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
- 格式:doc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3
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用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口服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骨科病房近2年共10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研究组在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5%罗哌卡因3ml联合芬太尼5μg,手术完毕前30min使用0.5%罗哌卡因5ml(含芬太尼10μg)。
对照组在脑脊液流出后,予0.5%罗哌卡因3ml,手术完毕前30min使用0.5%罗哌卡因5ml。
比较(1)两组患者在术后12h、24h和48h患者卧床静息时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总杜冷丁使用剂量。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2h、24h和48h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5.3±1.3分、3.1±0.5分、0.8±0.2分)、(6.2±1.4分、4.8±1.2分、2.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总杜冷丁使用剂量分别为14.6±5.7mg、27.5±6.5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镇痛较单纯使用罗哌卡因,能更好的减轻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疼痛并减少杜冷丁的用量。
关键词:芬太尼;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下肢骨科;麻醉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oral and epidural analgesia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with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Metho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100 cases of lower limb fracture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our hospital for the last 2 years,and to mak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There were 5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a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0.5% ropivacaine 3ml combined with fentanyl 5 mug after the outflow of CSF,and 0.5% ropivacaine 5ml(fentanyl 10 mu g)was used before 30min. In the control group,0.5% ropivacaine 3ml was given after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utflow,and 0.5% ropivacaine was used before the operation,and 0.5% ropivacaine 5ml was used. Comparing(1)the total dose of dolantin VAS pain score and postoperative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12h,24h and 48h patients at bed rest afte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2h,24h and 48h VAS pain score respectively(5.3 + 1.3,3.1 + 0.5,0.8 +0.2),(6.2 + 1.4,4.8 + 1.2,2.2 + 0.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nd the research group the total dose of dolantin used after surgery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4.6 + 5.7mg,27.5 + 6.5mg,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low dose fentanyl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for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algesia with ropivacaine alone,can better reduce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surgery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pain and reduce the dosage of dolantin.[Key words] fentanyl;ropivacaine;combined lumbar epidural analgesia;lower extremitie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anesthesia骨科手术后,疼痛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指出如果骨折术后镇痛不全,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早期活动、使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的发生率增加[1]。
观察舒芬太尼(小剂量)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的高龄患者临床效果张绍伟发表时间:2018-01-25T13:36:03.3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作者:张绍伟[导读] 舒芬太尼(小剂量)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的高龄患者的效果良好。
西藏林芝解放军第一一五医院麻醉科 860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的高龄患者麻醉时,应用舒芬太尼(小剂量)复合罗哌卡因麻醉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高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择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选择舒芬太尼(小剂量)复合罗哌卡因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比较由于对照组,同时麻醉情况优于对照组,其中痛觉阻滞时间(445.32±56.15)分钟长于对照组的(312.24±38.05)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舒芬太尼(小剂量)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的高龄患者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舒芬太尼(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临床效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高龄股骨近端患者患者的一种常用方式,而关于手术中麻醉的问题则是临床中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我们则着重针对舒芬太尼(小剂量)复合罗哌卡因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总结经验,现将研究详细情况做出总结和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高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66-79岁,平均年龄为(72.03±2.01)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66-80岁,平均年龄为(72.64±2.12)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故组间可实施对比。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在老年患者腰麻中的效果分析纵艳丽【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对老年腰麻患者的效果。
方法将前列腺增生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
A 组0.75%罗哌卡因7.5 mg,B 组0.75%罗哌卡因7.5 mg+舒芬太尼5μg,C 组0.75%罗哌卡因5 mg+舒芬太尼5μg。
比较3组麻醉效果、循环功能、运动组织程度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腰麻成功,无1例患者退出研究。
C 组 MAP 值变化最为平稳(P <0.05)。
C 组 HR 值变化最为平稳(P <0.05)。
3组 SpO2值各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组 VAS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 组在达到该平面平均时间、痛觉退至 T12时间、痛觉阻滞持续时间优于 A、B 组,B 组优于 A 组(P <0.01)。
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老年腰麻,起效时间短,用药剂量小,镇痛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s ropivacaine in spinal anesthesia of elderly patients.Methods Seventy-five patients who were endured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B,Cgroup.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0.75% ropivacaine 7.5 mg,group B with0.75% ropivacaine 7.5 mg+sufentanil 5 μg, group C with 0.75% ropivacaine 5.0 mg + sufentanil 5 μg.Anesthesia,circulation,the extent of movement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during the spinal anesthesia of different group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obtained successful spinal anesthesia,and there were no patients withdrawn from the study.Group C obtained themost stable MAP value(P < 0.05 ).Group C obtained the most stable HR value (P < 0.05 ).SpO 2 value among the time poin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but inter-group,the time point interaction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VAS among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showed statistic significance (P <0.05),inter-group and inter-group interaction · poi n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Group C was superior to group A and B,group B was better than group A in the average time to reach the plane,pain retreating T12 time than the duration of sensory block (P <0.01).Conclusion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ropivacaine for spinal anesthesia in elderly patients produced effect in short time,the dose is small,the analgesic effect is obvious,and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419-423)【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麻醉,脊椎;舒芬太尼;罗哌卡因【作者】纵艳丽【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安徽淮北 2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7.32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是老年患者手术时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因为这两种麻醉方法可降低老年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概率[1]。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陈贤朝【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8(11)21【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医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2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3例。
患者均行临床常规骨科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进行腰麻,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进行腰麻。
比较两组患者痛觉阻滞时间、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向头延伸时间及干预后3 h、9 h、24 h镇痛评分,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痛觉阻滞时间、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向头延伸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干预后3 h,两组患者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9 h、24 h,试验组患者镇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镇静效果良好。
【总页数】2页(P79-80)【作者】陈贤朝【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相关文献】1.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2.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3.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4.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
目的重点了解骨科手术中行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联合麻醉技术的意义。
方法筛选66例因骨科疾病、于2015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我院麻醉科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2例,B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A组麻醉技术选择小剂量罗哌卡因,B组则联合用药芬太尼,给予两组麻醉质量比较。
结果A组镇痛时长(85.99±9.10)min,B组是(145.10±8.59)min,(P<0.05);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麻醉后20 min,B组患者动脉压指数的降幅比A 组小;麻醉后10 min、麻醉后20 min,B组患者心率指数的降幅比A组小(P<0.05)。
结论骨科患者手术治疗时,选择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联合麻醉技术更具可行性,推荐选用。
标签:麻醉科;骨科手术;芬太尼;罗哌卡因;小剂量
骨科患者手术中,对于麻醉质量的要求普遍偏高,除了要重视生理影响因素外,还要确保提升患者麻醉后恢复速率,选择罗哌卡因+芬太尼联合麻醉技术即表现出较高可行性。
为了解该麻醉技术实践效率,笔者通过对照66例因骨科疾病、于2015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我院麻醉科的患者,旨在延长其镇痛时长,同时改善机体动脉压指数及其心率指数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66例因骨科疾病于2015年1月~2016年11月进入我院麻醉科的患者。
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32例,女13例、男19例;年龄在39~71岁,平均年龄为(56.6±5.90)岁。
B组患者34例,女14例、男20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为(55.1±6.33)岁,两组均行手术,给予其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①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体位,定位其L3-4间隙或者是L2-3间隙后,选定穿刺部位,展开硬膜外穿刺。
②选择腰麻专用针,给予患者展开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技术,判断机体脑脊液成分的通畅情况,待脑脊液成分顺利流出后,约20~30s,即需注射用药麻醉药品。
③A组麻醉技术选择小剂量罗哌卡因,给予患者用药罗哌卡因(0.75%,共1.0 ml),给药速率以0.2~0.3 ml/s为标准。
④B 组则联合用药芬太尼:于葡萄糖注射液(10%,共1.0 ml)中加入罗哌卡因(0.75%,共1.0 ml)+芬太尼(共0.5 ml)。
⑤朝着头端方向将硬膜外导管缓慢植入,指导患者维持平卧体位,对其平面展开合理调整,再于术中对患者麻醉质量展开评估,必要时,需予以硬膜外用药罗哌卡因,确保阻滞平面维持完善标准。
1.3观察指标给予两组镇痛时长展开测定,并于麻醉用药前、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麻醉后20 min时,分别测定所选病例动脉压指数及其心率指数。
1.4数据统计以SPSS20.0软件展开研究,所选病例镇痛时长、不同时间段动脉压指数/心率指数的降幅均由(x±s)展开分析,于两组间进行比对,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镇痛时长(85.99±9.10)min,B组(145.10±8.59)min,(P<0.05);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麻醉后20 min,B组患者动脉压指数的降幅比A 组小;麻醉后10 min、麻醉后20min,B组患者心率指数的降幅比A组小(P<0.05),见表1。
3 讨论
李友安[1]等强调,若骨科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而术中麻醉效果,会直接影响手术质量,所以要重视麻醉药物的优化工作。
芬太尼以及罗哌卡因均属麻醉科常见药品类型,其中芬太尼本身属于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为人工合成型,不仅在亲和力方面表现出优势,而且镇痛效果相对偏快,尽管在镇痛方面表现出重要价值,同时能在各个麻醉阶段实现镇痛目标、镇痛目标,但是该药品持续时间相对偏短,所以要联合罗哌卡因同时用药[2]。
罗哌卡因则属长效型的酰胺类药品,多用于局麻中,其分子结构具体表现为纯左旋式的异构体,所以与右旋式的异构体展开比较,罗哌卡因在毒性作用方面相对偏低,同时麻醉持续时间则明显偏长,而且通常不会对人体中枢神经组织、心脏组织等带来巨大毒性作用,麻醉后患者恢复速度较快,选择小剂量、低浓度用药方案时,可促使机体运动阻滞神经系统、感觉神经系统迅速分离,防止药品对机体心脏传导系统、心脏兴奋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毒性偏低[3]。
不仅如此,用药罗哌卡因展開麻醉后,药品对于机体运动神经系统的阻滞功能偏弱,所以通常不会对其呼吸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加之该药品在不同剂量浓度时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选择小剂量用药模式,可充分发挥感觉阻滞功能,在低浓度状态下,不仅能够产生麻醉效果,而且还能实现镇痛目标,效果突出[4]。
对骨科手术患者展开麻醉时,当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联合用药,除了可充分提升镇痛质量外,还能确保机体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数始终维持稳定状态,促使其恢复迅速康复。
不仅如此,两种药品联合应用,还有助于提升麻醉起效速率,实现对机体麻醉平面的充分调节,避免麻醉平面异常升高问题出现,确保手术顺利开展,所以应用价值高[5]。
此次对两组患者展开不同麻醉技术后,B组镇痛时长(145.10±8.59)min,比A组长(85.99±9.10)min,P<0.05;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20 min,B组患者动脉压指数的降幅优于A组,同时麻醉后10 min、麻醉后20 min,B组患者心率指数的降幅同样优于A组(P<0.05)。
综上所述,当骨科患者接受手术时,为维持镇痛时长,防止机体动脉压指数及其心率指数出现异常波动,展开麻醉技术时,在用药小剂量罗哌卡因的基础上,建议联合用药芬太尼,以提升麻醉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友安,吴勇.老年下肢关节置换及植入物内固定治疗中应用罗哌卡因腰椎及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优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09):1227-1233.
[2]王诗军,李钰婷,李淳德,等.腰椎椎弓根釘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伤口周围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的镇痛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8):7769-7774.
[3]刘莹,袁嫕,周雁,等.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于肘关节松解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J].中国医刊,2014,49(10):77-80.
[4]黄兴龙,丁淑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04):572-574.
[5]卢盛位,徐志远,郑小林.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6):2413-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