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22.47 KB
- 文档页数:3
卵巢癌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李冬冬;王莉;钟洁;凌晨祁;梁延平【摘要】卵巢癌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其中75%的卵巢癌患者检出时即为晚期.目前该病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同时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重大疾病.借助卵巢癌动物模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是阐明其发病机制或者筛选有效的诊断、治疗措施的重要手段.目前,按照制备方法分类,该疾病模型主要分为有自发型、诱发型、移植型、基因干预型等四类造模方法.该模型所选择的动物主要有小鼠、大鼠、鸡、东方田鼠、长爪沙鼠等.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综述了卵巢癌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制备的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及主要特点.%Ovarian cancer is the fifth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in women. 75% of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were detected at an advanced stage. At present,the disease lacks effective early screening method and the clinical therapy effect is poor,which has become a serious threat to women's health. The use of animal models of ovarian cancer is an important mean to elucidate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and to screen effe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disease model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spontaneous, induced, transplanted and gene intervention type. Mice, rats, hens,Mirotus Fortis and Mongolian gerbil are mainly selected to prepare animal models of ovarian cancer. Based on recent literature reports,we reviewe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imal models of ovarian cancer and introduce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animal models.【期刊名称】《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年(卷),期】2018(026)002【总页数】6页(P259-264)【关键词】卵巢癌;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作者】李冬冬;王莉;钟洁;凌晨祁;梁延平【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妇科,上海 200438;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妇科,上海 200438;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妇科,上海 200438;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妇科,上海 200438;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妇科,上海 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3卵巢癌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5年生存率仅为44%,约75%的卵巢癌患者检出时即为晚期[1,2]。
来曲唑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豚鼠动物模型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来曲唑诱导3月龄Dunkin-Hartley成年雌性豚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动物模型的血清激素水平以及体质量的变化。
方法利用来曲唑灌胃法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豚鼠模型。
运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睾酮(Testosterone ,T)、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 ,FSH)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
连续测量豚鼠体重,并计算每只豚鼠的体重增幅并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实验组血清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 .05)。
实验组豚鼠体质量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 .05)。
结论使用来曲唑诱导豚鼠PCOS模型,无论在影响血清性激素还是体质量改变与临床表现很接近,符合动物PCOS造模要求。
关键词:来曲唑;多囊卵巢综合征;豚鼠;动物模型[* 通讯作者:E-mail:hongshusui@]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妇科临床常见的育龄期女性生殖内分泌代谢异常综合性疾病。
医学研究证实,生育期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率在 10%-15%左右,约占不孕症患者总数的30%-40%[1]。
其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的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呈多囊状改变、睾酮(T)升高、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比例升高[2]。
使用来曲唑诱导PCOS大鼠和小鼠模型均表现出和人类PCOS相似的症状,豚鼠在动情周期等方面和人类更为接近,妊娠期更长,因此该模型有望成为更加完美的PCOS动物模型。
因此,本课题对来曲唑诱导成年雌性豚鼠PCOS 动物模型进行系统的研究。
1材料和方法1.1药物来曲唑(Lot:M217A)购自美仑生物公司,CMC(羧甲基纤维素钠)购自郑州特正商贸有些公司。
1.2动物模型的构建选择3月龄成年Dunkin-Hartley雌性豚鼠,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 只。
PCOS—IR大鼠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目的建立丙酸睾丸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TP)及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 ic ov ar ian syndrome,PC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动物模型,并探讨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特征。
方法将21 日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PCOS 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PCOS 组每日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的油剂连续8周;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同剂量大豆油剂,连续8周。
观察卵巢形态学改变,测定血中性激素、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 S)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1-IR)。
结果模型组卵巢见多个呈囊性扩张的卵泡黄体细胞少见,颗粒细胞层减少。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增加,卵巢重量及卵巢平均体积增加(P<0.05),血清睾酮(T),LH、LH/FSH、FINS 和HOMA-IR 均显著增高(P<0.05)。
结论丙酸睾丸酮合并高脂饮食可成功诱导大鼠PCOS胰岛素抵抗模型。
标签: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病因不清,具体发病机制不明,同时至今没有最佳治疗方案,因此建立一种理想的PCOS动物模型非常重要,由于大鼠有规律的动情周期,且周期较短(4-5 d),容易在较短时间观察到更多的生殖周期,因而成为较理想PCOS造模动物[1]。
现代研究认为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PCOS的主要内分泌特征,二者相互促进,恶性循环,参与了PCOS的病理过程,为进一步探索治疗PCOS的方案,本文采用丙酸睾丸酮及高脂饲料诱导雌性SD大鼠PCOS 动物模型,并分析其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特征,旨在寻找一种符合人IR 特征的PCOS 研究模型。
1实验资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及动物模型构建选取21 日龄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 只。
维生素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欢刘秀葛红山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20期【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失调之一,会导致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各种并发症,如不孕、子宫内膜病变、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及心理问题等。
近些年,维生素D缺乏普遍出现在PCOS女性中,说明维生素D可能与PCOS疾病的进展与转归息息相关。
由于维生素D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来调控基因转录的,所以维生素D对PCOS的影响可能与VDR基因多态性有关。
本文从维生素D与PCOS的两个主要表征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血症(HA)及VDR与PCOS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Research Progress on Correlation between Vitamin D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CHEN Huan, LIU Xiu, GE Hongsh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20): -174[Abstrac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ndocrine disorders in the fertile women, which can lead to various complications that seriously affect wom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uch as infertility, endometrial lesion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vitamin D deficiency has generally occurred in PCOS women, indicating that vitamin D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PCOS. Since vitamin D regulates gene transcription through vitamin D receptor (VDR), the effect of vitamin D on PCOS may be related to the polymorphism of VDR gen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D and PCOS, including insulin resistance (IR) and hyperandrogenism (HA), and how VDR affects PCOS.[Key word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Vitamin D Vitamin D receptor Insulin resistance HyperandrogenismFirst-author’s address: Graduate School,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44,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20.040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妇科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特性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上主要以雄激素分泌过多、卵巢多囊改变、少排卵或无排卵、胰岛素抵抗等为特点。
1.1 基于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是一种八聚体结构,有组蛋白H2A 、H2B 、H3和H4各两个副本组成,由DNA 和连接蛋白H1包裹。
组蛋白尾部的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和类泛素化)通过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转录和细胞表型(图1)。
Guo 等[9]和Sinha 等[10]以绵羊为实验模型,于妊娠期30~90 d 腹腔注射TP ,结果显示卵巢颗粒细胞中产前雄激素干预影响了DNA 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 DNMT1)和DNMT3B 的基因修饰,使得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三甲基化(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9 in histone H3, H3K9me3)水平升高,并显著影响了卵巢中膜细胞的组蛋白甲基化[9];对母羊和幼羊实施卵巢摘取并进行RNA 测序,显示母羊与幼羊之间的基因差异性表达并不一致,进一步开展母羊组蛋白研究,显示产前处理分离的卵巢中H3K9me3、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乙酰化(acetylation of lysine 27 in histone H3, H3K27ac )和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乙酰化(acetylation of lysine 9in histone H3, H3K9ac )水平显著升高,但是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4 in histone H3, H3K4me3)水平并无显著变化[10]。
由此推测,产前雄激素的暴露会引起跨代表观遗传改变,这为PCOS 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
产后雄激素诱导研究显示,雄激素可作用于基因的启动子以及增强子区域,通过减少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27 in histone H3, H3K27me3),上调H3K27ac ,调控下游多种基因的表达,促进PCOS 的发生发展[11]。
第 50 卷第 1 期2024年 1 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Vol.50 No.1Jan.2024DOI:10.13481/j.1671‑587X.20240136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葛亚杰, 徐文, 关诗敏, 王丽娜(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中心,吉林长春130021)[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与女性生殖内分泌障碍有密切关联。
PCO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PCOS是内分泌代谢紊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雄激素血症(HA)和胰岛素抵抗(IR)是PCOS发病的基础病理生理学改变,二者相互作用加重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
家族聚集性和双胞胎的研究证实PCOS具有遗传倾向,且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经确定部分PCOS的风险位点和候选基因。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PCOS的进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肠道菌群也参与PCOS的发病过程。
现对近年来PCOS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对PCOS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代谢异常;肠道菌群;炎症;环境;遗传[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progress i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GE Yajie, XU Wen, GUAN Shimin, WANG Lina(Center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rst Hospital,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is a heterogeneous disorder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reproductive endocrine dysfunction in the women.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COS remain unclear.PCO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endocrine metabolic disorders, genetic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Hyperandrogenemia (H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R) are the fundamental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CO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exacerb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PCOS patients. The family aggregation and twin study results confirm the genetic predisposition of PCOS;th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results confirm some risk loci and candidate genes of PCOS. The unhealthy lifestyle habits and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PCOS, and the gut microbita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CO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l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 recent studies about PCOS,and reviews both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COS.KEYWORD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ndocrine metabolic disorder; Gut microbiome; Inflammation;Environment; Genetics[文章编号] 1671‑587X(2024)01‑0288‑07[收稿日期]2022‑12‑07[基金项目]吉林省财政厅卫生专项项目(JLSWSRCZX2020-061)[作者简介]葛亚杰(1995-),女,河南省周口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殖内分泌疾病方面的研究。
卵巢摘除诱导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I. 概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e syndrome,PMS)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卵巢摘除(Ovariectomy)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然而卵巢摘除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影响。
因此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关于卵巢摘除诱导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包括动物模型的选择、建立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梳理,旨在为今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卵巢摘除是绝经前女性一种常见的手术,但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仍有争议卵巢摘除是绝经前女性一种常见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然而随着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卵巢摘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尽管许多研究已经探讨了卵巢摘除与PMS之间的关系,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卵巢摘除可以显著降低PM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这可能是因为卵巢在女性生殖激素的分泌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这些激素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通过去除卵巢,可以减少这些激素的产生,从而降低PMS的发生风险。
此外卵巢摘除还可以减轻其他与PMS相关的症状,如潮热、失眠和情绪波动等。
卵巢摘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卵巢摘除与PMS之间的确切关系,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同时也需要关注卵巢摘除术后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II. 卵巢摘除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产生卵子和激素。
卵巢摘除(Ovariectomy)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小鼠多囊卵巢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小鼠多囊卵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为卵巢中存在许多液体包囊样结构。
这些液体包囊会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和生殖问题,给女性生育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小鼠多囊卵巢的标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小鼠多囊卵巢的标准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对多囊卵巢的定义、发病机制以及建立小鼠模型的方法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增进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将给出对小鼠多囊卵巢标准研究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
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小鼠多囊卵巢的标准,包括其定义、特征以及发病机制。
第三部分将阐述小鼠多囊卵巢标准的研究意义,包括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对女性生育健康的影响以及对药物研发和治疗策略的指导作用。
第四部分将探讨确定小鼠多囊卵巢标准的方法与措施,包括对已有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动物实验设计和样本选择方法,以及测量参数和评估指标的确定和规范化方法。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展望,总结当前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小鼠多囊卵巢标准的研究提出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系统概述小鼠多囊卵巢标准,深入探讨其概念定义、发病机制以及建立模型的方法。
同时,将阐明小鼠多囊卵巢标准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对女性生育健康的影响以及对药物研发和治疗策略的指导作用。
通过综合分析已有标准并提供相关测量参数和评估指标,希望能为确定小鼠多囊卵巢标准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与措施。
在文章结论部分,将对已有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评价,并展望未来小鼠多囊卵巢标准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全面了解小鼠多囊卵巢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2. 小鼠多囊卵巢的标准2.1 多囊卵巢的定义和特征多囊卵巢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卵巢内存在大量囊性卵泡,并伴有不稳定的雄激素水平。
其特征包括:- 囊性卵泡的增多:小鼠多囊卵巢模型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卵巢中形成了大量的囊性卵泡。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来曲唑诱导大鼠多囊卵巢综合症模型的构建及相关microRNAs的筛选验证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妇产科学指导教师:***2011-05来曲唑诱导大鼠多囊卵巢综合症模型的构建及相关microRNAs的筛选验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研究生班自芹导师钟刚教授摘 要第一部分来曲唑诱导大鼠PCOS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基因芯片的制备筛选目的: 1. 采用来曲唑灌胃方法构建雌性Wistar大鼠PCOS动物模型,并分析比较模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特征及卵巢的形态学改变。
2. 利用基因芯片的技术筛选两组之间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探讨其参与PCO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机制。
方法:1、选取6周龄清洁级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组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
PCOS模型组: 每日来曲唑1 mg/( kg·d)溶于1%的羧甲基纤维素(CMC)中,连续灌服21 d;对照组:不予处理,正常喂养。
从用药的第10天开始每日进行阴道涂片至用药期结束,在最后一次应用来曲唑24h(并禁食12h)后,同时在处理对照组大鼠时,尽量控制其在动情间期。
水合氯醛麻醉后切取卵巢,心脏取血,分离血清。
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测定血清T,E2和LH;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 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FB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1-IR);称重卵巢并测定大鼠体重;卵巢组织切片,HE染色,并观察其病理变化。
2.从造模成功的PCOS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各随机选取3只大鼠,10%的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心脏取血后迅速取出双侧卵巢,称重后将其中的一个卵巢液氮冷冻固定保存,送往北京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应用最新版本15.0的LC-science microRNAs表达谱微阵列芯片进行筛选microRNAs。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研究进展2013143 2014年第15卷第2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1935年由Stein和Leventhal⾸次报道,现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种内分泌代谢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PCOS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引起,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雄激素⾎症(hyperandrogenemia,HA)、排卵障碍及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病理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痤疮、肥胖、⿊棘⽪症、卵巢增⼤及内分泌激素改变等,远期常合并2型糖尿病、⼼⾎管疾病,增加肿瘤(如⼦宫内膜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理及⼼理健康[1-2]。
PCOS发病率约为5%~10%,在⽆排卵的不孕症患者中约占70%[3]。
其发病可追溯到青春期,育龄期PCOS可能是青春期PCOS的延续[4]。
本⽂围绕青春期PCOS病因研究进展作⼀综述,希望有助于青春期PCOS的预防和诊治。
1胎⼉起源学说胎⼉起源学说包括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和低出⽣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
胎⼉的⽣长调控着肾上腺⽪质机能的初现,IUGR和LBW引起随后的快速⽣长导致肾上腺⽪质机能初现提前,增加了肾上腺和卵巢的雄激素合成,导致雄激素⽔平明显升⾼。
升⾼的雄激素可能异常启动了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改变,出现IR及多囊性卵巢等病理改变[5]。
IUGR可使出⽣体重降低,对于LBW⼉童,由于宫内营养不良,胎⼉为保证在营养缺乏的环境中存活,其体内出现⾼胰岛素⾎症,同时影响胰岛B细胞的功能和结构,使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受限,胰岛素敏感性也降低。
出⽣之后即使营养充⾜,这种变化仍持续存在,机体需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补偿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从⽽使⾼胰岛素⾎症持续于⼉童期,并于青春期逐渐加重;同时出⽣后的⾼热量营养导致了其代谢和内分泌的紊乱,出现“少⼥综合征”,以LBW、⾼胰岛素⾎症、脂质和脂蛋⽩组成异常、体重正常及肾上腺功能早现后的⽆排卵、HA和多囊卵巢为特征[6]。
中医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干预研究进展曾玲,李光荣(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摘要]从雄激素造模法、雄激素联合HCG造模法、孕激素联合HCG造模法、胰岛素联合HCG造模法4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对PCOS动物模型的干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1X(2010)08-0126-03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 on the animal model of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researchZeng Ling,Li Guang Rong(Chinese medicin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gate hospital100053)[Abstract]Modeling method from the male hormone,androgen HCG modeling method with progesterone HCG modeling method,insulin combined HCG four aspects of the modeling method described in animal models of med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PCOS research for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direction.[Key word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animal mode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