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 第三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第一次)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39
流体⼒学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元流体动⼒学基础1.直径为150mm 的给⽔管道,输⽔量为h kN /7.980,试求断⾯平均流速。
解:由流量公式vA Q ρ= 注意:()vA Q s kg h kN ρ=?→//A Qv ρ=得:s m v /57.1=2.断⾯为300mm ×400mm 的矩形风道,风量为2700m 3/h,求平均流速.如风道出⼝处断⾯收缩为150mm ×400mm,求该断⾯的平均流速解:由流量公式vA Q = 得:A Q v =由连续性⽅程知2211A v A v = 得:s m v /5.122=3.⽔从⽔箱流经直径d 1=10cm,d 2=5cm,d 3=2.5cm 的管道流⼊⼤⽓中. 当出⼝流速10m/ 时,求(1)容积流量及质量流量;(2)1d 及2d 管段的流速解:(1)由s m A v Q /0049.0333==质量流量s kg Q /9.4=ρ (2)由连续性⽅程:33223311,A v A v A v A v ==得:s m v s m v /5.2,/625.021==4.设计输⽔量为h kg /294210的给⽔管道,流速限制在9.0∽s m /4.1之间。
试确定管道直径,根据所选直径求流速。
直径应是mm 50的倍数。
解:vA Q ρ= 将9.0=v ∽s m /4.1代⼊得343.0=d ∽m 275.0 ∵直径是mm 50的倍数,所以取m d 3.0= 代⼊vA Q ρ= 得m v 18.1=5.圆形风道,流量是10000m 3/h,,流速不超过20 m/s 。
试设计直径,根据所定直径求流速。
直径规定为50 mm 的倍数。
解:vA Q = 将s m v /20≤代⼊得:mm d 5.420≥ 取mm d 450= 代⼊vA Q = 得:s m v /5.17=6.在直径为d 圆形风道断⾯上,⽤下法选定五个点,以测局部风速。
设想⽤和管轴同⼼但不同半径的圆周,将全部断⾯分为中间是圆,其他是圆环的五个⾯积相等的部分。
《流体力学》选择题库第一章绪论1.与牛顿内摩擦定律有关的因素是:A、压强、速度和粘度;B、流体的粘度、切应力与角变形率;C、切应力、温度、粘度和速度;D、压强、粘度和角变形。
2.在研究流体运动时,按照是否考虑流体的粘性,可将流体分为:A、牛顿流体及非牛顿流体;B、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C、均质流体与非均质流体;D、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
3.下面四种有关流体的质量和重量的说法,正确而严格的说法是。
A、流体的质量和重量不随位置而变化;B、流体的质量和重量随位置而变化;C、流体的质量随位置变化,而重量不变;D、流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重量随位置变化。
4.流体是一种物质。
A、不断膨胀直到充满容器的;B、实际上是不可压缩的;C、不能承受剪切力的;D、在任一剪切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静止的。
5.流体的切应力。
A、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不会产生;B、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内聚力,可以产生;C、仅仅取决于分子的动量交换;D、仅仅取决于内聚力。
6.A、静止液体的动力粘度为0;B、静止液体的运动粘度为0;C、静止液体受到的切应力为0;D、静止液体受到的压应力为0。
7.理想液体的特征是A、粘度为常数B、无粘性C、不可压缩D、符合RT=。
pρ8.水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作用在单位_____液体上的质量力。
A、面积B、体积C、质量D、重量9.单位质量力的量纲是A、L*T-2B、M*L2*TC、M*L*T(-2)D、L(-1)*T10.单位体积液体的重量称为液体的______,其单位。
A、容重N/m2B、容重N/M3C、密度kg/m3D、密度N/m311.不同的液体其粘滞性_____,同一种液体的粘滞性具有随温度______而降低的特性。
A、相同降低B、相同升高C、不同降低D、不同升高12.液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气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
A、减小,升高;B、增大,减小;C、减小,不变;D、减小,减小13.运动粘滞系数的量纲是:A、L/T2B、L/T3C、L2/TD、L3/T14.动力粘滞系数的单位是:A、N*s/mB、N*s/m2C、m2/sD、m/s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不能承受拉力,也不能承受压力。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基础本章是流体动力学的基础。
主要阐述了流体运动的两种描述方法,运动流体的基本类别与基本概念,用欧拉法解决运动流体的连续性微分方程、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及N-S方程。
此外,还阐述了无旋流与有旋流的判别,引出了流函数与势函数的概念,并且说明利用流网与势流叠加原理可解决流体的诸多复杂问题。
第一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1.流线(1)流线的定义流线(stream line)是表示某一瞬时流体各点流动趋势的曲线,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流速方向重合。
图3-1为流线谱中显示的流线形状。
(2)流线的作法:在流场中任取一点(如图3-2),绘出某时刻通过该点的流体质点的流速矢量u1,再画出距1点很近的2点在同一时刻通过该处的流体质点的流速矢量u2…,如此继续下去,得一折线1234 …,若各点无限接近,其极限就是某时刻的流线。
流线是欧拉法分析流动的重要概念。
图3-1 图3-2(3)流线的性质(图3-3)a.同一时刻的不同流线,不能相交。
图3-3因为根据流线定义,在交点的液体质点的流速向量应同时与这两条流线相切,即一个质点不可能同时有两个速度向量。
b.流线不能是折线,而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因为流体是连续介质,各运动要素是空间的连续函数。
c.流线簇的疏密反映了速度的大小(流线密集的地方流速大,稀疏的地方流速小)。
因为对不可压缩流体,元流的流速与其过水断面面积成反比。
(4)流线的方程(图3-4)根据流线的定义,可以求得流线的微分方程:图3-4设d s为流线上A处的一微元弧长:u为流体质点在A点的流速:因为流速向量与流线相切,即没有垂直于流线的流速分量,u和d s重合。
所以即展开后得到:——流线方程(3-1)(或用它们余弦相等推得)2.迹线(1)迹线的定义迹线(path line)某一质点在某一时段内的运动轨迹线。
图3-5中烟火的轨迹为迹线。
(2)迹线的微分方程(3-2)式中,u x,u y,u z均为时空t,x,y,z的函数,且t是自变量。
第三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3-1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一、拉格朗日法),,,(t c b a),,,(),,,(),,,(t c b a z z t c b a y y t c b a x x === tt c b a z u t t c b a y u t t c b a x u z y x ∂∂=∂∂=∂∂=),,,(),,,(),,,(二、欧拉法),,,(t z y x),,,(),,,(),,,(t z y x u u t z y x u u t z y x u u z z y y x x ===§3-2 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 一、恒定流动),,(),,(),,(z y x u u z y x u u z y x u u z z y y x x ===二、非恒定流动),,,(),,,(),,,(t z y x u u t z y x u u t z y x u u z z y y x x ===§3-3 流线和迹线 一、流线0=⨯s d u流线不能相交(驻点或无限大) 二、迹线dtu s d =一般情况下,流线和迹线不重合,但在恒定流动下,两者重合。
§3-4 一元流动模型过流断面 流量 断面平均流速 §3-5 连续性方程 恒定流动 质量守恒CQdt =ρ分叉管路321Q Q Q ρρρ+=§3-6 恒定元流能量方程压力作功 dQdtp p dt u dA p dt u dA p )(21222111-=-动能增加 )22()22(21222122u u dQdt u u gdQdt-=-γγ势能增加)(12z z dQdt -γ能量守恒 )()22()(12212221z z dQdt u u dQdt dQdt p p -+-=-γγ总能量方程 dQgu z p dQ gu z p )2()2(22222111γγγγ++=++单位重量的能量方程Cgu z p gu z p =++=++2222222111γγZ 位置水头,单位重量的位置势能测压管上升的高度,压强水头,单位压能 初始速度上升的理论高度,单位动能前两项之和为测压管水头§3-7、过流断面的压强分布 一、均匀流断面上的压强分布满足静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