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工程地质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39
I.名词解释矿物和岩石矿物——矿物是在地売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层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定向平行排列的构造称为片理构造。
岩层——岩层是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它是物质成分、结构、内部构造和颜色等特征上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称为岩层。
岩石结构——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品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Ⅱ.单项选择题-)矿物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A.短柱状B.板状C.立方体D.菱面体2.条痕是指矿物的()A.固有颜色B.粉末的颜色C.杂质的颜色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3.肉红色是()的固有颜色A.石英B.滑石C.方解石D.正长石4.解理是指()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B.若石中不规则的裂隙C.矿物受力后沿不規则方向裂开的性质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5.方解石有(A.三组完全解理B.二组中等解理C.二组极完全解理D.三组中等解理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D.锤击方向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A.石英B.长石C.辉石D.角闪石(二)岩浆岩1.流纹若的常见构造是()A.致密块状B.气孔状C流纹状D.杏仁状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A.石英,长石B.角闪石,斜长石C辉石,斜长石D黑云母,长石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A.辉绿结构B.全晶质中粒结构C.斑状结构D晶质结构4.闪长岩是一种()A.酸性岩B.中性岩C.基性岩D.超基性岩5.玄武岩是属于()A.浅成岩B.深成岩C.喷出岩D.火山碎屑岩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A.流纹岩B.花岗岩C.辉绿岩D.闪长岩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A.玄武岩B.流纹岩C.安山岩D.闪长玢岩(三)沉积岩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A.压固脱水作用B.胶结作用C.重结品作用D.成岩作用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A.巨厚层B.厚层C.中厚层D.薄层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A.结构特征B.构造特征C.矿物成份D.胶结物成份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A.矿物成份B.结构C.构造D.胶结物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A.铁质B.硅质C泥质D.炭质6,其有砾状结构的沉积岩是()A.生物化学岩B.砾岩C.砂岩D.角砾若7.钙质石英砂岩的结构是()A.砾状结构B.泥质结构C.化学结构D.砂状结构8.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A.石英B.长石C.方解石D.白云石(四)变质岩1.二云母片岩的结构是()A.片状变晶结构B.状变晶结构C.粒状变品结构D.显鳞片状变品结构2.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B.上稷岩体重力作用下的压固脱水作用C高温下的和物重结品作用D.构造应力将岩石挤压破碎的作用3.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的共同特征是(A.有粒状矿物B.矿物靠胶结物联结C.有片理构造D.颗粒排列各向均4.闪长片麻岩的主要矿物成份是()A.録泥石,绢云母B.石英,长石,黑云母C.辉石,斜长石,云母D角闪石,斜长石,石英5.大理岩是由()变质而成的岩石A.石灰岩B.石英砂岩C.泥若D.花岗若6.条带状眼球状构造是()的构造特征.A.片若B.片麻岩C.混合岩D.层理砂岩7.中颗变品结构是()的结构.A.砂若B.砾若C.辉长岩D.片麻岩TⅡ.多项选择题(33道)(一)矿物1.石英和斜长石的区分根据有()A.石英硬度大于斜长石B.石英无解理而斜长石有二纽解理C.石英断口呈油開光滑.而斜长石断口无光泽D.石英品面呈油脂光泽,而斜长石品面呈玻璃光泽2.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的区分是根据()A.辉石呈长柱状,而角闪石呈短柱状B.辉石解理交角为87°,而角闪石解理交角为124°C.辉石条痕呈棕红色,而角闪石条痕呈浅绿色D辉石为黑绿色,而角闪石为黑色二)岩浆岩1侵入岩的产状有()A.岩基B.岩床C.若脉D.岩钟2.下列说法中邦些是不止确的()A.花岗若中由于含有正长石.故总是浅红的.B.花岗岩中必须含有黒云母.否则不能叫花岗岩.C.花岩必须以长石,石英为主.D.花岗岩中长石主要是斜长石.3.内长坋岩是一种()A.中性岩B.浅成岩C.致密块状岩石D.酥状结构岩石4.若浆岩中常見的主要暗色矿物有()A.辉石B.角闪石C.黒云母D绿泥石(三)沉积岩1.下列说法中那些是正确的()A.碎屑若是由碎屑颗粒和胶結物组成的岩石B.碎屑岩是指具有碎屑物质的岩石.C.碎屑岩是指颗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超过50院的岩石D.碎屑岩也包括粉砂岩.2.长石砂岩是一种()A.碎屑岩B.沉积岩C.以石英,长石为主要矿物的岩石D.具砾状结构的岩3.碎屑岩中常见的主要浅色矿物有(A.石英B.长石C.白云石D.白云母4.决定沉积若强度的因素有()A.矿物成分B.胶结物成分C.胶结类型D.岩层厚度四)变质岩1.其有()特征的岩石一定是变质岩.A.含变质物B.片埋构造C变晶结构D.矿物结晶联接2.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A接触变质作用B.交代变质作用C.动力变质作用的D.区域变质作用3花岗岩与花岗片麻岩的主要区别是()A.成因B.和物成分C.结构D.构造4.以高温变质作用为主形成的变质岩有()A.大理岩B.板岩C.石英岩D.构造角砾岩V,改错题1.硬度是指矿物受力变形的极限值.改错:2.某一岩浆其侵入岩到喷出岩将发生成份,结构构造上的变化改错:3.矿物颗粒之间靠结晶联接的肯定都是岩浆岩.改错:4.碎屑颗粒直径在0.5-0.25mm之间,并且含量大于50%的岩石叫粗砂岩.改错:5.变质作用是指地売内力引起岩石力学性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改错:造等常常也会随之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关系的过程6.页岩是因为岩层厚度小于0.01m,所以才叫页岩.改错:Ⅵ简答题1.隐品质和玻璃质在本质上和现象上有何区别?答:二者的本质区別在于:隠晶质具晶质结构,而玻璃质来不及结晶、不具有品质结构。
第一章工程地质-------第二节地质岩性一、岩石矿物特性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物理性质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
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一)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2011】2关于地基岩石软化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P 5 )。
A.软化系数>0.25,工程性质良好B.软化系数<0.25,工程性质良好C.软化系数<0.75工程性质良好D.软化系数>0.75工程性质良好(二)岩石主要力学性质2009考题3.某岩石的抗压强度约为200MP a,则其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可能约为( B )。
A.100MP a和40MP aB.60 M P a和20 M P aC.10 M Pa和2 M PaD.5 M Pa和1 M Pa分析: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三项强度中,岩石的抗压强度最高,抗剪强度居中,抗拉强度最小。
抗剪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10%~40%,抗拉强度仅是抗压强度的2%~16%。
岩石越坚硬,其值相差越大。
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是评价岩石(岩体)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是对岩石(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之一。
抗剪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10%~40%,为:20 M Pa—80 M Pa;抗拉强度仅是抗压强度 200的2%~16%,4 MPa ---32 M Pa。
符合条件的只有B。
三、岩石成因类型及其特征组成地壳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从各类岩石在地壳表面的分布面积看,沉积岩约占陆地面积的75%,变质岩和岩浆岩占25%;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岩浆岩占89%,沉积岩占地壳质量的5%,变质岩占6%。
1.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岩浆通过地壳运动,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冷却凝结后形成的岩石。
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1)侵入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到周围岩层(简称围岩)中形成的岩浆岩。
侵入岩又分为深成岩(形成深度大于5km)和浅成岩(形成深度小于5km)。
⼯程地质学知识点第1章1.什么是⼯程地质条件?什么是⼯程地质问题?(p2图1-2重要)由于地质因素对⼯程建筑的利⽤和改造有影响,因⽽把这些地质因素综合称为⼯程地质条件,以明确地质条件与⼯程有关。
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质、⾃然地质作⽤与现象等都是⼯程地质条件所包含的因素。
⼯程地质问题包括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粘⼟层在基岩⾯上的稳定问题、沙页岩层向坡外倾⾓为30度⼩于基岩⾯的倾⾓⽽导致⾬后向基岩⾯⽅向滑移造成基岩滑坡2.岩⽯和矿物在⼀定得地质条件下,由⼀种或⼏种矿物⾃然组合⽽成的矿物集合体称为岩⽯;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常见的造岩矿物有⽯英(SiO2)、正长⽯(KAlSi3O8)、⽅解⽯(CaCO3)。
⽯灰岩的主要成分⽅解⽯;花岗岩的主要成分长⽯、⽯英、云母。
矿物的光学性质:颜⾊、条痕、光泽、透明度3. 结构是指组成岩⽯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成环境)。
构造是指矿物在岩⽯中的组合⽅式和空间分布情况(反映地质作⽤)。
第2章1.解理、断⼝:矿物受打击后能沿⼀定⽅向裂开成光滑平⾯的性质,成为解理。
裂开的光滑平⾯称为解理⾯。
不具⽅向性的不规则破裂⾯,称为断⼝。
解理分类按出现⽅向的数⽬分为:⼀个⽅向的解理(云母),两个⽅向的解理(长⽯),三个⽅向的解理(⽅解⽯);按解理的完全程度分:极完全解理(云母),完全解理(⽅解⽯),中等解理(正长⽯),不完全解理(磷灰⽯)。
2.地质年代:地球发展的时间段落。
岩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代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
它能说明岩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但不能反映岩层形成的地质过程。
相对地质年代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关系。
3.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法:1)地层对⽐法:上新下⽼;2)地层接触关系法:不整合⾯下⽼上新;3)岩性对⽐法;4)古⽣物化⽯法4.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法:1)侵⼊接触2)沉积接触第3章1.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重点1、复习指导下册子重点2、《工程地质》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一、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1、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第二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一、地质作用1、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2、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3、外力作用的主要类型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二、造岩矿物1、按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3、硬度:是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
4、解理: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要点(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三、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岩石吸水率:岩石在常压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
2、岩石软化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一种性质。
衡量软化性的指标是软化系数。
它表示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
3、岩石的抗冻性:岩石抵抗冰冻作用的能力。
用强度损失率和重量损失率表示抗冻性能。
4、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五类。
5、岩石抗剪断强度是在剪切面上有一定垂直压应力作用,被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
1、名词:工程地质学:就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地质环境:为人类生存与活动进程中地壳表层的地形、地貌、岩土、水、地层构造、矿产资源、地壳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称。
工程地质条件:就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工程地质问题:就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筑上稳定与安全的要求时,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2、工程地质条件的六大要素就是: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天然建筑材料。
3、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稳定性问题与区域稳定性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就是:(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与地下建筑工程兴建与运行的有利与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与适宜的建筑形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
(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与预测发生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与发展趋势。
(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与防治地下水的方案。
(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与分区及区域性特点。
(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一、地球概况1、概念:地壳运动:主要就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
2、地壳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3、地壳运动的特征:方向性、普遍性与长期性、运动速度不均一性。
二、矿物与岩石1、概念:矿物:就是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成的天然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造岩矿物: 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
矿物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
岩石:就是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与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所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沉积岩:就是在地表与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经过压固、脱水与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一级造价《水利计量》第一章(工程地质)要点整理第一节岩(土)体的工程特性一、土体的工程特性1.土的组成:固相(三相主体)、液相、气相黏粒是原岩经化学风化而成,常见的黏土矿物有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具有可塑性、黏性、膨胀性、收缩性和触变性。
工程上通过室内颗粒级配试验确定各粒组含量,大于0.075mm颗粒采用筛分法,小于0.075mm颗粒采用密度计法。
2.土的结构:与土粒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和沉积条件有关。
单粒结构:颗粒较粗的矿物颗粒在自重作用下沉落,特点是土粒间存在一般点与点的接触。
蜂窝结构:较细的土粒在自重作用下沉落时,粒间接触点处的引力大于下沉土粒重量,土粒就被吸引着不再下沉,形成链环状单元,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结构,常存在于粉土和黏性土中。
絮凝结构:一般存在于黏性土中,具有很大的孔隙。
3.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碎石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2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 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3粉土: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土的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
4黏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属于黏性土。
黏土:Ip>17;粉质黏土:10<Ip≤17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试验测定指标1土的天然密度(重度):环刀法;2土的含水率:烘干法;3土粒比重:比重瓶法。
2.换算指标4孔隙比和孔隙率5饱和度6饱和重度与饱和密度7有效重度(浮重度)与有效密度8干重度与干密度:常用作控制人工填土施工质量指标。
◆1.试验测定指标土的含水率:ω=m w /m sm w :水的质量;m s :土粒质量。
土粒比重:土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水的质量之比。
◆2.换算指标孔隙比和孔隙率孔隙比:e=Vv/Vs孔隙率:n=Vv/V×100%饱和度: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指土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以Sr 表示,表示土体的干湿程度。
工程地质课后题答案第一篇地质学基础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圈层构造如何划分?答:以地表为界,地球可分为外圈层和内圈层,两者各有不停的圈层构造。
外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厚度在几万km以上,但占大气总质量3/4的大气是集中在地表以上10km的高度范围以内。
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的水体,大部分汇聚在海洋里,部分分布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一级地球表层的样式和土层的空隙中。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
地球的内圈层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核位于深约2800km的古登堡面一下直到地心,主要由比较常见的贴、硅、镍溶解体组成。
地核和地壳之间称为地幔,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壳。
3.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答:(1)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表面心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展,促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地质作用和外地质作用。
内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地质作用包括风华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成岩作用。
5.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答: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有四种。
第一,古生物法。
即利用分布时代短、特征显著、数量众多而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
第二,岩性对比法。
即将未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特征与已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对比,用于确定地层时代。
第三,标志层法。
即在地层剖面中某些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分布广泛和容易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
第四,岩层接触关系。
即通过观察上下岩层之间的接触是整合、假整合还是不整合确定地层相对年代。
7.如何区别地层接触关系中的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接触?答:(1)整合是同一地区上下两套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是连续的,且产状一致,即在时间和空间深均无间断。
(2)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是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有一明显的沉积间断,但产状基本一致或一致。
第一章工程地质一、考试大纲(一)岩体的特征;(二)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三)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四)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二、考情分析本章主要以单选题为主,单选题6题,多选题1题。
共计8分。
2012年分值较少。
但是各节分值比较平均,每节2分。
本章知识点较分散,内容涵盖较多,学员应该理解记忆。
三、主要考点本章应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如下:第一节:岩体的特征1.岩体的结构2.岩体的力学性质3.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4.土的工程性质第二节: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1. 地下水的类型2. 地下水的特征第三节:常见工程问题及其处理方法1.特殊地基2.地下水3.边坡稳定第四节: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1.工程地质对工程选址的影响2.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3.工程地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五、系统讲解第一节岩体的特征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其特征可以用岩块来表征。
岩体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岩石组合。
工程岩体有地基岩体、边坡岩体和地下洞室围岩三类。
一、岩体的结构(一)岩体的构成1.岩石(1)岩石的主要矿物岩石中的石英含量越多,钻孔的难度就越大,钻头、钻机等消耗量就越多。
1)颜色。
颜色是矿物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2)光泽。
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用类比方法常分为四个等级: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及玻璃光泽。
3)硬度。
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人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鉴定矿物常用一些矿物互相刻划来测定其相对硬度,一般分为10个标准等级,如表1.1.1矿物硬度表所列。
表1.2.1 矿物硬度表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可刻划物品来大致测定矿物的相对硬度,如指甲约为2~2.5度,玻璃约为5.5~6度,钢刀约为6~7度。
(2)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组成地壳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①岩浆岩根据形成条件,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侵入岩又分为深成岩(形成深度大于5km)和浅成岩(形成深度小于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