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05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三章填空题1、测定营养需要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总营养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谢体重即自然体重的__________。
4、维持需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休产的母鸡等看成与维持相近的状态。
6、我们研究畜禽维持需要的主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_________的份额,增大____________的比例,最有效在利用饲料中的各种___________,提高_______,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
7、影响畜禽维持营养需要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畜禽维持的能量需要,可采用______________试验、____________试验及______________等方法测定。
9、畜禽基础能量代谢大约与体重的_________成正比,也与体表面积有关。
10、每千克代谢体重每天消耗_________kJ净能。
11、基础代谢是指畜禽处于____________,适宜的外界温度及________时的能量代谢。
12、在生产条件下,一般舍饲畜禽的维持能量需要是在基础代谢的基础上增加______,笼养鸡增加______,放牧家畜在基础代谢的基础上增加_________。
13、维持的蛋白质需要=(代谢氮+内源氮) __________。
14、维持时钙、磷的需要量基本上与__________正比。
15、一般种公畜合理的能量供给是在维持需要量的基础上增加______左右。
《畜禽营养与饲料》复习要点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主要问题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名称2、实验室常规分析出的化合物名称(水、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3、动植物的组成成分(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维生素、矿物质)4、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关系5、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水:动物稳定,植物差异大;粗蛋白:动物13%~19%,真蛋白含量高,植物1%~36%,非蛋白氮含量高;粗脂肪: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动物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植物无氮浸出物是淀粉,动物是葡萄糖和糖原,粗纤维:植物独有)6、畜禽消化方式(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7 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要看的两个指标(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9、如何从饲料中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量(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饲料中总含氮量÷16%=饲料总含氮量×6。
25)10、短肽的营养作用(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沉积率,提高生产性能,提高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率,酪啡肽能调节机体胃肠运动,增进采食)1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提供能量和转化为糖、脂肪)12、蛋白质缺乏与过量对动物的危害(消化紊乱、生长发育受阻、贫血、繁殖力降低)13、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复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14、增加过瘤胃蛋白质的措施(机械法、化学法、氨基酸保护法)15、瘤胃氮素循环及意义(粗蛋白质→氨→菌体蛋白;氨→瘤胃血液→肝脏→尿素,大部尿素→肾脏→排出;少部尿素→唾液和血液→瘤胃,周而复始,提高氮的利用率,避免氨中毒)16、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理想蛋白质)(理想蛋白质可避免蛋白质变成能源物质,节约蛋白质、提高经济效益)17、提高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利用的措施(日粮组分搭配多样化,补充氨基酸添加剂、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饲酶制剂)18、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质的机制(尿素→氨+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酮酸+ 挥发性脂肪酸,氨+酮酸→氨基酸→菌体蛋白质→氨基酸)(菌体蛋白和天然蛋白质一样对反刍动物意义大)19、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并防止氨中毒应注意的问题(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供给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控制喂量,注意喂法)20、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分类(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2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能量的主要来源、体脂的主要原料体组织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原料)22、畜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单胃动物葡萄糖代谢、反刍动物挥发性脂肪酸代谢)23、粗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可以填充胃肠道、促进胃肠蠕动和粪便的排泄、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能源物质)24、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畜禽种类不同、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含量营养、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的影响)25、脂肪的组成(真脂肪有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类脂肪由甘油、脂肪酸、含氮化合物组成,磷脂蜡质、固醇)26、脂肪的营养作用(体组织的成分、热能来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方式、提供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畜产品的组成成分、对畜体的保护作用)27、饲料中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反刍动物的瘤胃氢化反应)28、饲料中添加油脂有什么作用?(直接供能、改善适口性、促进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轻应激反应不良反应,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避免吸湿结块、减少粉尘)29、饲粮中添加油脂应注意什么?(饲粮的能量水平变化不能太大、混合要均匀、添加抗氧化剂、增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含硫氨基酸的供给量尤其,是VE 和Se、控制粗纤维)30、矿物质的营养作用(构成畜体组织、调节渗透压、生命所必需)31、钙、磷对畜禽的营养作用(钙: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抑制神经、肌肉正常的兴奋性,激活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内分泌,磷:参与能量代谢、促进脂类与DNA、RNA的合成有关)32、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钙、磷比例、维生素D 乳糖、蛋白质、磷的存在形式)33、钙、磷的缺乏症(异食癖、佝偻病、溶骨症、产软蛋、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34、钠、氯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食盐中毒35、常量元素镁、硫、钾的营养作用36、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碘、硒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37、维生素的分类及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38、维生素A 有哪些营养作用?(保护粘膜上皮的健康、防止夜盲症、促进生长、维持正常的繁殖力、维护正常的神经功能)39、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有哪些影响?(VA、VB2、VC、VE)40、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水的后果( 8%干渴、食欲丧失;10%代谢紊乱;20%以上引起死亡)41、畜禽体内水的来源(饮水、饲料水、代谢水)42、畜禽体内水的排出(粪尿、皮肤蒸发、汗液、呼吸、畜产品)43、影响畜禽需水量的因素(生产性能、日粮组成、环境温度)44、畜禽饮水过多不利于畜禽生产(减少采食量、降低物理消化、增加维持能耗、污染环境)45、简述饲料中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46、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在饲养实践中有什么意义?(能量过高、能量不足)47、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第二章饲料及其加工利用名词解释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干草糠麸非蛋白氮饲料主要问题:1、饲料的分类依据和原则各是什么?(水、粗纤维、粗蛋白质)2、按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哪八大类?如何编号?(7位、3节:国际分类号、中国亚类、饲料顺序号)3、粗饲料的营养特性(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不易消化、磷的含量低,维生素D 含量丰富,体积大,具有填充和保证消化器官正常蠕动的作用)4、粗饲料的种类(干草、秸秆和秕壳类、树叶)5、青干草的调制方法及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有哪些?6、粗饲料的物理、化学、生物加工方法7、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选择地址、秸秆处理、堆垛注入氨水塑料罩膜制作)8、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含水量高、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钙磷比例适宜、维生素含量丰富)9、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种类、生长阶段、土壤质地与施肥植物的不同部位)10、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豆科: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紫云英、毛苕子)(禾本科:青刈玉米、青刈高粱、青刈燕麦、苏丹草)(叶菜类:苦荬菜、串叶松香草、聚合草、籽粒苋)( 水生饲料及其他: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和绿萍)11、青绿饲料的饲用特点(日粮中的用量即应注意的问题)12、青贮的意义(有效保存营养成分、保持鲜嫩汁液、扩大饲料资源、杀菌)13、青贮的原理(一般青贮、半干青贮、外加剂青贮)14、从青贮原料收割到青贮完成的三个阶段(植物呼吸阶段、微生物作用阶段、青贮完成阶段)15、乳酸菌大量繁殖的条件(糖、水、温度、厌氧)16、青贮设备(青贮窖、青贮塔、青贮壕、封闭式青贮堆、塑料青贮袋)17、一般青贮饲料的制作(收割、运输、切碎、装窖、踩实、封窖)18、半干青贮饲料的制作(关键是饲料要风干水分含量达到45%—55%)19、常用的青贮饲料方法的成败关键是什么?(提高青贮饲料的酸碱度和降低PH值,使PH值接近7.0 )20、谷实类饲料的一般营养特性(富含无氮浸出物能量含量高,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钙少磷多缺乏维生素缺乏A、D )21、简述玉米的营养特点及利用是应注意的问题(有效能高、氨基酸不平衡,矿物质含量低、VE、VB1含量丰富,水分超过14%易霉变感染黄曲霉毒素)22、简述糠麸饲料的营养特点(蛋白质相对高、矿物质钙少磷多维生素丰富)23、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的营养特性(淀粉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维生素含量低)24、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饲用特点(植物蛋白: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低钙磷比例不恰当,磷为植酸磷,维生素缺乏A、D,含有抗营养因子。
一、填空第三章试题1、畜禽营养需要是指畜禽在、和过程中对、、和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2、测定畜禽营养需要的方法主要有和。
3、综合法常用的测定方法有、4、析因法公式为 R=aWb+cX+Dy+eZ 中,Wb 代表和 ,a 代表。
,R 代表,W 代表。
5、维持需要主要用于、和。
6、畜禽维持的能量需要用于、和。
7、影响畜禽维持需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8、畜禽的体重越大,维持需要的量越。
9、按绝对量计算,高产畜禽维持需要比低产畜禽;按相对量计算,高产畜禽维持需要比低产畜禽。
10、畜禽处于等热区内,代谢率最,维持能量消耗最,生长最,营养需要量最。
11、基础代谢的能量=。
12、维持的蛋白质需要=。
13、基础代谢是指畜禽处于,适宜的及下的。
14、维生素 A、维生素 D 的维持需要量与成正比。
15、繁殖母畜按生理阶段分为和两个阶段。
16、经产母畜营养水平过高,体况过肥,应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粗饲料的比例。
17、母畜妊娠后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和。
18、经产母畜营养不足,可采用,即在配种前天提高日粮水平,在维持需要的基础上酌情增加。
19、母畜妊娠后,体重的增加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其二是。
20、妊娠母畜的蛋白质供给前期应,后期要。
21、对种公畜的营养供应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二是。
22、母畜分娩后的乳汁称为初乳。
23、初乳与常乳相比,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极其丰富,尤其是,为常乳的倍。
24、乳在乳腺中形成,其原料来自于中的养分。
25、泌乳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和。
26、泌乳的能量需要取决于和。
27、4%乳脂率的乳量=,其中 F 代表,M 代表。
28、乳的成分中变化最大的是,日粮对乳脂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日粮中的含量。
29、精料比例大,产生多,乳脂率会。
30、乳牛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以%为宜。
31、生物学中所讲的生长,包括了和两个概念。
32、畜牧生产中的生长动物是指从到为止的这一生理阶段的动物,包括和。
33、动物生长的指标用、和来衡量。
第三章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一)一名词解释1.营养需要、2.维持、3.基础代谢、4.代谢粪氮、5.内源尿氮6.蛋白能量比:7.料肉比8.营养需要9.维持需要10.生产需要11.标准乳二填空1.肉用畜禽可分为()和()两种。
2.标准乳的乳汁率为()。
3.()是羊毛和兔毛的基本成分。
4.泌乳的能量需要取决于()和()。
5.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特点是要求日粮具有()、()及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
6.临界温度和过高温度之间的环境温度称为()。
7.动物的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对、、、的需要。
8.鸡日粮中代谢能为12MJ,粗蛋白为16%,日粮蛋白能量比为。
9.维持状态下的净蛋白质需要量主要是根据和推算的。
10.种公畜合理的蛋白质供应是在维持需要基础上再增加左右。
三选择1.按单位体重计算,维持需要最高的是。
A牛和羊 B 马 C 猪 D 鸡2.幼龄动物的生长,在化学成分上主要表现为的增加。
A、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矿物质3.猪的维持营养需要用于等方面。
A.维持体温 B 泌乳C生长 D 繁殖4.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动物的采食量会( )。
A.降低B.增加C.不变D.急剧降低5.对产毛家畜影响较大的维生素主要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K6.在放牧条件下,动物维持的能量需要是在基础代谢的基础上增加()。
A.20%B.50%C.100%7.根据生长家畜体组织生长规律,在早期应多供应()。
A.矿物质饲料B.蛋白质饲料C.能量饲料8.营养水平越低,维持营养需要占总营养需要的比例()。
A.越小B.越大C.不变9.按单位体重计,幼龄时维持营养需要消耗()成年。
A.高于B. 低于C.等于10.蛋白质对种公畜的繁殖性能影响程度比能量对其影响()。
A.大B.小C.相近11.对繁殖母畜影响较大的维生素主要是()。
A.维生素C、BB.维生素A、D、EC.维生素A、D、C12.成年家畜肥育时主要要求()。
A.高蛋白B.高脂肪C.高能量13.一般表示肉用畜禽饲料利用率的方法是()。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绪论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水的营养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8、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9、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0、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第⼀章动物与饲料饲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消化、利⽤,并对动物⽆毒⽆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以维持⽣命、⽣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总⽔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恒重,失去的游离⽔和结合⽔质量总和。
烘⼲后的剩余物叫全⼲(绝⼲)物质。
初⽔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恒重,失去的初⽔。
烘⼲后的剩余物在空⽓中平衡⽔分可制得风⼲样品。
粗蛋⽩CP: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质素及⾓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醇、⾼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醚浸出物。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氮浸出物NFE:NFE%=100%-(⽔分+灰分+粗蛋⽩质+粗脂肪+粗纤维⼀、叙述题:动植物体在化学成分上有何不同?1)⽔分:动植物⽔分含量最⾼,植物变异⼤于动物;2)碳⽔化合物: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质素;动物⽆;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动物体碳⽔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3)蛋⽩质:植物除含真蛋⽩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及少量游离AA,⽆其他氨化物;动物蛋⽩质含量⾼, 变异⼩,品质也优于植物;4)脂类: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过程及主要成分?(⼀)⽔分:饲料除去⽔分后的剩余物质称⼲物质。
⼲物质有风⼲物质和全⼲物质之分。
样品在60-65℃下烘⾄恒重,其⼲物质称风⼲物质;样品在100-105℃下烘⾄恒重,其⼲物质称全⼲物质。
中职《农林牧渔专业类卷》第5卷3.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知识点训练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产蛋家禽至少需要13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 )A.钙B.磷C.钠D.氯【答案】A2.在畜禽各部位的生长中,( )属于晚熟部位A.头B.腿C.体长D.体深【答案】D3.一般舍饲畜禽的维持能量需要是在基础代谢的基础上增加( )A.20%B.37%C.47%D.50% 【答案】A4.组成角蛋白的重要氨基酸是( )A.胱氨酸B.赖氨酸C.半胱氨酸D.色氨酸【答案】A5.畜禽维持时钙和磷的需要量基本上与 ( )成正比A.体重B.能量C.代谢体重D.净能【答案】B6.种公畜的能量供应一般是在维持需要量的基础上增加 ( )A.5%B.10%C.20%D.30%【答案】C7.对繁殖母畜影响较大的维生素主要是 ( )A.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维生素 KB.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EC.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CD.维生素 A、B族维生素、维生素 C【答案】B8.对改进种公畜精液品质十分重要的氨基酸是 ( )A.赖氨酸B.蛋氨酸C.色氨酸D.精氨酸【答案】A9.在下列配合饲料中,能直接饲喂相应动物,不需外加其他饲料的是 ( )A.精料混合料B.全价配合饲料C.浓缩饲料D.添加剂预混料【答案】B10.下列配合饲料中,属于半日粮型的是 ( )A.添加剂预混料B.浓缩饲料C.全价配合饲料D.精料混合料【答案】D11.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 )A.营养性原则B.安全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D.市场性原则【答案】A12.在确定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时,其设计值通常应 ( )A.远大于保证值B.等于保证值C.略大于保证值D.略小于保证值【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共20分)1.不能直接饲喂动物的配合饲料有( )A.添加剂预混料B.浓缩饲料C.全价配合饲料D.精料混合料【答案】ABD2.影响家畜泌乳和乳成分的最重要因素有( )A.泌乳期B.营养水平C.饲料的组成D. 年龄【答案】BC3.关于影响肥育效率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鸡沉积脂肪的能力比牛强B. 同一饲养水平下公猪与母猪相比,公猪长得快、脂肪沉积能力强且瘦肉率高C.饲养水平过高或过低及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畜禽的肥育D.饲粮的能量浓度越高则畜禽的采食量就越低,反之采食量越高【答案】ACD4.关于对饲养标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饲养标准是畜禽饲养的准则B.饲养标准中规定的数值是固定不变的C.饲养标准规定的营养定额有其局限性D.饲养标准可以适当调整【答案】AC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空2分,共20分)1.畜禽体的____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___需要一起构成畜禽总的营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