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荷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28
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两种电荷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些现象呢?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electriccharge)。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带电的物体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呢?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 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图15.1-1)。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 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图15.1-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2物理九年级实验发现,电荷间有相互作用,相同电荷及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
人们还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或者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positive charge),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negative charge)。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为了方便起见,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column),简称库,符号是C。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C。
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图15.1-2)。
金属球金属杆绝缘垫金属箔原子及其结构图15.1-2否带电验电器能显示物体是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也有进一步的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electro n)在核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