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练习(word)1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考化学总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练习题(带有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A.焊锡B.黄铜C.石墨D.生铁2、《天工开物》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良好的()A.磁性B.延展性C.导热性D.导电性3、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B. 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C. 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D. 根据铁的含碳量,将其分成生铁和钢:4、下列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A.B.C.D.5、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6、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A.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型 D.金属的化学性质A. AB. BC. CD. D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钢和生铁均属于铁的合金C.应该大力开发金属矿物资源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D.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常见的铜矿有黄铜矿和辉铜矿等8、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A.在金属制品表面刷漆、涂油防止金属腐蚀B.回收铝质饮料罐C.扩大开采规模D.寻找金属的替代品9、如图所示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10、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是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11、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A.铝B.铁C.铜D.银12、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A. 铁B. 银C. 铜D. 铝13、将一定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溶质为Al(NO3)3、C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渣中一定有Ag、Cu B. 滤渣中可能有Ag、Cu、AlC. 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D.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14、下列各种方法中: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中考化学总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固体B.铁丝可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C.大多数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D.金属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2、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钢是含碳量在2%~4.3%的铁合金B.生铁是铁和碳的化合物C.生铁是炼钢的主要原料D.锰钢、不锈钢的组成元素与生铁相同3、最新科技成果“泡沫铝”是轻质多孔泡沫铝合金的简称,它除了具有隔音、隔热等优良性能外,同时还具有金属铝固有的防潮、耐蚀等性能。
你认为该材料具有耐蚀性质的原因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差B.金属铝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致密的氧化膜C.泡沫铝的多孔结构D.铝的表面有泡沫成分使铝与外界隔绝4、下列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A.B.C.D.5、有X、Y、Z三种金属,X+H2SO4XSO4+H2↑,Y+H2SO4不反应,Y+AgNO3YNO3+Ag,Z+AgNO3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X<Y<ZB.Y<Z<XC.Y<X<ZD.Z<Y<X6、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B. 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C.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D.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7、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B.将生铁和钢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可全部溶解C.生铁与钢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生铁和钢中的含碳量不同D.生铁可以通过铁矿石冶炼制得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考化学总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生铁B.羊毛C.塑料D.合成橡胶2.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的条件下,用CO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D.金属都是通过冶炼获得的3.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制品表面应经常用钢刷擦洗B.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C.钢轨的硬度小于纯铁的硬度D.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高,所以应用范围更广4.铜用作导线主要利用金属铜的性质是A.导电性B.导热性C.有金属光泽D.密度较大5.铝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是利用其延展性好的是A.铝制水壶B.铝合金门窗C.铝制高压线D.铝箔做包装品材料6.从古至今,铁都被广泛使用。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属于合金B.铁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铁由铁原子构成D.铁能制成铁锅用来炒菜7.下列与铁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制污水管道可常用废酸液冲洗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C.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D.生铁和钢都较硬,有韧性,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弹性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A.Fe(Cu):稀盐酸B.NH3(水蒸气):浓硫酸C.Ca(OH)2(CaO):H2O D.CaCl2溶液(HCl):CuO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用水区分纯碱和烧碱B.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硝酸铵D.用稀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10.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鉴别: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B.除杂:用生石灰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C.检验:用灼热的铜网检验氮气中是否混有氧气D.制备:用铁粉和稀硫酸制备少量的硫酸铁溶液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2Fe+6HCl=2FeCl+3HA.32NaOH+NH Cl=NaCl+H O+NHB.423S+O=SOC.22KOH+HCl=KCl+H OD.2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3.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2020-2021年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1.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A.Fe Cu Ag B.Cu Hg Ag C.Mg Zn Fe D.Fe Ag Cu【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说明了活动性X>氢;②Y+2ZNO3=Y(NO3)2+2Z,说明了活动性Y>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了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Z。
A、Fe、Cu、Ag,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Cu、Hg、Ag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Mg、Zn、Fe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D、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Fe、Ag、Cu应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2.“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及个数均不变C.反应物均为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和质量之比为1∶1【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错误;C、由图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它们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都是氧化物,正确;D、有图可知,2个一氧化氮分子与2个一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氮气分子和2个二氧化碳分子,故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分子个数比为1∶1,质量之比不可能为1∶1,错误。
故选C。
3.如图文化衫:你的“魅力”偷走我的“心”。
该反应能发生是由于镁单质A.金属光泽美丽B.导电性优良C.金属活动性强D.延展性好【答案】C【解析】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中考化学总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我市即将正式跨入高铁时代。
高铁钢轨制造使用的是含锰钢,轨道铺设时每段钢轨的长度达1~2千米,从而大幅减少轨道借口数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造钢轨的材料是铁的合金B.钢轨制造时加入锰是为了增大硬度、增强韧性C.在钢轨接口处涂上油或扣上帽,可以防止接口处锈蚀D.钢轨热胀冷缩、歪曲变形是化学变化2、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弹性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作电光源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内做保护气C.镁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D.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线和电缆4、将少量的生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有黑色的残渣剩余,该残渣主要是()A.单质碳B.氯化铁C.氯化亚铁D.单质铁5、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可能是铝B.Ag的金属活动性比M强C.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一定排在氢前6、21世纪初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安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锈迹斑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B. 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C. 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単质的形式存在D. 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7、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高炉炼铁得到的是纯铁B.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硅,形成炉渣C.高炉中焦炭的作用是产生一氧化碳和提供热量D.工业炼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8、下列和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易锈蚀,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腐蚀B.铁制品锈蚀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Fe3O4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D.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段时间后,只有一个集气瓶中的铁丝生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瓶中的铁丝生锈B.通过对比甲瓶和乙瓶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与水接触C.通过对比甲瓶和丙瓶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防止铁生锈的一个方法是隔绝氧气D.实验后向甲、乙、丙瓶中分别注入一定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相同10、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
第二章第一节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一、选择题1.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
A.σe B.σsC.σbD.σ-12.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
A.σe B.σsC.σbD.σ-13.在测量薄片工件的硬度时,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的表示符号是()。
A.HBB.HRC.HVD.HS4.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A.强度B.硬度C.塑性D.弹性二、填空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或()的能力。
2.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和()两种。
3.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三个阶段。
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5.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经()作用而()的最大应力值。
三、是非题1.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钢球,用符号HBS表示。
()2.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HBW表示。
()四、改正题1. 疲劳强度是表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
2. 渗碳件经淬火处理后用HB硬度计测量表层硬度。
3. 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件,考虑机械性能的指标主要是疲劳强度。
4. 衡量材料的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冲击韧性。
5. 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五、简答题1.说明下列机械性能指标符合所表示的意思:σS 、σ0.2、HRC、σ-1。
2.说明下列机械性能指标符合所表示的意思:σb 、δ5、HBS、akv。
2.2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一、判断题1.金属材料的密度越大其质量也越大。
()2.金属材料的热导率越大,导热性越好。
()3.金属的电阻率越小,其导电性越好。
()二、简答题:1.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它包括哪些?2.什么是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它包括哪些?3.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它包括哪些?。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训练考点1 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_____和_____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考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在室温下除______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_____体。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____色,铜呈_____色,金呈_____色;考点3 合金合金是金属与______或金属与_____的混合物。
金属条件反应方程式Mg常温下(在空气中)Al常温下(在空气中)Fe 点燃时(在氧气中)Cu点燃时(在氧气中)Au 点燃时(在氧气中)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稀盐酸稀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试管壁发热,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锌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试管壁发热,生成的气体能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铁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生成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铜不反应结论:实验操作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变化应用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金属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不能用铁制品放硫酸铜溶液(或农药波尔多液)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金属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金属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结论:1.以上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活泼性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7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考点8 金属活动性顺序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H)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应用: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_______。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1 .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zSOiB.A1:O3C.NO:D.P2O5【答案】B【解析】【详解】A、硫酸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他们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AIM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含有金属元素,故正确;C、二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氮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D、BO,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磷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故选B。
2.自从央行公告第四套人名币1角硬币从2016年11月1口起只收不付后,“菊花1角”身价飞涨。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菊花1角”材质特殊导致口渐稀少,其使用了铝锌材质。
铝、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B.相等质量的铝和锌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C.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多17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答案】B【解析】【详解】A、铝比锌的金属活泼性更强,故A错误;B、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就鬻器号X金属的质量,可知,相等质量的铝和锌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故B正确:C、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铝多17,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多17,故C错误;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单位是“1",故D错误。
故选:Bo3.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卜.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 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02生成C. a 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Fe 2O 3=2Fe+CO 2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答案】C【解析】【详解】A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0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高温C 、a 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Ch=^2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练习题(含答案)(word )1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1.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3FeCl 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3FeCl 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322Cu 2FeCl 2FeCl C l =uC ++,32Fe 2FeCl 3FeCl +=。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3FeCl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含2FeCl ,固体一定含铜B .溶液中一定含2FeCl ,固体一定是铁和铜C .溶液中一定含3FeCl ,固体一定是铁和铜D .溶液中一定含2FeCl 、2CuCl ,固体一定含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因此铁首先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只有铁反应完,铜才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CuCl 2,因此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 2,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Cu ,故A 正确;B .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因此铁首先和氯化铁溶液反应,只有铁反应完,铜才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CuCl 2,因此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 2,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Cu ,不一定含有铁,故B 错误;C .烧杯仍有少量固体,而铁和铜都能够与三价铁离子反应,所以不可能有三价铁离子,故C 错误;D .如果铁过量,则溶液中只有氯化亚铁,不会有氯化铜,故D 错误。
故选:A 。
2.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银是银白色的 B .银不易与氧气反应 C .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答案】B 【解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A. 银是银白色的,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B. 银不易与氧气反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是化学性质;C. 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D. 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精品文档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 含参考答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 学年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试卷(测试时间50 分钟,满分70 分)班级姓名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g:24 Zn: 65 Fe: 56 S:32 : 16 H : 1 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22.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鞍钢集团全力支持上海世博会,为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建设提供4.7 万吨精品钢材。
关于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是纯净物 B .钢是铁合金.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D .钢的性能优于生铁2.将金属锰 (n) 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n、g、 u 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n、 g、 u B . g、 n、u . u、g、n D .u、 n、 g3.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B .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4.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
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2 + 2高温Si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5.“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
在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与其他四种金属的盐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这种金属是()A.金 B .铜.铁D.锡6.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7.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 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 B .将铜片放入稀盐酸.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8.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点: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1。
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
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
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考点5 合金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剖析与专题同步训练(含答案)(word)1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1.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A.Fe Cu Ag B.Cu Hg Ag C.Mg Zn Fe D.Fe Ag Cu【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X、Y、Z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说明了活动性X>氢;②Y+2ZNO3=Y(NO3)2+2Z,说明了活动性Y>Z;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了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Z。
A、Fe、Cu、Ag,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Cu、Hg、Ag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Mg、Zn、Fe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D、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Fe、Ag、Cu应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2.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答案】A【解析】①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可判断X、Z的活动性比Cu强而Y的活动性不如Cu强.②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可判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X、Z都位于氢之前且X的活动性比Z强.综合以上分析,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故选A.【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4.5g 镁和铝的合金加入到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氢气。
2020-2021年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含答案)(word)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1.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2,则n=2或3 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 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答案】B【解析】【分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Zn>Cu>Ag,由3.2g铜、13g锌和2g 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Zn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反应完成时,Cu再与硝酸银反应.碳与硝酸银不反应。
【详解】A、当m=2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和碳,Cu和Zn全部反应,硝酸银溶液足量,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因此,n=2或3,故A正确;B、当上述两个反应分别恰好进行完全时,设生成银的质量分别为x,y+=+Zn2AgNO2Ag Zn(NO)3326521613g x65216=13g xx=43.2gCu+2AgNO=2Ag+Cu(NO)332642163.2g y64216=3.2g yy=10.8g当锌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为:3.2g+43.2g=46.4g,铜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最大是:43.2g+10.8g=54g,由于金属的质量是48g,46.4g<48g<54g.由此可知,锌完全反应,部分铜已参加反应,所以,固体物质有银、铜和碳三种,即m=3,故B不正确;C、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故C正确;D、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4g+2g=56g,故D正确。
故选B。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Mg、Zn、Fe与稀盐酸反应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镁的质量最小,需要锌的质量最多,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B、根据可知,用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镁粉和锌粉反应,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强于锌,故对应的曲线是镁的比锌的斜率大,与图像相符,故B正确;C、根据可知,铜与硝酸银生成硝酸铜和银,每64份质量的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增大,不会减小,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D、往一定质量的ZnCl2和HC1溶液中加入锌粒,溶液的质量增加,当稀盐酸反应完全时,溶液的质量不再能增加,故D错误。
金属和金属材料一、选择题:1.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A.Zn、NaCl、CuCl2(过量)B.Fe(过量)、Cu(NO3)2、AgNO3C.Fe(过量)、KNO3、CuCl2D.Cu(过量)、FeCl2、HCl2.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X可能是铁C.金属活动性X>Ag D.X表面有固体析出3.下了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A.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有划痕D.将二氧化碳通入燃着的两支高低蜡烛的烧杯中.蜡烛自低到高依次熄灭4.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A、B.B C.C D.D5.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A.Zn(NO3)2、AgNO3B.Zn(NO3)2、Cu(NO3)2、AgNO3C.Zn(NO3)2、Cu(NO3)2 D.Zn(NO3)26.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溶液、CuCl2溶液、Fe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B.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层来防腐.因为铝不与空气反应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我国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所以废旧金属直接扔掉.没有必要回收8.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X的化学式为CuSO4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9.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图 1 比较 Zn 和 Fe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图 2 探究铁钉生锈时 O2是否参与反应C.图 3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D.图 4 测定空气中 O2的含量10.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Zn(NO3)2和AgNO311.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12.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B.C. D.二、填空题13.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金属硬币 B.铝制导线 C.铜制火锅(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植物油中(4)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14.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已知: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D为氢气.A为稀硫酸.则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2)若D为铜.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家中发生燃气(天然气)泄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C.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酸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判断S、Cl2、I2、Br2四种单质中非金属活动性从强到若排列得顺序的是________.(5)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置换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5. 2016年底.沪昆高铁和云贵高铁即将开通.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动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②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③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16.已知M、N、R三种金属存在如下反应:R+NCl2=N+RCl2;M+RCl2=R+MCl2.M、N、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17.将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g.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A、滤液可能是无色B、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以上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18.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3)反应①~④中为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4)A、C、E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有________.三、实验题(11分)19.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1)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甲处玻璃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装置甲处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红B.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甲处的酒精喷灯C.一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20.现有A、B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操作与现象如表:【思考结论】(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________B(填“>”或“<”).(2)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除观察到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__(填“浅绿色”或“黄色”)(3)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4)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该化合物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21.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__;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四、计算题(5分)22.(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1)生成H2的体积(氢气的密度为0.09g/L).(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安徽省桐城市2016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和金属材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A.Zn、NaCl、CuCl2(过量)B.Fe(过量)、Cu(NO3)2、AgNO3C.Fe(过量)、KNO3、CuCl2D.Cu(过量)、FeCl2、HCl【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Na>Zn>Cu.Zn不能与NaCl反应.Zn能与CuCl2反应生成了Cu和ZnCl2.由于CuCl2是过量的.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Cu>Ag.Fe先与AgNO3反应生成了Ag和Fe(NO3)2.当AgNO3反应完后再与Cu(NO3)2反应生成了Cu和Fe(NO3)2.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三种金属Ag、Cu、Fe.故B不符合题意;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K>Fe>Cu.Fe不能与KNO3反应.Fe能与CuSO4反应生成了Cu和FeSO4.由于Fe是过量的.能得到两种金属Cu、Fe.故C符合题意;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Fe>H>Cu.Cu不能与FeCl2、HCl反应.只能得到一种金属Cu.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2.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X可能是铁C.金属活动性X>Ag D.X表面有固体析出【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推断.金属X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R的活动性比银强;由生成了X(NO3)3可知.X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由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生成了X(NO3)3.X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故该金属不可能是铁.故B错误;C、由金属X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X的活动性比银强.故C正确;D、由金属X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X表面有固体银析出.故D正确.故选B.【点评】金属单质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说明组成单质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强.3.下了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A.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有划痕D.将二氧化碳通入燃着的两支高低蜡烛的烧杯中.蜡烛自低到高依次熄灭【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的锈蚀条件来分析;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来分析;C.根据合金比组成成分金属的硬度大考虑;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所以切完西瓜后将菜刀洗净擦干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容易生锈.故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C.合金比组成成分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故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将CO2沿着烧杯壁到入盛有燃着高低蜡烛的烧杯中.蜡烛火焰从低到高依次熄灭.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4.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A、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足量的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O能与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HCl能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通过足量的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A.Zn(NO3)2、AgNO3B.Zn(NO3)2、Cu(NO3)2、AgNO3C.Zn(NO3)2、Cu(NO3)2 D.Zn(NO3)2【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能与硝酸铜、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当同一种金属同时能置换两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时.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能与硝酸铜、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当同一种金属同时能置换两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时.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即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当银离子被全部置换出来.若有锌存在.才能继续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A、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则银离子还没有被全部置换出来.硝酸铜还没参加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Cu(NO3)2、AgNO3.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为Zn(NO3)2、AgNO3.故选项正确.B、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则银离子还没有被全部置换出来.硝酸铜还没参加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Cu(NO3)2、AgNO3.此种情况可能存在.故选项错误.C、若溶液中的硝酸银前后被完全置换.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Cu(NO3)2.此种情况可能存在.故选项错误.D、若锌是足量的.能与硝酸银、硝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Zn(NO3)2.此种情况可能存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当同一种金属同时能置换两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时.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溶液、CuCl2溶液、Fe【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解:A、Zn与Fe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铁.说明了活动性锌>铁;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B、Fe、Cu与Zn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铁;Fe能与稀盐酸溶液反应而Cu不反应.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C、Cu与ZnSO4溶液、FeSO4溶液都不反应.说明了锌、铁的活动性大于铜.但无法比较锌、铁的活动性.故该方案不合理;D、Fe与ZnCl2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铁;Fe能与CuCl2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B.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层来防腐.因为铝不与空气反应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我国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所以废旧金属直接扔掉.没有必要回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实质判断;B、铝表面的氧化铝为致密的氧化物;C、根据煤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保护金属资源.【解答】解:A、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故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环境中容易生锈.所以正确;B、铝表面的氧化铝为致密的氧化物.可阻止金属进一步被腐蚀.错误;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错误;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可以保护金属资源.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8.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i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X的化学式为CuSO4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强【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解答】解:A、因为Ni→NiSO4.则Ni的化合价由0变为+2.故说法正确;B、金属镍(Ni)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X═Cu+Ni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测X的化学式为CuSO4.故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说法正确;D、根据Ni+X═Cu+NiSO4.则可知Cu的金属活动性比Ni弱.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9.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图 1 比较 Zn 和 Fe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图 2 探究铁钉生锈时 O2是否参与反应C.图 3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D.图 4 测定空气中 O2的含量【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组成的测定;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进行对比试验要设计好常量和变量;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解:A、比较 Zn 和 Fe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稀盐酸浓度应该相同.而使用的盐酸浓度不同.因此不能比较铁和锌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左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不能和氧气接触.通过观察铁钉是否生锈可以判断铁钉生锈时 O2是否参与反应.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红磷和白磷处在不同的环境中.因此无法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0.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Zn(NO3)2和AgNO3【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关系Zn>Cu>Ag.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锌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当锌全部反应完后.铜可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锌全部参加了反应.溶液中有硝酸铜.根据以上反应及现象.分析反应的发生情况.推断所得滤渣及溶液中含有的物质.【解答】解:由于题意可知.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由于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关系Zn>Cu>Ag.锌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当锌全部反应完后.铜可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锌全部参加了反应.滤渣中没有锌.溶液中有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由上述分析可知:A、向滤渣中没有锌.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B、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故B正确;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可能含有Cu.故C错误;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Zn(NO3)2、可能有AgNO3.故D错误.故选项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注意题目中的信息运用.11.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镁、锌金属活动性均比氢强.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由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最终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但无法得出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的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B、a点时.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锌早已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b点时.镁产生的氢气多.锌产生的氢气质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c点时.锌与镁均均还没有完全反应.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的含义.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B.C. D.【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和反应的质量比分析判断.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反应的方程式是:Zn+CuCl2=Cu+ZnCl2溶液增量65 64 65﹣64=1Zn+FeCl2=Fe+ZnCl2溶液增量65 56 65﹣56=9。
中考化学总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C60B.钢C.青铜D.生铁2、考虑物质用途时,要综合考虑物质如图所示的各种因素。
下列物质的用途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到资源和物质价格的是( )A. 锤子用铁制而不用铅制B.用铜做导线而不用银做C.保险丝不能用铁丝来代替D.炊具用铁制品而不用铝制品3、金属铂常用于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催化剂,如图是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铂的相对原子质量195.1g B.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78C.铂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D.铂导电性和导热性能较差4、下列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B.铜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O2CuO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即使在高温条件下金也不与氧气反应D.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都需要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5、不能从金属活动性顺序里获得的信息是()A.位置越靠前越活泼B.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D.金属的导电性强弱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错误的是()A.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试管外壁有热感B. 反应过程中气球彭胀,冷却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C. 将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可能会听到爆鸣声D. 将药品换成生石灰和水,观察到气球膨胀。
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钢和生铁均属于铁的合金C.应该大力开发金属矿物资源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D.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常见的铜矿有黄铜矿和辉铜矿等8、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表面,保持洁净B.在钢铁表面喷油漆可防止生锈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D.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铸造成合金材料可优化其性能9、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矿物锗量丰富,可大量开采B.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10、下列对金属的物理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金属在常温常压下都是固体B.大多数金属都是电和热的优良导体C.金属的熔点比较低D.金属缺乏延展性11、“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①比较质量,质量大的是“愚人金”②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③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的是“愚人金”④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红色物质的是“愚人金”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12、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一:验证CO2的部分性质B.实验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C.实验三:验证O2是否收集满D.实验四:比较黄铜与纯铜的硬度1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D. 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14、金属材料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银的导电性最好,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B.铁制炊具不仅导热性好,还可为人体补充铁元素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D.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可节约资源又可保护环境15、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后可以产生静电而易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了铁的()A.延展性B.导电性C.硬度小D.熔点高16、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FeCl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FeCl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一、二、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矿石炼成铁B .铁矿石粉碎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 .铁的生锈2.下列物质中属于 属单质的是( )A .不锈钢B .水银C .铁锈D .冰3.根据 属活动性顺序,能与FeSO 4溶液反应的是( )A .AlB .AgC .CuD .Fe4.下列不属于...合 的是( ) A .焊锡 B .黄铜 C .生铁 D .石墨 5.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均可以导电B .均可以和氧气反应C .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D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6.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B 铁是地 中含量最多的 属元素C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3CO+Fe 2O 3 高温 2Fe+3CO 2D 铁锅使用后要及时洗净、干燥,以防生锈7.X 、Y 、Z 三种 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 2===Z+YCl 2 X+ZCl 2===Z+XCl 2 Y+2HCl===YCl 2+H 2↑ X+HCl 不反应。
则X 、Y 、Z 三种 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Z >Y >XB. X >Y >ZC. Y >X >ZD. Y >Z >X8.多数合 与组成成份相比较,合 的 ( ) A 、、熔点高,硬度小 B 、、密度大 C 、、性能差 D 、、熔点低,硬度大9.将 属X 置于氯化铝溶液中,X 表面无固体析出;而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X +2 AgNO 3 === X(NO 3)2 +2Ag 。
由此可判断X 、Al 、Ag 的 属活动性顺序为()A.Al﹥Ag﹥X B.Ag﹥X﹥Al C.Al﹥X﹥Ag D.X﹥Al﹥Ag 10.铁的应用在我国已有很长历史,下列关于铁的描叙不正确的是()A.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C.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D.人体中铁元素主要存在于血液中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锌比铁活泼,但将锌镀在铁的表面可以防治铁生锈B.钛和钛的合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C.铝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多的属元素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是制作炊具和食具的最理想材料12.属钛(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需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