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923.50 KB
- 文档页数:35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专题五化学平衡图像一、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1、速度—时间图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2、浓度—时间图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含量—温度(压强)—时间图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例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p1>p2,n>3 B.p1<p2,n>3C.p1<p2,n<3 D.p1>p2,n=34、恒压(温)线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例5.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5.速率—温度--压强—时间图例6.反应2X(气)+Y(气)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物化化学平衡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A. 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B.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D. 所有选项均正确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化学平衡的特征?()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C. 反应速率保持不变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保持不变答案:C3. 勒夏特列原理描述的是()A. 化学平衡的移动B. 反应速率的控制C. 反应物的转化率D. 反应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答案:D二、填空题4.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那么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_将保持不变。
答案:浓度5. 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答案:生成物的浓度幂次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幂次乘积的比值三、简答题6. 解释什么是动态平衡,并举例说明。
答案:动态平衡是指在一个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在同时进行,但它们的速率相等,因此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例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N2(g) + 3H2(g) ⇌ 2NH3(g),即使反应达到平衡,氮气和氢气仍然不断地转化为氨,而氨也在不断地分解为氮气和氢气,但两者的速率相同,所以系统的宏观性质不发生变化。
7. 勒夏特列原理如何解释增加反应物浓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答案: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增加反应物的浓度,系统会通过增加正反应的速率来减少这种变化,从而使得生成物的浓度增加,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通常会导致生成物的产量增加。
四、计算题8. 已知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10,初始时[A] = 0.2 mol/L,[B] = 0.1 mol/L,[C] = 0 mol/L,反应方程式为A(g) + B(g) ⇌ C(g) +D(g),求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
答案:设反应进行时A消耗了x mol/L,则生成了C和D各xmol/L。
平衡时的浓度为[A] = 0.2 - x,[B] = 0.1 - x,[C] = x,[D] = x。
高三化学复习资料:化学平衡状态【归纳与整理】一、可逆反应1.概念:在条件下,既能向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表示:采用“”表示,如:Cl2 + H2O H+ +Cl- + HClO3.特点:可逆反应在同一体系中同时进行。
可逆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达到状态二、化学平衡状态在下的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溶液中表现为)保持恒定的状态。
在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处于中,反应条件不变,反应混合物的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或保持不变三、化学平衡的特征1.逆:研究对象必须是反应2.动:化学平衡是平衡,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都在进行(可通过证明)3.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0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或保持一定5.变:化学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会被破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6.同:在恒温恒容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采用极限思维的方法,换算成反应物或生成物后,若对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时,达到平衡后平衡状态相同。
无论投料从反应物开始、从生成物开始、还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开始。
四、化学平衡的标志1.本质标志对给定的反应:mA + nB pC + qD(A、B、C、D均为气体),当v正=v逆时,有:即:2.等价标志(1)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
(2)体系中各组成的物质的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3)对同一物质,单位时间内该物质所代表的正反应的转化浓度和所代表的逆反应的转化浓度相等。
(4)对同一反应而言,一种物质所代表的正反应速率,和另一物质所代表的逆反应速率的比值等于它们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3.特殊标志“特殊标志”是指在特定环境、特定反应中,能间接衡量某一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离开上述界定,它们不能作为一般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
专题复习十化学平衡常数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如何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意义?K值大小与可逆反应进行程度有怎样的关系?3、化学平衡常数的特点是什么?在使用平衡常数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反应温度?4、转化率的计算式是什么?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都能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能反映出反应的本质?5、平衡常数的书写①W(s)+I2(g)WI2 (g)②常温下,HAc溶液电离平衡常数③CO32-(aq)+H2O HCO3-(aq)+OH-(aq)④AgCl(s) Ag+(aq)+Cl-(aq)⑤C(s)+ H2O(g)CO(g)+ H2(g)⑥C H3COOH(l)+ CH3OH(l) CH3COOCH3(l)+ H2O(l)归纳:说明书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若干注意事项。
同一可逆反应的K正与K逆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练习一: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请填写下列空白:2NO(g)2(g)+O 2(g) K 1=1×1030 2H 2(g)+O 2(g) 2O(g) K 2=2×1081 2CO 2(g) 2CO(g)+O 2(g) K 3=4×10-92(1)常温下,NO 分解产生O 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常温下,NO 、H 2O 、CO 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 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练习二: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①PCl 5(气)PCl 3(气)+Cl 2(气)(正反应吸热)K 1=1 ②CO(气)+Cl 2(气)COCl 2(气)(正反应放热) K 2=5×104 ③COCl 2(气)CO(气)+ Cl 2(气) (正反应吸热)K 3(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1表达式,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PCl 5]=[PCl 3]=[Cl 2]=1b. [PCl 5]=[PCl 3][Cl 2]=1c. [PCl 5]=[PCl 3][Cl 2] 反应②和反应③的K 3 和K 2值的关系为(2)降低Cl 2浓度,反应③的K 2值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3)要使反应①和反应②的K 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讨论:教材P 55有关大气固氮和工业固氮的平衡常数K 值分别如下表一和表二。
学科:化学任课教师:授课日期:姓名年级性别教材版本人教版第课教学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2.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课堂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需求:家长:学管师:督促作业完成备注:【复习旧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增大反应物浓度向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但比原来减小反应物浓度向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但比原来增大生成物浓度向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但比原来减小生成物浓度向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但比原来增大体系压强向减小的方向移动体系压强,但比原来减小体系压强向增大的方向移动体积压强,但比原来升高温度向方向移动体系温度,但比原来降低温度向方向移动体系温度,但比原来一.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 B p C + q D。
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的关系依上述规律,其常数(用K表示)叫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1)、平衡常数的大小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即,K=f (T)。
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转化率大K的意义K居中,典型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反应的方向变化。
K 很小,反应进行的程度小,转化率小3、影响K的因素: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____(“变大”、“变小”)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例1】已知可逆反应2NO(g) N2(g)+02(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说明:增大浓度、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无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都减小。
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浓度起作用的,如:①缩小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容积;②保持容积不变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物或减少反应物等。
但:若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掌握其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还适用于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只要与平衡有关的事实均可用该原理解释。
应特别注意:⑴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实现的。
若压强改变但体系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如:在容积和温度均不变情况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虽然此时压强改变了,但,反应体系浓度未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⑵在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如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⑶改变压强对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几乎无影响。
因此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时,改变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⑷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1、下面是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与新平衡建立的过程中几种典型曲线: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浓度,其图像变化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少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特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H2(气)+I2(气) 2HI(气),加压与减压其图像分别为:2、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求平衡时各组分含量,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反应物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
解这类试题时要用到下列方法或规律:(1)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始”、“变”、“平”三段分析法。
一轮复习精讲精炼(化学平衡)一、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判断最终归为两点:各组分物质的量或者物质的量浓度不变;V正=V逆需要注意:A(s)⇌B(g)+2C(g)的类型;注意恒温恒压情况练习:1.[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2019联考]在1L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N2O5,发生反应:反应1: N2O5 (g)==N2O4(g)+1/2 O2(g) △H=+28.4kJ·mol-1反应2: N2O4(g)⇌2NO2(g) △H=-56.9kJ・mol-1现有下列情况: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②气体压强保持不变;③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④C(NO2)/C(N2O4)保持不变;⑤O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⑥v正(N2O4):v逆a(NO2)=1:2。
能表明反应2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①②③⑤B. 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答案:B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勒夏特列原理:对着干;干不过。
注意溶液稀释问题。
练习: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里,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入1mol稀有气体氦(He),平衡将不移动B.充入A、B、C各1mol,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将A、B、C各物质的量都减半,C的百分含量不变D.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答案:C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 ΔH=﹣373.2 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答案:B3、化学平衡的图像当反应物按照系数比进行投料时,生成物的体积分数最大注意:图像上的点是否为平衡时的点练习:1、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 +B(g)⇌xC(g)符合图中(Ⅰ)所示关系,φ(C)表示C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由此判断,对图象(Ⅱ)说法不正确的是()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C.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答案:B2、燃煤脱硫可减少SO2尾气的排放,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关注.一种燃煤脱硫技术的原理是:CaO(s)+3CO(g)+SO2(g)?CaS(s)+3CO2(g)△H=-394.0kJ/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不同温度下起始CO物质的量与平衡时体系中CO2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T表示温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T1比T2高B. b点SO2转化率最高C. b点后曲线下降是因CO体积分数升高D.减小压强可提高CO、SO2转化率答案:C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D.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答案:C二、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1、三段式计算练习: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实现了甲烷高效生产乙烯,甲烷在催化作用下脱氢,在气相中经自由基偶联反应生成乙烯,如图所示。
第四章 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参考答案1.对于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r G m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B(A) Δr G m 是在T 、p 、ξ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一个单位反应时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B) Δ r G m 是在有限反应系统终态和始态吉布斯自由能的差值,即实际过程的ΔG ;(C) Δ r G m 是指定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趋势的量度,Δr G m < 0,反应自发向右进行;(D)p T G G ,m r ⎪⎪⎭⎫⎝⎛∂∂=∆ξ,等于G ~ξ图中反应进度为ξ时的曲线斜率 。
2.有一理想气体反应 A + B = 2C ,在某一定温度下进行,按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用m r G ∆直接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参考答案: C(A) 任意压力和组成;(B) 总压101.325 kPa ;(C) 总压303.975 kPa ,x A = x B = x C = ⅓ ; (D) 总压405.300 kPa ,x A = x B = ¼ ,x C = ½ 。
3. 某温度时,NH 4Cl(s)分解压力是标准压力,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0为: ( ) 参考答案: C(A) 1 (B) 1/2 (C) 1/4(D) 1/84. 化学反应体系在等温等压下发生Δξ= 1 mol 反应,所引起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值Δr G m 的数值正好等于体系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G/∂ξ)T,p , 的条件是: ( ) 参考答案: D(A) 体系发生单位反应 (B) 反应达到平衡(C) 反应物处于标准状态(D) 无穷大体系中所发生的单位反应5.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 2(g) + S(s) = H 2S(g) ① K 1 ;S(s) + O 2(g) = SO 2(g) ② K 2 。
则反应 H 2(g) + SO 2(g) = O 2(g) + H 2S(g) 的平衡常数为:参考答案: D(A) K 1 + K 2 ;(B) K 1 - K 2 ;(C) K 1·K 2 ;(D) K 1/K 2 。
《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知识要点一、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2)表示:采纳“”表示,如:Cl2 + H2O H++Cl- +HClO(3)特点:可逆反应在同一体系中同时进行。
可逆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两同一不能”——同一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不能进行到底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恒定的状态。
(2)特征①逆:化学平衡状态只对可逆反应而言、②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③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都仍在接着反应、④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⑤变: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暂时的平衡、当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改变,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二、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
化学平衡移动实质:化学平衡移动是由于浓度、温度、压强的变化使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变为另一平衡状态的过程。
平衡移动的实质因为条件的变化打破了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等的关系、υ(正) 〉υ(逆),正向移动;υ(正)<υ(逆),平衡逆向移动、对可逆反应:mA(g)+nB (g) pC(g)+qD(g)2、勒夏特列原理在封闭体系中,假如只改变平衡体系中的一个条件时,平衡将向减弱这个条件改变的方向移动。
3。
催化剂与化学平衡的关系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速率,能够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
【热点难点全析】〖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v正=v逆——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
2、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 (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保持不变、3、实例分析m A(g)+n B(g)p C(g)+q D(g)【提醒】(1)依照正、逆反应速率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要注意用同一种物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同种物质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考复习策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复习这两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梳理知识框架:我们需要梳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知识框架,包括基本定义、影响因素、计算方法等内容。
可以利用教材、课堂笔记等资源,整理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理解概念:理解概念是复习的基础。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总结笔记等方式,将关键概念进行梳理和整理,加深理解。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参考书籍、搜索相关的网络文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概念。
3. 刷题巩固:针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题目进行刷题。
可以从高考真题、模拟试题、习题册等渠道获取大量的题目进行练习。
刷题的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4. 做思维导图: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复杂,同时涉及到大量的反应方程式、化学式等,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思维导图,清晰地展示出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对应的计算步骤,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5. 寻求帮助:如果在复习过程中遇到了难以理解或者疑惑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寻求帮助。
师生互动、同学讨论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解决问题。
6. 进行实验操作: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实验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与实际实验相结合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平衡状态的特点,加深对实验现象和原理的理解。
7. 多角度分析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计算方法等问题,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多角度思考和分析。
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策略包括梳理知识框架、理解概念、刷题巩固、做思维导图、寻求帮助、进行实验操作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等。
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为高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