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有个老人经过这里, 兄弟俩就找他评理。老人觉得他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就建议说: “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可是,他们抬头一看, 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 么感想呢?”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 木匣子。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
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
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埋木匣 四年前 5岁 步子小
量了十步
被狮子追赶后鹿对自己的角和腿态度上 有什么转变?为什么?(串珠问题3)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 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 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蹦来跳去”“不一会儿”“远远地甩在了 后面”写出鹿的腿细长有力,跑得快,所以躲 开了狮子的追赶。这里体现了腿的作用。
拓展:
课堂小结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写鹿在池塘 边欣赏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的腿,接 着写狮子扑来,细长的腿帮它脱离险境,而美丽的角 差点让它送了命。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鲜明突出, 语言丰富优美,在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主题延伸
这是课后第3题哦!
到底是鹿角有用,还是鹿腿的作用大?课后,组织 一次小小的辩论会。大家可以与家长交谈,也可以查找 资料,辩论时要说出你觉得谁的作用大,并说明理由。
借助语言神态描写前后对比体会寓意
界定:神态、语言描写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表达方法。一首寓言故 事就是借助一个小故事的记叙,从而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学习寓言 时抓住故事中主人公的语言神态描写能够很快明白寓言的寓意。 学习方法:朗读课文,借助语言神态描写前后对比体会寓意。 运用:课文第3-7自然段通过语言神态的描写,写出了鹿对自己的 角和腿的不同评价,要读出截然不同的语气,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开始对角是喜爱、赞美,要读出自我欣赏、自我赞美的感情,对腿 是不满和抱怨,读出纠结不满;经历了逃跑的过程,对角和腿的评 价则是另一种口气,侥幸中带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