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天天向上》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5
天天向上的观后感《天天向上》是一档备受关注的娱乐综艺节目,自播出以来,获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
作为一档娱乐节目,它既能带给观众欢乐,又能给人们带来思考。
本文将就《天天向上》这个节目展开观后感的探讨。
首先,我要说的是,《天天向上》在娱乐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节目中的明星嘉宾们常常展示出他们不同的才艺,以及与主持人黄渤的默契配合。
通过综艺节目这个平台,大众可以欣赏到明星们的表演、歌唱、舞蹈等各种才艺。
通过明星们在舞台上的展示,观众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能更好地了解明星们的个人魅力。
此外,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也是观众们乐在其中的一部分。
黄渤作为主持人,他幽默风趣的台风以及与嘉宾们之间自然而然的交流,使得整个节目充满了欢乐和亲切感。
除了娱乐性之外,《天天向上》还给观众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节目中的各种选秀环节,是给那些平凡之中有非凡梦想的人们提供机会的舞台。
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
这给了观众们一个启示,即只要有梦想,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不仅仅是明星嘉宾们,普通观众们也可以从中获得到鼓舞和动力,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
另外,《天天向上》在节目内容设置上也考虑到了一些社会问题。
主持人黄渤在节目中经常表达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并邀请了一些嘉宾来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
这些故事往往能够引起观众们的共鸣,让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关系,关注到生活中那些可能被我们忽略的温暖瞬间。
此外,节目还邀请了社会各界的公益人士来讲述他们的公益项目,进一步唤起了大众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种方式,节目既提供了平时娱乐休闲的内容,又用一些温暖的故事和精彩的公益项目,引导观众们去关注社会问题。
最后,我认为《天天向上》之所以能在观众中如此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娱乐性,还有它所传递的积极正能量。
节目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追逐自己的梦想,勇敢面对挑战。
在这个时代,人们常常被各种负面信息所困扰,心情低落、压力沉重。
编号云南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的成功对脱口秀节目发展的启示杨嘉豪指导教师姓名张磊职称张老师所在教学单位艺术文化学院专业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学位授予日期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论文评定小组评分:综合得分:年月日目录摘要 (3)引言 (4)一、《天天向上》的简介 (6)二、《天天向上》的运作情况 (6)(一)《天天向上》的节目流程 (6)(二)《天天向上》的观众情况 (6)(三)《天天向上》节目的制作 (6)(四)《天天向上》的播出以及宣传方式 (8)(五)《天天向上》的社会教育功能 (11)(六)节目主持人 (11)三、《天天向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3)(一)嘉宾介绍时间过于冗长 (13)(二)邀请嘉宾问题 (13)(三)录制剪接不流畅 (13)四、完善我国脱口秀节目制作的建议 (14)(一)寓教于乐受观众喜爱 (14)(二)传播策略创新 (14)(三)主持人创新 (14)结语 (15)浅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的成功对脱口秀节目发展的启示摘要:当前,我国娱乐节目过分追求娱乐化,普遍存在"愚乐",缺乏思想、创新乏力、生命周期短、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品牌意识等诸多问题。
湖南卫视2008年8月4日正式推出大型公德礼仪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节目以其清新的风格、丰富的节目内容以及出彩的脱口秀特色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节目推出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天天向上》已经稳定占领了周五黄金时段的收视高地,甚至在业界都好评如潮,可谓是叫好又叫座,为脱口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成为当前我国娱乐谈话类节目的一个"风向标",它提醒我们思考一些存在于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中的普遍性问题,同时它的成功也给娱乐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娱乐节目天天向上脱口秀引言2008年湖南卫视一方面被指责节目过于娱乐化和低俗化,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奥运赛事转播的冲击,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湖南广电高层提出要打造一档高端娱乐的奥运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应劫而生”,节目一开始就走差异化路线,准确定位,填补市场空白。
浅析《天天向上》成功的原因及启示作者:杨松桥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4年第12期杨松桥(辽源广播电视台,吉林辽源136200)摘要:《天天向上》于2008年首播,是由湖南卫视倾情打造的一档大型脱口秀节目,在国内开启了选用清一色男主持的先河,大胆启用了涵盖内地、台湾、韩国、日本的优秀人才,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偶像男子主持团体。
节目旨在用轻松、幽默、欢快的方式,向观众传递高端的生活品味和高尚的社会价值取向,赢得了广泛赞誉。
本文从主持风格、节目形态、内容设定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析《天天向上》成功的原因,从而为推动此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天天向上》;主持人;幽默;语言风格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143—02收稿日期:2014—08—10作者简介:杨松桥(1984—),女,吉林辽源人。
辽源广播电视台,一级播音员,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作为当前大陆综艺节目的代表之一,由湖南卫视重磅打造的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通过形态创新、内容创新以及对节目品质的不懈追求,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支持和好评,而节目中的“男人帮”主持团队也凭借幽默、独特的语言和主持风格而人气飙升。
一、《天天向上》的创作背景及定位《天天向上》是由曾红极一时的《越策越开心》制作团队亲历打造的又一力作,是湖南卫视2008年推出的重点综艺节目之一,备受关注和期待。
它身上不仅体现了“策”之神韵,更肩负起了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文化源远流长,曾创造出震惊世界、影响深远的古代文明,尤其对人文伦理有着很高的标准和要求。
然而,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不断入侵下,利益最大化和极端利己主义成为个别人的不二追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渐失去了固有的本色,让我国与“文明之邦”的称号渐行渐远。
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个全球瞩目的国际盛会成为我国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礼仪风范的大舞台,让国人重拾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
《《天天向上》节目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篇一一、引言《天天向上》作为一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艺节目,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在节目的交流过程中,语码转换现象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交际现象。
本文将深入分析《天天向上》节目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二、语码转换现象概述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对话或交流过程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语言或方言进行交流的现象。
在《天天向上》节目中,语码转换现象主要表现为嘉宾与主持人之间、嘉宾与观众之间的语言交流中,频繁出现不同语种或方言的转换。
这种现象既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语言交流现状。
三、语码转换的原因分析1. 文化交流的需要:《天天向上》作为一档综合性娱乐节目,涵盖了众多领域,嘉宾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语码转换成为了一种必要的交流方式。
2. 地域差异和方言多样性:中国地域辽阔,方言种类繁多。
在节目中,嘉宾可能使用当地方言或普通话进行交流,以适应不同地域观众的收听习惯。
3. 节目效果的需要:语码转换可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为观众带来新鲜感。
同时,通过语码转换可以引导观众关注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语言现象,提高节目的文化内涵。
四、语码转换的表现形式1. 跨语言交流:在《天天向上》节目中,嘉宾可能使用英语、粤语、方言等多种语言进行交流,实现跨语言的语码转换。
2. 方言与普通话的转换:为了适应不同地域观众的收听习惯,节目中经常出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码转换。
3. 符号化语码转换:通过使用特定符号或表情包等方式进行语码转换,以表达特定情感或意义。
五、语码转换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1. 文化交流与传播:语码转换现象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2.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语码转换,可以传承和发展各地域的文化和语言,保护和弘扬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天天向上观后感引言《天天向上》是一档由浙江卫视制作并播出的综艺节目。
自从该节目首播以来,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爱和追捧。
作为一档全民参与的节目,它以轻松、欢乐的形式为观众带来了许多正能量的故事和感动。
本文将从节目的演出形式、内容和对我个人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节目的演出形式《天天向上》采用了脱口秀的形式,主持人和嘉宾们在节目中以对话和表演的方式进行互动。
这种形式使得节目更加生动有趣,让观众们能够轻松地参与其中。
主持人们的幽默风趣和嘉宾们的才艺表演相互呼应,给人以欢乐的氛围。
在每期节目中,主持人还会邀请一些特别嘉宾,如明星、艺术家、知名企业家等。
他们的参与不仅丰富了节目的内容,还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同时,嘉宾们之间的互动也营造出了友好、和谐的氛围。
节目还注重与观众的互动。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社交媒体等方式与节目互动,投票、留言和抽奖等活动使观众更加积极参与节目,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和可玩性。
节目的内容《天天向上》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喜剧搞笑的环节,也有励志感人的故事。
节目中经常会邀请一些普通人物分享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充满了各种人生经历和感人的瞬间。
这些故事让观众感受到积极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梦想和挑战自我。
节目中还会穿插一些明星的表演和音乐节目。
明星们通过自己的才艺和演出,为观众带来了不少精彩的表演和演唱。
他们的参与不仅增加了节目的娱乐性,也让观众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到明星们的多才多艺。
除了这些,节目还会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挑战和访谈环节,使观众在欢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知识和智慧的碰撞。
对我个人的影响作为《天天向上》的观众,我受益匪浅。
首先,节目中的笑话和段子给了我很大的欢乐和轻松。
生活有时候会很压抑和疲惫,和一些喜剧搞笑的节目一起笑一笑,可以释放压力,让我更加轻松愉快地面对生活。
其次,节目中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我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通过一些普通人的故事,我看到了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的意义。
综艺天天向上观后感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作为一档备受喜爱的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
作为一个喜欢娱乐节目的观众,我也经常追看《天天向上》,每每观后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和趣味性。
以下是我对这档综艺节目的一些观察和感受。
首先,我觉得《天天向上》在综艺节目中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样性和真实性。
节目中不仅有喜剧演员的搞笑表演,还有歌手的精彩演唱,舞者的华丽舞蹈以及明星嘉宾的真实互动。
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乐趣,让观众呈现出耐人寻味的观看体验。
其次,我觉得《天天向上》节目的一个亮点就是它的主持风格。
主持人何炅和欧弟的组合给观众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不仅如此,他们在与嘉宾的互动中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幽默和智慧,让整个节目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他们也充分尊重每一位嘉宾,在节目中展示出了良好的主持素养。
另外,《天天向上》的节目设置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通过不同的游戏和挑战来展示嘉宾们的才艺和能力,充满了趣味性和刺激感。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既可以欣赏到演艺界的大咖们的表演,又可以亲身感受到他们的努力和付出。
此外,《天天向上》还注重社会责任,通过一些特别的环节帮助有需要的人。
例如,节目中的"爱心学堂"环节,让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教育。
这种公益性的举措不仅能够温暖人心,也让观众对节目和嘉宾们产生更多的认同感。
不过,虽然《天天向上》的确有很多优点,但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有时候为了追求效果和笑料,节目中的一些搞笑元素可能会过分夸张或尴尬。
有时候一些嘉宾的表演可能会让人觉得虚假或刻意迎合观众的口味,这对于节目的真实性有所影响。
总而言之,《天天向上》以其独特的综艺风格和多元化的节目构成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不仅给观众带来娱乐和笑声,更是通过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展示出了社会责任感。
当然,在追求娱乐性的同时,也应该保持节目的真实性,让观众在欢笑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正能量。
希望《天天向上》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上一层楼,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创意研究作者:宋飞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7期【摘要】自2008年8月4日开播至今,湖南卫视礼仪脱口秀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就一直保持着超高的收视率,这在娱乐泛滥化、大众化的时代,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又引领着电视收视潮流,实属不易。
当然,这与节目本身的策划与创新是分不开的。
本文从节目理念、节目内容以及节目形式这三个方面对《天天向上》的创意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综艺节目有所启发。
【关键词】综艺;《天天向上》;创意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24-01自《综艺大观》创办以来,我国娱乐节目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娱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个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
“同质化”“愚乐化”“低俗化”等成为当代娱乐节目的主要特点,这种毫无生命力的娱乐节目不仅忽视了节目本身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更是将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这种大环境下,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秉承“传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这一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扩大节目视角,并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一直拥有较高的收视率。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剖析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创新点。
一、《天天向上》节目的理念创新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理念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娱乐概念的创新:从娱人到育人。
《天天向上》栏目在创作之初,就认识到了传统娱乐节目的弊端,并打破了单纯为了娱乐而娱乐的创作理念,在娱乐受众的时候,将传统文化礼仪知识等融入到节目中,将其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变“娱人”为“育人”,让受众在欢笑中了解知识。
其二,节目形态理念的创新:多种元素融入其中。
《天天向上》的主要节目形态是脱口秀,在此基础上,节目还融入了多种元素形态,如嘉宾访谈、即兴表演、才艺展示等,从而打造出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
在与嘉宾进行访谈的时候,嘉宾与主持人之间也不仅仅局限于单调而又乏味的对话,而是采用各种有趣的形式,如邀请世界冠军表演绝活、让不同的舞蹈演员进行斗舞,或者是明星宠物的搞笑表演、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表演等。
编号云南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的成功对脱口秀节目发展的启示杨嘉豪指导教师姓名张磊职称张老师所在教学单位艺术文化学院专业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学位授予日期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论文评定小组评分:综合得分:年月日目录摘要 (3)引言 (4)一、《天天向上》的简介 (6)二、《天天向上》的运作情况 (6)(一)《天天向上》的节目流程 (6)(二)《天天向上》的观众情况 (6)(三)《天天向上》节目的制作 (6)(四)《天天向上》的播出以及宣传方式 (8)(五)《天天向上》的社会教育功能 (11)(六)节目主持人 (11)三、《天天向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3)(一)嘉宾介绍时间过于冗长 (13)(二)邀请嘉宾问题 (13)(三)录制剪接不流畅 (13)四、完善我国脱口秀节目制作的建议 (14)(一)寓教于乐受观众喜爱 (14)(二)传播策略创新 (14)(三)主持人创新 (14)结语 (15)浅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的成功对脱口秀节目发展的启示摘要:当前,我国娱乐节目过分追求娱乐化,普遍存在"愚乐",缺乏思想、创新乏力、生命周期短、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品牌意识等诸多问题。
湖南卫视2008年8月4日正式推出大型公德礼仪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节目以其清新的风格、丰富的节目内容以及出彩的脱口秀特色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节目推出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天天向上》已经稳定占领了周五黄金时段的收视高地,甚至在业界都好评如潮,可谓是叫好又叫座,为脱口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成为当前我国娱乐谈话类节目的一个"风向标",它提醒我们思考一些存在于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中的普遍性问题,同时它的成功也给娱乐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娱乐节目天天向上脱口秀引言2008年湖南卫视一方面被指责节目过于娱乐化和低俗化,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奥运赛事转播的冲击,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湖南广电高层提出要打造一档高端娱乐的奥运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应劫而生”,节目一开始就走差异化路线,准确定位,填补市场空白。
果然不负众望获得《新周刊》2008年度最佳电视娱乐秀。
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09年湖南广电卫视频道全年收视率在全国所有上星频道(包括中央电视台)中位列第二,仅次于CCTV综合频道,观众忠诚度第一,这其中当然有一些老牌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收视贡献,像《天天向上》这样的新力量也功不可没。
其中,《天天向上》2009年度就有十四期节目获得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平均收视率高达2.23%、收视份额7.04%,在5—25岁观众中的集中度高达175%,在年轻年轻观众群中广受好评,甚至在一些高端人群中也一改收视低迷的局面。
同时节目突破了脱口秀的地域限制,全国收视分布均衡。
在网络上,各种网络电视的观看点击率中,《天天向上》仅次于《快乐大本营》,在《天天向上》中作为背景音乐播出过的音乐在网络上的搜索量也是剧增,酷狗音乐上还专门为《天天向上》开辟了音乐专区,用来专门及时更新在节目中使用过的背景音乐。
被邀请到《天天向上》中的嘉宾也都红极一时。
任何一个节目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天天向上》节目走红背后有很多的原因。
本文将对《天天向上》做出相应的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国内脱口秀节目发展的建议。
一、《天天向上》简介《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打造的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于2008年8月4日正式推出。
节目主持阵容由汪涵、欧弟、田源、钱枫、金恩圣(小五)、俞灏明、矢野浩二七位天天兄弟组成。
该节目采用全国第一支偶像男子主持团体的概念,用各种形式来传播中国千年礼仪之邦的礼仪文化。
节目氛围欢快轻松幽默,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二、《天天向上》的运作情况(一)《天天向上》的节目流程每期《天天向上》共分节目导视+开场音乐+主持人出场+开场嘉宾秀+嘉宾访谈+嘉宾才艺+主持人与嘉宾组队游戏+中华文明之美+节目总结。
由于《天天向上》节目不断的创新不拘一格、打造复合型节目形态它的节目板块因此常常是变动的。
(二)《天天向上》的观众情况据了解,《天天向上》的观众定位为15到22周岁的青少年,所以它的节目定位一直趋于时尚高端。
它的收视观众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消费力,属于主流消费群体。
这为节目带来了丰厚的商业价值。
(三)《天天向上》节目的制作《天天向上》节目创意的出发点是, 在国民优秀礼仪风范逐渐退化的今天, 如何让国民在娱乐嬉笑之余, 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并借此发扬光大, 是节目的深度体现。
《天天向上》独创的娱乐+公益+励志模式把“青春励志”和“传统礼仪”作为节目传播的必守的原则。
1.定位:采用整合资源的手段将“‘传统’和‘现代’”生活特点以文化的风格来传达并呈现之观众面前。
细析现阶段的节目内容组成涵括的方面有:高校风云(各大高等院校,包括传统理工院校,也包括一些艺术院校)+ 职业探秘(模特、空姐、配音等)+文化讲堂(传统礼仪文化)+人物访谈(略区别于职业探秘,可以是明星,也可以是具有特定身份人物),这样的内容构成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界限,与节目的战略定位基本一致。
2.策划:节目在策划之初编导会通过网站、电视、报纸等相关媒体寻找当下最热门的最时尚的话题和热门事件。
这些话题和事件涉及的群体各行各业都有,主要集中于大学高校、特殊行业、影视娱乐圈、以及涉及一些相对敏感或是特殊边缘化的行业例如节目中经常请一些空乘人员、ZD列车员、IT专员。
由于节目日趋于高端化、国际化节目中有时也聘请一些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嘉宾团体。
确定好话题之后,编导就会组织联络涉及话题的人物嘉宾,了解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事件故事,挖掘嘉宾的一些隐私以增加节目的卖点,通过嘉宾来探讨相关行业的礼仪文化知识,根据嘉宾身份的特点设置一些匹配的服装道具,制定一些有趣的游戏。
3.摄制及效果:从2009年9月28日开始,湖南卫视作为第一批卫视开始了高清标清同步播出,《天天向上》第一时间实现了高清拍摄制作,从舞美、灯光到化妆全方位带给观众高清享受。
《天天向上》的舞美前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也是从高清需求的角度对舞美进行了改进。
16:9的高清舞美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给节目添色不少。
(四)《天天向上》的播出以及宣传方式播出方式:《天天向上》是周播节目,每周五19:35—22:00首播,次日13:00—15:30重播,播出平台是湖南卫视和湖南卫视国际频道。
同时也是录播节目,每周一和周日各录制一期。
每周两期节目合并一期播出,时长将近两个小时。
宣传方式:1.线上传播(1)推送预告及花絮《天天向上》从节目开播之初就在新浪开通了官方博客,后来同步开通了微博,每周提前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节目的精彩预告,在节目播出之后又及时更新一些节目录制过程中的花絮。
(2)多平台互动《天天向上》节目组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百度贴吧等论坛中搜集观众意见,建立QQ聊天群、粉丝群。
在PPLIVE、PPS等网络电视平台上,节目的在线观看人数始终高居榜首。
同时,《天天向上》与百度、微软、谷歌、IBM等电脑网络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分别于他们合作录制过节目,也长期在这些网络平台打造宣传攻势。
2.品牌力量湖南卫视多年以来搭建起来的中国第一娱乐平台也为《天天向上》的成功加了不少筹码。
在节目开播初期,节目也面临很多困境,收视率起步低,嘉宾邀请困难等等,但正因为《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才能得以迅速上位。
央视索福瑞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9年底湖南卫视覆盖人群达到10.8亿,观众忠实度全国第一,习惯性收视人群也很高,在《天天向上》开播之初,正是湖南卫视忠实观众与习惯性收视人群贡献了收视率,也正是因为湖南卫视的品牌价值(据福布斯数据,湖南卫视品牌价值63亿),才使得《天天向上》可以邀请到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优秀嘉宾。
也只有湖南卫视这样的品牌号召力下,才能使《天天向上》的制作费用有个基本保证。
另外,《天天向上》在湖南卫视国际平台播出之后,也增强了在华人圈子中的影响力,开拓了节目的国际影响力。
(五)《天天向上》的社会教育功能《天天向上》节目中娱乐功能之外,还有一种非常明显的社会教育功能。
节目传播民族文化、公民礼仪道德、普及各类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当今的很多电视节目一味地只娱乐,忘记了媒体本身的社会责任,在新生一代的青年中,他们虽然也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但他们生活的世界中更多的是网络、摇滚、好莱坞、韩流一类的东西。
而《天天向上》的出现,在带给他们青年人快乐的同时也让他们回归到中华礼仪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天向上》确实带给了年轻一代“天天向上”的深刻意义。
教育家陈寅文说过:“我们是礼仪之邦,但我们的礼仪却在一点点地缺失。
”,宣传礼仪公德本身就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真正负起这个责任的却只有《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每期节目中都设置了“中华礼仪之美”这样一个环节,从最基本的握手礼、拜访礼讲起,讲到中医、茶道等等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丰富的养料。
既增长了知识又了解了中华礼仪、彰显了媒体的责任感。
《百家讲坛》话孔孟、道老庄、品三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优秀知识性栏目,但《百家讲坛》邀请的都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受众门槛高、普及率低。
但是《天天向上》在传播普及知识方面独树一帜,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让人在捧腹的同时领略到中华历史文化的光辉灿烂。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天天向上》制作了一个岳麓书院的宣传片,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深入人心。
(六)节目主持人毫无疑问,脱口秀最大的看点就是主持人的随机应变、脱口而出,正是因为没有刻意的设计和彩排,脱口秀才能让人如此地毫无防备地娱乐。
1.首创主持群《天天向上》在主持人组合方面在国内开先河之创,用流行的说法就是“男人帮”的主持天团,这在女色当红流行的娱乐圈既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挑战。
这其中也体现了大众传播媒介中越来越侧重的“看与被看”的设计。
视觉快感时代追求的男性视角下的“看”,或者是女性视角下的“看”,这种看与被看甚至成为一种身体景观,是观众视觉享受中非常重要部分。
而且男性主持的幽默机智在脱口秀中也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
2.宣传片包装为了打造主持团体“天天兄弟”,节目组设计投拍了几个主持宣传片,“天天小屋”、“天天兄弟成长的天空”、“天家兄弟七人行”等系列宣传片主题明确、个性鲜明,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天天兄弟成功打造之后,国内多家卫视纷纷推出打造主持团体,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的宣传和整体的包装。
3.主持人多元化从地域上看主持人包括“国内(湖南、广东、台湾、河南、河北、上海等)+国外(日本、韩国等)”,从品行类型上讲其主持风格也涵括了“地方特色(方言、习俗差异等)+性格差异(稳重、腼腆、活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