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立意
- 格式:ppt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17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高考作文训练:审题、分析、例文周国平说:“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
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要求:自拟题目;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满与空”这个题目属于关系型作文题,同时它还是一个哲理性的话题。
“满与空”可以是物理属性上的状态,如客人到家,给对方斟酒须要“满杯”;也可以是人心灵深处的状况,“满”可以指物质欲望太甚、日程安排太满等等,“空”可以指心中没有真善美的滋养,生命很空洞、苦涩,过分追逐外界而忘记自我的存在,完全投入到物欲谋求中,忘记心中忽视对道德律的敬畏等等。
【点睛】关系型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我们认为,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
3.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例文】《满与空》行舟水上,在这满满当当的日子里穿梭,心灵却空如旷井。
抬头远望那对嵌在桥身上的楹联: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孤舟漂浮在这一湾细水里,呆坐在船头的我突然想起来了陈逸飞《故乡的回忆》:浅青色的云烟漫过双桥,舟行舟止,或许心灵的慰藉只能寄托于画中,心灵失去了厚度!过了桥,不远处就是“沈厅”,殊不知江南首富沈万三是如何在这“满而实”的制度下做着他那纵横四海的大生意!望着进进出出的行人,我在沉思:“他们究竟是来瞻仰他富有生活的头脑,还是来瞻仰那无尽的财富?也许斜跨的LV 包可以说明一切生活在扑天盖地的“事件中”,心却悬着……”舟止,我轻轻的踏上了青砖的小路,窄窄的小道,亦如这满满的生活拐角处“摩登时空”的咖啡馆便突兀的现在眼前,我停留在那块标牌下,身边一团又一团簇着的人群走了进去人们钟情于这满当当的生活:也门的拿铁咖啡因它的无奶泡而出名;卡布奇诺又因那浓厚的奶泡而深得女孩喜欢;牙买加的南山因其层叠的口感让人心醉……何时起我们不在眷顾西湖的龙井,钱塘的碧螺春?漫不经意之间快节奏的生活也掏空了我们心灵的空间,轻飘飘的!那个斑驳的台面还在,台上装饰物上的细细裂纹如蜘蛛网一样覆盖在它的表面戏台上的两根柱子上的漆已被蹭掉了一半!人来人往的密密的人群,却没有一颗心曾留意着这被遗弃的戏台!是如今这没有缝隙的生活么?看不到台上的长衫圆褂,望不见那细细的碎布,更看不到醉人的兰花指……也许席慕容所说:“戏子在别人是故事里留着自己的眼泪”这样的事少有了吧,或许这些早被这匆匆的人群忽视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秦香莲》……这样的经典似乎被这满满的生活挤掉了,连远处飘来的《梅花三弄》、《高山流水》、《平沙秋雁》也失去了味道!生活得太狭隘心怎能不空?回到了熟悉的高楼大厦——冰冷的混凝土和坚硬的青砖冷漠的垒成的空间,少了一份人情,多了一份心灵的空洞,留下的有进进出出奔波的身影。
二元思辨作文审题立意+构思模型实例指导【考情考向探究】高考思辨类话题从2020年正式起步。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二元关系思辩:“距离与联系”,标准的关系型作文,以疫情为背景,思考“距离”“联系”两者间深层关联。
2021年全线开花。
2021年全国高考,有8套试题,其中有7套作文呈现出关系型思辨性作文。
全国甲试卷“有为与可为”,全国乙卷的“修身、矫思、立义”,全国新高考1卷“强与弱”,全国新高考Ⅱ卷“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浙江卷“取与舍”,大多为二元思辨类作文。
2022年变得更复杂起来。
2022高考全国甲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2022全国新高考丨卷的“本手、妙手、俗手”,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的“选择·创造·未来”,2022高考全国乙卷的“跨越,再跨越”,全国卷四套作文命题,大多呈现三元关系,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论】全国卷高考作文,对考生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因此在作文复习备考中,务必重视二元及多元关系型的作文训练。
【实例解剖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前,“慢”是成事的基础——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欲速则不达”是孔子善意的提醒,“慢工出细活”更是品质的保证,总之,“一切慢慢来!快了出错划不来!”现在,“快”是前进的动力——有“快熟面”就不怕肚子饿,有“动车”“高速公路”就不怕塞车,有“宽频”就不怕资料下载中断,有“宅急送”就不怕物品交寄太晚,身边的事物都告诉我们:“快!否则你就跟不上时代!”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想法、理念,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快”在今天又是否真的必要?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快与慢”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叙事类材料把握所记叙的人、事所表现出的主旨例1:阅读下面文字: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到:“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
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欧雷至少有两种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他好的声音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官司。
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建议,并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终于在26岁时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中所涉及各种角度分析1、从小提琴家的角度看:(1)人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2)要苦练自己的基本功,切实提高自身素质2、从评论家的角度看:人要敢于说真话,不管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只要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3、从背景介绍看:背景介绍中提到“炒作”,这是作文内容与当前生活联系的表现,行文时可以用对比的方式,从当前有些人的浮躁心理入手,谈论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自己,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
父亲却老泪纵横。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训练学习目标:了解关系型思辨类作文掌握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的方法一、真题体验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2021全国甲卷)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
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祥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
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
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2022年新高考一卷(“本手、妙手、俗手”)和2022年新高考二卷(“选择·创造·未来”)二、入学联考作文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准。
2、概念不清。
三、真题演练【2021年高考浙江试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步骤训练】一、读材料,找准思辨话题找出材料的关键句、关键词1.关键句:在题目中勾画2.关键词:二、扣概念,准确理解概念内涵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你对概念的理解,并用一句话表明你的中心观点。
3.概念理解:4.中心观点:三、重思辨,要有相互关系的理解、要有主客轻重5.话题涉及有哪两个或哪几个方面?6.话题的重点你偏向哪一方面?四、明构思,搭好主体框架7.本次作文正式文行文,采用的方式是:A 层进式()B 并列式()C 其他()8.请列出你的正文写作提纲(注意:正文至少要有三个主体段)在横线上用一句话填写你每一层要表达的意思。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单个词语型其标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的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标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如“安”“肩膀”“愿景”“杂”“忙”“问”等。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
审题时,要理解这个词语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
如《肩膀》,这道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比如“肩膀”有个虚指义为“依靠”,也可以是“责任”,还可联想到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联想到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肩膀”,喻指“基础”。
)2、偏正短语型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3、动宾短语型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4、主谓短语型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胜”“红”是写作的重点,“花”则可以是实物,也可以取其比喻义。
5、并列短语型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如《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6、完整句子型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三元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十四)(86至90练)目录86【浙江省Z20联盟第一次联考】话题:“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哈哈镜”87【东莞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话题: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88【2022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三月联考】话题: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89【2022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三月联考】话题:亲知、闻知和说知90【武汉市2023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话题:“进档、倒档和空档”【正文】86【浙江省Z20联盟第一次联考】话题:“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哈哈镜”【作文真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各具功用的镜子:望远镜——放眼远方,显微镜——揭微显隐,太阳镜——抵挡强光,哈哈镜——开怀一笑。
这些镜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也颇有寓意和启发。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如果想给自己的心灵配装两面必需的“镜子”,那么,你怎么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选择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
【原题答案】23. [立意解读]材料从物理功能方面提示了四种镜子的作用,而联系人生,四种镜子又都有心灵作用:望远镜一-志存高远/心怀远方/目光要长远,风物长宜放眼量;显微镜- -- 努力看清自己的不足/交友识人要看细/善于发现自已或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太阳镜- --看淡名利,看轻荣导,拒绝诱惑;哈哈镜一--乐观豁达,笑对烦恼、苦难等。
考生应当选定上述四镜中的两镜,分析、挖掘其中的寓意,然后结合人生、社会现实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即可。
【作文指导】(语文畅学优陈保侯)1.四面镜子,四层关系。
作文材料引出四面镜子,“望远镜,显微镜,太阳镜,哈哈镜”,并对其物理学功用进行简短的精准介绍。
四面镜子功用不一,作文要求从这四面中选取两面展开思考。
可选择的多元关系为四层,思考的范围为两层。
高考思辨性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快与慢(审题立意+佳作示例)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普速列车速度不快,逢站必停,票价实惠,最低仅1元。
在高铁快速普及的时代,“小慢慢”承载着沿线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发展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
我们追求速度,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越快越好,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
在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处理快与慢的关系?请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主题:人生感悟理性思辨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审题立意】【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小慢慢”服务广大群众的彰显的“温度”,引发我们对于“快与慢”的思考。
“我们追求速度,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越快越好,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这句话体现了出题者的态度,也帮助我们扩展思路。
“快与慢”是关系型的话题,最好要围绕其关系展开,全面分析:快的优劣,慢的好坏,以及何时应该快,何时应该慢,什么情况下快,什么情况下慢等等。
本题属于“矛盾关系”的关系类话题作文。
本话题是针对当前社会追求速度、普遍求快的心理而出的一道题。
“快”固然有好的一面,但是一味地求快,却可能失去很多的东西,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和“快”相比,“慢”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慢”却也给人类带来很多财富,比如说材料中的“小慢慢”,我们熟知的“慢工出细活”,只有慢火才能熬出好汤。
但是“慢”就一定好吗?也不尽然。
所以,我们在构思这个话题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要突出哪一点,突出“快”,还是突出“慢”,还是二者并驾齐驱,都要很明显地表示出来,不要含糊。
其次,在论述的时候,必须要辩证地论证,不能绝对化。
避免绝对化的一个方法就是在论述的时候,首先给自己预设一个前提,比如重点是谈“慢”,你可以把观点建立在当前人们普遍求快这个前提上,借此反思,提出在某些时候慢下来,这样的观点就比较辩证,也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同。
关系型思辨作文审题立意精选(二)(11至20练)11【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二模作文题】话题:俯视、仰视与平视12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10月联考】话题:常识与反常识13【2022届高三炎德·英才十月大联考(长郡月考2)】话题:“增压和减压”14【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高三年级10月联考】话题:经典阅读与文化自信15【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年级9月底联考】话题:速度与温度16【2021·吉林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话题: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17【2021·辉南县第六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话题:遗憾与辉煌18【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话题:理解与包容19【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话题:经典(传统)与时代20【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话题:边界与打破边界【正文】11【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二模作文题】话题:俯视、仰视与平视【真题传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
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景仰;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
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与心态。
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言。
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概念理解:①俯视:居高临下,态度傲慢;人人均有独立人格、权利与自尊心,需要得到尊重,故情感上不愿意被他人居高临下地俯视;②景仰,也就是仰视,是一种崇拜,带有看轻自我的意思;③视角,也就是从哪一个角度去看,俯视与仰视就是视角,这里还有一种视角,暗含题意中,值得探讨的就是“平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