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心脏瓣膜病-6b
- 格式:ppt
- 大小:4.13 MB
- 文档页数:61
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心脏瓣膜病考试答案(题库版)1、单选下列心脏病中,哪一种左心室明显扩大()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特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D.冠(江南博哥)心病E.高血压性心脏病正确答案:B2、单选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首先临床表现是()A.水肿B.疲乏无力C.食欲不振D.呼吸困难E.心悸正确答案:B3、单选关于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肺动脉压升高,使左房压升高B.由于左房压升高,使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C.右心衰使肺毛细血管淤血加重D.肺小动脉收缩产生肺动脉高压E.右心受累与左室压无关正确答案:B4、单选患者女性,35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2年,近2周工作劳累,2天来活动时胸闷憋气较前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遂住院治疗。
2分钟前突然咯大量鲜血咯血的原因是()A.肺小动脉扩张后出血B.肺毛细血管出血C.肺梗死D.肺栓塞E.支气管静脉破裂正确答案:E5、单选患者男性,6岁,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闻及粗糙全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最不可能的疾病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二尖瓣狭窄D.动脉导管未闭E.肥厚型心肌病正确答案:C6、单选引起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是()A.风湿性心脏病B.感染性心内膜炎C.梅毒性主动脉炎D.二叶主动脉瓣畸形E.主动脉黏液样变正确答案:B7、单选男,40岁,8个月前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个月来发热,体温37.5~38.0℃。
化验Hb82g/L,尿RBC5~6个/HP,血培养结果未回报。
治疗应首选哪种药物()A.青霉素B.链霉素C.头孢菌素D.两性霉素E.氯霉素正确答案:A8、单选女,36岁,劳累后心悸、气促12年,近年来常有心绞痛,偶有晕厥。
检查: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并可闻及3/6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叹气样舒张期杂音,血压100/70mmHg,两肺阴性。
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
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结构、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类心脏病。
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有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下面我们针对各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利尿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通过药物可以改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
例如,利尿剂可以减轻水肿症状,洋地黄类药物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力,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心肌耗氧,减缓病情进展。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心脏瓣膜病严重、病情进展的患者。
常见的手术包括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
瓣膜成形术是通过机械或者射频能量等方式对狭窄的瓣膜进行扩张,以恢复瓣膜的通畅度。
瓣膜置换术是将病变的瓣膜切除,然后植入人工瓣膜。
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但手术风险较大,适应证需要严格掌握。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适用于部分心脏瓣膜病患者。
主要包括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
介入治疗相较于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适应证较窄,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手术风险。
总之,治疗心脏瓣膜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同时,也要注重疾病的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因因素,避免感染,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介绍、检查及病例分析二尖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
正常人的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当减少至2cm时为轻度狭窄,减少到1.5cm时为中度狭窄,减少到1.0cm为重度狭窄。
症状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音嘶哑等。
其中呼吸困难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
如果患者有房颤、感染、发热、妊娠、分娩等原因,可能会诱发急性肺水肿。
体征方面,患者可能出现二尖瓣面容,双颧呈绀红色。
在心脏体征方面,心尖搏动可能正常或不明显,心尖区S1可能亢进。
二尖瓣开瓣音在心尖区和胸骨左缘3、4肋间最易听到,提示二尖瓣弹性尚好。
舒张期杂音是二尖瓣狭窄最典型的体征。
辅助检查方面,胸部X线可能显示左房、右室增大,肺动脉段凸出,主动脉结缩小,可见肺淤血表现。
心电图可能显示左房扩大,可有“二尖瓣P波”和右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狭窄瓣膜的形态和活动度,测绘二尖瓣口面积。
心导管检查一般不必再行本项检查。
在鉴别诊断方面,心尖区出现舒张期杂音还可能见于相对性二尖瓣狭窄,重度贫血、扩张型心肌病、重症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及严重二尖瓣反流等。
结合超声心动和其他辅助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由瓣叶、瓣环、腱索或肌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其中,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瓣叶异常最常见。
在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轻度反流可不出现症状,而严重反流则会导致倦怠、乏力等症状。
肺淤血症状如呼吸困难等则出现较晚。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轻度反流症状较轻,而严重急性反流则可能迅速导致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等情况。
在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心尖搏动明显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搏动。
心脏杂音表现为心尖区全收缩期杂音,伴收缩晚期加强,杂音响度常在Ⅲ级或Ⅲ级以上,可伴震颤,杂音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
而在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心尖区S4常见,心尖区可闻及低调、呈递减型收缩期杂音。
心瓣膜病指的是患者的心脏瓣膜由于某些病因导致瓣膜出现了狭窄或者关闭不全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心脏瓣膜指的是人体心房与心室间或心室与动脉系统间存在的一种结构,类似于房间与房间的门,正常情况下门是有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的,如果门开放得不够完全,就相当于心脏瓣膜病的瓣膜狭窄。
如果心脏瓣膜门关闭得不够严,也就是心脏瓣膜病中的瓣膜关闭不全,所以心脏瓣膜病主要包括狭窄和关闭不全两大类。
从病因上来说主要包括如下三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当中受到细菌、病毒、放射线等原因影响,或者母体的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刚一出生就出现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引起患者出现瓣膜的缺失等情况引起瓣膜病变。
第二是指由于链球菌感染而引起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的损伤,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
第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退行性的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心脏瓣膜病诊断标准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一类疾病。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悸、气促、胸痛等,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和猝死。
因此,准确诊断心脏瓣膜病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标准。
一、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口狭窄,导致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血流受阻。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等。
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1. 心脏听诊:听到二尖瓣区第一心音亢进和第二心音减弱。
2. 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口狭窄,二尖瓣面积小于1.5cm²。
3. 左心导管检查:测定二尖瓣口横截面积,小于1.5cm²。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指二尖瓣关闭不完全,导致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血流逆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促、乏力等。
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2. 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大于45ml/m²。
3. 左心导管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大于45ml/m²。
三、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是指主动脉瓣口狭窄,导致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血流受阻。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气促、胸痛、晕厥等。
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1. 心脏听诊:听到主动脉瓣区第一心音亢进和第二心音减弱。
2. 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口狭窄,主动脉瓣口面积小于1.0cm²。
3. 左心导管检查:测定主动脉瓣口横截面积,小于1.0cm²。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指主动脉瓣关闭不完全,导致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血流逆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促、乏力等。
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2. 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大于45ml/m²。
3. 左心导管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大于45ml/m²。
总之,心脏瓣膜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心脏听诊、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导管检查等多种方法,以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为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