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四川警察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姓名:m 区队:三区队学号:0911003028 日期:2011.10.13 合作者:g、t、y、x、j、l实验名称皮肤觉两点阈测量摘要: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指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然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and wrong cases)。
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恒定刺激法既可以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又可以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两点阈便是我们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的感觉绝对阈限之一。
两点阈是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点时,被试刚刚能分出其为两点时的最小距离。
它是肤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也是皮肤空间的绝对阈限。
身体各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分两点阈较低,如大学生手指尖的两点阈为1-3毫米,手心的两点阈则为8-12毫米。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实验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公式X=x1+(x2-x1)*(y-y1)/y2-y1。
本实验目的: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阀的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阀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阀的影响。
关键词:两点阈恒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1 前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身体的部位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两点阈是指能两个刺激点同时作用于皮肤时,皮肤能感觉到两个刺激点的最小距离,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
用恒定刺激发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心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它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一般为5~7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对每个刺激觉察到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恒定刺激法最符合阈限“50%觉察概率”的操作定义。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感官分析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测定人们能够感知到的两个差异重量之间的最小值即阈限值。
在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其他各种消费品的感觉评价中,该技术都是一个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1. 什么是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又称为“三角测量方法”,是评估感官特性的一种经典方法,它主要用于测定人们可以感知的两个差异重量之间的最小值即阈限值。
该方法通常涉及三个样品,其中两个重量相同,另一个比前两个轻或重。
参与者将需要根据他们的感受力识别不同之处,并判断哪个是轻或重。
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和可信度,且时间和成本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重量差别会影响阈限值,因此使用正确的重量差别至关重要。
2. 恒定刺激法的步骤- 步骤一:选择三个相似的物品–通常,这三个物品都具有相似的大小,形状和材料。
建议使用立方体或球形的物品。
其中2个物品应该具有相同的重量,而第三个物品应该比前两个轻或重。
- 步骤二:在参与者面前以随机顺序呈现这3个物品,并允许他们接触/观察它们。
此外,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练习,以确保所有参与者都理解这项任务。
- 步骤三:请参与者识别轻或重–参与者需要识别哪个物品与另外两个物品的重量不同,并确定它是轻还是重。
可以使用以下两种相似的部署方法进行调查:- 两场试验法:在第一幅图中,提供2个相同重量的物品,在第二幅图中,提供一个相同的物品和一个比其他物品重或轻的物品。
- 单场试验法:在一张照片上同时提供所有物品。
这种方法更快,但可能缺乏准确性。
- 步骤四:重复多次–这样做会减少由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引起的变异,从而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 步骤五:计算阈值–通常使用统计技术计算阈值值,以确定平均阈值及其置信度区间等。
3. 用于恒定刺激法的工具以下是用于恒定刺激法的工具:- 样品袋:为了确保参与者无法看到或接触到不同物品,应该将它们放在一个不透明的样品袋或容器中。
恒定刺激法测定皮肤的两点阈限杨思园 20110256671 引言两点阈是人类皮肤触觉敏锐程度的一种指标,两点阈值就是感觉到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身体各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分两点阈较低,如指尖的两点阈1~3mm,手心的两点阈则为8~12mm。
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此法的特点是测定时只用少数(5-7个)刺激,并且它们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都固定不变。
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然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
2 方法2.1 被试被试2人,年龄22,性别女,视力均正常。
2.2 仪器遮眼罩、两点阈测定仪、记录表2.3 程序你注意自己的___(如手指尖)部位。
如果感觉到接触到你___(如手指尖)上是两点的话,就报告“两点”,如果感觉不到是分开的两点,或者感觉的是一个变长了的椭圆的点,就报告“一点”。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判断两点的标准要保持一致。
a、被试坐在桌边,戴上遮眼罩。
b、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指导语c、主试给被试在选定的部位上施加刺激。
每个刺激量至少使用10次。
中间安排5分钟的休息时间。
刺激量的确定,可使用恒定刺激法,参照前人的经验指定大约的范围,从这一范围内选5到7个等距的刺激量。
施加刺激时,刺激量的顺序随机安排,不可有规律,也不可让被试听到。
d、记录结果。
记录每个刺激量的至少10次的反应情况。
报告“二点”的记作“+”,报告“一点”的记作“-”。
3 结果4 讨论4.1 左手臂的阈限值比前臂外侧的阈限值高。
4.2 被试甲的阈限值比被试乙的阈限值低。
5 结论被试之间的阈限值,个体有差异。
左手臂的阈限值比前臂外侧的阈限值,差异显著,左手臂的阈限值明显高于前臂外侧的阈限值。
6 附录。
实验二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实验背景知识恒定刺法也是由费希纳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采用该方法测定感受性时,一般只使用少数几个刺激,并且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答“有”或“无”或“轻”或“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或“轻”或“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
一、恒定刺激法的特点1.测定时只用少数几个刺激,一般5-7个,并且这些刺激在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2.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为50-200次。
3.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刺激的呈现是完全随机的,且被试事先完全不知道刺激呈现的顺序。
如果是测量绝对阈限值,则可以不需要标准值;如果测定差别阈限,则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值,作为比较的参照。
4.运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的结果,必须统计被试对各种刺激变量的反应次数,如大/小、有/无、轻/重等。
5.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或“轻”或“重”等,实验完毕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或“轻”或“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计算方法一般采用直线内插法。
6.恒定刺激法呈现刺激的次数虽然较多,但与最小变化法和平均差误法比较,每次判断需要的时间较短,因此,实验进度较快,相对来说较为省时,而且结果也较为准确,是测量感受性的常用方法之一。
二、恒定刺激法测量感受性应注意的问题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感受性时,一般应该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用恒定刺激法时进行实验时,一般要通过预备实验选定刺激。
预备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估计出阈限值的范围,并确定刺激系列中最大的刺激强度和最小的刺激强度,以便确定几个刺激的范围和物理量变化单位的大小。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是一种用于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恒定的刺激条件下测试被试者的辨别能力。
该方法在心理学、神经科学和消费者行为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讨。
在此方法中,研究者通常采用二项判别任务(two-alternative forced choice,2AFC)的实验范式。
实验中,被试者需要在两个连续呈现的刺激中选择其中哪个比较重或轻,通常要求被试者在每个呈现周期内重复该实验多次,并记录被试者的准确率。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常改变两个刺激之间的质量差异,以确定被试者能够检测到的最小重量差异。
恒定刺激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可靠的权威数据,弥补了其它方法中存在的种种不足。
主要优点如下:一、减少了试验结果的随机性由于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程序比较固定,使得每一个实验过程都是按照相同步骤进行的,而被试者的操作也是标准化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实验结果的随机性。
可有效减少误差产生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度。
二、测量范围广恒定刺激法可以在较小的差异水平下测量被试者对物体重量的敏感性。
事实上,这种恒定刺激的形式最适合处理小的变化,因此即使面对微小的重量差异,被试者的感知水平也可以得到科学的测量和分析,以进一步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三、能够控制外部干扰因素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可以通过调节实验条件等方式控制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如尝试消除噪音、照明、视觉等干扰因素,避免被试者偏离实验者预计的目标。
这样,实验的准确性就能够保证,并且可以再次接受更多的实验。
四、易于控制处理变量在使用恒定刺激法进行实验时,不同处理变量的研究者可以采用相同的实验程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处理变量的影响。
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研究者可以使被试者重复实验,以确定他们触发的阈值差异是否存在变化。
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处理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总之,恒定刺激法是测试人体感官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利用其独有的优点,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实验结果。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1.引言恒定刺激法是指只用少数(5—10个)刺激,并且它们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都固定不变。
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这些刺激中强度最大的应有90—95%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强度最小的应有5—10%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两点阈是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肤觉两点阈是人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两点阈测定仪的使用,学会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大学本科学生一名,20岁,女生。
2.2仪器两点阈测量仪2.3程序(1)被试坐在桌边,戴上遮眼罩,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平放在桌上。
(2)实验指导语:你注意自己的手心。
如果感觉到接触到你手心皮肤上是两点的话,就报告“两点”,如果感觉不到是分开的两点,或者感觉的是一个变长了的椭圆的话,就报告“一点”。
(3)确定刺激范围;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定两点阈。
(4)按随机原则排出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5个刺激各测试20次,共100次。
(5)为避免产生持久的两点后像,每隔100次,休息5分钟。
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检查是否有两点后像。
3.结果表3.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刺激/mm 7 8 9 10 119 12 18 18 20报告“两点”的刺激报告“两点”45% 60% 90% 90% 100%的百分数两点阈的计算:(1)直线内插法(公式法):设χ=50%χ—7/50—45=8—χ/60—50χ=7.33(2)平均Ζ分数法:9—0.94SD=χSD=2.139—0.94SD=χχ=7.004.讨论根据实验数据,以直线内插法和平均Z分数法算出被试的绝对阈限分别为7.33mm和7.00mm,相较于《实验心理学》一书上前人所测的数据较低,且有一定差距,比手心两点阈的8—12mm的标准也稍低。
题目: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使用两点阈测试仪,选用一名被试,分别对12mm到17mm这六个距离进行了测试,每组测试十次,每次随机选取刺激位置(胳膊或者手背),本实验运用恒定刺激法对两点阈进行了简单的测定,得出该被试的两点阈限。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感觉阈限绝对阈限一.引言1. 恒定刺激法(或称固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mulus)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在整个实验中始终应用若干恒定的刺激,并以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这些刺激,来测定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本实验既是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先要选取少数刺激,一般为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然后将选定的刺激以预先随机的次序呈现给被试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200次。
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值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0%。
选定的刺激最小值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10%。
2.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两点阈来学习恒定刺激法测绝对阈限。
二.方法1.被试:黑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名男生 20岁2.仪器:两点阈测定仪3.实验过程:(1)预备实验:选取固定呈现的五个刺激,首先选取最强和最弱的刺激:给被试几个刺激,每个部位的每个刺激呈现40次,要求被试报告“两点”还是“一点”,记录结果,找到不低于90%感觉到“两点”和不高于10%感觉到“两点”的两个刺激,为最强和最弱的刺激。
然后在最强和最弱的刺激中间等距取4个刺激,最后这6个刺激为固定刺激。
(2)随机次序:用抓阄的方式选取5个不同刺激的呈现顺序,同样用抓阄的方法选出每次扎的位置和点数(用A1,A2,B1,B2分别表示手背一点,手背两点,手臂一点,手臂两点),注意每次做完要更换一次顺序。
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了手臂的两点阈。
用最小变化法选定五个刺激,并用恒定刺激法随机呈现,各二十次,共一百次。
用直线内插法分析数据,结果发现,在本实验过程中,正好在刺激为26.24mm时,出现了50%的次数被试能分辨两点刺激。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两点阈直线内插法1引言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心理物理学纲要》,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这部书的发表标志着心理物理学的诞生。
在其公布后不久,费希纳的朋友沃尔克曼就发表了其关于心理物理学的论文。
德尔柏夫则开始了对视觉的实验,对心理学的发展颇有贡献。
威洛特(Vier- ordt,1868)在1868年对光成分的时间感觉进行研究,艾宾浩斯着手对较高级的心理过程“记忆”进行了测量。
比内继而将心理物理法应用于智力测量。
在经历了许多年的努力之后,心理物理学已经解决了它的核心问题:测量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制定达到正确测量的实验方法。
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由于不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作用于不同的个体都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因此物理刺激这个概念是不能确切地表示个体的心理感受的,这就需要引入阈限这个概念。
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感受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肤觉两点阈是人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的值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身体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腿、小腿部分两点阈最大。
练习与疲劳因素可以影响两点阈的大小。
利用两点阈量规,我们不仅可以区分出刺激作用于皮肤的部位,而且还能辨认出相隔一定距离并同时受到刺激的两个点。
但是如果同时刺激非常邻近的两个皮肤点,我们感觉上会认为是一个点,而逐渐将两个点的距离加大到一定程度,我们又能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了。
两点阈就是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的最小距离。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1.引言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的特点是测定时只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为5-7个,并且它们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恒定刺激法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它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按强弱的顺序呈现刺激,而是以随机的方式呈现。
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然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
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是用最小变化法粗略的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值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0%-95%,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在5%-10%,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呈现的顺序要随机排列。
恒定刺激法既可以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又可以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两点阈便是我们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的感觉绝对阈限之一。
两点阈是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点时,被试刚刚能分出其为两点时的最小距离。
它是肤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也是皮肤空间的绝对阈限。
身体各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分两点阈较低,如大学生手指尖的两点阈为1-3毫米,手心的两点阈则为8-12毫米。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实验目的:通过两点阈测定仪的使用,学会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被试为大学本科女生一名,21岁2.2仪器两点阈测量仪,眼罩。
2.3程序(1)被试坐在桌边,戴上遮眼罩,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平放于桌上。
(2)主试给被试刺激的方法:要使两点阈测量仪的两测试尖垂直的轻轻地同时落在被试的手心上,并且两脚加到皮肤上的压力要相等,时间要保持两秒,两次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要五秒。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实验报告XX1XX XX(XXXXX,611137)摘要: 本次实验通过运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被试的两点阈,来获得被试的两点辨别阈。
有实验结果得出被试的两点阈小于6mm。
关键词:两点阈恒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1 前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身体的部位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肤觉能够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人们丧失痛觉和冷觉、温觉,就不能够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
人们能够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辨别阈限。
而皮肤的不同部位,两点阈不相同。
两点阈是指能两个刺激点同时作用于皮肤时,皮肤能感觉到两个刺激点的最小距离,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
用恒定刺激发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心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它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一般为5~7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对每个刺激觉察到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恒定刺激法最符合阈限“50%觉察概率”的操作定义。
实验中最大刺激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被被试感觉到的强度(被感觉的的可能性是95%);最小刺激则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到的强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小于5%)。
2 实验方法2.1 被试:一名2009级应用心理学1班的女生。
无知觉障碍。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EPT506两点阈测量器、记录纸。
2.3 实验程序:选取最大两点刺激量为10mm,选取最小两点刺激量为6mm。
以1mm为间隔确定中间的5个两点刺激;个刺激的两点距离分别为6mm、7mm、8mm、9mm、10mm。
选取被试的手背部位进行实验。
每个刺激分别呈现50次,顺序随机。
每个刺激呈现后要求被试口头报告感觉到的是“一点”还是“两点”,并由记录人员记录结果。
3 实验结果表1-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刺激(mm) 6 7 8 9 10报告“两点”次数33 31 31 34 31报告“一点”百分比66% 62% 62% 68% 62% 用直线内插法计算被试两点阈限值。
恒定刺激法测手臂两点阈姓名(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上海,201418)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考察了被试手臂的两点阈。
实验发现:(1)恒定刺激法可以用于测定绝对阈限;(2)计算法是一种能较准确计算两点阈值的方法;(3)作S—P图求两点阈的方法能较直观的看出所求刺激值的大概分布范围,但不能求得精确值;(4)对于测手臂两点阈的实验,男性比女性的表现稳定,个体差异明显。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两点阈;绝对阈限1 导言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是最准确,应用最广的心理物理法。
该法是以相同次数呈现少数几个强度水平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察觉到每个刺激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特别要注意的是,此法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
所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95%。
所选刺激的最小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高于5%。
选定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它的特点是:只用经常被感觉到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过渡地带的5—7个刺激;而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且随机呈现的。
两点阈是被试刚刚能分出刺激皮肤上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触觉定位的一种方式。
人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性和触觉定位是一致的。
心理学家波灵等人曾通过实验显示,人体各部位的两点阈值是不同的,人体中比较活动的部为两点阈值低,说明这部位的触觉定位的准确性高,即触觉感受性高。
相反,则触觉感受性低。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手臂的两点阈学习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
2 方法2.1 被试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学生2名,男女学生各一名,平均年龄20岁,均为右利手,心身健康,感知觉状态良好。
2.2 实验仪器两点阈测试仪2.3 实验程序2.3.1 用最小变化法粗略测定手臂两点阈,递增,递减各5次,找出被试既不是100%地判断为两点,也不是100%地判断为一点的大致范围,将此范围分为5等份,就可选出间隔相等的5个刺激;2.3.2 将这5个刺激按随机原则呈现,各20次共100次。
恒定刺激法测量触觉两点阈一、实验目的学习使用两点阈量规掌握恒定刺激法的原理和具体的测量两点阈的步骤学会利用得到的数据计算触觉两点阈二、实验方法2.1 实验内容和原理2.1.1 实验原理两点阈(two-point limen),能分辨皮肤上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
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个点,当两点的距离小于一定程度时,会被感觉成一个点。
能辨别的两点距离越近,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
两点阈是对触觉空间辨别能力的度量。
当用两点阈量规刺激被试,随着两点距离的变化,被试可能感觉到“两点”或者“一点”,每个被试刚刚感觉到两点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被试的身上不同部位的两点阈也是不同的。
恒定刺激法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可以用来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以用于确定其他很多心理值。
绝对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它的操作定义是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之值。
恒定刺激法就是根据出现的次数来定阈限,是以次数的整个分布来求阈限。
2.1.2 实验内容本实验是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前臂面纵向触觉两点阈,先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定两点阈,找出被试90%次判断为两点和10%次判断为两点的两个刺激值,分别作为最大刺激和最小刺激。
再在这一个范围内选出5个间隔相等的刺激。
然后将每个刺激随机地各呈现20次,一共100次。
实验结束后统计各个刺激距离相对应的正确次数和百分数,然后以刺激的距离为横坐标,正确判断的百分数为纵坐标做图。
再采用直线内插法:从纵轴的50%处画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一点。
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的那个刺激的距离,也就是绝对差别阈限。
或者采用公式法:x=x1+(x2-x1)(y-y1)/(y2-y1)2.2 实验仪器两点阈量规、遮掩罩;计算机、笔、纸。
两点阈量规上有三个脚尖,其中两个脚尖的距离可以变化的,两者的距离可以根据量规读出来。
主试用两点阈量规的脚尖刺激前臂腹面纵长方向的皮肤时,两脚尖必须垂直降落。
肤觉两点阈的测定1、实验目的1.1学会使用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最广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等值,还可用于确定其他很多种心理值。
具体做法如下:(1)主试从预备实验过程中选项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到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2)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到200次;呈现刺激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
(4)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的次数。
1.2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
使用两点阈量规在被试的皮肤上进行测定。
实验序列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验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到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点化为1毫米。
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数字表排列顺序。
1.3探索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别。
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肤觉两点阈是人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人身体上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是不同。
一般来说,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小腿部分两阈最大。
本实验采用手背和手臂两部分进行实验。
2、实验仪器与材料两点阈量规、记录纸、笔3、实验程序3.1 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A区)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背面又分为二个区(B,C区)。
测量前,在各区内标上蓝印或划出圆圈,刺激在圈内进行。
3.2 在使用游标卡尺进,必须垂直接触皮肤,对两个尖点施力均匀,接触时间不超过2秒钟.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者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
3.3 正式实验时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肤觉两点阈。
实验序列的长度和起点,可以按照预备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大致在7-15毫米的范围内取5个点,每点变化在1毫米左右。
每种间距做20次,顺序随机安排。
3.4 让被试每做完100次试验休息5分钟。
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有两点的印象。
⽤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1.引⾔恒定刺激法⼜叫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法之⼀。
该法的特点是只⽤少数的⼏个刺激,⽽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因此得名。
⽤该法测定可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该法测定绝对阈限(以两点阈为例)先要从预备实验中选取少数刺激⼀般5~7个,⽽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然后将选定的刺激以预先随机的次序呈现给被试多次,⼀般每种刺激呈现50~200次。
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强度为每次呈现⼏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选定的刺激最⼩强度为每次呈现⼏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于5%。
选定的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得到数据之后,可⽤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乘法进⾏绝对阈限计算。
本实验的⽬的是通过测定两点阈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2.⽅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xxx本科⽣⼀名,20岁,⼥⽣,2.2仪器两点阈测定仪2.3程序(1)预备实验选取固定呈现的五个刺激,⾸先选取最强和最弱的刺激:给被试⼏个刺激,每个刺激给与20次,要求被试报告“两点”还是“⼀点”,记录结果,找到不低于95%感觉到“两点”和不⾼于5%感觉到“两点”的两个刺激,为最强和最弱的刺激。
然后在最强和最弱的刺激中间等距取三个刺激,最后这五个刺激为固定刺激。
(2)随机次序以抓阄的⽅法随机选定5个刺激的出现顺序(3)开始试验将5个刺激以随机选择的⽅式向被试各呈现20次,⼀共100次。
每呈现20次中插2个侦察实验(给被试“⼀点”的刺激)并让被试休息2分钟,记录“两点”的次数,最后计算出报告“两点”的百分数。
根据平均Z分数法计算被试两点阈值。
3.结果3.1⽤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表1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3.2根据平均Z分数法计算被试两点阈值。
表2平均Z分数法计算两点阈值3=+0.127 5mm平均Z值÷3=+0.484 7mm平均Z值X+0.127SD=5X+0.484SD=7得SD=5.602X=4.289mm4.讨论4.1⽤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特点是:只⽤少数的⼏个刺激,⽽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恒定刺激法测量频率的差别阈限XX(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13150201班山西041004)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频率的差别阈限。
被试为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大二心理系的一名女生,通过给被试先后呈现两个声音刺激,让被试判断频率高低,来学习和掌握使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方法。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标准刺激比较刺激直线内插法1.前言差别阈限是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
它的操作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强度之差。
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使用恒定刺激法测差别阈限或等值时,则需包括一个标准值。
因此,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
所选用的刺激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95%,所选刺激的最小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不能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高于5%。
选定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在测量时,要注意消除时间误差。
2.研究方法2.1.被试选取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大二的一名20周岁的女生。
2.2.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仪器:PsyTech-EP2009心理实验台,计算机,耳机材料:标准刺激为1000Hz频率纯音,比较刺激声音频率为985Hz、990Hz、995Hz、1000Hz、1005Hz、1010Hz、1015Hz共7个。
2.3.实验程序1)打开电脑实验,选中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恒定刺激法。
2)点击进入实验,呈现指导语,修改参数设置。
3)本次实验的操作要求为在计算机先后呈现的两个频率的声音后,如果觉得第二个声音比第一个声音频率高,请按+键,如果比第一个声音频率低,请按—键。
如果觉得两个声音频率相等,请按=键。
4)实验结束,收集数据。
3.结果表1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声音频率差别阈限的结果比较刺激比较的结果(次数%)Hz 高频相等低频985Hz 20 5 75990Hz 30 25 45995Hz 25 55 201000Hz 25 50 251005Hz 30 55 151010Hz 45 25 301015Hz 40 5 55根据表1的高频、相等、低频三列数据,整理出图1所示的曲线图,用直线内插法求得50%次数被判断比标准刺激低的频率为989.2Hz。
心理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日期合作者实验名称皮肤觉两点阈测量【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会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不同的部位皮肤两点阈,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阈的差别及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实验用5把两点阈量规对十名大三学生以恒定刺激法分别进行测量,其中6名男生,4名女生。
结果表明不同个体的不同皮肤部位的两点阈值不同,一般来说左手臂的阈限值大于手背的阈限值,其感受性强弱存在差异。
得到不同个体的身体不同部位其感受性强弱存在差异的结论。
【关键词】皮肤觉两点阈恒定刺激法1.引言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两个刺激点作用于我们的皮肤时,有时候我们感觉却只有一个刺激。
当人能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最小的距离称为两点阈。
人身体的不同部位的皮肤其两点阈是不同的。
通常,暴露部分的皮肤两点阈较小,如手和面部;经常掩盖在衣服之下的身体部位,如背部、腿部等,其皮肤觉两点阈较大。
这是因为皮肤觉两点阈是人的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感受性强,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免受不良刺激的伤害。
此次实验采取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是常用来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之一,是根据出现次数来测定阈限,以次数的整个分部求阈限。
该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一般包括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而且他们在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主试随机呈现这些刺激中的任一刺激,一般要求被试对比标准刺激作出“正”、“等”或“否”判断。
得从而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既差别阈限的上限和下限,再以直线内插法求得50%次数时的阈限值。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探索身体不同皮肤部位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2.方法2.1 被试10名大三学生,6名男生,4名女生2.2 仪器两点阈量规10把,若干遮光眼罩,记录纸若干2.3 程序①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左手臂和右手背的中间位置,三个区域依次为1、2、3区。
测量前,做上印记,在印内进行测量。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
1.引言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该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因此得名。
用该法测定可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用该法测定绝对阈限(以两点阈为例)先要从预备实验中选取少数刺激一般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然后将选定的刺激以预先随机的次序呈现给被试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200次。
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选定的刺激最小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选定的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得到数据之后,可用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进行绝对阈限计算。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两点阈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2.方法
2.1被试
本实验的被试为xxx本科生一名,20岁,女生,
2.2仪器
两点阈测定仪
2.3程序
(1)预备实验
选取固定呈现的五个刺激,首先选取最强和最弱的刺激:给被试几个刺激,每个刺激给与20次,要求被试报告“两点”还是“一点”,记录结果,找到不低于95%感觉到“两点”和不高于
5%感觉到“两点”的两个刺激,为最强和最弱的刺激。
然后在最强和最弱的刺激中间等距取三个刺激,最后这五个刺激为固定刺激。
(2)随机次序
以抓阄的方法随机选定5个刺激的出现顺序
(3)开始试验
将5个刺激以随机选择的方式向被试各呈现20次,一共100次。
每呈现20次中插2个侦察实验(给被试“一点”的刺激)并让被试休息2分钟,记录“两点”的次数,最后计算出报告“两点”的百分数。
根据平均Z分数法计算被试两点阈值。
3.结果
3.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
表1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
3.2根据平均Z分数法计算被试两点阈值。
表2平均Z分数法计算两点阈值
3=+0.127 5mm平均Z值
÷3=+0.484 7mm平均Z值
X+0.127SD=5
X+0.484SD=7
得SD=5.602
X=4.289mm
4.讨论
4.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
要从预备实验中根据最强刺激(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和最弱的刺激(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选取固定刺激,这样就保证了刺激的有效性,保证效度。
选取的固定刺激呈现次序是随机的(可按抓阄的方法确定),而且在试验中加入侦察实验来保证实验的信度。
4.2根据平均Z分数法计算被试两点阈值,比直线内插法求两点阈值精确,因为直线内插法求两点阈值,要根据报告“两点” 百分数来做图,画图的随意性较大,所以不精确。
4.3比较不同的被试两点阈值不同,因为每个被试的感受性不同,还与被试的性别,当时的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有关。
还会受到测定时主试的影响,比如主试给定刺激时的强度,选取给定刺激时的位置等。
最后随着时间增加被试产生的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积极性降低也会影响结果,用平均差误法让被试亲自参与可提高被试积极性。
5.结论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两点阈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绝对感觉阈限可用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6.参考文献
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