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指南(2015版)
- 格式:pdf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2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目前,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手术方法同样不断更新。
随着对胆囊功能认知不断提高,内镜微创保胆结石广泛普及和开展,此项技术发展较为理想。
但是在进行此项治疗时,还需有效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从而可以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实现治疗疾病目的。
但是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究竟有哪些呢,又该如何进行掌握呢?下面我将对保胆手术的内容,适应患者类型,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进行一个概述,方便患者了解。
·认识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指的是通过手术对胆囊进行切开,进而取出结石,实现治疗胆囊结石疾病的效果,同时还可有效保留具有功能的胆囊,并非是对于胆囊进行切除,避免了传统手术切除胆囊的情况。
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腹腔辅助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小切口内镜微创保胆手术以及腹腔镜下内镜微创保胆手术。
小切口手术主要是在肋缘下取斜型的切口,该种手术方式较为简单,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是由于肥胖或者某些患者的胆囊位置较高,还需有效的延长切口。
腹腔镜手术和腹腔镜辅助手术都是双镜联合手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可以准确的找到胆囊,同时协助在右上腹取小切口,将胆囊的底部提出腹壁后撤出腹腔镜,切开与缝合胆囊底部,可以在腹壁外进行治疗,腹腔镜可以直接从腹壁外进入胆囊。
腹腔镜手术指的是全部手术操作在腹腔镜下进行,通过开展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可有效缩小手术切口,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样能够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对于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适合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病人类型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效果固然较为理想,对于病人的术后具有促进效果,但是并非是全部的胆囊结石病人均可以接受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治疗时应当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1.有症状及无症状的单发、多发胆囊结石有症状及无症状的单发、多发胆囊结石,尤其是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既往有很多的学者已经认识不能够忽略胆囊切除术和术后相关并发症、胆囊功能缺失等,且术后远期疗效同样不能够忽略。
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
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68例,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的37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他们术后的疗效和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后在住院时间、伤口疼痛情况、胆漏发生情况等方面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在对照组患者右侧肋缘下斜切口进行胆囊切除术,手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而试验组患者在右侧肋缘下作一个约3 cm的切口,然后将胆囊壁提起,并在其底部作一个小切口,将纤维胆道镜插入,吸尽胆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胆囊腔,直到洗出液澄清,最后用碎石吸附器或取石网篮将结石取出,在取完后再用胆道镜观察结石有无残余,最后取出胆道镜,保留0.4 cm左右的胆囊管并将其切断,常规缝合结扎。
为了防止术后的感染,要适当给患者用一些抗生素,缝合切口。
1.2.2 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在接受治疗后,由于患者担心结石复发及治疗的效果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流,多讲解一些医院治疗胆囊结石成功的病例,缩短护患距离,建立起良好的医护关系。
护士要认真回答患者关于疾病的问题,让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对症状的反复发作做好心理准备,以便疾病发作时候他们能够保持好的心态,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
另外,护士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让患者相信自己的专业技术。
(2)饮食护理:饮食对患者的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胆囊结石患者在术后很容易食欲不良,而营养不良很容易引起咳嗽、咳痰能力的降低、呼吸肌疲劳等症状,因此给予饮食上的护理。
医护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3)病情观察:由于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比微创保胆术大,出血量也较多,手术时间长,故在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做详细的记录,如果出现恶心、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4)并发症的护理:内出血、胆漏等均是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这些症状一旦发生一定要及时报告给医生以便及时处理;(5)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休息、异常病症的观察等方面进行指导[3]。
<14珠和实验2016年12 U第15 |第23期•2359•致。
现在认为,抗P D药物有可能是P D视幻觉的促发 因素,但在多数患者中可能不是主要因素。
在P D幻觉 患者多因素分析中,左旋多巴、金刚烷胺、苯海索、司来 吉兰、普拉克索、吡贝地尔等药物的使用与否并没有影 响到患者幻觉产生,并且中药治疗也不促进P D幻觉的 进展。
4结论综上所述,中西医治疗过程中P D患者产生幻觉可 与认知损害、年龄、病程及IL-6、CRP密切相关,严格控 制血清IL-6和CRP水平,对P D患者幻觉治疗具有重要息乂。
参考文献[1 ] Lee AH, Weintraub D. Psychosis in Parkinsons disease without dementia :common and comorbid with other non - motor symptoms [ J ]. MovDisord, 2012,27(7) :858 -863.[2]袁廷伟,孙芳玲,蒋莹,等.炎症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7):640 -644.[3]林春颖,吴蓓蓓,赵珏,等.帕金森病视幻觉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20(6) :643 -647.[4] Uchiyama M, Nishio Y, Yokoi K, et al. Pareidolia in Parkinsons disease without dementia :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 J ].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15,21 (6) :603 -609.[5]沈晶婧,汪丽芳.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心理护理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 :760 -761.[6]许继平,李玉莲,范金萍,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与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24(3):266 -270.[7] Weaver FM, Follett K, Stem M, et al. Bilater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vs best medic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advanced Parkinson disease :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JAMA, 2009,301(1) :63 -73.[8]万赢,王刚,曾洁,等.帕金森病患者视幻觉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7):862 -865. [9]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会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 :352 -355.[10]张蓉,冯涛,刘萍,等.帕金森病幻觉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9) :5560 -5566.[11] Bizzarri JV, Giupponi G, Maniscalco I, et al. Parkinsons disease andpsychoses[ J]. Neuropsychiatr, 2015,29 (1) :1 -13.[12]王玉华,时兴华.炎症因子与帕金森病幻觉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1) :1 -4.[13] Nagy H, Levy - Gigi E, Somlai Z, et al. The effect of dopamine agonists on adaptive and aberrant salience in Parkinsons disease [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2,37(4) :950 -958.(收稿日期=2016 -06 -25)D O I:10.3969/j.issn.1671 -4695.2016.23.027文章编号=1671 -4695(2016)23 -2359 -04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远期预后吴世乐郭亚民吴新民冯鹏才赵克昌(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青海西宁810007)【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远期预后,为胆囊息肉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关于成立重庆市医师协会肝胆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委会的申请重庆市医师协会领导:我国内镜微创保胆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使用合理的微创治疗技术,目前已逐渐形成了规模并得到普及。
内镜微创保胆技术从“多孔”到“双孔”再到“单孔”再到目前“经脐无痕”的发展,不仅在技术上已趋于成熟,与切除胆囊相比,保胆手术虽然在技术上更为复杂,手术难度明显更高,但优势也十分明显。
不仅创伤更小、恢复快,并以人为本地满足了患者“保护器官完整性”的愿望,最重要的是保留了胆囊及其功能,有效避免胆囊切除给人体带来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以及避免了近远期并发症,如胆管损伤、血管损伤、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胃返流、腹泻等。
大力推广和发展“内镜微创保胆技术”是医学进步的必然之举。
西南地区较全国是胆道疾病多发地区,加上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年化的加重,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疾病更加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且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为适应胆囊疾病的治疗需求,重庆市开展肝胆外科的医疗机构和从事肝胆的外科医师群体的发展数目庞大。
但由于“切胆手术”在中国发展了100余年,切胆观念深入,而我市缺少一个被大众高度认可的组织进行推广和发展“内镜微创保胆”的专门组织,导致重庆市广大众患者以及外科医师对“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理念的不够深入,医疗机构以及外科医师对于胆囊良性疾病是否行保胆重庆地区仍没有统一标准,亦没有规范化的诊治流程。
致使重庆市微创保胆取石技术并未得到大力发扬,此项技术在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开展的时间短,并且开展此技术的医疗机构也少。
这不仅不利于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更是让广大胆道疾病患者未能享受最新医学成果带来的更适合他们病情的手术方式。
故重庆市急需一受大众认可的学术组织来推广“内镜微创保胆”理念,为庞大的设有肝胆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师队伍规范胆囊疾病行保胆取石术的医疗行为,并促进“微创保胆技术”的发展,造福胆道疾病患者。
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6-08-30T16:13:52.1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作者:胡军[导读] 探讨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效果。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湖南邵阳 422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0.31±0.28)min,术中出血量(15.13±0.34)ml;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0.87±0.56)min,术中出血量(39.24±1.49)ml;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10.19±0.14)min,住院时间(3.14±0.34)d,并发症发生率4.44%;对照组患者排气时间(14.62±0.36)min,住院时间(6.23±0.21)d,并发症发生率14%;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应用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时间,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利于患者的预后,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微创保胆;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效果胆结石是肝胆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胆结石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手术效果,特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的进展研究【摘要】胆囊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胆囊结石治疗方面的争论到目前为止已超出一百年的历史。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腹腔镜;保胆取石;胆囊炎;胆囊结石中图分类号 r57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6-0151-02从成功开展首例胆囊切除术起,人们就始终将切除胆囊看作治疗胆囊结石的基本方法,且将其看作“金标准”[1],对几代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不少患者摆脱了病痛的折磨,成功救治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由于科技的进步,很多学者对忽视胆囊功能一律开展胆囊切除产生了怀疑。
所以,保胆及切胆问题,现今还有很大争议。
1 切除胆囊的原因(1)关于“病灶论”。
观点是只要是存在结石的胆囊大部分都合并慢性胆囊炎,就算将结石拿出来,对胆囊炎症也毫无影响,所以应清除病灶,需全部切除[2]。
(2)保胆取石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有报道指出,以往保胆取石术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即30%~40%[3]。
(3)关于温床学说。
胆囊黏液会分泌胆固醇,进而引发胆囊结石,具体如下:即胆固醇如果太饱和,则会析出结晶致使胆固醇结石最终形成。
2 保胆的原因2.1 胆囊炎症能够得到治愈站在病理生理层面来看,所有炎症都具有可逆性。
消除刺激结石的因素是对胆囊黏膜炎症进行治疗的最佳措施,如果再辅助抗菌素进行治疗的话,则大多数炎症都能得到治愈[4]。
2.2 胆囊结石主要来自肝脏部位,由病理性胆固醇代谢引发由近年的相关研究可得出,胆囊结石主要由成石性胆汁及胆固醇血症引发。
胆囊结石包括两类,即胆色素及胆固醇结石,二者都来源肝脏[5]。
临床上通常都是存在胆汁的部位就有形成结石的可能,所以才有胆囊结石、肝内结石及胆总管结石三类[6]。
胆囊很无辜,属于受害者。
2.3 切除胆囊的不良反应2.3.1 胆汁反流性胃炎及食管炎切除胆囊会削弱胆汁储备功能,引发胆汁与进食密切相关的断续排泄转换为不间断的排入十二指肠,这样反流入胃的概率上升,最终引发反流性胃炎及食管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