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最新整理)
- 格式:pdf
- 大小:276.52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一、知识回顾1.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指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的主要性质包括:•金属光泽:金属表面具有独特的光泽,称为金属光泽。
•导电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金属中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导热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热能可以在金属中迅速传导。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在拉伸的过程中不断延长。
•高熔点和高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一般在室温下都是固态。
2.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金属元素多为固态,具有金属光泽。
•金属元素通常是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正数。
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包括:•除了溴和汞以外,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是气态或液态。
•非金属元素通常是较差的导电体和导热体。
•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通常形成共价键,形成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负数。
3.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非金属元素通常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通常具有下列特点: - 化合物通常具有离子结构,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 金属和非金属的原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
- 化合物的离子数目要求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使化合物整体电荷为零。
4. 金属材料的使用金属材料由金属制品和金属合金组成。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的特点包括: -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 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二、能力提升1. 快速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答案。
1.以下不属于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导电性 C. 导热性 D. 脆性2.金属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通常为: A. 正数 B. 负数 C. 零 D. 无法确定3.以下不属于非金属的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不导电 C. 不导热 D. 脆性4.下列元素中,不是非金属的是: A. 氧 B. 汞 C. 碳 D. 溴2. 选择题从下列每组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人教版)中考化学考点: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展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考点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考点3金属的物理性质1.共性:大多数金属祁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
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备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羌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故好,钩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骼的硬度最大。
考点4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Z间的关系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H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合金1.合金:在金属屮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口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下血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4.儿种常见合金(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2%-4. 3%,钢的含碳量为0.03%—2%。
课题1 金属材料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2.金属单质的特性:⑴大部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呈银白色固体。
★特例:铜紫红色、金黄色、铁粉黑色、Hg液态。
★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的不一定是金属。
例如:石墨。
⑵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⑶密度、熔点、硬度差别较大。
⑷物理性质差异大。
3.金属之最⑴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⑷熔点最低的金属——汞4.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⑴金属的性质(主要原因,性质决定用途)⑵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混合物)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⑴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⑵24K黄金纯度为99.99%,近似看作纯金,可用化学符号Au表示。
⑶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填“是”或“不是”)铁的合金。
2.常见合金⑴铁合金:生铁含碳量 2%—4.3% ;钢含碳量0.03%—2%⑵铝合金:成分Al、Cu、Mg、Mn ;轻而硬用做飞机材料。
⑶铜合金:黄铜Cu—Zn ;青铜Cu—Sn ;白铜Cu—Ni⑷钛合金: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能好、抗腐蚀性能好。
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
3.合金的特性★⑴合金的硬度大于组分金属。
⑶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优于组分金属。
★⑵合金的熔点低于组分金属。
⑷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好、强度大。
4.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5.淬火:冷却后不能弯曲,硬度增大,钢针的塑性和任性降低。
回火:冷却后可以弯曲,硬度降低,钢针的塑性和任性提高。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O 2的反应⑴常温下Mg 、Al 与O 2反应 2Mg + O 2 = 2MgO 4Al + 3O 2 = 2Al 2O 3⑵Cu 在加热条件下与O 2反应 Fe2Cu + O 2 2CuO 3Fe + 2O 2 ⑶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O 2反应 Au+ O 2 ≠ 不反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反应剧烈程度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A .儿童缺锌会患智力低下;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 .向某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盐酸没有气泡则未变质;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C .用洗洁精乳化试管壁上的油脂;使用新能源,能减少酸雨产生D .用铁质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吹灭蜡烛的原理是降低了着火点2.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菱铁矿是铁的合金B .FeCO 3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C .FeCO 3中铁的化合价为+3D .菱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3%3.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铁合金B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2O 3D .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合金具有金属的特性B .一般来说,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高C .钢中含碳量低于生铁中的含碳量D .合金一定是混合物5.有X 、Y 、Z 三种金属,只有 Z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 Y 加入X 的盐溶液中,Y 表面有 X 析出。
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X>Y>ZB .Z>X>YC .Y>X>ZD .Z>Y>X6.某工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贵重金属,向含有Zn(NO 3)2、Cu(NO 3)2和AgNO 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向滤液中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现象的描述,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Ag 和Cu ,可能含有Fe 和ZnB .滤渣中一定有Ag 、Cu 、Fe ,一定没有ZnC .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 3)2,可能含有AgNO 3、Cu(NO 3)2和Zn(NO 3)2D .滤液一定含有AgNO 3和Cu(NO 3)2、Zn(NO 3)2,可能含有Fe(NO 3)27.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2SiO 2C Si n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B.该化学方程式中n= 1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B.(氧化铁)C.(碳酸钠)D.(氧化镁)9.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①表示的是在常温下,稀释KOH溶液,加入水的质量与溶液pH变化的关系B.图②表示的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溶液的总质量随加入的大理石的质量关系C.图③表示的是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的氧气与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情况D.图④表示的是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10.往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A.Fe(NO3)2B.Cu(NO3)2C.AgNO3D.Fe(NO3)311.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3.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
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黄金B.不锈钢C.瓷器D.青铜器答案:C解题思路: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有铁、铜、铝、银、金等;合金有铁合金、铜合金(如青铜、黄铜)、铝合金、钛合金等。
所以黄金、不锈钢(铁合金)、青铜器均属于金属材料,瓷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金属材料2.下列性质中属于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导热性;②硬度大;③延展性;④有金属光泽;⑤密度大;⑥熔点低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A解题思路: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而硬度大、密度大、熔点低属于大部分金属的物理性质,个别的金属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纯铁和纯铝都比较软、常温下铝的密度比较小、常温下汞的熔点很低(以液态形式存在)。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金属的共性3.下列金属材料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A.铜丝做电线B.用不锈钢制耐腐蚀容器C.钨丝做电灯泡的灯丝D.用水银制作温度计答案:B解题思路:金属的性质决定金属的用途。
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密度、熔点、颜色等。
A.铜丝做电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廉价易得,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B.用不锈钢制耐腐蚀容器是因为不锈钢属于合金,合金的抗锈蚀性能比纯金属好,抗锈蚀性能主要指的是其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C.钨丝做电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比较高,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D.用水银制作温度计是因为汞的熔点比较低,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金属的物理性质4.下列有关金属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B.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铜C.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D.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铝答案:C解题思路: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A错误;B.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B错误;C.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C正确;D.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