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分析技术 付大友
- 格式:ppt
- 大小:14.48 MB
- 文档页数:12
元素分析与扫描电子显微术分析技术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这两种技术在意见判断各种材料的元素成分、结构特征以及反应机理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指对不同材料的组成成分,特别是元素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各种材料在本质上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而这些原子和分子本身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因此,对材料中不同元素的含量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目前,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分析法、物理学方法以及化学方法。
其中,物理学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化学方法包括火焰光度法、甲醛化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扫描电子显微术分析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术(SEM)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表征材料结构和表面性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使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通过反弹回来的电子来获取样品表面的形貌、组成成分及其他特征。
同时,SEMS还可以进行形貌、结构和成分等多种量化和定性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分析过程中,SEM会先将电子束通过物镜池和电磁透镜系统进行聚焦,然后将被映射到样品表面上,通过映射角度和电子反冲的情况来获取样品表面的形貌和成分分布信息。
目前,常用的SEM 成像分析方法包括简单的成像、高清成像、线扫描等。
SEM技术的发展还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如低温SEM、高分子SEM、同步辐射SEM、显微X衍射仪及SEMs的局部电化学测量等。
这些新的技术不仅提高了SEM的分析能力,同时也扩展了其使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三、总结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元素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术分析技术凭借其高精度、可靠性和成本效益等优势,对松散有机和无机材料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这两种技术在各自的应用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们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它们继续推动着现代科学研究的进步。
显微学中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研究人员对显微学领域的电子显微技术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电子显微技术是一种应用电子束、像差校正和成像处理等技术来对样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比传统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可以让我们了解原子结构和成分分布等信息。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电子显微技术在显微学中的应用。
一、透射电子显微技术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是一种通过将电子束透射样品来成像的技术。
电子束从样品的一侧进入,并穿过样品到达另一侧,最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探测器进行成像。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常常可以显示出达到10纳米以下的细节。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在材料科学、纳米材料研究、肿瘤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可以用于显示纳米颗粒的内部结构和表面形貌。
这使得我们能够了解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和性能,为设计和制造高性能材料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可能性。
在肿瘤学中,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可以用于显示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更好地理解肿瘤细胞的构成和行为。
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子束扫描样品来成像的技术。
电子束从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探测器中发出,并由样品反射或散射回来,然后形成图像。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可以显示出达到1纳米以下的细节。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医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可以用于显示材料表面的形貌、晶格和组织结构。
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为材料设计和制造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可能性。
在生物学和医学中,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可以用于显示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组成。
这对于分析细胞和组织的特性和功能非常重要,可以为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在纳米技术中,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和检测纳米器件和结构。
这可以为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准确的方法和手段。
《电子显微新技术》教学总结及体会摘要:在现代科研和实践中,电子显微技术,包括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在材料分析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电子显微新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材料、机械、电子、化工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我们针对该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的情况,从教学内容以和教学方法及手段方面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心得体会。
关键词:电子显微;新技术;总结;体会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57-02收稿日期:2016-11-04基金项目:基于Pt-C 协同增强一维复合半导体光催化产氢的研究作者简介:张鹏(1987-),男(汉族),河南许昌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功能纳米纤维材料。
电子显微镜在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分辨的电子显微镜能够将人眼睛的分辨能力从毫米级提高到亚原子级,大大提高了人们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能力[1]。
《电子显微新技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选修专业课之一,主要阐述电子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适当反映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的新理论、新进展。
课程着重讲述新型扫描电子显微技术、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和光电子能谱仪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运用到材料研究和表征中,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目的,并初步掌握新型电子显微技术的使用规范和方法,为从事高性能功能材料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由于授课对象为硕士研究生,他们在本科学习期间已经对电子显微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触,所以在这一课程的教课过程中,我们对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和改善,以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鉴于此种情况,对《电子显微新技术》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做了总结,并涉及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内容方面1.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电子显微新技术》这门课程的学时为32个学时,其中包括2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以及10个学时的实验学时,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时,明确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不在一些不重要的繁枝细节上浪费时间,一切以达成教学目标为主。
在微乳液中5—Br—PADAP光度法测食品中铜
刘兆霖;陈余君;付大友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年(卷),期】2001(11)4
【摘要】在pH2 .5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介质 ,微乳液中 ,2 -〔5 -溴 - (2 -吡啶偶氮 )〕 - 5 -二乙氨基苯酚 (5 -Br -PADAP)与Cu(Ⅱ )生成稳定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5 5 5nm ,Cu(Ⅱ )的线性范围为 (0 .2 5~2 5 ) μg/2 5ml,摩尔吸光系数为6 .4× 10 4 L/mol·cm ,最低检测浓度0 .0 1μg/ml。
用于食品中铜的测定 ,结果准确可靠。
不同样品加标回收率 89.5 %~ 10 4% ,RSD为 0 .6 0 %~ 1.2 %【总页数】3页(P391-393)
【关键词】微乳液;5-二乙氨基苯酚2-[5-溴-(2-吡啶偶氮)];分光光度法;铜;食品【作者】刘兆霖;陈余君;付大友
【作者单位】自贡市卫生防疫站;自贡鸿鹤化工股份公司;四川轻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5
【相关文献】
1.微乳液介质-5-Br-PADAP光度法测定原油中的锌 [J], 吴丽香;盖杨
2.微乳液介质-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油及润滑油中钴 [J], 吴丽香;周鸿刚
3.微乳液介质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钢样中的锰(Ⅱ) [J], 吴丽香;赵男
4.微乳液-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花粉中铜含量 [J], 阮尚全;黎丽;汪建红
5.微乳液介质-5-Br-PADAP显色体系光度法测定渣油中的锌(Ⅱ) [J], 邓秀琴;吴丽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子显微学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显微镜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各个领域中。
电子显微学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子显微学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纳米科技、纳米材料研究等领域中。
一、什么是电子显微学技术电子显微学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子束来观察物体的技术,相对于光学显微镜,它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深度。
电子显微镜可以将电子束聚焦到非常小的尺寸范围内,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高至少100倍。
这使得电子显微镜能够观察到非常微小的结构和面积,看到更细微的细节。
与光学显微镜不同的是,电子显微镜不使用光,而是使用电子束。
电子束与光束相比,具有更短的波长,这使得电子显微镜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结构。
电子显微镜使用的电子束来自于一个电子枪,电子枪会发射出高速电子,通过透镜聚焦在样品上。
样品与电子束相互作用,形成出一张电子显微镜图像。
电子显微学技术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生物学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需要观察非常微小的结构和细节,这就要求使用电子显微学技术。
二、电子显微学技术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一种在非常小的尺寸范围内进行制造、操作和观察的技术。
在这个尺寸范围内,许多物性都发生了变化,这给物质的制造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电子显微学技术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观察纳米级别的结构和材料。
电子显微学技术可以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观察。
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电子显微学可以用来观察不同阶段的纳米颗粒的形态和结构;在纳米材料应用中,电子显微学可以用来观察纳米材料的性质和表现。
例如,在纳米药物技术中,药物被封装在纳米颗粒中,从而可以更好地治疗疾病。
电子显微学技术可以用来观察这些纳米颗粒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它们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三、电子显微学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科学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材料的制备、特性、应用等方面。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具有高度的放大率和清晰度,最广泛的应用是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
但是,它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子显微镜的技术特点和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一、电子显微镜技术特点电子显微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电子枪和电子透镜。
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经过聚焦、扫描和记录后,在电子显微镜的屏幕上形成高分辨率和高放大率的图像。
电子显微镜具有以下特点:1. 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
其分辨率取决于电子束的波长,而电子束的波长比可见光小得多。
因此,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和器官的超微结构,如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2. 高放大率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率比光学显微镜高得多。
光学显微镜的最高放大率只能达到约1000倍,而电子显微镜的最高放大率可达到100万倍以上。
因此,电子显微镜可以研究细胞和微生物的微观结构,探究其生理和病理过程。
3. 高对比度电子显微镜可通过电子束的散射和吸收来增强对比度。
由于许多组织和细胞的成分不同,其对电子束的散射和吸收也有所差异。
因此,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显著的对比度,有助于探究生物细胞和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二、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医药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1. 病原体的形态结构和致病机制研究电子显微镜可以揭示各种病原体的结构和形态,为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帮助。
通过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和高放大率,可以观察到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超微结构,了解它们的形态、大小、数量、分布以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这对研究它们的病理过程、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都有重要作用。
例如,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形态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病毒的感染和治疗方式。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HIV的粒子大小、形态和结构,进一步了解其致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