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达轿车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280.00 KB
- 文档页数:22
论述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故障及检修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道路交通的发展,汽车行业在中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但现今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作所提供的便利,汽车还应提供足够的功能,满足人们行车需要。
而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功能,如果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将降低车内的舒适度,影响行车人员的出行感受。
所以,要深入了解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形成故障的原因,并提供合理的故障解决方法,及时维修,以满足人们对汽车性能的需求。
1.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要想分析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首先应了解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造。
对其工作原理有所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地措施解决故障。
1.1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造情况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是蒸汽压缩式制冷结构,主要由压缩机、制冷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
这四大主体部分间用管路进行链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提高汽车空调的性能,使空调能稳定地工作,通常在制冷系统中还要安装一些辅助部件,例如:排气缓冲器、贮液器、干燥过滤器、制冷剂观察视镜等,从而保证制冷器高效运行,对车内的空气进行调节、制冷、加热以及净化,满足人们在行车过程中的需求。
1.2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四个过程,它们分别是压缩过程、节流过程、吸热过程以及放热过程,由这四个部分合作运行,保证空调的制冷系统正常工作。
首先汽车空调制冷系统进行压缩,通过压缩机将蒸发器中低压低温制冷剂气体吸入,并经过绝热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最终将气体送到冷凝器中。
压缩机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使制冷剂能在系统内进行循环,完成压缩过程。
其次通过放热过程,将进入冷凝器的气体与周边的温度进行交换、吸收、溶解,并放出热量,再进行冷却与冷凝,最终变为制冷剂液体。
并且在冷凝过程中,温度高、压力大的制冷剂形成的液体在经过膨胀装置后会逐渐膨胀,从而迅速降低温度与压力,以雾状或细小滴液的形式排出,完成节流过程。
汽车空调系统不制冷的故障原因
汽车空调是一项操作简单却不可或缺的功能。
然而,如果您的汽车空调系统制冷效果不好,那么您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故障原因:
1.空调压缩机的故障:压缩机是空调系统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压缩制冷剂并将其送往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
如果压缩机出现问题,则制冷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2.制冷剂泄漏:制冷剂是进行制冷循环的关键。
如果制冷剂泄漏,则空调系统将无法使内部空气变冷。
常见的制冷剂泄漏原因有:老化的密封件、腐蚀的连接管路、损坏的压缩机皮带和磨损的压力开关。
3.蒸发器故障:空调系统的蒸发器是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组件,它的作用是将制冷剂通过系统循环变成冷气。
如果蒸发器出现故障,则无法完成制冷过程。
4.空调控制面板故障:控制面板是操作空调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如果出现故障,则空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常见的问题包括开关无响应、温度无法调节或面板无法显示。
5.制冷系统堵塞:制冷系统内的管道或过滤器可能会因灰尘、污垢或异物致使系统堵塞。
这种情况下,制冷剂无法流动到系统中,导致制冷效果下降。
汽车空调系统原理分析与故障诊断维修措施摘要:随着人们材料水平的提高,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对汽车的需求也在增加。
汽车的空调系统不仅能改善驾驶条件,还能避免挡风玻璃上的雾和霜,从而使驾驶员有清晰的视野,确保驾驶安全。
但是空调系统是容易发生故障的系统。
因此,必须深入分析诊断和解决常见错误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以下文为参考讨论了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分析及诊断和维护措施的原则。
关键词:汽车空调系统;原理分析;故障诊断;维修措施引言作为汽车的主要元件之一,变调控制系统能够调整气温、湿度、清洁度和流量等技术参数方面,它能够増加乘员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或消除风挡表面上的雾气対驾驶员视线产生的影响,确保驾驶安全。
由于车辆的长时间运行和不及时维护,以及奠复杂的结构和频繁的操作,很可能导致空调系统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人体的舒适性和驾驶性能安全。
1汽车空调的运作原理在车辆驾驶过程中,有多种冷却方法,如液化气冷却、博洛尼亚冷却、热电冷却等。
不同冷冻模式的工作原理也不同。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也不同于冷循环模式。
因此,修理汽车空调时,你需要知道这种汽车空调首先采用的制冷模式。
不同的冷却模式、控制系统和工作路径差异很大。
通常,工厂报告有一个汽车冷却电路。
如果你的汽车空调损坏,你可以用这个电路找到这些损坏的零件。
这张照片可以直观地看到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因此找出汽车空调的问题会容易得多。
2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维修措施2.1空调噪声较大若是在空调运转环节出现噪声较大的问题,需要停机进行故障排查:①对汽车压缩机的传送带进行观察,若是传送带处于松弛状态,则需要及时进行更新以及调整;②对风扇扇叶以及其他影响部分进行具体排查,若是出现松动以及碰撞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校正与加固;③对电机轴整体环节进行排查,在必要时可以将电机轴承拆卸,并且涂抹润滑剂或者采用更换压缩机的方式进行故障排查。
需要注意的是,空调噪声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内部结构出现松动,因此在开展空调噪声排查时,应该着重对空调内部的结构进行判定,精准地进行内部结构加固,才能确保全体内部设施不存在松动、脱落等现象。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车辆的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重要的功能组件之一,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车辆的空调
系统能够为驾驶员和乘客带来舒适的驾驶环境。
然而,汽车空调系统也会出现故障或者失效,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不便和不适。
本文将系统介绍汽车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和排
除方法。
一. 故障原因
1. 制冷剂泄漏
制冷剂泄漏是汽车空调系统最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制冷剂管路、连接件、压缩机密封件等零部件的老化、磨损或者损坏导致的。
2. 制冷剂不足
制冷剂不足也会导致汽车空调系统失效或者效果不好。
主要是由于制冷剂泄漏或者系
统充注不足导致的。
3. 空调压缩机失效
汽车的空调压缩机是空调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其失效会导致整个空调系统无法正
常工作。
二. 故障排除
1. 制冷剂泄漏排除
首先需要定位泄漏的位置,然后更换或修补相应的零部件。
其次,需要充注足够的制
冷剂,并进行制冷剂的漏检。
2. 制冷剂充注
充注制冷剂需要按照汽车厂家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不能过度充注或者不足充注。
一般需要使用专业的充注设备进行充注,同时需要进行制冷效果和制冷剂漏检。
3. 空调压缩机检修或更换
如果空调压缩机失效,需要进行检修或者更换。
检修包括更换密封件、更换滤芯、更
换电器元件等。
更换需要使用适合的压缩机,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综上所述,汽车空调系统的故障排除需要进行正确的故障定位和相应的操作。
最好的
方案是向专业维修机构寻求帮助,以保证汽车空调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汽车空调不制冷故障检查流程
一、压缩机检查
1. 检查压缩机皮带是否松动或断裂:如果皮带松动,可以调整皮带张紧度;如果皮带断裂,需要更换新的压缩机皮带。
2. 检查压缩机离合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离合器有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离合器。
二、冷凝器及风扇检查
1. 检查冷凝器表面是否清洁:如果表面脏污,需要清洗冷凝器表面。
2. 检查风扇是否运转正常:如果风扇有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风扇。
三、鼓风机风扇检查
1. 检查鼓风机风扇是否运转正常:如果风扇有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风扇。
2. 检查鼓风机开关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开关有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开关。
四、制冷剂检查
1. 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如果制冷剂不足,需要添加适量的制冷剂。
2. 检查制冷剂管路是否有泄漏:如果管路泄漏,需要修复泄漏点。
五、仪表检测
1. 检查温度调节开关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开关有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开关。
2. 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传感器有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传感器。
以上是汽车空调不制冷故障检查的基本流程,按照这个流程进行检查和维修,可以快速找到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修复随着汽车的普及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空调系统逐渐成为车辆的标配。
然而,汽车空调系统也会出现故障,给驾驶者带来不便。
本文将介绍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修复方法,帮助车主解决空调故障问题。
一、空调系统故障的常见症状1. 空调制冷效果减弱或无法制冷:如空气流出的温度不够低或完全没有冷气。
2. 空调系统噪音异常:如出现异常的噪音、异味等现象。
3. 空调系统漏水:如车内地板出现积水、排水管有漏水现象。
4. 空调系统开关失灵:如无法打开或关闭空调系统、按键无法响应等。
二、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1. 检查制冷剂压力:使用专用的制冷剂压力表检查制冷剂的压力,判断是否缺氟或过量。
正常情况下,制冷剂压力应在指定范围内。
2. 检查空调压缩机:通过查看空调压缩机的工作情况,如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异常噪音等,判断压缩机是否工作正常。
3. 检查空调循环系统:检查空调系统的循环管路是否通畅,排除管路堵塞的可能性。
4. 检查空调风扇:检查空调风扇是否正常运转,风扇是否有异响等,确保空气流通畅。
5. 检查电气连接:检查空调系统的电路连接,如开关、线路是否松动、短路等,确保电气系统正常工作。
三、空调系统故障的修复方法1. 补充制冷剂:若检查发现制冷剂不足,可以向车辆的空调系统中补充正确比例的制冷剂,使压力恢复到正常范围。
2. 更换空调压缩机:如果空调压缩机损坏且无法修复,需要更换新的空调压缩机,确保制冷效果良好。
3. 清洗空调循环系统:如果空调循环系统发现有堵塞,可使用专业的清洗剂进行清洗,保证管路通畅。
4. 更换空调风扇:若空调风扇出现故障,可根据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空气流通顺畅、噪音正常。
5. 修复电气连接问题:对于电气连接方面的故障,需要检查线路接头或开关是否松动或短路,并及时修复。
总结:汽车空调系统故障的诊断与修复需要综合考虑制冷剂压力、压缩机运转情况、循环系统通畅性、风扇运转情况以及电气连接等方面的因素。
汽车空调故障常用检修流程第一步:故障现象确认在对汽车空调进行检修之前,首先需要确认空调存在的问题以及故障的现象。
例如:空调制冷效果差、空调制热效果差、空调运转异常等。
确认故障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故障排查。
第二步:检查压力在确认故障现象之后,可以通过检查空调系统的压力情况来排除故障。
可以使用压力表来检测空调系统的高压和低压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压力不足或过高的情况。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故障原因。
第三步:检查制冷剂制冷剂的量是否足够也是造成空调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检查制冷剂的量,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添加制冷剂。
如果制冷剂量不足,可以加入适量的制冷剂来修复故障。
同时,还需要检查制冷剂是否存在泄漏情况,如果发现泄漏,需要找出泄漏的位置并进行修复。
第四步:检查电路和线路空调系统中的电路和线路是否正常也是影响空调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检查电路和线路是否完好,可以确定电路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问题。
如果发现电路有短路或断路现象,需要找出短路或断路的位置,并进行修复。
第五步:检查驱动装置空调系统的驱动装置是空调正常工作的关键部分,包括压缩机、风扇等。
通过检查驱动装置的工作情况可以确定是否存在驱动装置故障。
如果发现驱动装置存在故障,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六步:检查传感器和开关空调系统中的传感器和开关是否正常也是影响空调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检查传感器和开关的工作情况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故障。
如果发现传感器或开关存在故障,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七步:检查管路和连接件管路和连接件的正常情况对空调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检查管路和连接件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果存在渗漏,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第八步:测试空调系统在进行以上的检查后,可以进行空调系统的测试,通过启动空调系统来判断空调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如果仍然存在问题,可以根据以上的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故障原因,并进行修理。
总结以上是一种常用的汽车空调故障检修流程,通过以上的流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出空调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修理。
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摘要本文首先对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加以介绍,提出了几个常见的故障分析方法,然后针对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并给出相应故障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汽车空调;工作原理;故障分析;解决方案1 汽车空调系统概述汽车空调是指对汽车座厢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调节的装置。
不管车外天气状况如何变化,它都能把车内的湿度、温度、流速、洁度保持在驾驶人员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汽车空调系统按其功能可分为:制冷系统、加热系统、通风与空气净化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1.1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循环是由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组成。
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送入冷凝器。
高温高压的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散热器)与大气进行热交换,其作用是排热、冷凝。
高压高温制冷剂液体经膨胀阀节流降温降压,以雾状排出膨胀装置。
经膨胀阀降温降压后的雾状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时制冷剂沸点远低于蒸发器内温度,故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沸腾成气体。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便可使汽车内温度达到并维持在给定的状态。
1.2 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暖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与蒸发器一起将空气调节到乘员感觉舒适的温度;在冬季向车内提供暖气,提高车内环境温度;当车上玻璃结霜和结雾时,可以输送热风来除霜和除雾。
按热量的来源可以分为余热式和独立式,余热式暖风系统按照取暖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水暖式和气暖式。
一般地,乘用车采用发动进工作时冷却液供暖,称为水暖式暖气装置。
水暖式暖气装置主要由加热器、暖风机、热水阀及通风道等组成。
2 常见故障分析方法汽车空调故障的最直观的诊断方法:空调不凉。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是一个完全密封的循环系统,但因其在各种条件下运行的汽车上工作,加上工作环境恶劣,汽车空调还是容易出现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损坏都会使空调能力下降或不能制冷、制热导致使汽车空调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一汽—大众车系空调系统故障案例分析(3)作者:王光宏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年第08期案例11故障现象:一辆2011年款迈腾轿车,装备BYJ缸内直喷发动机。
用户反映该车开空调有异味,于是4S店对空调循环系统做了清洗套餐。
当时制冷效果很好,车辆清洗过程中突然出现不制冷故障。
检查分析:用诊断仪检查空调系统无故障码存储,读取水温、制冷剂压力和环境温度等数据均正常,检查发动机系统没有进行负荷管理。
根据故障现象和数据流分析,空调工作条件已经满足,首先检查压缩机有12 V工作电压,开启空调后压力表上高低压无变化,说明压缩机没启动。
对空调系统进行执行元件自诊断,发现压力调节阀有动作声音,怀疑压缩机内部机械故障,于是拆检压缩机,发现皮带轮和压缩机中间轴之间断裂(图1),导致皮带轮转动时压缩机内部活塞不转,因此压缩机无法工作,必须更换空调压缩机总成。
为什么会出现断裂呢?带着疑问分析原因。
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时,清洗剂使用说明要求将空调开关调至最高挡运行(图2)。
在进行自动空调系统常规清洗时,维修人员习惯将温度调到最低,风量自动会调到最大,然后站在前挡风玻璃位置处对空调进风口喷除味剂,此时电子风扇持续最高速运转。
该车当时叶子板护垫将车辆前中网和保险杠上格栅堵住(图3)。
此时空调系统压力高于正常怠速及行驶时约500 kPa左右,导致压缩机负荷异常增加(图4)。
而空调皮带轮设计结构具有超负荷切断保护功能,当空调压缩机负荷过载时,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切断。
更换空调压缩机后,检查空调压力依然偏高,经检查冷凝器外部严重堵塞,至此,故障根本原因已经找到:冷凝器散热不良,同时叶子板防护垫盖住了中网,导致空调系统压力异常增加,压缩机皮带轮断裂故障发生。
故障排除:更换空调压缩机并清洗冷凝器,故障彻底排除。
回顾总结: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忽略了冷凝器外表检查,同时车辆防护操作失误,导致为客户买单的经验教训。
案例12故障现象:一辆2013年款蓝驱高尔夫A6,装备CFBA 1.4T缸内直喷发动机。
1 概述1.1汽车空调的过去与未来汽车空调是指对汽车座厢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调节的装置。
不管车外天气状况如何变化,它都能把车内的湿度、温度、流速、洁度保持在驾驶人员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最原始的汽车空调仅是开窗换气式。
最早的汽车空调装置始于1927年,它仅由加热器、通风装置和空气过滤器三者组成,且只能对车室供暖。
准确地讲,汽车空调的历史,应该从制冷技术应用在车上开始。
20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的几部公共汽车上装上了应用制冷技术的冷气装置。
直到20世纪60年代,应用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才开始逐步地普及起来。
以后,人们对汽车空调的兴趣逐年增加,汽车空调技术日趋完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
它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单一供暖空调装置阶段始于1927年,目前在寒冷的北欧,亚洲北部地区,汽车空调仍使用单一供暖系统。
单一供冷空调装置阶段始于1939年,美国帕克汽车公司率先在轿车装上机械制冷降温空调器。
目前单一降温的汽车空调仍在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使用。
冷暖型汽车空调阶段始于1954年,原美国汽车公司,首先在轿车安装于冷暖一体化空调器,这样汽车空调才具备了降温、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空气的调节功能。
该方式目前仍然大量的使用在低档车上,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
自控汽车空调装置阶段由于前述的冷暖型汽车空调需依靠人工调节,这既增加上司机的工作量,还使控制不理想。
通用汽车公司1964年率先在轿车上应用自控汽车空调。
自控空调只需预先设定温度装置,便能自动地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装置根据传感器随时检测车外温度,自动地调制装置各部件工作,达到控制车外温度和行驶其他功能的目的。
目前,大部分的中高级轿车,高级大客车都装备自控空调电脑控制汽车空调阶段自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同时将自行研制的电脑控制汽车空调系统装上各自的轿车上后,即预示着汽车空调技术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电脑控制的汽车空调功能增加,显示数字化,冷、暖、通风调控三位一体化。
电脑按照车内外的环境所需,实现了调节的精细化。
通过电脑控制实现了空调运行与汽车运行的协调,极大地提高了制冷效果,节约了燃料,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能和舒适程度。
目前电脑控制的空调都装上豪华型轿车上。
1.2汽车空调的功能完善的汽车计算机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风度和通风等进行自动调节,并使车内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流动,给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保证在各种外界气候和条件下使乘客都处于一个舒适的空气环境中,并能够防止车窗玻璃结霜,使驾驶员保持清晰的视野,为安全驾驶提供基本保证[1]。
计算机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汽车空调自动调节功能、经济运行控制功能、全面的显示功能、故障检测和安全功能。
1.3汽车空调的特点汽车空调使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结构、材料、安装、布置、设计、技术要求等方面与普通空调有较大的区别汽车的室内工作条件比房间要恶劣得多,如:汽车直接暴露在太阳下或风雪下,隔热措施困难;汽车在行驶时有大量风沙、废气从各种缝隙钻入车厢,造成车厢得空气污染并增加热负荷;汽车得行驶速度变化无常,难以保证稳定得空调工况等等。
特点:1、要求制冷量大,降温迅速。
2、不便于用电力做为动力源,必须要用汽车发动机(简称主机)或辅助发动机(简称辅机)来带动压缩机。
3、系统中冷媒(制冷剂)流量变化幅度大,设计困难。
4、冷凝温度高。
5、制冷剂容易泄漏。
6、由于汽车结构紧凑,制冷装置得安装位置也很紧凑,各种车型必需有专门得车内冷气设备,蒸发器总成得通用化很困难。
7、由于车厢高度低,风量分配不易均匀,因而车内得温度分布不易均匀。
8、当车用空调装置消耗汽车主发动机的动力时,必须考虑其对汽车动力与操作性能的影响,也必须考虑由于车速变化幅度大或变化频繁,给空调系统制冷剂流量控制、制冷量控制、系统设计带来的影响。
1.4汽车空调的分类中央空调系统主要按如下方式分类,参见图1-6:(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2)按承担负荷的介质来分(3)按空调系统的用途分(4)按对建筑物内空气来源分图1-6 中央空调系统常见分类方式其他的分类方法有:按风量是否固定分: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按风管内空气流速分:低速系统(<8m/s)、高速系统( >20~30m/s )按用途分:工艺性空调、舒适性空调按系统精度分:一般性空调、恒温恒湿空调按运行时间分:全年性空调、季节性空调按使用场所分:大型工民建筑用空调、商用空调、户式空调2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与控制2.1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汽车空调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制冷系统:对车室内空气或由外部进入车室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冷却或除湿,使车室内空气变得凉爽舒适。
(2)暖风系统:主要用于取暖,对车室内空气或由外部进入车室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加热,达到取暖、除湿的目的。
(3)通风系统:将外部新鲜空气吸进车室内,起通风和换气作用。
同时,通风对防止风窗玻璃起雾也起着良好作用。
(4)空气净化系统:除去车室内空气中的尘埃、臭味、烟气及有毒气体,使车室内空气变得清洁。
(5)控制系统:对制冷和暖风系统的温度、压力进行控制,同时对车室内空气的温度、风量、流向进行控制,完善了空调系统的正常工作。
2.2 汽车空调系统中的主要结构部件2.2.1压缩机压缩机作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使系统内产生低压,二是把气态制冷剂从低压压缩至高压,并使其温度提高。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中低压和高压、低温和高温的转换装置,其正常工作时实现热交换的必要条件。
汽车空调常见压缩机的主要类型有:曲柄连杆式压缩机、斜盘式压缩机、摇盘式压缩机、旋叶式压缩机、滚动活塞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等,目前汽车常用压缩机类型有旋转斜盘式压缩机、旋叶式压缩机两种,其结构特点是结可靠、工作平稳、振动噪声小[14]。
压缩机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目前汽车上大多采用轴向活塞摇板式(斜盘式)压缩机,轴向活塞摇板式压缩机主要由缸体、前后缸盖、活塞、吸排气阀片、斜盘及摇板等组成。
斜盘与压缩机轴制成一体,摇板经连杆与活塞连接。
汽缸均匀地分布在刚体内部的圆周上。
电磁离合器线圈固装在皮带盘内,当接通电原时,电磁离合器线圈中有电流流过,磁化铁心产生吸力,将衔铁吸附在皮带盘端面,经弹簧片、结合盘驱动压缩机轴旋转。
当压缩机轴旋转时,斜盘驱动摇板轴向反复摇摆,从而带动活塞作轴向往复运动,驱动制冷剂流动。
当切断电源时,电磁离合器线圈中电流消失,铁心吸力消失,衔铁在弹簧片作用下回位,压缩机停止工作,此时的压缩机皮带轮只是受发动机驱动而空转。
压缩机内各运动部件的润滑主要依靠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循环,在吸气腔因压力和温度下降而释放出的润滑油来润滑。
2.2.2冷凝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是一种由管子与散热片组合起来的热交换器。
其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行冷却,使其凝结为高压制冷剂液体。
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均采用风冷式结构,其冷凝原理是:让外界空气强制通过冷凝器的散热片,将高温的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带走,使之成为液态制冷剂。
制冷剂蒸气所放出的热量,被周围空气带走,排到大气中。
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管片式、管带式和鳝片式三种。
(1)管片式它是由铜质或铝质圆管套上散热片组成,片与管组装后,经胀管处理,使散热片与散热管紧密接触,使之成为冷凝器总成。
这种冷凝器结构比较简单,加工方便,但散热效果较差。
一般用在大中型客车的制冷装置上。
(2)管带式它是由多孔扁管与S形散热带焊接而成,管带式冷凝器的散热效果比管片式冷凝器好一些(一般可高10%左右),但工艺复杂,焊接难度大,且材料要求高。
一般用在小型汽车的制冷装置上。
(3)鳝片式它是在扁平的多通管道表面直接锐出鳝片状散热片,然后装配成冷凝器,由于散热鳝片与管子为一个整体,因而不存在接触热阻,故散热性能好;另外,管、片之间无需复杂的焊接工艺,加工性好,节省材料,而且抗振性也特别好。
所以,是目前较先进的汽车空调冷凝器。
2.2.3蒸发器有管片式、管带式、层叠式三种结构类型。
蒸发器和冷凝器一样,也是一种热交换器,也称冷却器,是制冷循环中获得冷气的直接器件。
其作用是将来自热力膨胀阀的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在其管道中蒸发,使蒸发器和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
同时对空气起减湿作用。
蒸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进入蒸发器排管内的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通过管壁吸收穿过蒸发器传热表面空气的热量,使之降温。
与此同时,空气中所含的水分由于冷却而凝结在蒸发器表面,经收集排出,使空气减湿,被降温、减湿后的空气由鼓风机吹进车室内,就可使车内获得冷气。
因此,蒸发器是制冷装置中产生和输出冷气的设备。
2.2.4膨胀阀结构类型有内平衡热力膨胀阀、外平衡热力膨胀阀、孔管(膨胀管)、H形膨胀阀、F形膨胀阀,组合阀六种形式。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使用的膨胀阀是一种感压和感温自动控制式膨胀阀,膨胀阀安装在蒸发器入口管路上。
其作用有:一是降低制冷剂压力,保证在蒸发器内沸腾蒸发;二是调节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以适应制冷负荷变化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膨胀阀并不控制蒸发器的温度。
2.2.5孔管的工作原理孔管又称膨胀管、固定管,是一根装在塑料套内的小铜管,它与膨胀阀一样,是一种节流降压装置,只有循环离合器孔管系统(CCOT)才装有孔管。
孔管与膨胀阀的差别在于:孔管没有运动零件,也不可能调整。
如有故障,多因堵塞,很难清理,一般作更换处理。
安装孔管的空调系统,高压侧有储液干燥器,但低压侧装有积累器。
2.2.6储液干燥器与集液器(1)储液干燥器:贮液干燥器简称贮液器。
安装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其作用是临时贮存从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制冷剂,以便制冷负荷变动和系统中有微漏时,能及时补充和调整供给热力膨胀阀的液态制冷剂量,以保证制冷剂流动的连续和稳定性。
同时,可防止过多的液态制冷剂贮存在冷凝器里,使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减少而使散热效率降低。
而且,还可滤除制冷剂中的杂质,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以防止制冷系统管路脏堵和冰塞,保护设备部件不受侵蚀,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
它主要由外壳、视液镜、安全熔塞和管接头等组成。
它的外壳由钢材焊接或拉伸而成,在其内部装有中心吸管、干燥剂和过滤网等。
(2)集液器:集液器和储液干燥器类似,但装在系统的低压侧。
装有集液器的空调系统通常都用孔管式膨胀阀。
集液器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液态制冷剂液击压缩机,也用来储存过多的液态制冷剂,内含干燥剂也起储液干燥器的作用。
制冷剂从集液器上部进入,液态制冷剂落入容器底部,气态制冷剂积存在上部,经上部出气管进入压缩机。
在容器底部出气管拐弯处装有带小孔的过滤器,允许少量积存在管的弯处机油返回压缩机。
但制冷剂不能通过,因而要用特殊过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