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税收及其种类
- 格式:ppt
- 大小:239.00 KB
- 文档页数:14
高中政治必修1税收种类知识点税收种类是政治必修1课本的内容,高中生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1税收种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1税收种类知识点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
①增值税:A.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B.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C.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D.作用: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②个人所得税:A.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B.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C.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收入。
D.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高中政治必修1税收含义知识点(1)税收含义①税收的含义: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税收必然性:有国就有税。
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有税必有法。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特征: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
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②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③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
征税和纳税全章概述税收世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税收及其种类二、依法纳税新课标基本要求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新课程学习税收及其种类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难点1、税收的含义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1、什么是税收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
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
高一政治必考知识点归纳高一政治必考知识点11、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主体:国家税收的特点:无偿取得税收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税收的内容:货币和实物税收的手段:凭借政治权利税收的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的依据:税法2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证。
3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五场戏有觉醒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4根据征税的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影响的是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5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实惠公平的有效手段。
2、依法纳税:1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有之于民。
3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国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的方法会的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交纳税款的行为。
高一政治必考知识点21、经济全球化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1)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2)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3)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4)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在全球到处奔走。
(5)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方面有哪些?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高考政治考点解读:税收及其种类高考政治考点解读:税收及其种类●知识点1:税收(税收是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知识点2:税收的基本特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注意:固定性是相对固定,不是永恒不变;无偿性是指相对于纳税人而言)●知识点3:税收的种类(1)我国税收五大类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2)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①增值税:(征税对象: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偷漏税行为。
)②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个人所得)A、分类: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B、作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知识点4:税收的作用(联系税收与财政关系;从不同税收来分析)◆考点四:依法纳税●知识点1: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知识点2:负税人(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与负税人关系:纳税人≠负税人①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
②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③每个公民都是实际的负税人(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知识点3:依法纳税(1)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A、偷税(不缴或少缴)B、欠税(拖欠税款)C、骗税(欺骗税收优惠)D、抗税(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2)树立纳税人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①自觉诚信纳税(义务意识)②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和征管和使用。
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权利意识)。
必修1第九课《税收及其种类》全章概述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本课要向大家介绍有关国家税收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财政,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
本课分为2个框题1.税收及其种类2.依法纳税新课标要求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一)知识目标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教学重点、难点1.税收的含义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第八课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1、什么是税收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
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
《税收及其种类》说课稿+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税收及其种类》说课稿+教案《税收及其种类》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税收及其种类》。
我将从教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学生、教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税收及其种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第一标题的内容。
本课是在第一框对财政收入形式介绍的基础上,着重论述税收这一重要知识点,同时也为下节课《依法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的作用。
2.说教材的重点难点:<1>教材重点:我将把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指引学生识记其内容;<2>教材难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在识记理解它们的基础上能够学会运用其计算。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税收含义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概念;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优点及作用;运用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税收含义及特征的理解能力,税收特征各关系的比较鉴别能力,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认识到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初步树立依法纳税意识。
三、说学生高一学生已在初中阶段对税收有了感性认识,加之前面国家财政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税收对于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但对税收的本质。
特征及其种类还缺乏认识。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指引学生对其了解并掌握。
四、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与学生互动等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说学法: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