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流体动力学基础new资料重点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绪论表面力:又称面积力,是毗邻流体或其它物体,作用在隔离体表面上的直接施加的接触力。
它的大小与作用面积成比例。
剪力、拉力、压力质量力:是指作用于隔离体内每一流体质点上的力,它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重力、惯性力流体的平衡或机械运动取决于:1.流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内因)2.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外因)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
单位:kg/m3 。
重度:指单位体积流体的重量。
单位: N/m3 。
流体的密度、重度均随压力和温度而变化。
流体的流动性:流体具有易流动性,不能维持自身的形状,即流体的形状就是容器的形状。
静止流体几乎不能抵抗任何微小的拉力和剪切力,仅能抵抗压力。
流体的粘滞性:即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所产生的阻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流体的流动性是受粘滞性制约的,流体的粘滞性越强,易流动性就越差。
任何一种流体都具有粘滞性。
牛顿通过著名的平板实验,说明了流体的粘滞性,提出了牛顿内摩擦定律。
τ=μ(du/dy)τ只与流体的性质有关,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无关。
动力粘度μ:反映流体粘滞性大小的系数,单位:N•s/m2运动粘度ν:ν=μ/ρ第二章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强具有特性1.流体静压强既然是一个压应力,它的方向必然总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即垂直于作用面,并指向作用面。
2.静止流体中任一点上流体静压强的大小与其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即同一点上各方向的静压强大小均相等。
静力学基本方程: P=Po+pgh等压面:压强相等的空间点构成的面绝对压强:以无气体分子存在的完全真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Pabs相对压强: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PP=Pabs—Pa(当地大气压)真空度:绝对压强不足当地大气压的差值,即相对压强的负值 PvPv=Pa-Pabs= -P测压管水头:是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总势能基本问题:1、求流体内某点的压强值:p = p0 +γh;2、求压强差:p – p0 = γh ;3、求液位高:h = (p - p0)/γ平面上的净水总压力:潜没于液体中的任意形状平面的总静水压力P,大小等于受压面面积A与其形心点的静压强pc之积。
t u zy x z y x X z d d d d d d d d ρρ=+d d d 1u u u p p p⎡⎤⎡⎤∂∂∂元流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测压管测压管测压管测压管O A OA●均匀流与非均匀流、非均匀渐变流与急变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依流线形状及过水断面上的流速是否沿流程而变化进行分类。
①均匀流:迁移加速度为零。
所有流线是平行的直线。
②非均匀流:迁移加速度不为零。
流线不平行或虽然平行但不是直线。
渐变流与急变流——非均匀流流场中流线彼此呈近似平行直线的流动,称为渐变流。
流场中,流线彼此不平行,流线间夹角比较大或流线曲率比较大的流动为急变流。
g u3ρ总流能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应用条件(1)均质不可压缩流体的恒定流;(2)作用在流体上的质量力中只有重力;(3)均匀流或渐变流断面(4)在所取的两过水断面之间,流量保持不变。
●应用要点(1)过水断面取均匀流或渐变流断面(2)位置高度(3)计算点选取,明渠取水面点,管流取中心点(4)压强取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均可,但两断面要统一z1221A A v v =211112=++g v g p z αρ⇒p p =-ρ(211z z =∆p文丘里流量计测流量23332111+++=+v p z vαα()应用要点β1.恒定流,不可压缩流体;2.过水断面为均匀流或渐变流,但两断面之间可为急变流;3. 是作用在控制体上的所有外力之和;力和流速都是矢量4.=1.0;∑F应用要点⎪⎭⎪⎬⎫=-+=-+=-+∑∑∑z z z z y y y y x x x x F v Q v Q v Q F v Q v Q v Q F v Q v Q v Q )()()(111333222111333222111333222βββρβββρβββρ5.有分流或汇流时,动量的变化量=变化后的动量-变化前的动量;6.计算压力时,只能采用相对压强;7.选择合适的计算用控制体,与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联立求解弯管和分岔管内等水流对管壁的作用力坐标系列三大方程如图所示,将一平板放置在自由射流之中,并且垂直于射流的轴线,该平板截去射流流量的一部分Q1,射流的其余部分偏转一角度θ,已知:流速v=30m/s,流量Q=36L/s,流量Q1=12L/s,试求:(1)不计摩擦力射流对平板的作用力;(2)射流的偏转角θ值。
流体动力学知识点流体动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在物理学、工程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流体动力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1. 流体的定义在流体动力学中,流体是一种连续的物质,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流动。
流体可以分为液体和气体两种状态,液体是一种近似不可压缩的流体,而气体则是一种高度可压缩的流体。
2. 流体的性质流体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包括粘性、密度、压力、流速等。
其中,粘性是流体的一种内在性质,它决定了流体的黏滞阻力。
流体的密度是流体在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而压力则是流体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流速是流体通过单位面积的速度。
3. 流体的流动流体的流动是流体动力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描述了流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流体的流动可以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状态,层流是指流体在管道或河道中以层状、有序的方式流动,而湍流则是指流体在空间中以不规则、混乱的方式流动。
4. 流体的流量在流体动力学中,流体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截面的流体体积。
流体的流量受到流体密度、流速和截面积的影响,可以用公式Q=Av来表示,其中Q表示流量,A表示截面积,v表示流速。
5. 流体的动量流体的动量是描述流体运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表示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截面的动量。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可以用公式ρAv=常数来表示,其中ρ表示流体密度,A表示截面积,v表示流速。
6. 流体的能量流体的能量是流体动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物理量,它表示流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
流体的能量可以分为动能、势能和压力能三种形式,动能是流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流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压力能是流体由于受到压力而具有的能量。
7. 流体的控制方程流体的控制方程是描述流体运动规律的数学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
连续性方程描述了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质量的守恒,动量方程描述了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动量的守恒,能量方程描述了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守恒。
流体动力学基础流体动力学是一个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流体力学的原理。
无论是研究天气变化的气象学家,还是设计飞机、火箭的工程师,都离不开流体动力学的科学知识。
下面让我们从基础知识开始,深入了解流体动力学。
一、概述流体动力学分为静止流体动力学和运动流体动力学两大类。
前者研究的是静止流体的压力、浮力等问题,后者则是研究运动流体的物理过程和原理,包括涡旋、流动阻力、热输运等问题。
二、基础概念在流体动力学中,我们需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首先,流体。
流体是一种液体和气体通称,其特点是无法保持固定的形状,而且会随外力作用发生变形。
其次,继原理。
继原理是流体动力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原则,用以研究保质量、能量以及动量。
又如雷诺数,这是判断流体的流动方式是层流还是湍流的无量纲数。
三、基础原理流体动力学原理中,最核心的就是质点和控制体系。
质点是流体动力学假设中的一个理论模型,它具有质量,但没有体积和形状和能够省去在实际研究中的空间集中和温度等因素。
控制体系则是流体动力学中控制流体流动的体积元素,包括控制面和控制体。
四、基础公式在流体动力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
例如伯努利方程,它是流体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告诉我们流速快的地方,流体的压力就小。
再例如动量定理,它告诉我们流体动力学中系统的总动量是守恒的。
五、应用领域流体动力学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如航天飞机设计,气象学研究,地球物理探测,海洋动力发电等。
能够说,生活中的许多领域都离不开流体动力学的应用。
流体动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流体运动的规律,及其与周围物体的相互作用。
同时,它也是如火箭、飞机等依托的科学理论基础,因此其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不可忽视。
流体复习整理资料第一章 流体及其物理性质1.流体的特征——流动性:在任意微小的剪切力作用下能产生连续剪切变形的物体称为流体。
也可以说能够流动的物质即为流体。
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剪切力,不能抵抗剪切变形。
流体只有在运动状态下,当流体质点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才能抵抗剪切变形。
只要有剪切力的作用,流体就不会静止下来,将会发生连续变形而流动。
运动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产生剪切应力的大小)体现在变形的速率上,而不是变形的大小(与弹性体的不同之处)。
2.流体的重度:单位体积的流体所的受的重力,用γ表示。
g 一般计算中取9.8m /s 23.密度:=1000kg/,=1.2kg/,=13.6,常压常温下,空气的密度大约是水的1/8003. 当流体的压缩性对所研究的流动影响不大,可忽略不计时,这种流体称为不可压缩流体,反之称为可压缩流体。
通常液体和低速流动的气体(U<70m /s )可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处理。
4.压缩系数:弹性模数:21d /d pp E N m ρβρ==膨胀系数:)(K /1d d 1d /d TVV T V V t ==β5.流体的粘性:运动流体内存在内摩擦力的特性(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这就是粘滞性。
流体的粘性就是阻止发生剪切变形的一种特性,而内摩擦力则是粘性的动力表现。
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性降低,气体粘性增加。
6.牛顿内摩擦定律: 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力为:3/g N m γρ=p V V p V V p d d 1d /d -=-=β21d 1d /d d p V m NV p pρβρ=-=h U μτ=内摩擦力为: 此式即为牛顿内摩擦定律公式。
其中:μ为动力粘度,表征流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它和密度的比值称为流体的运动粘度ν τ值既能反映大小,又可表示方向,必须规定:公式中的τ是靠近坐标原点一侧(即t -t 线以下)的流体所受的内摩擦应力,其大小为μ du/dy ,方向由du/dy 的符号决定,为正时τ与u 同向,为负时τ与u 反向,显然,对下图所示的流动,τ>0, 即t —t 线以下的流体Ⅰ受上部流体Ⅱ拖动,而Ⅱ受Ⅰ的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