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经验及肺外感染表现
- 格式:rtf
- 大小:8.90 KB
- 文档页数: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外表现的临床诊治分析
郑海霞;张永军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11(27)26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及肺部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规律。
方法:回顾和分析69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合并肺外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肺部并发症21例,发生率30.4%,疗程一般2—3周,临床治愈率91.3%,临床好转率8.7%。
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已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肺部器官损害多见,尤其注意极易引起误诊的以肺部并发症为首发症状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缩短病程。
【总页数】1页(P37-37)
【作者】郑海霞;张永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
【相关文献】
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外表现的临床诊治分析 [J], 郑海霞;张永军
2.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特点及肺外表现分析 [J], 苏锋;杨惠泉;陈红;袁长亮;黄玉柱
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临床分析 [J], 王永明
4.不同年龄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肺外表现研究 [J], 罗春霞
5.32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及肺外表现分析 [J], 吴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指南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起病突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咽痛、喉痛等上呼吸道症状。
下面将为您介绍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指南。
1. 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咽痛等。
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胸痛、气促等呼吸系统症状,有些患者还会有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肺炎或细菌性肺炎相似,因此在确诊时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2. 诊断要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表现。
在实验室检查中,可以通过分离和鉴定肺炎支原体来确认诊断。
此外,还可以进行血常规、血培养、胸部X线或CT等检查,以帮助诊断和评估肺炎的严重程度。
3. 治疗原则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有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避免滥用和误用抗生素。
对症治疗包括退热、祛痰、止咳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患者还需要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4. 预防和控制为预防和控制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和流行,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一些预防措施:4.1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4.2 增强免疫力,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等;4.3 在公共场所使用口罩,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4.4 定期进行相关疫苗接种,如肺炎球菌疫苗等。
5. 注意事项在诊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5.1 对于有高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5.2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个体化用药,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避免滥用抗生素;5.3 对于病情较重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应及时转入专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和监护。
支原体肺炎的病例分析及经验总结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喉咙痛、发热等症状。
本文将通过两个病例分析,总结经验,提供给医生和患者参考。
病例一:患者X,女性,40岁,主诉咳嗽、发热。
体格检查发现双肺呼吸音减弱,X光片显示双肺散在斑片状阴影。
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
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支原体肺炎。
经验总结:1. 对于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要高度怀疑支原体肺炎,及时进行相应检查。
2. 在体格检查时,注意双肺呼吸音异常,X光片和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支原体肺炎往往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有重叠症状,因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综合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病例二:患者Y,男性,60岁,主诉咳嗽、胸痛。
体格检查发现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X光片显示双肺多发斑片状阴影。
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支原体肺炎。
经验总结:1. 年长患者往往症状较明显,支原体肺炎在老年人中较常见,医生在诊断时要高度警惕。
2. 干湿性啰音以及X光片多发斑片状阴影是年长患者支原体肺炎的典型表现,医生在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时需留意。
3. 针对年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并通过支持疗法来缓解症状。
抗生素的选择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病患的休息和充足的饮水,以增强免疫力。
总结起来,对于支原体肺炎的病例分析和经验总结,我们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多注意呼吸道感染症状,并进行全面的检查来确诊。
针对不同的患者,医生需要关注不同的症状和疾病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通过不断总结和学习,我们能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肺外并发症摘要: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不仅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外其他器官病变。
目前,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以及MP感染引起的肺外表现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总结了MP感染呼吸道的临床表现以及肺外并发症。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临床表现;并发症肺炎支原体(MP)主要感染呼吸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并通过血行到达肺外器官或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肺外并发症。
一、MP感染呼吸道的临床表现MP感染潜伏期2~3周,高发年龄为5岁以上,婴幼儿也可感染,目前认为MP感染的年龄有低龄化趋势。
起病一般缓慢,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和咳嗽。
可呈高热、中等度热或低热。
MP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时,咳嗽有特征性,病程早期以干咳为主,呈阵发性,剧烈,类似百日咳,影响睡眠和活动;后期有痰,黏稠,偶含少量血丝,部分患儿伴喘息。
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并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或病变广泛,以间质性浸润为主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婴幼儿MPP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多伴喘鸣和呼吸困难,病情多较严重,可发生多系统损害。
MPP肺部体征少,可有呼吸音减低,病程后期可出现湿性啰音,肺部体征与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一致为其特征。
MP可与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如MP与肺炎链球菌、或EB病毒混合感染,可使病情加重。
MP感染后可发生慢性咳嗽,有时持续长达3~6个月。
一些重症MPP患儿遗留肺不张,临床上可表现为长期轻度咳嗽或反复呼吸道感染。
国外文献以及作者在临床上发现个别MPP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严重时一侧肺细支气管几乎全部闭塞,导致一侧肺不张,出现呼吸困难。
个别患儿在肺炎后发生间质性肺炎,甚至肺纤维化。
MP感染可诱发哮喘的首次发作,或引起已患哮喘患儿的频繁发作。
根据作者统计病例资料分析,MPP临床表现、病情轻重、治疗反应及胸部X线片表现不一,胸部X线片示肺叶实变者,往往症状重,表现为高热、顽固咳嗽,虽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体温下降缓慢,咳嗽较难控制,多并胸腔积液,严重者可发生肺坏死,易遗留肺不张。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经验及肺外感染表现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经验及肺外感染表现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肺炎支原体研究的深入,实验室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证实了MP 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源之一。
研究还发现,MP尚可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外多系统器官的疾病。
归纳如下:
1、神经系统损害
大量资料证实其发病率占MP感染的0.1%,占MP住院病例的7.0%,占非细菌性脑膜炎的5.0%.免疫低下者易并发,无季节性,好发年龄6~21岁.临床表现多样,多数病例先有呼吸道症状,相隔10天左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21.0%的病人呼吸道症状缺如,直接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
2.血液系统并发症
MP感染的患者中33.0%~76.0%有冷凝素升高.53.0%~83.0%的患者血清Coombs试验阳性,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常发生亚临床溶血性贫血.其溶血机理多为直接针对红细胞抗原,系冷凝素抗体激活补体而发生溶血;也有人认为溶液血是由MP感染使过氧化物产生增高,引起红细胞膜变性,导致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也有报道血小板减少的.
3.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一般认为MP感染所导致的心血管损害,可能由于MP直接侵袭和(或}免疫损伤所致,而后者起了重要作用.表现为心悸,憋闷,心音低钝,心律不齐等,心电图检查提示 ST-T改变,传导阻滞,心肌酶谱异常.
4.皮肤损害
儿童MP感染并发皮疹的发生率为3.0%~30.0%.男性居多,好发于5~20岁.司机都可以出现.80.0%MP感染患儿在出疹前平均11天左右有上感症状,皮疹形态多样,儿童和成人显著不同.有红斑,斑丘疹,水疱或大庖,斑点,丘疹,寻麻疹及紫癜等.但以斑丘疹和疱疹为多见.大多发生在发热期和肺炎期,持续约1~2周.
有关皮肤损害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究竟是由MP直接导致损害,或是MP为潜在存在,经激发后间接发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肌肉,关节损害
肌肉,骨骼表现异常在MP感染过程中常见,大约有15.0%~45.0%的患者可出现非异常性肌痛和关节痛.肌肉的改变有肌肉酸痛,肌红蛋白尿,肌痛等.在关节痛及关节炎中,主要是多个大,中关节的多关节症状,多呈游走性小关节受累少见.预后良好.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有认认为关节症状如同MP感染并发心肌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一样,是由免疫病理损害所致,但目前尚缺少病原学上的直接证据.
6.消化系统损害
12.0%~40.0%伴有胃肠道症状,大多为非特异性表现,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常发生于疾病早期.肝大也常见,可伴有血清转氨酶升高,表现为急性肝炎,但大多数患者肝功能随肺部炎症痊愈而趋于正常.另外,MP感染引起消化道出血也有报道.
7其他损害
MP感染除引起以上损害外,尚可引起泌尿系统损害,表现为镜下血尿,尿中白细胞,尿蛋白轻度增高.也可引起贫血,中耳炎,淋巴结炎,过敏性紫癜,反复鼻血,还可使哮喘患儿体内过敏抗体升高.值得注意的是支原体感染在新生儿也较常见.
由此可见,MP感染可引起肺外多种并发症,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诊断较为困难.当以细菌或病毒感染等不能完全解释者,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可拍胸部X线片以发现肺内感染灶,同时做病原学相关检查,以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