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安装中冲洗滤芯的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169.93 KB
- 文档页数:2
液压更换滤芯的正确方法液压系统中的滤芯是非常重要的组件,它可以阻止杂质、污染物和其他不良物质进入到系统中,从而保护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定期更换滤芯是确保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步骤。
下面将介绍液压更换滤芯的正确方法。
一、准备工作1.确定滤芯类型: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确定所需的滤芯类型和规格。
2.获取更换配件:根据滤芯类型和规格,获取相应的更换滤芯,并备好更换所需的工具和辅助材料(如手套、擦布、滤芯密封圈等)。
二、停机和排液1.停机:在更换滤芯之前,确保液压系统已经停机,并且释放掉系统中的压力。
2.排液:打开系统上的排液阀门,将液压油从系统中排出,以防止滤芯更换时液压油流失。
三、拆卸旧滤芯1.定位滤芯:根据液压系统的结构和布置,确定滤芯的具体位置,并进行辨认。
2.拆卸旧滤芯:使用相应的工具(如滤芯拔出器)将滤芯从滤芯座位上拆卸下来。
四、清洁滤芯座位1.清洁滤芯座位:使用擦布和清洁剂仔细清洁滤芯座位,确保座位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
2.更换密封圈:将滤芯座位上的密封圈取下,并用新的密封圈进行更换。
五、安装新滤芯1.安装滤芯:将新的滤芯放置到滤芯座位上,并轻轻按下,直到完全安装到位。
2.检查位置:确保滤芯已正确安装并在座位上密封,没有松动或歪斜。
六、润湿滤芯润湿滤芯:在启动液压系统之前,根据滤芯的规格和要求,适当润湿滤芯。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液压油或磨合液轻轻涂抹在滤芯上。
七、启动系统和测试1.启动系统:关闭排液阀门,并启动液压系统,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2.观察检查:检查滤芯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
3.测试性能:检查液压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压力、流量、温度等,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液压系统的滤芯更换周期应根据具体工作条件和制造商的建议来确定。
及时更换滤芯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之一、定期检查和更换滤芯有助于延长液压系统的寿命,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液压更换滤芯的正确方法包括准备工作、停机和排液、拆卸旧滤芯、清洁滤芯座位、安装新滤芯、润湿滤芯、启动系统和测试。
如何清洗液压油/润滑油滤芯?液压油和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而油滤芯则是保证油质量的紧要构成部分,它能够过滤掉机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污染物,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但是,随着油滤芯使用时间的增长,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就会越来越多,油滤芯的过滤本领也会降低,最后导致机器异常运转和损坏。
因此,定期清洗油滤芯是特别必要的工作,本文将对清洗液压油/润滑油滤芯的方法进行介绍。
准备工具清洗液压油/润滑油滤芯需要一些专业性工具,包括:•油滤芯清洗器:常见的为喷淋式和超声波式两种,喷淋式经济实惠,超声波式清洗效果更佳。
•清洗剂:在清洗液压油/润滑油滤芯时,使用清洗剂能够加速清洗过程,使清洗效果更佳。
•压缩空气:使用压缩空气可以将油滤芯上的残留污垢和灰尘彻底清除。
•防护设备:清洗时需要戴手套,防止手被清洗剂烧伤;戴口罩和专业防护眼镜,避开对身体造成危害。
清洗步骤步骤一:拆卸油滤芯首先需要将液压油/润滑油滤芯拆卸下来,一般情况下,机械设备的手册中会有说明。
在拆卸油滤芯前,需要确认油路上是否有油,假如有,需要插入油孔塞或者依照手册上所示的方法先排掉油,再拆卸滤芯。
步骤二:清洗油滤芯将油滤芯放置于专业的清洗器中,喷淋式清洗器可以喷洒清洗剂,超声波清洗器则需要借助液体振动来清洗。
让清洗器运行一段时间(视清洗器不同而异),期间需要不断更换清洗液和过滤袋,直至滤芯变得干净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清洗剂的浓度不要过高,否则会导致损坏油滤芯。
步骤三:漂洗将清洗完的油滤芯使用清水反复漂洗,直到滤芯上的清洗剂和污垢完全被冲洗掉。
步骤四:烘干使用压缩空气将油滤芯上的水分和残余杂质吹干,或者让滤芯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
需要提示的是,不要让滤芯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否则会导致滤芯变形,从而无法再次使用。
步骤五:装回滤芯经过以上步骤清洗完油滤芯后,需要依照原方向重新安装到机械设备中。
需要确认滤芯安装的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确。
注意事项•在清洗液压油/润滑油滤芯时需要戴手套,防止手被清洗剂烧伤。
浅谈液压滤芯的更换注意事项在液压系统中,滤芯是特别关键的部件之一、它可以过滤掉流体中的杂质,防止这些杂质进入设备中磨损设备、堵塞油路等问题。
但是滤芯也需要定期更换,否则它也会失去滤芯的过滤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液压滤芯的更换注意事项。
1. 更换周期液压滤芯的使用周期与使用条件有关,需要依据条件、压力和污染物量确定更换周期。
假如系统压力高或者液压油的质量不好,那么滤芯的更换周期需要更加频繁。
在更换滤芯周期确定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滤芯使用寿命是不一样的,需要依据使用说明或生产商供应的更换周期来进行操作。
另外,在一些恶劣环境下,比如粉尘较多的工作现场,更换周期可能要更加频繁。
在这些情况下,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统计时间来确定滤芯的更换周期。
2. 更换操作在更换滤芯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比如关闭液压系统、拆卸滤芯、清理滤芯座等。
以下是更换滤芯的简单步骤:(1)关闭液压系统在更换滤芯之前,需要将整个液压系统关闭,避开油液流量过大导致挥霍。
(2)找到滤芯位置在更换滤芯时,需要找到滤芯的位置。
滤芯的位置不同,更换方法也不同,所以必需先了解滤芯的位置。
(3)拆卸滤芯接下来需要拆卸滤芯。
滤芯拆卸时需要注意,避开将污秽的液压油液污染其他机械设备。
(4)清理滤芯座拆卸滤芯后,需要将滤芯座清理干净。
可以使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清洁工具。
清理完毕后,需要检查滤芯座有无损坏和漏油等情况。
(5)更换滤芯在清理干净滤芯座后,可以将新的滤芯安装在座位上。
装滤芯时需要注意滤芯的方向,并且必需确保滤芯与座口紧密贴合。
(6)启动系统在完成滤芯更换后,需要启动液压系统,并进行测试,确保液压系统正常。
3. 选择合适的滤芯在更换滤芯时,确定要选择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滤芯。
市场上滤芯的材料、大小、类型很多,应当依据系统的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滤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滤芯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液压油,选择时确定要细心认真,不要选错。
4. 定期检查滤芯在更换滤芯之后,要定期进行滤芯的检查。
浅谈轧钢厂液压系统的冲洗工艺1 液压冲洗工作的意义轧钢厂的液压系统属于高压系统,压力要求在20~30MPa之间。
控制阀用了较多的比例阀和伺服阀。
高压高配置的液压系统对清洁度要求很高,传动系统不低于NAS7级,伺服系统不低于NAS5级。
而液压系统在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各种杂质的污染,包括原始管路内的杂质、管件打坡口产生的碎屑、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等。
做好液压系统的冲洗工作,可以将杂质清除到要求范围以内,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冲洗参数的确定2.1 临时冲洗站的选择一次冲洗不能用正式液压站,要用临时冲洗站,油箱的容积按照式(1)计算:Q1=5Q2 (1)式中:Q1——冲洗需要油箱的容积,m3Q2——冲洗回路管道容积,m3冲洗时,冲洗介质要处于紊流状态,要求雷诺系数Re大于4000。
产生紊流的最小流量根据公式(2)和(3)计算:Re= (2)= (3)式中:——流量,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运动粘度,单位为平方毫米每秒(mm2/s)——管路内径,单位为毫米(mm)我厂用的冲洗泵站排量为2200L/min,能够满足冲洗对泵的流量要求。
2.2 冲洗用油量的确定冲洗用油可用工作介质,也可用和工作介质兼容的低粘度的专用冲洗油,我厂用的是壳牌32号专用冲洗油。
用油量按公式(4)计算:QZ=f(Q1+Q2)(升)(4)式中:QZ——冲洗用油量(升)Q1——油箱内满足泵吸入和加热的最少存油量(升)Q2——管道内的油量(升)f——损耗系数,一般取1.22.3 冲洗温度的选择冲洗温度要在合适的范围内,温度太低,粘度增加,阻碍冲洗介质的流动性;温度太高,冲洗油会变质,降低冲洗效果。
当用高水基液压液冲洗时,冲洗液温度不宜超过50℃,用液压油冲洗时,冲洗油温度不宜超过60℃,在不超过上述温度下,冲洗油(液)温度宜高。
可通过冲洗站的加热装置来控制油箱的温度。
2.4 冲洗压力的选择冲洗压力用来克服冲洗介质流动时的阻力,压力太低介质流动性不好。
液压系统污染后(管路)的冲洗规范和要求一.技术准备1. 此方法只针对液压系统管路的冲洗,不包括液压站、油缸、马达等用油设备。
2. 索要液压系统原理图,弄清系统回路,其中包括各种阀组的换向动作,如系统较大不利于冲洗,可将系统拆分为2~3个回路或更多回路。
3. 如无特殊要求,一般带阀组冲洗(尽量带阀组冲洗)。
4.根据冲洗流速v>6m的要求,结合管径大小、管路长短、阀组多少(即考虑管道阻力)选择适合的冲洗液压站(大、中、小)。
5.落实原有液压站接口(入口)和各用油设备如马达、油缸接口(出口)形式和尺寸。
6.如有必要应到现场实地观察设备形状、结构,以便综合考虑冲洗实施方案。
二.材料准备1.加工各种接口所需连接件2.准备各种必要的连接软管(我们冲洗站接口尺寸为SAE2″、SAE1 1/2″、SAE1 1/4″重型)。
3.过滤器中的滤芯提前换好,另备数个滤芯。
4.备好现场冲洗的所需工具。
三.现场施工1.冲洗现场业主须提供75Kw电机的电源和50平方的3+1备用电缆。
2.业主备好冲洗用液压油(最好用今后工作使用的相同品牌和型号的液压油)。
3.冲洗液压站放在离管路接口较近的地方,接好电源后试车,调好电机转向。
4.连接好冲洗回路的各个接口,不用的端口封堵好。
5.打开冲洗站的所有截门,包括出油口、回油口、旁通回路。
6.冲洗站启动后,流量应逐渐加大,此时调节旁路截门,直至关闭。
7.冲洗开始后,应每隔20分钟用橡胶锤敲打管路各处,使管内杂质污物随震动流出。
8.冲洗2小时后管内油温应>40℃(随环境温度和管路长短不同有所不同),如温度过低可调节回油截门,使回油压力和流速加大,如温度>55℃应打开风冷降温。
9.如用设备所带液压站冲洗,过滤器应装在回油管路上,且回油口压力不应大于17bar,测压取样点放在过滤器的入口端。
10.冲洗2小时后并油温在40℃以上,即可用在线油品检测仪取样测试,油品指标好于NAS7级即完成冲洗,如未达标则继续冲洗,每2小时检测一次,直至合格达标。
液压过滤器选型设计指南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液压过滤器的设计原则、注意事项、液压过滤器各项参数的选择,以及例举了液压过滤器选型设计的案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79 液压过滤器技术条件Q/SY 012 015 液压过滤器选用规范3 术语、符号及定义GB/T 20079确定的术语、符号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过滤精度指油液通过过滤器时,能够穿过滤芯的球形污染物的最大直径,以微米(μm)表示。
3.2过滤器最大流量由制造商所推荐的在规定运动粘度下通过被试过滤器的最大流量,以单位L/min表示。
3.3纳污容量指过滤器的压力降达到极限值时,滤芯所容纳的污染物重量,以单位kg表示。
3.4过滤比过滤器上游大于等于某一给定尺寸χ的颗粒污染物数量与下游大于等于同一给定尺寸的颗粒污染物数量之比,用βχ表示。
3.5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P总被试元件为装有洁净滤芯的洁净过滤器,其测得的入口与出口压力之差。
3.6壳体压降△P壳体过滤器不装滤芯时的压降。
3.7洁净滤芯压降△P滤芯洁净滤芯所产生的压降,其值等于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减少壳体压降。
4 工作原理与结构型式4.1 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过滤器的典型结构见图1。
图1 液压过滤器典型结构油液从进油口进入过滤器,沿滤芯的径向由外向内通过滤芯,油液中颗粒被滤芯中的过滤层滤除,进入滤芯内部的油液即为洁净的油液。
过滤后的油液从过滤器的出油口排出。
4.2 过滤器的分类过滤器按其用途及安装部位,可分为如图2所示的5种不同类型。
图2 过滤器安装位置示意图设计系统时采用哪种或哪几种过滤方式的组合应根据系统液压元件类型,工况,成本和整机布置综合考虑,可参考表1所示优缺点设计最优的系统过滤方案,其中,吸油过滤容易导致液压泵吸空,建议尽量不采用高精度吸油过滤方案。
液压软管总成清洁度控制摘要:元件清洗和系统冲洗的目的就是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的早期故障。
冲洗的目标是提高油液的清洁度,使系统油液的清洁度保持在系统内关键液压元件的污染耐受度内,以保证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和元件的使用寿命。
本文针对此问题,主要分析了在装配前对液压系统各个元件的清洗与液压系统在总装后进行的冲洗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液压软管;总成;清洁度;控制一、在装配前对液压系统各个元件的清洗液压元件在加工、装配和维修等过程的每一个工艺环节后不可避免地残留留有污染物。
清洁度不符合要求地元件装入系统后,在系统油液冲刷和机械振动等的作用下,元件内部固有的污染物会从粘附的表面脱落而进入油液中,使系统受到附加污染。
因而在元件装配入系统前必须采取清洗措施,使元件达到要求的清洁度。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浸渍清洗,机动擦洗,超声波清洗,加热挥发物和酸处理法等。
使用时还可以把这些方法加以组合或进行多步清洗,依次在相邻的两个或三个清洗槽(机)中清洗,由于各清洗槽(机)清洗污染度不同,所以清洗液的配方及加热温度是各不相同的。
溶剂浸渍清洗是将被清洗的零件浸入带有加热设备的清洗槽中(加热温度一般为35~85度),并在清洗液中通人压缩空气或蒸气,使清洗液处于动态之中,浸渍时间4~8小时。
对于油污严重的零件,清洗时还需要手工擦抹。
机动擦洗可采用软毛刷子刷去污物,以保持元件的精度和低的粗糙度。
如网式滤油器,老是用硬的钢丝刷,有时会损坏过滤芯或改变过滤精度。
高精度,低粗糙度的液压阀体,使用带磨料球的尼龙去刺刷洗刷阀孔端部、孔道交接处及沉割槽等。
该尼龙去刺刷的刷头是由直径为0.3~0.6mm的黑色尼龙丝及规格为M20的绿色碳化硅磨料粘接而成。
超声波清洗利用适当功率的超声波射入清洗液中,形成点状微小空腔,当空腔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突然破灭,形成局部真空,周围的流体以很高的速度来填补这个真空,产生具有几千个大气压的的强大声压和机械冲击力(即空化作用),使置于清洗液中的零件表面上的污染物剥落。
液压更换滤芯的正确方法
1.断电并关闭电源:在更换液压滤芯之前,需要先断开液压系统的电源以确保安全。
2.排除压力:将阀门打开,让油液流向对应股票电影的阀门,等待油压降至零。
3.卸下滤芯:打开滤芯的安装盖,卸下旧滤芯进行更换,注意不要将污染物掉落在油箱中。
4.清理滤芯底盖:在更换之前清除底部滤芯腔的残留,以确保新滤芯能过滤更好的油液。
5.安装新滤芯:安装新滤芯时,请先拆下密封垫圈,检查滤芯是否损坏或变形,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更换。
6.确保安装正确:确保滤芯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并取向正确。
7.启动液压系统:安装所有零件并上油后,启动液压系统,注意观察有无泄漏异声。
8.循序逐渐的升压:应该逐渐逐渐增加液压系统的压力,确保新安装的滤芯的有效性。
9.检测液压系统:在液压系统稳定之前,请使用专用仪器检查其完好性,以确保系统能正常工作。
10.记录更换日期:更换液压滤芯后,请及时记录更换日期,并在滤芯上标注更换日期。
液压站(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液压站(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 安装:必须对管路进⾏循环冲洗。
⽤循环冲洗过滤装置使液压系统的管路反复冲洗过滤, 采⽤变换冲洗⽅向和振动管路的办法加强冲洗效果,并经常检查过滤器滤芯情况.循环24-72⼩时后,将装置中的滤芯更换成过滤精度10微⽶的滤芯,继续循环冲洗过滤,直到化验油品的清洁度不低于NSA1638标准9级,或不低于ISO4406标准18/15级后结束循环冲洗过滤装置.各电磁换向阀接线时,应严格按规格中规定的电压和电流值进⾏配接,并通过操作台上的相应开关反复操作⼏次,检查动作的灵活性,正确性,可靠性。
2 调试前的准备⼯作:2.1 清洗油箱,盘形制动器,以及各个液压元件,清洗⼲净是液压站能否正常⼯作的关键。
2.2 由于新油的清洁度不能满⾜液压系统要求,向油箱加⼊新油时,必须⽤过滤精度为10um的滤油车,通过空⽓滤清器(序号4)加油。
向油箱灌注规定的液压油到合适的液位。
2.3 检查蓄能器充⽓情况。
蓄能器充⽓介质为氮⽓,将充⽓⼯具C处连到氮⽓瓶,从蓄能器上卸下保护帽和⽓阀帽,放松充⽓⼯具的锁紧螺母D,将螺母E与蓄能器上充⽓阀相连,然后拧紧D和B,把⼿柄A逆时针旋到底。
关闭充⽓⼯具,打开氮⽓瓶上的截⽌阀,调节氮⽓减压器,把氮⽓瓶的压⼒由减压器减到较低压⼒,顺时针慢慢转动⼿柄A,顶杆顶开充⽓阀,然后让氮⽓缓缓充⼊⽓囊,看压⼒表压⼒到要求为⽌,充⽓压⼒为1.2倍P⼀级值。
充⽓完毕应将⼿柄A逆时针旋到头,关闭充⽓⼯具。
在关闭截⽌阀和减压器后,应打开充⽓⼯具上的放⽓塞B,放掉管路上的残余⽓体,然后卸下充⽓⼯具,检查有⽆漏⽓,最后装上⽓阀帽和保护帽。
蓄能器充⽓时,应打开截⽌阀15,在蓄能器内油压压⼒达到零后进⾏。
2.4按液压站的电控原理图检查配接电线是否正确。
2.5油箱加满油后,点动开关检查电机转向,从泵的轴端看,顺时针⽅向为正确,如果电机反转,重新对电机进⾏接线,防⽌损坏油泵3 调试后的技术性能达到以下的要求:3.1 油压稳定:⼯作油压在1MPa~0.8Pmax之间变化时不允许有⼤于±0.6MPa压⼒振摆现象, 不允许有振幅⼤于0.2 MPa的⾼频振荡。
液压系统过滤器的选用作者:罗洪波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4期罗洪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摘要:本文分析了控制液压系统污染的必要性,指出了过滤器对于液压系统的重要性,并详细地论述了如何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合理地选用过滤器。
关键词:液压系统过滤器选用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c)-0074-02过滤器的作用是清除液压系统工作介质中的固体污染物,使工作介质保持清洁,延长系统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液压元件工作性能可靠。
据统计,75%左右的液压系统故障是由工作介质的污染造成的。
因此,过滤器对液压系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元件。
随着液压技术的广泛应用,液压系统在机械行业中的维护运行成本也随之提高。
如何有效经济地选用过滤器,来降低维护运行的成本,应该引起设计人员和维护维修人员的重视。
过滤器的使用性能不尽相同,其过滤机理各有特性,在选择过滤器的过程中应注重考虑过滤器的过滤材料相容性、过滤精度、流量压差特性、滤芯强度等主要参数。
1 滤芯材料的相容性为了保证滤芯的使用寿命,滤芯材料与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的相容性要好。
相容性好,意味着受工作介质的热影响,滤芯材料不能出现软化或熔融的状态,另外在酸、碱和其他化学药剂的影响下,滤芯材料的机能不应很快地发生变脆、发涨、变软、被分解等现象。
国际标准(ISO 2943)规定,滤芯材料与某一指定液体的相容性要在高温下把滤芯浸泡在系统液体中,以验证滤芯保持它的抗破裂性额定值的能力。
具体做法为:(1)对滤芯进行结构完整性试验(ISO 2942),气泡点压力应达到生产要求的范围。
(2)将滤芯浸泡在指定的系统用液体中至少72小时,液体温度应比制造厂推荐最高工作温度高15°C,随后进行抗破裂试验,然后按ISO2942对滤芯进行结构完整性试验,无可目测的结构损坏或功能降低的现象。
[1]2 过滤精度的选择过滤精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负载特性、工作环境、元件污染敏感度、元件更换成本、系统寿命要求、安全性要求和停机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
液压过滤器选型设计指南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液压过滤器的设计原则、注意事项、液压过滤器各项参数的选择,以及例举了液压过滤器选型设计的案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79 液压过滤器技术条件Q/SY 012 015 液压过滤器选用规范3 术语、符号及定义GB/T 20079确定的术语、符号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过滤精度指油液通过过滤器时,能够穿过滤芯的球形污染物的最大直径,以微米(μm)表示。
3.2过滤器最大流量由制造商所推荐的在规定运动粘度下通过被试过滤器的最大流量,以单位L/min表示。
3.3纳污容量指过滤器的压力降达到极限值时,滤芯所容纳的污染物重量,以单位kg表示。
3.4过滤比过滤器上游大于等于某一给定尺寸χ的颗粒污染物数量与下游大于等于同一给定尺寸的颗粒污染物数量之比,用βχ表示。
3.5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P总被试元件为装有洁净滤芯的洁净过滤器,其测得的入口与出口压力之差。
3.6壳体压降△P壳体过滤器不装滤芯时的压降。
3.7洁净滤芯压降△P滤芯洁净滤芯所产生的压降,其值等于洁净过滤器总成压降减少壳体压降。
4 工作原理与结构型式4.1 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过滤器的典型结构见图1。
图1 液压过滤器典型结构油液从进油口进入过滤器,沿滤芯的径向由外向内通过滤芯,油液中颗粒被滤芯中的过滤层滤除,进入滤芯内部的油液即为洁净的油液。
过滤后的油液从过滤器的出油口排出。
4.2 过滤器的分类过滤器按其用途及安装部位,可分为如图2所示的5种不同类型。
图2 过滤器安装位置示意图设计系统时采用哪种或哪几种过滤方式的组合应根据系统液压元件类型,工况,成本和整机布置综合考虑,可参考表1所示优缺点设计最优的系统过滤方案,其中,吸油过滤容易导致液压泵吸空,建议尽量不采用高精度吸油过滤方案。
液压系统安装中冲洗滤芯的选择
液压系统管道安装完之后的油循环冲洗是目前清除液压系统管道在制造和安装中形成的污染物的通用方法,也是保证液压系统清洁度的有效手段。
在油循环冲洗准备过程中,除回路的合理布置、泵及油箱的正确选用外,综合考虑过滤成本、过滤达效时间及系统连续使用周期,以达到良好的性价比,过滤器滤芯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液压系统油循环冲洗回路具有流量大、压力低、流速快、杂质多的特点,这就要求选择的滤芯具有相关特性:过滤精度应满足液压系统的要求,具有足够大的过滤比和纳污量,压力损失小,通油能力大,价格低廉。
1、滤芯选型
滤芯是一种多孔性的物质结构,利用这种多孔隙介质滤除悬浮在油液中的固体颗粒物,依靠下述两种机理来截获颗粒,清除污染物:①直接阻截机理,是用机械的方法,用筛过滤直接阻截污物;②表面吸附机理,是用表面力的方法,例如静电吸附效应或分子黏附效应。
滤芯按其过滤机理分为表面型、深度型和吸附型三种形式:
①表面型滤芯的整个过滤作用是由一个几何面来实现的。
滤下的污染物杂质被直接阻截在滤芯元件靠油液上游的一面。
滤芯材料具有均匀的标定小孔,可以滤除比小孔尺寸大的杂质。
它采用的是直接阻截机理,由于污染杂质积聚在滤芯便面及上游区域,因此很容易堵塞并且对小孔尺寸的污染物不具有过滤作用。
网式,线绕式滤芯属于这种类型。
由于过滤精度和纳污量不高,在液压循环冲洗中仅用作吸油过滤器来保护冲洗泵。
例如曾在某工程中使用如下图所示的不锈钢网式滤芯作为油循环冲洗主过滤元件,滤芯精度为5μm,原考虑不锈钢网式滤芯可拆洗后重复使用而降低冲洗费用,但由于较低的纳污量不能达到冲洗效果,使冲洗时间延长过多,得不偿失。
所以这类滤芯只能用于系统污染要求不高的短时间初过滤中。
②深度型滤芯为多孔可透性材料,内部具有曲折迂回的通道。
大于表面孔径的杂质直接被截留在外表面,较小的污染物杂质进入滤材内部,在通道壁上碰撞,由于吸附作用被阻留。
此类滤芯综合采用了直接阻截机理和表面吸附机理,滤材内部的通道也有利于污染杂质的沉积。
纸质、毛毡、烧结金属、陶瓷和各种纤维制品等属于这种类型。
特别是纸质滤芯由于价格便宜,在液压油循环冲洗中广泛应用,但这类滤芯要按时更换且不可再次重复使用。
并且注意不同厂商提供的滤芯骨架型式,这对使用也有很大影响,图二是一种典型的纸质滤芯。
③吸附型滤芯是把油液中的有关杂质靠磁性吸附在其表面上。
是单一采用表面吸附机理的型式,其典型代表是磁心滤芯。
由于在液压油循环冲洗中杂质的多样性,此型滤芯较少采用。
2、过滤精度
过滤精度是指油液通过过滤器时,能够穿过滤芯的球形污染物的最大直径,单位为μm。
过滤精度是直接阻截机理的量化值。
由于深度型滤芯不仅采用直接阻截机理还采用了表面吸附机理,所以说,及时对于小于过滤精度的污染物同样具有明显的过滤效果。
由于高的过滤精度与大的纳污量很难同时满足,过滤精度的选择应与系统相匹配,并非越高越好。
在工程实际中,为解决过滤精度与纳污量这一矛盾,还通常采用先低过滤精度、大纳污量的滤芯粗滤,再用高过滤精度、小纳污量的滤芯精滤的方式。
3、滤效比
过滤比β是指过滤器上游单位容积中大于等于某一尺寸的颗粒数与下游油液中单位容积中同尺寸颗粒数之比。
过滤比能确切的反应滤芯对不同尺寸颗粒污染物的过滤能力。
β值越大,过滤效率越高!随着β值的增加,滤芯的压力降也会不断增高。
4、纳污量
纳污量是滤油器在压力降达到规定值以前,可以滤除并容纳的污染物数量。
这项性能指标靠通过性试验确定。
滤芯的纳污量越大,使用寿命越长,所以它是反映滤芯寿命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滤芯过滤面积越大,纳污量越大,增大过滤面积,可以使纳污量成比例的增加。
5、通油能力
通油能力也叫过滤能力,指在一定压差下允许通过滤芯的最大流量。
通油能力必须满足系统的要求并且有一定裕度。
液压系统安装是大型生产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环,而油循环冲洗又是液压系统安装的关键控制工序之一,选择过滤精度与液压系统清洁度要求相匹配,并非越高越好。
滤芯应具有足够的过滤比和纳污能力,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流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