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讲 小说阅读(一)(1)
- 格式:doc
- 大小:96.10 KB
- 文档页数:5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散文化小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桑吉奈尔的灯塔[法]都德三年前的许多美妙的不眠之夜,我住在桑吉奈尔的灯塔上。
在那里,在科西嘉的海岸边,阿雅克修海湾的入口处。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座荒野的红色岛屿,灯塔位于岛的一个尖角上,另一个尖角上有热那亚式古塔,古塔里住着一只鹰。
海水边有一座杂草丛生的荒弃的检疫站;然后便是沟壑,丛林,高大的岩石,几只野山羊,鬃毛在风中摇曳的科西嘉小马;在岛的高处,是灯塔房,海鸟在它四周盘旋,塔上的多面体大灯光芒四射……这便是桑吉奈尔岛。
三个守塔人,都是矮个子,胡子满腮,面孔棕褐色,皮肤皲裂,都穿着厚羊毛上衣,但神态和性情却不同。
他们都是善良、朴实、天真的人,对我这个客人殷勤备至!对他们来说,日子是那么漫长,回陆地时是那么快乐,在灯塔上三十天就可回陆地十天,这是规定;但到了冬天或气候恶劣时,就没规章可循了。
刮风起浪了,桑吉奈尔白浪滔天,守塔人两三个月被困在灯塔上,有时还会陷入更可怕的境况。
“先生,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吃晚饭时,老巴托利对我说道,“五年前,就在我们现在坐的桌子上……那个冬天的晚上,灯塔上只有我和谢戈……我们吃着晚餐,非常平静。
突然,我的伙伴停止吃东西,用奇怪的目光看了看我,然后‘扑通’一声倒在桌子上,手臂向前伸直,我摇着他:‘喂!谢戈,谢戈!’他死了!我是多么震惊啊。
我愣愣地,对着尸体发抖。
过了一阵,我突然想到‘灯塔!’我登上灯塔,把灯点亮。
夜幕降临……先生,那是怎样的夜晚啊!大海的声音跟平常不一样。
我每时每刻都好像听见有人在楼梯上喊我的名字。
天刚蒙蒙亮,我将死去的伙伴抱到他的床上,在他身上盖了一床被单,做完祈祷后,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可怜的老巴托利讲着,前额涌出冷汗。
以后,我们常一边晚餐,一边交谈,灯塔,大海,海滩,科西嘉海盗……之后,太阳平西,第一个值夜班人点亮小灯,带上烟斗,水壶,一部厚厚的红边的普鲁塔克写的《列传》,前往塔的高处。
课时质量评价(七)小说阅读(一) 红色革命(建议用时:5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足 迹王愿坚山背后突然腾起了雪雾,冷风推送着浓黑的乌云疾速飞来,遮得天昏地暗;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雪帘雾障里,前面队伍刚踩出来的路又模糊不清了。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路,越来越难走了。
曾昭良觉得自己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串串金星。
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
特别难耐的是胸口,好像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
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来歇歇该有多好;可是不行。
山顶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一步,两步……尽管走得很慢,雪路却终于一尺一尺地移到身后去了。
约莫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两个红军战士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
可就在这一瞬间,曾昭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在这不大的雪坪上,东一个、西一个地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他们已精疲力竭了。
曾昭良的心像被揪了一把,又紧又疼,他忙扶着病号站好,指着下山的路,嘱咐几句;然后踉跄地向一个坐着的战士走去,但已经迟了——那个同志的胸口已经和胸前的手榴弹一样冰冷。
他把手榴弹袋取下来挂在肩上,又挪向旁边一个年轻的司号员。
可是,就在他刚刚抓住小司号员的肩膀的时候,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却噗地坐下了。
曾昭良焦急地跺了跺脚:“怎么办?”像是回答他的问话似的,一只手伸了过来,挽住了小司号员的另一只胳膊。
曾昭良抹去眼角上的雪水,定睛看了看来人。
这人穿一身普通的红军单军衣,只是面容有些特别:连鬓的胡须上挂着冰碴,堆着白雪,浓眉上沾满了雪花,看上去简直是神话里的老人。
那双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这是一双熟悉的眼睛,可是到底在哪里见过,曾昭良却想不起来了。
那人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
过了一小会儿,才点头示意:“来!使劲!”两人一齐用力,把小司号员搀了起来。
专题一小说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小说作品”是高考语文的主要考查方向之一。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以下考点:(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5)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7)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任务一真题感知一、(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石门阵卞之琳“诸葛孔明摆下了八阵图,叫陆逊那小子,得意洋洋,跨马而来的,只见左一块石头,右一块石头,石头,石头,石头,直弄得头都昏了。
他一看来势不妙,就勒转了马头,横冲直撞,焦头烂额,逃回了原路。
——这《三国》里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说到了这里,干咳了一声,木匠王生枝抬起了眼睛,打量了一番列在他面前的许多面孔。
男人的面孔,女人的面孔,小孩子的面孔。
带胡子的有,麻的有,长雀斑的有,带酒窝的有,一共十来张,在中秋前两天的月光里,有明有暗,可是全一眼不眨,只是点点头,意思要王木匠尽管讲下去得了。
王木匠手巧。
譬如,现在邻近各村常用的由煤油箱改造的水桶子,确是王木匠的发明。
他的手艺不止见长于他的本行。
“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
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老王捡去才落到颈脖子上的一片枯枣树叶子,随即干咳了一声。
“来了。
”大家一起想。
果然——“来了!来了,一群鬼子兵!”王木匠转过头来望望山坡下转进村子里来的白路,仿佛日本兵当真从那边来了,把听众给吓了一跳。
“他们先在远处山头上向镇上望,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
“那个院子里有人吗?没有。
“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八路军走光了。
好,那个头儿,吩咐先下去五十个胆子最大的‘皇军’。
赏析小说形象题题组训练一、对点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照片申平古镇上消灭第一个照相师傅时,慈禧老佛爷还没死。
这老东西观察火车,连叫“妖怪”。
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来到古镇的,他也带来了一个“妖怪”——一个黑匣子。
这匣子会“砰砰”地起火冒烟,发出刺眼的镁光。
老外观察古镇的美景,一边摇头晃脑地喊“OK”,一边拿着它东扫西瞄。
那黑家伙咔嚓咔嚓地响着,仿佛要把整个古镇吃进去。
古镇人慌张失措,人人避之犹恐不及,只有小五子他太爷不怕。
他主动上前跟老外搭讪,还为他充当向导。
老外就用生硬的中国话给他讲照相的道理,还教他如何冲洗照片。
老外在镇上住了几日,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头处处流传。
都说那黑家伙会抽人血,说假如给那家伙照上,你的魂灵就会被老外带走。
镇上的几个头人一商量,这天夜里,一伙蒙面人便冲进老外的住处,把他痛打至死。
在混乱之中,小五子的太爷机灵地取走了老外的照相机,把它藏了起来。
过了些年,小五子的太爷开设了古镇第一家照相馆。
他除了给人照相以外,也宠爱像那个老外一样处处去拍摄,把很多贵重的历史镜头定格下来。
接着,小五子的爷爷子承父业,也积累了很多古镇的老照片。
到了小五子爸爸这一辈,状况有点不妙,由于一场红色风暴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小五子他们家的老照片已经分门别类地堆满了一间屋子。
小五子当时只有十几岁,他经常偷偷潜入这间屋子,翻看那些老照片。
照片上奇异的风景和人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突然就有人说他家里藏满了“封资修”大毒草。
小五子的妈妈格外可怕。
这天她趁小五子的爸爸不在家,就让小五子帮忙她搬出一捆捆的照片,用它来点火做饭。
正烧着,小五子的爸爸回来了。
他一看,撕心裂肺一声大叫,一脚踢翻了正在烧火的小五子,又把做饭的老婆暴打一顿。
晚上,爸爸召开家庭会议,小五子似懂非懂地听爸爸说:这些老照片记载的就是古镇的历史,价值连城,咱家的人就是丢了性命,也要把它们爱护好。
当天夜里,小五子在模糊的状态下感觉到全家人一起行动,好像在转移那些老照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一、情节(一)一般情节的作用: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小说阅读训练(一) 情节结构李仕才[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湖桥绝唱李培俊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
大年二十九上午,天成刚从南方收了一笔货款回来,到家后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心脏跳动忽快忽慢。
老伴儿铺好床,让他躺下,又在他背后垫上枕头。
天成就要睡着的时候,村里唱戏的锣鼓敲响了,天成一翻身就爬了起来,穿上鞋就往外走。
天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不敢听见锣鼓响,不敢听见板胡、二胡吱扭。
一听见人就没了魂儿。
土地承包那年,生产队分割财物,那些唱戏的行头分不下去,给谁谁不要。
天成就和队长商量,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
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你就守着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过日子吧!让它们给你拉犁拉耙吧!”天成生来就是唱花脸的料,他演的秦琼秦叔宝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
扮相好,唱腔好,做功也近乎专业水平。
可是近两年,天成已经风光不再。
村里人都觉得,现在的天成和过去的天成不一样了。
以前的天成,戏里戏外都是肯为乡亲们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
刚当支书没多久,就领人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山凿石,脚面被砸肿了也不离开施工现场。
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在东岗山平整出一个千亩果园,栽种苹果树、梨枣树、山楂树,分给各家经营管理。
嘟噜成串的果子,把大家的腰包撑得满满当当。
坏就坏在天成建了自家的果品加工厂。
那一年,水果不好卖,各家的水果都是卖一半扔一半。
大家就埋怨天成没把项目看准,坑了一村的老少爷们儿。
也就是这时候,天成建了自己的果品加工厂,把大家卖不掉的苹果、梨枣、山楂加工成果脯果醋,卖往天南地北,赚了一笔又一笔。
于是,人们便怀疑天成,领人修公路也好,建这个千亩果园也罢,其实是为他自家的果品加工厂铺垫,是为自家挣钱夯基础。
人们再见天成,便没有多少好气儿了,连面子上那点招呼也敷衍不出来。
村里唱戏,招呼也不给天成打,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成却不请自到。
他去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冬天的阳光软绵绵的,天成的脸上便像镀了一层金子,黄黄的。
有义就说:“支书,你还来唱戏?你的戏已经唱得很有水平了,跟真的一样,我看就算了吧。
【高考复习方案】(浙江专版)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精讲小说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分)春雨[美]伯纳德·马拉默德乔治·费舍尔已经醒了,但仍然躺在床上,他想着白天目睹的那次车祸。
一个年轻人被一辆汽车撞了。
乔治深深地同情这个人,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八九岁,当时,他很想上前安慰他,可是就是不知该怎样说出来。
乔治回家,心中一直还憋着这未说出口的话。
回到那间黑暗的屋子,躺在床上,听到女儿弗洛伦斯把钥匙插进锁里的声音。
她悄声对人说:“你不进来待一会儿吗?”“不。
我明天九点有课。
”乔治想,这个小伙子真是好孩子。
弗洛伦斯和他在一起,一准叫人放心。
她有点像她妈妈,不知道该怎样和好人相处。
一连不少天乔治都没有睡觉,这是因为他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他总是躺在那里想象着,这些事情都是冲着他发生的。
在这些无眠的夜里乔治想着白天所发生的事,他对那个垂死的年轻人说“不要怕”,他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说“你理解我的孤独”。
他告诉妻子和女儿他对她们是怎么想的。
“贝蒂,”他对妻子说,“有一回你让我说了话,但是那不是你,而是海,是那黑暗,还有那水拍打桥墩横梁的声音。
这些富于诗意的东西让我感到了人是多么孤独……”他对弗洛伦斯说:“你从小我就爱你,可自从你拒绝上大学,我对你就失去了最后一点点感情。
你让我最满意的事情是常常把像保罗那样受过教育的小伙子带回家,但你却又和他们处不长久……”乔治不断地向自己说这些事,直到黎明的第一抹灰白色的光溜进卧室,睡在另一张床上的贝蒂的侧影更清晰了。
一天,门铃响了。
来人是保罗,他戴一顶旧帽子,穿一件雨衣,肩上已淋湿了。
“保罗,下雨啦?”“下点小雨。
”保罗进来了,但没有脱下雨衣,“弗洛伦斯呢?”“她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了,她母亲到什么地方去打桥牌或玩麻将了。
”保罗有点失望,朝门口走去。
“哦,很抱歉。
”乔治说,心里希望这个年轻人能待一会儿。
保罗到了门口又转过身来,“费舍尔先生。
”“嗯?”乔治应道。
“和我出去散散步怎么样?”“你不是说在下雨吗?”“只是春雨而已。
”保罗说。
“好吧,”乔治说,“散步,对我有好处。
”他进到他的房间去找雨鞋。
他感到一阵激动。
刚一走上大街,冷雾就落在他的脸上,乔治可以感觉到一阵激动像电流一样流遍全身。
整个天空都飘洒着白白的雾水,街灯上也挂满了水珠。
充满水汽的风从新泽西州吹来,越过赫德森河,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有时,风把雾珠吹进乔治的眼里,使他好像触了电一般,身上一阵惊悸。
他迈着大步跟上保罗。
他很想喊出来,但他不想让保罗看出来。
保罗一直在讲话,他讲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们的故事,谈起这次战争,又谈论起了人民。
乔治向这个孩子讲了在车祸中死去的那个年轻人的故事,当他发现这个故事让保罗深受感动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后来他们就谈起了弗洛伦斯。
乔治有些不安,并且有点害怕。
“弗洛伦斯挺漂亮,长着那么一头红发。
”保罗说,他那个神态好像是在讲述自己。
乔治没有说什么。
“费舍尔先生,”保罗很认真地告诉他,“弗洛伦斯爱上我了,她是这么对我说的。
我也想爱她,因为我很孤独,可我不知道——我对她爱不起来。
我们在河滨路散步,她说我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她要去看电影。
”乔治感到自己心跳得很厉害。
他感到他是在倾听他们的秘密,然而这些又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他一生中早就知道这些。
他想要说话——告诉保罗自己也和他一样。
他想要告诉保罗他一生中是如何孤独,如何彻夜不眠,不是做梦就是想这想那直至东方发白。
但是他没有说。
“我知道你的意思,保罗。
”他说。
他们冒着雨往回走,雨下得大起来……进屋,乔治脱掉雨鞋,把淋湿的帽子和雨衣挂到了卫生间。
他轻轻地从收音机里调出一些爵士音乐,点燃一支雪茄,然后关了灯。
在黑暗中站了一会儿,他来到窗前,把窗帘拉到一边去。
春雨飘落着,落在一望无际黑黝黝的泽西河岸,落进奔腾流淌的河水。
雨点拍打着高大的枫树的叶子,发出单调的声音。
冷雨洒窗,乔治感到泪水已流到了腮边。
他内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欲望,他想要说他从来没有说出的话。
他想要告诉她们他发现了自己,而且再也不会失落,再也不会沉默。
他爱保罗,他爱弗洛伦斯和贝蒂,他也爱那个在车祸中死去的年轻人。
“我必须告诉她们。
”他想,他先推开了弗洛伦斯房间的门。
弗洛伦斯在睡觉。
他能听到她那轻轻的呼吸声。
乔治想说的那些话又凝滞不动了。
(有删改)1.当谈起弗洛伦斯时,乔治为什么会“有些不安,并且有点害怕”?(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样理解乔治的两次激动?请作分析。
(4分)(1)“好吧,”乔治说,“散步,对我有好处。
”他进到他的房间去找雨鞋。
他感到一阵激动。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刚一走上大街,冷雾就落在他的脸上,乔治可以感觉到一阵激动像电流一样流遍全身。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说多次写到车祸中的年轻人,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乔治想说的那些话又凝滞不动了”,小说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主题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20分)我是瞎子[美]坎特帕森斯先生刚刚跨出旅馆大门,就有一个乞丐沿着大马路走过来。
这是一个瞎眼乞丐,拄着一根瞎子常用的斑斑驳驳的旧拐棍,小心翼翼地敲打着路面,慢慢向前移动脚步。
乞丐的脖子很粗,长着绒毛,衣领和口袋上满是油腻,一只大手握着拐棍的弯把,肩上搭着一条褡裢。
看样子,他还卖点什么东西。
空气里满含着春意,金色的阳光洒在柏油路面上,暖暖的。
帕森斯先生一动不动地站在旅馆门前,听着瞎眼乞丐“嗒嗒嗒”走过来的声音,心里突然升腾起一股对所有盲人的怜悯之情。
帕森斯先生想,自己活着真是幸运。
几年前,他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技工,现在,他获得了成功,备受尊敬,被人羡慕,这都是他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独自冲破层层障碍,艰苦奋斗的结果。
瞎眼乞丐刚从他面前“嗒嗒嗒”走过去,他就迈动了步子。
衣衫褴褛的乞丐立即转过身来。
“等一等,先生,耽搁你一点时间。
”帕森斯先生说:“已经迟了,我有约会。
你想让我给你点东西吗?”“我不是乞丐,先生,我的确不是,我这儿有些小玩意儿。
”他摸索着,把一个小物件塞进帕森斯先生的手掌——“挺精巧的打火机,只要一元。
”帕森斯先生站在那儿,略略感到有些烦恼和尴尬。
他是一个俊雅的男人,身着整洁的灰色衣服,头戴灰色宽边礼帽,手握一根棕榈木手杖。
当然,兜售打火机的人永远不会看到这些……“我不抽烟。
”他说。
“等一等。
我断定你认识许多抽烟的人,买一个作送人的小礼物吧!”乞丐谄媚地说,“先生,你不会拒绝帮助一个可怜人吧?”瞎眼乞丐紧紧抓住帕森斯先生的袖子。
帕森斯先生叹了口气,伸手在内衣口袋里摸出两张五角票来,放进乞丐手中:“当然,我会帮你的。
你说得对,我可以把这东西送人。
或许电梯司机会——”他犹豫了一下,不想显得粗鄙好奇,即使是同一个瞎眼小贩在一起。
“你是不是完全失明了?”乞丐把钱装进口袋,“十四年了,先生。
”接着,又加了一句,带着一种神经质的自豪,“韦斯特伯里,先生,我过去也是其中一员。
”“韦斯特伯里,”帕森斯先生念叨了一遍这个名字,“噢,是的,那次化学爆炸……报纸多年都不提它了。
当时它被认为是最大的一次灾难。
”“你想知道我是怎样瞎的吗?”乞丐喊道,“喂,听听吧!”他的话语里含着痛苦,但又带着一种讲故事的人时常有的夸张味道。
“当时,化学药品店里,我最后一个跑出去。
楼房在不断爆炸,跑出去就有了活的希望。
许多人都安全冲出门,跑远了。
当我冲到门口,正在那些大铁桶之间爬动时,后面有人拉住我的腿,说,‘让我过去,你——’他也许是个疯子,谁知道!我试图从心里宽恕他,先生。
但他比我强壮得多,他把我拉了回去,从我身上爬了过去!他把我踏进尘埃里,出去了。
我躺在那儿,毒气把我包围了,还有火在燃烧,药品在……”他咽下一口唾液——颇为熟练地抽动了一下鼻子——满含着期望,默默无语地站着。
他或许还会讲出下面的话来:“太不幸了,伙计,不幸极了,那么,我想——”“这就是那个故事,先生。
”春风从他们身上拂过,温润,刺骨。
“不完全是。
”帕森斯先生说。
瞎眼的小贩发疯似地颤抖起来,“不完全是?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故事是真的,”帕森斯先生说,“除去信口雌黄的部分。
”“信口雌黄的部分?”他粗野地哇哇叫着,“哎呀,先生——”“我也曾在化学药品店里待过。
”帕森斯先生说,“可事实不是这样的,____________,马克沃德特。
”瞎子好长时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只是一个劲儿地狠狠咽着唾液。
最后,他忍着气,说:“帕森斯,上苍有眼,上苍有眼!我还认为你——”接着,他再一次大声地叫道,“是的,可能,可能,但我却瞎了!我是瞎子,你一直站在这儿让我滔滔不绝地讲啊讲,你一直在嘲笑我!我真是瞎了眼啊!”街上的行人都扭过头来瞪着他。
“你走开,我瞎了!你听见没有?我是——”“算了吧,”帕森斯先生说,“别这样吵吵啦,马克沃德特……我也是个瞎子。
”6.联系上下文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1)空气里满含着春意,金色的阳光洒在柏油路面上,暖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风从他们身上拂过,温润,刺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结合上下文情节,在文中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是从哪几方面采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