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及抗车辙剂解决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4.49 MB
- 文档页数:55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剖析及处理方法青海省刚察公路段【摘要】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资料质量不合格,车辆通行的影响,构造层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控制被忽略等,都可能致使车辙发生,降低工程质量,影响公路工程外形雅观。
为实现对车辙病害的有效办理,应当有针对性的采纳处理方法:保证沥青和集料等资料质量,增强交通管束,保证构造层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质量,并对出现的车辙病害实时办理。
【重点词】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处理方法;资料质量;构造层质量前言车辙是沥青路面常有的病害种类,一般发生在车辆碾压的轮迹带。
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之中,车辙是较为常有和比较严重的病害种类。
车辙的出现,不单影响路面工程外形雅观,还会致使路面抗滑性能降低,限制车辆安全行驶,甚至还有可能致使安全事故发生。
所以,为预防这些问题发生,保证沥青路面工程质量,采纳举措处理路面车辙是必需的。
本文商讨剖析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可为近似工作展开供给启迪。
一、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种类依据车辙的形成原由不一样,能够将其分为多种不一样种类。
一般来说,车辙病害的种类以下:路基质量不合格,出现变形现象,从而引起车辙。
在高温状态下,路基出现融化变形,再加上车辆荷载的影响,也会致使车辙发生。
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忽略增强压实度控制,致使基层和面层质量不合格,从而在路面出现车辙。
别的,沥青路面通车运转后,忽略加强交通管束,超载车辆许多,对路面过分碾压,也会引起车辙病害。
二、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为预防车辙病害的发生,应当创新思想,研究其形成原由,而后有针对性的采纳防备举措。
详细来说,车辙的成因包含以下几项。
(一)资料质量不合格。
增强资料质量管理,对预防沥青路面病害拥有重要作用。
要想减少车辙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沥青用料质量是重点。
但在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不着重该项活动,忽略增强沥青用料质量控制,比如,沥青质量不合格,用量不适合,降低沥青黏结度,影响工程质量。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冯昶摘要: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当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越来越突出。
文章阐述了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的危害,分析了沥青路面形成车辙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破坏;对策许多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成通车不久,在车辆荷载和环境条件的重复作用下,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早期车辙损坏。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行车舒适性及交通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高速公路及城市干线道路上过量的车辙造成了路面使用性能降低、维修期提前以及维修费用大幅度的增加。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延缓车辙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的危害车辙是指在高温和渠化交通的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层出现的永久变形。
车辙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给路面及路面使用者带来了许多危害,如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路面平整度下降,降低了行车舒适性;轮迹处沥青层厚度减薄,削弱了沥青及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大大降低面层、基层以及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使得其它路面病害更易发生,从而诱发各种病害,如网裂和水损坏等;雨天路表排水不畅,降低了路面的抗滑能力,甚至于会由于车辙积水而导致车辆漂滑,从而影响安全行车,冬天车辙内存水凝结成冰,路面抗滑能力下降,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
沥青路面早期车辙破损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2.沥青路面形成车辙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1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在一定厚度范围内,沥青路面的厚度越大,永久变形也越大。
采用刚性基层或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沥青路面,由于基层具有很高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剪切变形能力,因此,车辙主要产生在沥青面层内,而刚性基层和土层所产生的车辙只占很小的比例。
在相同条件下,同样厚度的路面,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大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总变形量远远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
2.2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60%是依靠集料的嵌挤能力。
车辆工程技术142工程技术1 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当前,在我国沥青路面病害中,车辙病害多为流动性车辙类型,这种车辙病害的产生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而非一个单方面。
可以认为是外部环境与内部材料共同作用下引发的病害。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低。
作为一种柔性路面,沥青路面中车辙是其主要破坏形式。
在行车荷载长期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将受到反复剪力作用,若与材料自身抗剪强度相比,受到的反复剪力过大,则沥青会流向两侧,甚至出现变形,伴随时间的推移,将会产生车辙。
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沥青用量过多、级配不当、矿粉用量不准确、设计方法有问题等。
(2)重载交通和气候。
形成车辙的外部因素主要为重载交通、夏季高温等。
在气温逐步升高的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刚度会随之下降,此时其结构强度也会因此而降低,同时,加之超载超重车辆的反复碾压,将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渠化现象,进而加重车辙病害。
(3)层间结合处理不合理。
在路面设计过程中,界面条件满足完全连续是最理想的状态。
若反之,则路面会出现分层情况,且各层间的极限拉伸应力、应变都会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将会增加路面被损坏的几率。
(4)施工不均匀性。
在基层质量不错的情况下,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而言,若处于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面层厚度均是影响路面抗车辙能力的主要因素。
经室内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一般用动稳定度表示,在长期车辙试验研究中发现,在级配、油石比较为良好的条件下,若混合料拌和不均匀,或装料成型不均匀,那么,必定会影响动稳定度结果,甚至会出现20%以上的偏差。
但实际施工中,这种影响更大。
无论是混合料的拌和、还是摊铺,或是碾压等,所有施工环节均会对路面质量均匀性造成影响。
若施工存有不均匀性,则会影响整个施工质量控制,甚至会出现路面局部温度不足、压实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出现水损害,或产生车辙病害。
2 工程概况某公路工程为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73cm厚。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原因分析与处置措施本文首先阐述了沥青路面病害特征及成因、然后探讨了车辙分类及用添加抗车辙剂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对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标签: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处置措施一、前言近年来,由于沥青路面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处置措施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施工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
在新时期下,加强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处置措施的思考与探讨,对沥青路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车辙机理的形成1、失稳型车辙。
这类车辙主要发生在半刚性或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上,沥青路面结构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使其内部材料产生横向内部变形,随着变形的不断累积而在轮迹带处形成车辙;另一方面车轮做用甚少的车道反向隆起现象,对主要行驶的双轮车道的路段,车辙形成W形,一般轮迹带的沥青面层下凹时两侧会隆起,两者组合起来就会形成车辙。
2、结构型车辙。
结构型车辙的形成是因为路面强度无法承受路面荷载,受荷载的反复作用,路面结构发生整体性的永久变形而构成的。
路基等沥青面层以下的所有结构层的永久变形都可能形成车辙,这种变形一般来说主要是由于路基变形传递到面层而产生,两侧没有隆起现象,U字形。
3、磨耗形车辙。
磨耗形车辙主要是沥青路面结构顶层的材料持续受到自然环境及车轮磨耗两方面的作用而构成的,路面上有使用带钉轮胎或防滑链的汽车行驶,会加剧车辙的形成。
三、车辙产生的原因车辙的产生受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影响,内因包括沥青混合料和路面结构设计,外因包括施工、交通、气候条件。
下面从沥青、集料、矿粉、级配四方面阐述。
(1)沥青:车辙与沥青的粘度直接相关,提高沥青高温粘度是防治车辙的有效措施,所以施工时应选用低针入度、高软化点、低含蜡量的高粘度沥青。
(2)集料:在集料中掺加破碎砾石对抵抗车辙是不利的,因其缺乏棱角而易变形,酸性集料容易降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
沥青路面的病害处理与防治措施沥青道路的路面是由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辅助面层的路面,其具有路面强度大、行车噪音低、振动低,没有扬尘等有利于提高行车稳定性的优势,因此受到了道路建设人员及广大人民的青睐。
本文主要对沥青路面的病害处理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标签:沥青路面;病害形式;原因;防治引言:在各种材料的路面中,行车比较舒服并且能够广泛适用的就是沥青路面了,而且这种路面的养护维修都比较方便,养护的时间也比较短。
由于沥青路面优点诸多,所以其它材料的路面大多被它所代替。
但当今社会发展日益迅速,交通量也越来越多,给沥青路面造成的压力也越而来越大,使路面更容易遭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坏,也会出现很多的病害。
例如,因压力过大而出现了开裂的现象,因使用时间过久而开始出现泛油和部分剥落等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的维修和保养,就会直接影响到道路的继续使用,也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行,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交通事故,这样必定会造成社会上的各种混乱。
一、沥青路面病害的形式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如果通车1~3年内就发生严重病害和较大面积损坏,可视为早期破坏。
早期破坏类型归纳为:1、水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长期下雨后,轮迹处路面向两边推挤而隆起,轮迹处继续沉陷,再发展,靠近轮迹的隆起部分破损,很快就出现面层松散、剥落、坑槽等。
这是典型水损害现象。
通常水损害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几种:(1)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2)路面压实度不足;(3)路面离析。
2、裂缝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
其中包括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部分。
3、龟裂又称网裂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
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4、车辙车辙变形车辙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
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的防治及维修方法导读上一期内容我们介绍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及危害,这一期我们将对沥青路面车辙的防治和养护维修进行分析。
沥青混合料是粘弹性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其刚度会显著降低,防治车辙病害的关键在于提高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而路面车辙病害的维修则是为了恢复沥青路面的服役性能。
01温度和荷载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1)温度影响温度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温度越高,沥青面层的劲度模量越低,抗车辙能力越小。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1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和温度的关系上图解释了为什么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条件下。
(2)荷载影响荷载是沥青路面病害的产生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设计采用的是标准荷载。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量飞速增长,物流运输行业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车主的利益驱使以及因为部分执法机关以罚代管的管理手段致使物流价格偏离市场价格,形成不超载就赔钱,越罚越超,越超越罚的恶性循环。
导致超载问题十分突出。
荷载大小对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的影响如下:图2 荷载水平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02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研究方法上一部分提到的动稳定度概念是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的试验指标。
那么有哪些手段可以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进行研究呢?(1)车辙试验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测试方法就是动稳定度试验,动稳定度试验仪如下:图3 车辙试验仪构成图4 车辙试验仪的外观沥青路面车辙试验是试件在规定温度和荷载作用下,测定试验轮往返行走所形成的车辙变形速率,以每产生1mm变形行走的次数即动稳定度表示。
(2)小型加速加载试验小型加速加载试验属于路面加速加载试验APT (Accelerated Pavement Testing)的一种,具有操作简便,移动方便,设备低廉,试验周期短等优点。
MMLS3系统包括:荷载模拟器、环境控制箱、表面光度仪、温度控制箱、湿度控制箱、路面加热器振动轴和外框架。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重车辙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摘要:车辙病害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车辙现象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处治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混凝土前言我国的高速公路, 道路交通量增长非常迅猛,往往远远地超过了设计预期增长速度, 同时高速公路重车比例在不断提高, 车辆超载超限现象非常普遍, 这种交通条件对路面的破坏作用是非常严重的, 尤其会导致路面车辙的早期产生。
一、车辙概述1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特有的一种破坏形式,它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以及气候(高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永久性变形,表现为沿行车轮迹产生纵向的带状凹槽,严重时车辙的两侧会有突起形变,造成路面使用性能更加恶化。
车辙始终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
对于我省的公路而言,道路交通量增长非常迅猛,往往远远地超过了设计预期增长速度,同时公路重车比例在不断提高,车辆超载超限现象非常普遍,这种交通条件对路面的破坏作用是非常严重的,尤其会导致路面车辙的早期产生。
2车辙的类型和特征根据形成机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 磨损型车辙: 这类车辙是面层表面受到轮胎磨耗形成的, 在我国通常发生在车辆爆胎, 钢轮直接作用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造成的划伤, 一般这些车辙无需作专门维修。
(2) 压缩型车辙: 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凝土面层自身的压密形变造成的, 车辙形成“V”字型, 深度一般为5~10mm, 对道路的行车没有太大的影响。
(3) 结构型车辙: 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或由于结构层压实不好或整体性不好, 尤其是路基承载能力不足引起的。
这类车辙往往横向较宽, 两侧没有明显隆起现象, 横断面成U 形( 凹型) , 常伴有裂缝, 并且短期内不会稳定, 随着时间的延续, 车辙深度及其它相关路面破坏会不断加剧。
(4) 流动型车辙: 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不足, 或货车超载严重, 引起沥青混凝土发生剪切变形产生的。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原因与处治方案一、什么是车辙: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
过去,人类广泛应用马车,在泥土路上走,由于土路较软,车过后路面就有压痕,雨后,路面有泥水压痕更深.古人云:“前面有车,后面有辙。
"车走多了,路上留下两条平行的很深的车辙。
现代路面车辙是路面周期性评价及路面养护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路面车辙深度直接反映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及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期限.路面车辙深度的检测能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使决策者能为路面的维修、养护及翻修等作出优化决策。
二、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和产生原因:沥青路面的车辙分为磨耗磨损型车辙、结构性车辙、失稳型车辙、压密型车辙四种类型1、磨耗型车辙产生原因:在交通车辆轮胎磨耗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磨损,面层内集料颗粒逐渐脱落;在冬季路面铺撒防滑料(如:砂)时,磨损型车辙会加速发展。
2、结构型车辙产生原因:这类车辙主要是基层等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向下的永久变形,作用或反射于路面。
3、失稳型车辙产生原因:绝大多数车辙是由于在交通荷载产生的剪切应力的作用下,路面层材料失稳,凹陷和横向位移形成的。
此类车辙的外观特点是沿车辙两侧可见混合料失稳横向蠕变位移形成的凸缘。
一般出现在车辆轮迹的区域内,当经碾压的路面材料的强度不足以抵抗交通荷载作用于它上面的应力、特别是重载车辆高频率通过,路面反复承受高频重载时,极易产生此类车辙。
此外,在高速公路的进、出口,交费站或一般公路的交叉路口等减速或缓行区,这类车辙也较为严重.因为这些地区车速较低,交通荷载对路面的作用时间较长,易于引起路面材料失稳,横向位移和永久变形。
4、压密型车辙在施工中碾压不足,开放交通后被车辆压密而形成车辙。
不过这类车辙如果是由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造成的非正常病害,一般在讨论车辙时,多不考虑。
从车辙的形成过程来看,车辙主要是高温下沥青面层因沥青软化而进一步密实,以及沥青变软对矿质骨架的约束作用降低而使得骨架失稳,表明沥青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十分重要。
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发布时间:2021-04-27T02:43:35.302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3期作者:刘研[导读]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沥青路面被广泛应用在城镇道路以及公路上,车辙病害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路面病害。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 230000摘要: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沥青路面被广泛应用在城镇道路以及公路上,车辙病害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路面病害。
本文以对产生车辙病害的建设项目作为依托,通过对项目实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剖析。
查明了产生车辙病害的真实原因,提出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防治措施,为今后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重载交通;高温稳定性;防治措施引言沥青路面具有噪音低、行车舒适、开放交通快、维护保养便捷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级路面的首选面层结构,车辙是沥青路面运营过程中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病害,情况严重的将危及行车安全。
本文通过对昌九快速路改造一期工程(黄家湖立交-长堎立交段)产生车辙病害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防治的措施。
一、工程概况昌九快速路改造一期工程(黄家湖立交-长堎立交段),南起昌九快速路-长凌立交,北至昌九快速路-黄家湖立交,改造道路长度约4.89km,包含黄家湖立交、会展路立交及怡园路立交。
本工程道路沥青路面采用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SBS改性)+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 SBS改性);6cm桥梁桥面沥青铺装采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SBS改性)+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 SBS改性)。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监理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对沥青拌合站的机械设备、规模、现场布置等进行考察及原材料送检,均符合要求;主线右幅桥于2016年5月16日开始前面防水层洒布施工,洒布的机械及各项参数均按照施工前确定的试验段参数进行施工,5月18日开始桥面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与数量均满足连续摊铺的要求,全桥采用多台摊铺机梯队摊铺,终压完成后,监理及业主单位对平整度、横坡度等指标进行检查,从平整度检查结果来看,实测实量数据理想,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沥青路面车辙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大,轴载明显增加,给沥青路面带来了明显的早期损害。
“车辙”是早期损害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严重影响行车质量,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时还引发交通事故。
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机理和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车辙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除了裂缝和水损害之外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害类型,在现代交通状况下,车辙出现的速度和普遍性大大超过了预期。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心向山岭重丘区转移,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也愈加突出。
车辙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服务质量和行车的安全,并直接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给沥青路面和路面使用者带来诸多危害。
1沥青路面车辙的类型车辙是由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以及结构层财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沥青路面车辙按成因分三类:结构型车辙主要是由于路面基层和路基的强不够,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路面基层及路基变形引起的。
车辙的宽度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现象,横断面呈U字形;失稳型车辙是在高温条件下,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所能承受的稳定性应力极限,发生流动变形并不断累积所形成的车辙。
一般发生在上坡路段、交叉口附近,车速慢,轮胎接地时间长,横断面呈W形;磨耗型车辙是由于沥青路面顶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因素下不断的磨蚀形成的,尤其是冬季埋钉轮胎形成的磨损性车辙。
2外部因素2.1超载对车辙的影响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车轮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沥青层内产生剪应力,致使沥青混合料产生剪切变形,不可恢复变形的不断累积形成车辙。
以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典型结构,根据有限元力学计算分析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无论在平坡还是在上坡路段车辆轴重越大,剪应力越大。
车辆在平坡路段行驶时,当车辆轴重从100kN增加到150kN、200kN时,最大剪应力由0.157MPa增加为0.232 MPa、0.308 MPa,分别增加了48%和96%,在深度4~6cm范围内剪应力较大。
工程施工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142 –在实际的道路上,沥青路面可以分为面层、基层、底基层以及垫层等结构,通常来说,面层都是直接与车辆接触的结构层,根据公路的等级以及施工质量,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而且沥青路面的厚度以及气候条件也会对它的使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沥青路面还分为不同的种类,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等,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分为碾压式、冷铺式以及摊铺式,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也有着不同的外观和性能,对于车辆的荷载也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现阶段来说,随着机动车辆类型和数量的增多,在一段时间后,车辆的运行可能对沥青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引发车辙病害的产生。
一、沥青路面的特点沥青路面是指用于铺筑路面的材料,它与车辆直接接触,可能会受车辆荷载以及大气作用因素的影响,而且沥青材料本身就与有一定的混合性质,由沥青材料构成的路面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耐高温性对于沥青路面来说,它具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可以抵抗来自环境温度下对于路面的变形能力,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沥青路面的强度和刚度可能会随之下降,并且有效的承担在夏季高温下,车辆的正常荷载,包括对波浪、推移、车辙等病害来说有着一定的抗干扰性能。
2、低温抗裂性除了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外,沥青路面还具有一定的低温抗裂性,它是指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沥青路面可以抵挡路面的低温收缩能力,增加它的刚度,使得路面处于紧绷的状态,增加它对车载下的抗拉强度,因此,沥青路面的承受范围较广。
3、水稳定性在路面的日常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地下水还是地上水在长期的作用下,都会对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就是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避免沥青膜的剥落,在水的侵蚀下,也可以有效的提高沥青路面的粘结力,降低对路面的干扰,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4、耐疲劳性对于沥青路面来说,由于它是长期暴露在环境中的一种形式,而且需要经过大量的车辆荷载,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路面结构强度的下降,当荷载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的伤害,致使发生裂纹、车辙等病害,因此,在沥青路面的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耐疲劳性,避免产生不可挽回的伤害。
2023-11-08•引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重车辙病害原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重车辙病害处治措施•工程实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沥青路面重车辙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重车辙对高速公路安全和运营的影响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探讨有效的处治措施和解决方案为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和建议分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重车辙病害的原因0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重车辙病害原因交通量增大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大,路面所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的出口匝道、立交桥的匝道等路段,车辆速度较慢,车流密度较大,更容易产生车辙。
车辆类型重型货车和大型客车对路面的压力更大,是导致重车辙的主要因素之一。
交通量及车辆类型对重车辙的影响沥青混合料强度沥青混合料的强度越高,抵抗车辙的能力越强。
因此,采用高强度沥青混合料是防止重车辙的有效方法。
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对抵抗车辙的能力也有影响。
级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沥青混合料易产生车辙。
沥青路面材料对重车辙的影响路面厚度越大,抵抗车辙的能力越强。
因此,适当增加路面厚度可以防止重车辙的产生。
路面厚度排水不良可能导致路面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从而降低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路面排水系统路面结构对重车辙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会降低,同时车辆对路面的压力增大,更容易产生车辙。
降雨降雨后路面湿度增大,车辆对路面的压力也会增大,也容易导致车辙的产生。
高温气候条件对重车辙的影响VS0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重车辙病害处治措施实施沥青路面表面封层包括雾封层、还原剂封层、微表处、同步碎石封层等,以防止水侵入路面并阻止路面的老化。
加强超载车辆管理通过加强交通管理,限制超载车辆的行驶,以减少路面承受的动荷载。
加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合理设计沥青路面的厚度、级配以及混合料的类型和配合比,尤其是要控制好关键部位(如轮迹处)的级配和孔隙率。
对于小面积的路面破损,如坑槽、松散等,可以采用局部挖补的方法进行修复。
1062022年5月下 第10期 总第382期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引言在车辆长期重复荷载作用下,极易出现车辙病害。
作为一种永久性变形,车辙病害极易危害道路安全。
在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当中,其特点主要包括2点:(1)早期严重车辙基本上属于失稳型车辙,也就是在行车荷载的影响下,车轮痕迹下陷,极易形成侧向流动变形的车辙。
(2)多在沥青路面上、中面层产生车辙。
车辙的出现,不仅会影响路面平整性,还会对行车舒适性和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为此,开展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基于沥青混合料的特殊性,在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路面很容易形成压密变形的累积形变,一旦产生车辙病害,路面想要恢复难度很大,甚至是不可逆的病害。
一般来讲,车辙受高温环境影响较大,多出现于高温夏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交通运输业越来越繁忙,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大,车辆交通渠化和重载超载问题加剧,导致沥青面层压密程度提升,在车辆轮迹带处路面下陷问题极为普遍,车辙病害也会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路面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2.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危害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公路建设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基建能力的指标。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相比其他路面材料,沥青路面优点很多。
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逐年增长,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病害,经实践考察可知,车辙病害是路面病害之一,对于道路自身及车辆、人员来讲,一旦形成车辙,便会带来危害[2]。
(1)车辙的出现将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极易产生滑移情况,对行车舒适性造成危害。
按照现行规定要求,对于高等级沥青路面容许永久变形量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控制在15mm 以内,若车辙深度在40mm 以上,在高速行车时,车辆弯道控制难度加大,将会大幅降低行车安全系数[3]。
(2)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车辙病害附近的沥青混合料将会不断被压密、挤压,大幅降低混合料的孔隙率,在雨水的影响下,车辙部位很容易产生积水或水雾等情况,进而影响路面摩擦阻力,导致安全事故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