6.2 无源器件改造 (12)6.3 馈线与路由改造 (13)6.4 天线布设改造 (13)6.5 合路改造 (13)7系统兼容性设计要求 (14)7.1 多制式合路系统设计 (14)7.2 多制式合路系统干扰 (15)8系统安装条件选择 (16)8.1信号源安装条件选择 (16)8.2有源设备器件安装条件选择 (17)8.3无源器件安装条件选择 (17)8.4电缆安装条件选择 (17)8.5天线安装条件选择 (17)9网管设计要求 (18)10设备与器件选型原则 (18)11配套设计要求 (18)11.1 机房配套 (18)11.2 供电系统 (18)12接地与防雷设计要求 (19)13接口设计要求 (19)13.1 中继线路 (19)13.2 接口要求 (19)14同步要求 (20)15频率分配与编号计划要求 (20)15.1 频率分配要求 (20)15.2 编号计划 (21)16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文件编制要点 (21)17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评审内容要点 (22)附件1:各类隔断传统损耗参考值 (23)附件2: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模板示例 (23)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意见1 范围本指导意见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指标、分布式天馈系统设计要求、分布式天馈系统改造设计要求、信源设计要求、系统合路与兼容性设计要求、网管设计要求、设备与器件选型设计要求、设备与器件安装设计要求、配套设计要求、接地与防雷设计要求、接口设计要求、同步要求、频率分配与编号计划要求、设计文档编制与评审要点等内容。
第一部分: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总体建设原则本次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用频段应包含联通GSM 900MHz频段和800MHz CDMA频段,可考虑兼顾联通GSM1800 MHz频段。
根据国家无委的有关文件规定,联通公司GSM 900M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为:909.000 MH Z—915.000 MH Z(上行,移动台发,基站收)954.000 MH Z—960.000 MH Z(下行,移动台收,基站发)共6 MH Z;联通公司800 MH 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为:825 MHz—835 MHz(上行,基站收移动台发)870 MHz—880 MHz(下行,基站发移动台收)共10 MHz;本次所建设的室内分布系统无源部分应可兼容以上频段,有源部分(如干放等)留有合路平台,分别接入相应的有源设备,设计方案应适用于两网同时工作,建设后测试结果应满足两网的需求。
联通公司GSM 18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为:1745 MHz—1755 MHz(上行,移动台发,基站收)1840 MHz—1850 MHz(下行,移动台收,基站发)共10 MHz;由于联通GSM 1800 MHz频段与联通GSM 900 MHz频段和800 MHzCDMA频段频率相差较远,射频信号在传输介质以及空间环境中的传播有较大的差异,一方面,所建室内分布系统的对联通GSM1800MHz频段射频信号的衰减应重新核算并作出对应结构的修改,更重要的,联通GSM 1800MHz频段射频信号在空间传播中的损耗更大,为达到与GSM 900MHz网络和800MHzCDMA网络同样的覆盖,需要增加天线口功率或增加天线数量,更改分布系统的整体结构。
所以,为节约成本、降低设计难度,建设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是否兼顾联通GSM1800MHz频段。
(1)服务区域内的信号强度、话音质量和运行指标,按照实际需要事先指定,在设计与施工中加以保证,并在建设后的验收中进行评估。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从工程角度看室分是由馈线链接有源设备与无源器件通过天馈线放射信号的系统。
本文编者从工程角度分解室分的各部组成和故障排查。
一,无源器件。
无源器件主要包括:耦合器,功分器,3db电桥,合路器等等。
无源器件功率损耗算式为10lg(n)。
1,功分器功分器定义:功率等分器件,根据功率分配规格分为二功分,三功分和四功分。
功分器技术参数:损耗为10lg(1/n),例如二功分损耗为10lg(1/2)=-3db,三功分损耗为10lg(1/3)=-4.8db,四功分损耗为10lg(1/4)=-6db。
功分器应用:一般应用于天线点位分路。
2,耦合器耦合器定义:不等分器件,直通口功率高,耦合口功率低。
根据耦合口功率衰减分为5db 耦合器、7db耦合器、10db耦合器等等。
耦合器参数:耦合口损耗有明文标注,直通口损耗可以计算,以7db耦合器为例,10lg(x)=-7db,x=1/5,则直通口功率分配为4/5,损耗为10lg(4/5)=-0.97db;10db耦合器,10lg(x)=-10db,吸/10,直通口功率分配为9/10,损耗为10lg(9/10)=0.46db。
耦合器应用:一般应用于室分主线,层级主线。
3,3db电桥。
3db电桥定义:同频合路器,合路BTS基站载频不同功率发射口。
3db电桥应用:是主设备和分布过度器件,随着主设备载频单元集成的不断加深,3db电桥作用不断降低。
规格2G频率百米衰减4G频率百米衰减二分之一电缆8dbm左右12dbm左右八分之七电缆4dbm左右7.5dbm左右5,合路器合路器定义:异频合路器,合路不同信号。
2G、3G、4G、WLAN等不同信号多频合路器。
合路器参数:合路器各信号输入端口隔离度为60db,损耗为1dbm左右。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
1.覆盖范围
2.安全性
3.信号强度和质量
4.弱信号区域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弱信号区域。
弱信号区域指的是信号覆盖较差的区域,可能是由于建筑结构、材料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在设计中应合理安排信号增强设备的位置,以确保这些区域也能够获得良好的信号覆盖。
5.容量规划
6.安装和维护要求
7.合规性要求
在设计室内分布系统时,还需要考虑到合规性要求。
这包括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如电磁辐射限值、室内覆盖要求等。
设计人员应了解并遵守这些法规和标准,以确保系统的合规性。
综上所述,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涵盖了覆盖范围、安全性、信号强度和质量、弱信号区域、容量规划、安装和维护要求以及合规性要求等方面。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保证室内分布系统能够提供稳定、高质量的通信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