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6
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流程规范1. 引言1.1 概述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通过安装基站和相关设备,实现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和扩展的一种技术方案。
该系统能够解决建筑物内信号弱、拥塞等问题,并提供稳定、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无线网络需求的增加,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成为现代化建筑必备的基础设施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简要介绍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并针对其建设流程制定了一套详细规范,以保证系统设计与实施的质量。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2部分将概述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阐明其组成部分以及应用场景;- 第3部分将讨论制定建设流程规范的必要性,包括现状分析、风险与挑战以及规范化的重要性;- 第4部分将详细介绍建设流程规范中的具体步骤与要点,包括全面规划与设计阶段、施工与实施阶段以及调试与优化阶段;- 第5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规范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流程,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通过明确每个步骤的目标和要求,使得系统设计和实施更加科学、高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本文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指导手册,方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通过规范建设流程,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无线通信服务质量的需求,并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在建筑物内部的普及应用。
2. 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概览2.1 什么是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是一种用于增强和改善建筑物内部无线通信信号覆盖的解决方案。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无线通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室外基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建筑物内部的通信需求。
因此,为了提供稳定、高效、广覆盖的室内通信环境,建筑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由一系列设备和技术组成,旨在将无线电频率信号从外部移动网络引入建筑物,并通过内部的分布天线网络,将这些信号均匀地覆盖到每个房间、大厅和楼层。
室分工程流程室分工程是指在室内环境中进行无线信号覆盖的工程,主要应用于大型商场、办公楼、地铁站、机场等室内场所。
室分工程的流程包括规划设计、材料准备、施工安装、调试优化等多个环节,下面将对室分工程的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室分工程的规划设计是整个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对室内环境进行详细的勘测和分析,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特性、电磁环境等方面的调研。
同时,还需要根据需求确定无线信号覆盖的范围和强度,制定合理的布局方案。
规划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室内覆盖模拟、天线系统设计、无线信号仿真等,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确定室分系统的具体布局和参数设置。
接下来是材料准备阶段,根据规划设计方案确定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进行采购和准备工作。
室分工程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室分系统设备、天线、馈线、分配器、耦合器等,这些材料的选择和准备需要根据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来进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随后是施工安装阶段,室分系统的安装是整个工程中比较繁琐的一部分。
在施工安装阶段,需要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天线、馈线、分配器等设备的安装和布线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联调工作,确保室分系统的各项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在施工安装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最后是调试优化阶段,室分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是整个工程的最后一步。
在调试优化阶段,需要对室分系统进行整体的调试和优化工作,包括功率平衡、覆盖测试、干扰分析等。
通过调试优化工作,可以对室分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系统的覆盖效果和通信质量达到要求。
总的来说,室分工程的流程包括规划设计、材料准备、施工安装、调试优化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室分系统在室内环境中能够实现良好的无线信号覆盖,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室分站点建设工器具检查表
序号工具名称配备要求检查情况1卷尺施工必备
2记号笔施工必备
3水平仪施工必备
4冲击钻施工必备
5吸尘器施工必备
6力矩扳手施工必备
7活动扳手施工必备
8套筒扳手施工必备
9十字螺丝刀施工必备
10一字螺丝刀施工必备
11热吹风机施工必备
12万用表施工必备
13剥皮钳施工必备
14尖嘴钳施工必备
15斜口钳施工必备
16老虎钳施工必备
17液压钳施工必备
18剪线钳施工必备
19压线钳施工必备
20馈线刀施工必备
21卡口扳手施工必备
22裁纸刀施工必备
23钢锯施工必备
24锉刀施工必备
25指南针施工必备
26倾角仪施工必备
27羊角锤施工必备
28测试手机施工必备
29梯子施工必备
30安全帽2M以上登高作业必备,并达到安全防护要求
31安全带2M以上登高作业必备,并达到安全防护要求
备注:检查有配备则打“√”,检查无配备则打“×”。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总体可以分为勘测、设计、施工、开通测试四个阶段室内覆盖选点原则第一、选择室内信号覆盖不好、又有人流量的建筑物作为室内覆盖选点的对象。
第二、对城区内的高层建筑进行室内覆盖,如高层写字楼,高层住宅楼等。
就目前的网络优化手段而言,对于高层空间的无线干扰及乒乓切换效应,没有其它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三、分析宏蜂窝话务情况、划定高话务区域,然后在高话务区域寻找话务热点建筑,利用室内覆盖系统吸收建筑物内的话务,从而缓解宏蜂窝容量方面的压力。
如城区中心人流量大的商场、酒店、医院等不论信号覆盖情况如何,均应考虑进行室内覆盖。
勘测勘测是由技术人员对建筑物内的无线信号进行测试,确定工程选点。
勘测是整个工程的发起阶段。
一、勘测前准备工作:1、确认勘测是否得到运营商和业主的许可;2、了解勘测点周围基站分布情况、位置情况;3、向用户、业主索取被测建筑的平面图以及相关地形、结构资料,如业主最终无法提供,勘测人员必须绘制详尽的平面图或立面图,或者用相机拍摄建筑物的消防走线图;4、现场勘测前,要仔细研究被测建筑物图纸,尽量从图纸上搞清建筑结构;5、了解勘测点的覆盖要求,如覆盖范围及覆盖等级等。
二、测试工具配置:1、测试手机;2、电脑;3、测试软件:TEMS,鼎力等(软件可选,但必须能提供路测轨迹图);4、测距仪,卷尺;5、GPS定位系统;6、照相机三、勘测要求:1、勘测设计前必须有建设单位签发的业主联系函、设计委托函;2、设计单位必须提供详细的勘察设计计划;3、勘测过程必须由监理公司监督;4、勘测后承建单位必须形成勘测纪要四、勘测内容及无线数据分析:1)建筑环境勘测1、覆盖站点名称;2、覆盖站点的地理位置(站点详细地址、经纬度、周围建筑环境描述等);3、建筑楼宇高度、层数、建筑总面积和建筑结构(内部环境描述)等;4、对建筑物进行功能结构分割(标准层、地下层等),并分别对面积和功能方面进行描述;5、需要覆盖的区域进行面积描述(楼层、总面积等);6、要求提供建筑设计平面图或建筑剖面图(如没有需要现场画草图);7、房屋内部环境和装修情况,初步确定天线覆盖半径和天线安装位置;8、天花板上部结构,能否穿线缆,确定馈线布放路由;9、电气竖井、位置数量、走线位置的空余空间;10、电梯间共井情况、停靠区间、通达楼层高度及用途等,确定电梯间缆线进出口位置;11、确定楼宇通道、楼梯间、电梯间位置和数量;12、机房位置或信源安装位置确定;13、覆盖系统用电情况的调查;14、大楼防雷接地、接地网电阻值、接地网位置图、接地点位置图等。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第一节概念室内分布系统,也被称为室内覆盖系统(IDS)。
此方案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用户组的移动通信环境,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移动通信运营商。
室内覆盖系统是利用移动基站信号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均匀地分布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从而确保室内面积有一个理想的信号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覆盖率,达到良好通话质量的目的的]1[。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信号源、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第二节室内分布系统简介一、室内分布系统的分类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分布系统可分为电分布系统和光纤分布系统。
根据使用器件的不同,电分布系统又可分为无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和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一)电分布系统通过馈线和功率分配器的信号源发送到天线,该信号通过天线又被发送到室内每个地方,根据信号衰减的程度时,可以增加干线放大器。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干线放大器和无源器件,没有功率放大为无源分布系统,有功率放大的为有源分布。
无源电分布系统:无源电分布系统除信号源外,主要由耦合器、功率分配器、合路器、衰减器、负载、泄漏电缆、室内天线、馈线等无源器件组成。
无源室内分布系统由于信号功率不经过放大,信号源提供的功率有限,同时考虑到上行信号的传播,有效服务范围不可能无限大,一般可以覆盖十几层楼,建筑面积在8000~10000m2左右。
有源电分布系统:在服务区域较大的情况下,为了弥补分布系统中信号功率的衰减,保证末端天线口的功率,在必要的位置需进行功率放大,加装干线放大器或使用有源天线、变频器等有源器件增加功率。
干线放大器造成噪音,干线放大器的多级级联形成累积噪音影响系统的通信质量,所以在设计中一般不使用干线放大器的级联。
干线放大器的补偿功率损耗是有限的,该系统可以实现的覆盖范围但还是有限制功率和上行链路的信号损失。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是电分布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所提取的信源信号通过耦合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后,送入泄漏电缆中。
运营商LOGO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指导书目录1室内分布系统介绍 (11.1PHS网络现状 (11.2室内分布系统介绍 (21.2.1信号源类型 (31.2.2信号分布方式 (61.3室内分布系统演进 (101.3.1室内分布系统共用方式 (112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流程 (172.1设计流程 (172.2初步勘查 (182.2.1初次勘察工作流程 (182.2.2准备工作 (182.2.3勘察内容 (182.3技术谈判 (192.4详细勘查 (212.4.1详细勘察流程 (212.4.2详细勘查工作内容 (222.5方案详细设计 (222.5.1设计流程如图 (222.5.2分析勘察结果 (232.5.3天线位置选择 (242.5.4设计原理图 (242.5.5输出设计文件 (252.6方案提交和审核 (272.6.1设计方案审核流程 (272.6.2设计方案审核注意事项 (27 3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283.1室内覆盖场景 (283.1.1室内覆盖场景分类 (283.1.2室内覆盖场景模型 (293.2容量估算 (303.2.1人口密度和用户密度估算 (30 3.2.2话务模型 (313.2.3话务量以及基站数量确定 (31 3.3覆盖规划 (313.3.1无线传播模型 (313.3.2链路预算 (333.3.3覆盖电平设计策略 (33 3.4天线的选择和选址 (34 3.4.1天线的选择 (343.4.2天线的选址 (344多网合一室内分布系统 (35 4.1互干扰分析 (354.2容量与覆盖分析 (364.2.1容量分析 (364.2.2覆盖分析 (374.3设备共用分析 (375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案例 (37 5.1案例说明 (375.2方案概述 (375.3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37 5.3.1共用部分 (385.3.2PHS部分 (385.3.3WCDMA 部分 (385.3.4WLAN部分 (385.3.5CDMA 部分 (385.3.6GSM 部分 (395.3.7PHS信号空中同步 (395.4网络总体技术指标 (395.4.1PHS网络技术指标 (395.4.2WCDMA网络技术指标 (39 5.4.3WLAN网络技术指标 (40 5.4.4GSM网络技术指标 (40 5.4.5CDMA网络技术指标 (40 5.5设计依据 (405.6系统方案 (415.6.1方案简述 (415.6.2方案系统原理图 (415.6.3楼层天线位置分布图 (43 5.7配料清单 (436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要求 (44 6.1一般技术要求 (446.1.1总体要求 (446.1.2兼容性要求 (456.1.3干扰规避 (466.1.4电磁辐射 (466.2网络覆盖和性能指标(参考 (47 6.2.1PHS 系统指标 (476.2.23G 系统指标 (486.2.3WLAN 系统指标 (486.2.4GSM 系统指标 (496.2.5CDMA800 系统指标 (496.3设备和元器件技术指标 (50 6.4干线放大器 (506.4.1PHS干放 (516.4.2WLAN 干放 (526.4.33G干放 (536.4.4CDMA干放 (546.4.5合路器 (556.4.6其它无源器件 (586.4.7设备和元器件损耗 (707标识方法 (717.1设备标识方法 (717.2功率标识方法 (718标准图例 (71图表目录图1建筑物电磁环境模型 (2图2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图 (3图3无源天馈分布式系统示意图 (7图4有源分布式系统 (8图5光纤分布式系统示意图 (8图6泄露电缆分布式系统示意图 (9图7PHS单系统覆盖组网方式 (11图8PHS+WLAN两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组网方式 (12图9PHS+3G两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组网方式 (13图10PHS+3G+WLAN三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组网方式 (13图11多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二级合路组网方式 (14图12(PHS+3G+GSM/CDMA+ WLAN多网共用室内分布系统三级合路组网方式 (15图13不同运营商的信号源合路组网方式 (16图14室内覆盖设计流程 (17图15初次勘查流程 (18图16技术谈判 (19图17详细勘查流程 (21图18详细设计流程 (23图19方案审核流程 (27图20系统原理图 (42图21天线位置分布图 (43图22干线放大器 (50图23干线放大器组网示意图 (51图24合路器 (55图25合路器在室内分布系统中 (55图26吸顶天线 (59图27壁挂天线 (59图28八木天线 (60图29抛物面天线 (60图30编织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61图31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62 图32泄漏电缆 (64图33二功分器 (66图34三功分器 (66图35功分器在室内分布系统中 (66图36定向耦合器 (67图37耦合器在室内分布系统 (68图38电桥 (69图39电桥在室内分布系统中 (69图40标准图例 (72表1几种室内信号源的比较一 (5表2几种室内信号源的比较二 (6表3几种室内分布方式的比较 (9表4室内情况下的人口密度与用户密度 (30表5室内覆盖的语音业务模型 (31表6 1.9GHz频段电磁波传播损耗参考取值表(材料 (33 表7配料清单 (43表8PHS干放主要技术指标 (51表9WLAN干线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 (53表103G干线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 (53表11CDMA干放技术指标 (54表12CDMA/WLAN宽频合路器技术指标 (56表13CDMA/PHS合路器指标 (56表14CDMA/PHS/WLAN三频合路器指标 (56表15克服杂散干扰所需隔离度 (57表16多频段系统所需的隔离度技术指标 (58表17多频段合路器其他技术指标 (58表18800-2500MHz宽频室内全向天线技术指标 (60表19800-2500MHz宽频室内定向天线技术指标 (61表20射频同轴电缆技术指标 (62表21电缆接头技术指标 (63表22射频跳线技术指标 (63表23泄漏电缆技术指标 (65表24800-2500MHz宽频功分器技术指标 (67表25800-2500MHz宽频耦合器技术指标 (68表26电桥技术指标(典型值 (69表27元器件损耗标准 (70表28馈线损耗标准 (701 室内分布系统介绍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操作手册一、室内分布系统介绍1、室内分布的作用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
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其原理是利用室内覆盖式天馈系统将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可完善大中型建筑物、重要地下公共场所及高层建筑的室内覆盖,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而保证良好的通信质量,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移动通信网路发展的需要.2、室内分布系统组成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信号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
而信号分布系统主要设备包括馈线、天线、干线放大器、耦合器和功分等器件。
2。
1信号源信号源为分布系统提供无线信号,信号源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直放站或其它设备.室内无线综合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包括PHS信号源、WLL信号源、3G 信号源、WLAN信号源、GSM信号源、CDMA信号源等。
2.2信号分布系统信号分布系统将信号源通过耦合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经由馈线将信号尽可能平均地分配到每一分散安装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低功率天线上。
信号分布系统包含有源设备的分布系统称为有源分布系统,只包含无源器件的分布系统称为无源分布系统;按布放位置分为干线部分和支线部分。
信号分布系统通常包括室内天线、射频同轴电缆、电缆接头、功分器、耦合器、3dB电桥等无源器件以及干放等有源设备。
室内分布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3、需要室内分布的原因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无线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无线市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不时出现掉话现象;以上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影响用户的主观感知度。
室内分布工程建设主要流程和相关要求1. 室分主要流程1.1 设计会审流程室分设计方案对室分覆盖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室分设计方案审核应遵循分公司工程部门牵头组织、由网优中心负责技术方案审核的原则开展,以下是会审参考流程:流程活动说明责任人处理时限1.2 监理相关流程室内分布监理工作对于解决分公司室分工程人员紧缺、做好项目中隐蔽工程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在此梳理了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以及主要材料工地接货验收、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等关键监理工作流程,供各分公司在开展室分监理工作时参照:1.2.1 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1.2.2 主要材料工地接货验收监理工作流程1.2.3 隐蔽工程监理的操作流程1.开工前,由监理单位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承建单位确定隐蔽工程验收项目《隐蔽工程项目清单》2.由承建单位根据确定的隐蔽工程验收项目,制定施工方案及应急技术措施,报由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确认《工程实施方案》3.监理单位对施工方案应急措施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同承建单位进行施工,否则对方案重新进行修正《技术方案审核表》4,承建单位应在工程隐蔽前24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单位安排现场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申请》5.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应根据设计文件及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详细记录相关的测试数据。
对于部分关键项目,监理人员将安排旁站施工。
未经监理单位同意,承建单位擅自进行隐蔽的,监理单位有权责令其进行整改或返工,期间产生的费用将全部由承建单位承担《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整改通知单》1.2.4 设计变更监理工作流程图1.3验收流程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按照工程验收规范要求对工艺、相关网络指标进行验收,由分公司工程部门牵头,网优部门、县市分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代维单位以及第三方测试等单位参与,下面梳理了室分验收的工作流程,供各分公司在开展室分验收工作时参照: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1竣竣竣3竣竣竣1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 1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0.5竣竣竣20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竣2. 室分主要工作要求2.1 勘察设计相关要求及重点分公司对投诉点、新建小区、新建酒店和办公楼等提出建设需求,工程部门、网优中心、传输管线资源管理部门等相关责任部门审核通过后,委托集成厂家进行方案设计,签订设计委托书。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流程一、建设流程图二、建设流程详解建设需求:建设需求来源以下2种方式:网优:提供建设需求单至工程,工程在5个工作日内安排查勘。
室分厂家报备:室分厂家提供初步测试报告,将初步测试报告提供给网优,网优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测、审核工作(是否建设、建设规模)。
设计查勘:正常的情况下,在任务下发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于投资超过20万,可酌情延长。
方案审核:每周定期进行方案会审,会审时间暂定每周四下午2:00,审核通过,进行项目上报/立项;审核未通过,在3个工作日完成修改、复核工作工作项目上报/立项:方案审核后,根据省公司要求在每月5日前完成本月上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并送给设计院审核。
设备材料准备:在站点上报省公司的同时,反馈材料、设备需求(也是在5日前)。
工程开工:提前3天提供开工报告给监理公司。
同时提供传输查勘需求、开站需求(采用以蜂窝为信源的站点)、接电需求(直供电)。
工程施工:监理公司负责反馈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材料使用情况。
移动公司不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抽查。
工程开通:工程开通后,需在1个工作日内提供后评估报告,并以邮件形式反馈给移动公司。
工程验收:预验收:工程开通后3个工作日内,由监理和集成商进行预验收,监理提供预验收的照片以及验收意见。
相关材料的提供:在开通后10个工作日内提供竣工资料以及材料使用情况(需监理公司审核完毕)。
在每个月的25日前,各集成商反馈下个月的验收计划,并提供基础资料表。
验收:没每周计划中包含验收计划,若下周安排验收,请各厂家安排好相关工作,我公司提前1天通知验收时间以及验收站点。
整改工作: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需在10个工作日完成,提供相关材料,并与维护确认,即在10个工作日成功地移交给我维护。
送审、付款工作:每月的25日前提供本月完工的工程的送审材料、并送至审计部门或审计公司。
资料归档:在工程验收后的3个月内完成资料的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