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1、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

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场地工

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

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如房屋工

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变形等;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

稳定等;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

渗漏 、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等;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地应力、突水等。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

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

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大

类。3、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

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

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

应用地质学的范畴。狭义:工程地质学基

础、工程地质勘察学、区域工程地质学。

广义:狭义、土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

3、研究对象: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环境

4、活断层基本特征:①活断层是深大断

裂复活运动的产物 ②活断层具有继承性

和反复性 ③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

断层和蠕滑型断层两种 ④活断层的类型

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行断层。

5、活断层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

⑴地质上,只要是见到第四系中、晚期的

沉积物被错断,均视断层为活断层。⑵地

貌上,①不同地貌单元突然相接,或两边

沉积物厚度显著差别例如,隆起山区与断

陷盆地突然相接。一次错动量大的活断

层,沿线分布断层三角面、断层崖、陡坎、

垭口、“V 型谷”等 ②地貌单元的分解和

异常例如,河流阶地、山脊、水系、夷平

面、坡洪积扇等地貌单元由于活断层作

用,使其产生错断、分解。活断层作用使

正常发育的地貌系统出现异常形态或特

殊地貌景观。如断层带一侧,河流的同步

肘状拐弯、宽窄变异,断层下降盘一侧线

状排列的洪积群、泥石流、滑坡、串珠状

洼地等。⑶水文地质上,由于断层带构造

物质松散,容易形成强导水带,因而活断

层带一线分布泉水、温泉,出现植被发育

现象。也由于活断层为深大断裂,深循环

水将导致水的化学异常。对古代建筑物破

坏、错断、掩埋等情况调查,可以帮助判

断活断层当时的错距等情况。6、地震的

分类,地震震级,地震烈度:⑴①按成因

分类: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诱

发地震 ②按震源深度分类 浅源地震:

0<70 km (大陆地震多属此类) 中源地震:

70~300 km 深源地震:>300 km ③按地

震M 级大小分类 大地震 :M >=7级(强

烈破坏地震) 中地震: 7>M>=5 破

坏性地震 小地震: 5>M>=3, 微地震:

3>M>=1 超地震: M<=1 ⑵地震震级:是

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

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logE=4.8+1.5M

⑶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某地地面

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与地震释放的能量

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

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不同

烈度 ①地震基本烈度(I 基):一定时间

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

遭遇的最大烈度。一个地区的平均烈度。

②场地烈度(I 场):同一I 基区,场地

条件不同而进一步划分,对I 基修正。③

设防烈度(设计烈度)(I 设) :是抗震

设计所采用的烈度。依建筑物重要性、抗

震性、经济性、对I 基调整。原则上一般

建筑用I 基,重要建筑适当提高。设计部

门很少用I 场。V 度区不设防。

7、地震效应: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

内,地表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取决于

三方面: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震级、震中

距;建筑物类型及结构。三种破坏效应 ①

振动破坏效应——引起建筑物破坏 ②地

面破坏效应——地面破裂及地基液化、沉

陷等 ③斜坡破坏效应——滑坡、崩塌等

8、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

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

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

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9、砂土液化机

理:在地震过程中,较疏松的保水砂土在

地震引起的剪切力反复作用下,砂粒间相

互位置产生调整,而使砂土趋于密实。砂

土密实就势必排水,但是在急剧变化的周

期性地震力的作用下,伴随砂土空隙度的

减少而透水性变弱,因而排水愈来愈不通

畅。应排除的水来不及排走,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于是就产生了剩余空隙水压力(超空隙水压力),当剩余空隙水压力增长到完全抵消法向压力时,地面就可能出现喷沙冒水或塌陷现象而丧失承载能力。 10、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拉裂,蠕滑,弯曲倾倒;卸荷回弹:滑坡,崩塌; 11、滑坡的基本要素:滑动带 滑坡床 滑坡体 滑坡周界 滑坡壁 滑坡台阶 滑坡舌 滑坡裂隙 12、崩塌的形成条件:(1) 地质条件 一个陡坡,尤其是大于600的坡,坡高几米到几百米。大型自然崩塌多见于江河峡谷陡峻地段,以岩石大型崩塌居多,或者人工路堑、矿山等边坡。 一般坡度大于400~500时,对于裂隙发育的岩体,尤其发育高倾角裂隙时,在裂隙下部有软层配合下,易产生较大崩塌。(2)崩塌的诱发条件 1.高陡坡,重力作用,引起拉裂变形,导致崩塌。 2.坡脚开挖,掏空,坡脚软岩压裂,因此失去支撑作用。3.长时间降水,产生水压力。4.冻胀后解冻,使土体饱水段强度降低,或产生涨缩现象 13、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⑴内在因素 岩土类型及性质 地质构造 地形 水文地质 ⑵外部因素 振动作用(如地震) 降水(雨、雪)水库蓄水 人类活动(开挖、加载、植被、水等)风化、剥蚀作用 14、斜坡的稳定性计算:滑面为平面 K=tg φ/tg β 滑面为圆弧 β1、β2 定o 点 H 、4.5H 定 E 点找圆心直线 15、滑坡的时间预报 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报法,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斋滕法和改进的斋滕法,黄金分割法,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报法, 岩土体蠕变理论:第1蠕变阶段--减速蠕变阶段减速发展,斜率逐渐减小 第2蠕变阶段--稳定蠕变阶段等速发展,斜率大体不变 第3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 CD 段:变形迅速增大,但岩土体尚未破坏DE 段:岩土体变形速率剧增,岩土体很快破坏 16、滑坡的防治措施 1 防预措施:(1) 绕避:改线、架桥跨越、隧道穿越 (2) 拦截:拦石墙、拦栅网 (3) 排水:地表排水:排水沟、坡面防渗 地下排水:盲沟、排水洞、排水孔(4)监测预警 2 治理措施:(1) 排水措施:(同上) (2) 削方、堆:格栅(室)护坡 (3)支挡工程:挡土墙:砌置挡墙加筋土挡墙 锚固:单一锚杆(索)挂网+喷浆+锚杆(索) 构+锚杆(索)抗滑桩:钢管桩 钢筋+砼桩 砼桩结合形式:桩+锚 桩+墙(板、梁)(4) 坡面防护: 横向护坡 植基绿色护坡 (5) 其它: 固结灌浆 阻滑键(栓) 17、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等。 18、三个勘察阶段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可行性研究阶段,目的 为了工程规划和技术的可能性,经济合理性论证等方面提供地质资料 任务-根据设计要求,初步了解相关深度范围内岩体整体情况。初步设计阶段 目的 在规划阶段指定的区域内选定工程地质条件最优的建筑场地 任务-找出岩体完整性分布规律,最适宜建库范围;断层、岩脉分布规律;节理、裂隙密集带分布范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裂隙水性质(网状、脉状)及水温变化。技术施工设计阶段 目的 解决为编制各个建筑物施工详图所需的资料 19、工程地质勘探手段和取样方法:常用的有三类:钻探、坑探、物探。 20、地基—基础面以下某深度范围内,由基础传递荷载引起岩土体中天然应力状态发生较大变化的所有岩土体。地基持力层—直接与基础底面接触的岩土层。地基变形-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土体压缩产生变形。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理论公式计算、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值。 21、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岩土参数的标准值和设计值。 22、初、详勘察阶段:勘探孔的数量、勘探点间距和勘探孔深度等的设计 23、概念:围岩,由开挖洞室引起的应力重分布范围之内的岩体称为“围岩”。围岩应力重分布 由于开挖洞石将使原本处于天然应力状态的岩石发生应力的重新

调整和分布,围岩压力 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位移),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称围岩压力。 24、地下建筑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洞石围岩稳定性,岩爆,涌水,高地温,有害气体突出 25、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 )分级 ,岩体完整性系数 26、围岩压力分类及产生条件 ⑴形变围压 ①围岩应力超过岩体屈服极限;②深埋洞室围岩受压过大 ③粘土质岩、含蒙脱石较多的膨胀岩遇水产生膨胀变形。⑵松动围压 ⑶冲击围压 岩爆,天然应力相对于围岩的力学属性为高天然应力 27、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平衡拱理论法、块体极限平衡法 28、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 29、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具有可溶性岩石 具有溶蚀能力的水 具有良好的水循环交替条件 30、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碳酸盐岩岩性(成分、岩石结构)气候的影响(水、温度)地形地貌条件通过影响水的入渗,循环交替条件,进而影响岩溶发育的规模、速度、类型及空间分布 地质构造 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31、岩溶地貌形态:地表形态有 溶蚀平原 正形态(石林、石笋、峰林、孤峰) 负形态(溶沟、溶孔、溶槽、溶水洞、漏斗、 洼地、溶盆、溶原) 地下形态有溶洞、溶隙、暗河等 3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地形条件 泥石流总是发生在陡峻的山岳地区,一般是顺着纵坡降较大的狭窄沟谷活动。一般泥石流有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流域,其中泥石流形成区(上游)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水流和固体物质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山坡陡峻,多为30°- 60°的陡坡。坡体光秃破碎,无植被覆盖 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有崩塌、滑坡发育。流通区(中游)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坡降较大。而堆积区多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平缓。地质条件 泥石流频发于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滑灾害纵生的地段 气象水文条件 在降雨集中地雨汛期或高山冰雪强烈消融的季节和地区易发生泥石流。 3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在泥石流的形成区一般采用植树造林和护坡草被来保持水土,并修建坡面排水系统调节地表径流;在泥石流的流通区一般修筑一些拦挡工程如低坝或石墙;在泥石流的堆积区则采用排导措施如修建泄洪道和导流提;另外,在一些交通线路上为了确保安全可修建跨越泥石流的桥梁,涵洞,穿越泥石流的护路明洞,护路廊道,渡槽等。 34、稀性泥石流与粘性泥石流的区别? 稀性泥石流固体物含量低(<40%)、细粒少、密度值中等(1.2~1.6);水泥浆速度大于石块速度,具极强冲刷力;堆积散流、有分选。粘性泥石流固体物含量高(40%~60%)、细粒多;密度大(1.6~2.4)、浮托力强,具直进性;堆积不散流、无分选35、泥石流的运动特性:直进性和脉动性3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勘察等级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三项因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