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病例分析——急性胰腺炎
- 格式:doc
- 大小:426.00 KB
- 文档页数:13
急性胰腺炎病史1.病史摘要:马××,男,63岁。
主诉:中上腹痛伴呕吐14小时。
患者14小时前出现中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并逐渐加重,腰酸明显,疼痛在仰卧位加重,蜷曲位减轻,伴恶心、呕吐,呕吐两次胃内容物,解黄色稀便1次,在某卫生院肌注“654-2”后疼痛无缓解,腹痛前参加聚餐饮白酒约200g及进食较多。
既往曾有右上腹发作性疼痛史,3年前B 超发现有“胆囊炎胆囊结石”,有原发性高血压史5年,平时服“尼群地平”、“丹参片”,血压控制情况不详。
2.病史分析:该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诱因是饮酒及暴饮暴食,特点是中上腹持续性钝痛并渐加重,伴腰酸,疼痛与体位有关,使用654-2不缓解;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但无腹泻,停止排气排便及尿路刺激症状等。
既往有胆囊炎、胆囊结石病史,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根据上述特点,初步考虑的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同时需要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溃疡病穿孔、肠梗阻等疾病。
体格检查1.结果:T 38.0。
C,P104次/分,R 20次/分,Bp 160/10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佳,肥胖体形,急性疼痛病容,表情痛苦,蜷曲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巩膜无黄染,皮肤黏膜未见淤点、淤斑;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04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杂音;腹软,剑突下及剑脐间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卫,Murphy 征(-),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肝浊音界正常,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
2.体检分析:(1)主要阳性体征:体温升高,血压升高;剑下及剑脐间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特点是症状重于体征。
(2) 通过腹部体检以鉴别病因:剑下及剑脐间有压痛,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有此体征;急性胆囊炎一般应以右上腹压痛为主,且Murphy征(+);溃疡病穿孔一般有腹膜刺激征;肠梗阻有肠型、肠鸣音亢进及气过水声等。
该患者重点考虑急性胰腺炎。
辅助检查1.结果:(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4.3×109/L、N 0.80、L0.20,Hb 113g/L,Plt 333×109/L;血生化:血淀粉酶525U/L,尿淀粉酶5811U/L,ALT 53.8U/L ,AST40.8U/L,AKP 184U/L,GGT 747U/L,TBIL 15.2umol/L,DBIL 4.5umol/L ,TG2.53mmol//L,血糖5.73mmol/L,血钾4.74mmol/L,血钙2.16 mmol/L ,Urea3.15mmol/L,Cr 60μmol/L,LDH 240U/L,CK 180U/L。
急性胰腺炎病案分析报告(精)学号:051050343密级:公开湖北民族学院本科生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院(系)名称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学生姓名谭威指导教师伍杨2014年 4 月 25 日学术诚信声明本人所呈交的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均真实可靠。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报告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报告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谭威日期: 2015年4月25日目录一、病例资料 (1)二、急性胰腺炎的综合分析 (2)(一)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 (2)(二)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2)(三)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 (3)(四)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3)(五)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 (4)(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七)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5)(八)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6)三、参考文献 (7)四、致谢 (8)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一、病案介绍(一)基本信息患者入院前9小时进食早餐后出现全腹持续性绞痛,伴左肩部放射,与体位无关,拒按,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排气减少,伴腹胀。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反酸、胃灼热,无头晕、头疼,无心慌气短。
门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科。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约10年,最高血压160/100mmHg,自行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
糖尿病病史8年,最高血糖达16mmol/L,应用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高脂血症病史约7年,未系统治疗。
5年前曾因腹部疼痛,于外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好转。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病史。
(二)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78次/分(规则),呼吸18次/分(规则),血压125/80mmHg。
一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历分析—临床病例分析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并且往往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
本文将通过一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历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以期对该疾病的认识有所加深。
该患者,男性,42岁,日常饮食习惯较差,偶尔有暴饮暴食的情况。
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发热等症状,由家属送至急诊科就诊。
根据患者病历,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信息。
首先,他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的上腹痛。
这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大部分患者会描述为持续性的疼痛,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背部。
此外,患者还出现了呕吐和发热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胰腺炎引起的胆道梗阻和炎症反应导致的。
其次,通过患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我们可以发现他有一些与急性胰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
其中,饮食习惯不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暴饮暴食容易导致胰腺负担过重,从而诱发胰腺炎。
另外,酗酒、胆石症、高脂血症等因素也与胰腺炎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然后,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关键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患者病历,他的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也增高,这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此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等胰腺酶的测定也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最后,腹部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帮助确认胰腺炎的诊断,并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最后,该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积极的治疗措施。
首先,他采取了禁食、抗炎、止痛等保守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和控制炎症反应。
其次,通过持续静脉输液、电解质平衡调整和抗生素应用等措施,保证患者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的平衡。
此外,胰酶替代治疗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可以补充胰酶功能缺陷,改善消化功能。
最后,在炎症控制和营养支持的基础上,患者需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如感染、胆道疾病等,以保证疗效和预后。
通过对这一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历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不良的饮食习惯、酗酒、胆石症等因素有关。
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急、病情重,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对几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一、病例介绍病例一:患者_____,男性,35 岁。
因暴饮暴食后出现剧烈的上腹部疼痛,疼痛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
患者自述疼痛持续不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查体:体温 385℃,脉搏 110 次/分,呼吸 22 次/分,血压 130/80mmHg。
上腹部压痛明显,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 500U/L(正常值 40-110U/L),尿淀粉酶 1000U/L(正常值 0-460U/L)。
腹部 CT 显示胰腺肿大,周围有渗出。
病例二:患者_____,女性,48 岁。
有胆囊结石病史。
因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近日疼痛加剧,并伴有黄疸、发热,来我院就诊。
查体:体温 39℃,脉搏 120 次/分,呼吸 25 次/分,血压 120/70mmHg。
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墨菲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 300U/L,尿淀粉酶 800U/L。
腹部 B 超显示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胰腺水肿。
病例三:患者_____,男性,55 岁。
长期饮酒史。
因上腹部隐痛不适 2 天,逐渐加重,并出现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来我院就诊。
查体:体温 378℃,脉搏 9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10/70mmHg。
上腹部膨隆,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200U/L,尿淀粉酶 600U/L。
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液体,腹水淀粉酶明显升高。
二、临床表现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腹痛:是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为突然发作,位于上腹部或左上腹部,疼痛剧烈,可向背部放射。
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易缓解。
2、恶心、呕吐:常与腹痛同时出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可含有胆汁。
学号:051050343密级:公开湖北民族学院本科生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院(系)名称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学生姓名谭威指导教师伍杨2014年 4 月 25 日学术诚信声明本人所呈交的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均真实可靠。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报告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报告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谭威日期: 2015年4月25日目录一、病例资料 (1)二、急性胰腺炎的综合分析 (2)(一)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 (2)(二)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2)(三)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 (3)(四)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3)(五)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 (4)(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七)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5)(八)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6)三、参考文献 (7)四、致谢 (8)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一、病案介绍(一)基本信息患者入院前9小时进食早餐后出现全腹持续性绞痛,伴左肩部放射,与体位无关,拒按,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排气减少,伴腹胀。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反酸、胃灼热,无头晕、头疼,无心慌气短。
门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科。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约10年,最高血压160/100mmHg,自行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
糖尿病病史8年,最高血糖达16mmol/L,应用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高脂血症病史约7年,未系统治疗。
5年前曾因腹部疼痛,于外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好转。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病史。
(二)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78次/分(规则),呼吸18次/分(规则),血压125/80mmHg。
一例急性胰腺炎病例分析作者:郑国林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26期【摘要】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为了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鉴别水平,本文拟对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2015年6月10日我院一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现将治疗经过、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抑酸、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查体正常,治愈出院。
结论:急性胰腺炎是内科常见的急腹症,病因复杂,病情危重,临床医生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分析急性胰腺炎为临床常见疾病,若不积极治疗容易发展为重症胰腺炎。
重症胰腺炎病理表现为胰腺组织大量坏死,胰腺腺泡严重破坏,可危机患者生命[1]。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本文将2015年6月10日收入院的胰腺炎患者作为讨论对象,现将患者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结果、查体报道如下。
1 病史回顾邱衍团,男,44岁,患者1月前因“乏力,腹痛”在我院住院治疗,行上腹部螺旋三维CT 平扫+增强:考虑胰腺炎;膽囊炎;血胰腺炎组明显升高,诊断:“急性胰腺炎(重症)”,给予禁食、抑酸及善宁抑制胰液分泌治疗等内科综合治疗,患者无腹痛,腹胀较前缓解,出院1周,于昨天晚餐饱食后再发中上腹疼痛不适,呈阵发性,牵拉痛及钝痛,无反射痛,无恶心呕吐,再次来诊,门诊查淀粉酶 906 U/L,脂肪酶 2111 U/L,拟“腹痛查因:急性胰腺炎”收入我科。
2 既往史既往5年前有“左下肢外伤”病史,先后行3次行手术治疗,曾行“髋关节置换术”。
约1年前有类似乏力发作史,外院就诊,诊断为“低钾血症”。
3 体格检查BP 113/86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听诊心率115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膨隆,中上腹压痛、反跳痛,余腹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存在。
双下肢无浮肿。
4 实验室检查淀粉酶 906 U/L,脂肪酶 2111 U/L,总蛋白 70.6 g/L,白蛋白 36.2 g/L,球蛋白 34.4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38 U/L,碱性磷酸酶 133 U/L,钙 2.35mmol/L,葡萄糖 5.4 mmol/L钾 4.2 mmol/L,钠 133 mmol/L,氯 97 mmol/L。
学号:051050343密级:公开湖北民族学院本科生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院(系)名称医学院 ______________专业 _________临床医学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谭威 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伍杨 ______________2014年4月25日学术诚信声明本人所呈交的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 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均真实可靠。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报告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报告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谭威日期:2015年4月25日目录一、病例资料 (1)二、急性胰腺炎的综合分析 (2)(一)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 (2)(二)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2)(三)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 (3)(四)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3)(五)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 (4)(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七)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5)(八)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6)三、参考文献 (7)四、致谢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一、病案介绍(一)基本信息患者入院前9小时进食早餐后出现全腹持续性绞痛,伴左肩部放射,与体位无关,拒按,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排气减少,伴腹胀。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反酸、胃灼热,无头晕、头疼,无心慌气短。
门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科。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约10年,最高血压160/100mmHg自行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
糖尿病病史8年,最高血糖达16mmol/L,应用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高脂血症病史约7年,未系统治疗。
5年前曾因腹部疼痛,于外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好转。
第三章病例分析——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造成胰酶激活后所致的胰腺组织的局部炎症反应,可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
成年人居多,临床上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常见病因为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及特发性。
临床表现(一)症状1.腹痛绝大多数患者有腹痛,常在胆石症发作后不久,大量饮酒或饱餐后产生。
起病较急,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多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
腹痛常涉及整个上腹部,上腹正中或左上腹多见,50%患者疼痛向腰背部呈束带状放射,弯腰抱膝或前倾坐位可能会轻微减轻疼痛。
2.恶心、呕吐多数患者起病即有恶心、呕吐,呕吐可频繁发作,或持续数小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胆汁或咖啡渣样液体,呕吐后腹痛多无缓解。
3.发热 MAP仅有轻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SAP可呈弛张高热。
4.低血压及休克 SAP常发生低血压或休克,患者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弱。
(二)体征MAP腹部体征较轻,仅有上腹轻压痛。
SAP有腹部压痛、肌紧张,可有明显的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腹膜炎时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胰腺与胰周大片坏死时出现移动性浊音。
并发假性囊肿或脓肿时,上腹可扪及肿块。
可见两侧胁腹皮肤呈灰紫色斑称之为Grey-Turner征,而脐周皮肤青紫称Cullen征,提示预后差。
常见脉搏>100次/分,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
可因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造成暂时性梗阻性黄疸。
(三)并发症1.局部并发症(1)假性囊肿:多在急性胰腺炎起病2周后发生,4-6周成熟。
(2)胰腺脓肿:可发生在急性胰腺炎4周后。
患者高热不退,白细胞持续升高,腹痛加重,高淀粉酶血症,CT见脓肿边界不清,低密度影,内可见气泡。
(3)胰腺坏死感染:多出现在急性胰腺炎2周后。
2.全身并发症ARDS,急性肾衰竭,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凝血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高血糖,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一)淀粉酶血清淀粉酶一般起病6-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内超过正常上限3倍,48小时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持续约3-5天。
尿淀粉酶约在起病48小时后开始升高。
血淀粉酶准确性高,影响因素小,尿淀粉酶仅供参考。
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不呈相关性。
(二)血清脂肪酶通常于起病后24小时内升高,持续约7-10天。
超过正常上限3倍有诊断意义。
(三)其他标志物胰腺相关蛋白(PAP)、胰腺特异蛋白(PSP)和尿胰蛋白酶原活性肽(TAP)可升高。
CRP、IL-6对胰腺炎的病情判断有帮助。
(四)血生化检查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血糖升高;可有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
严重者可有血清白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血清钙下降。
(五)影像学检查1.腹部平片①哨兵攀征;②结肠切割征;③麻痹性肠梗阻;④胰腺区见液气平面提示脓肿。
2.胸片可发现胸前积液,肺不张,心衰等。
3.超声检查可发现胰腺肿大,弥漫性胰腺低回声,胰腺钙化,胰管扩张,胆石症,腹腔积液,假性囊肿等。
4.CT CT可见胰腺增大,边缘不规则,胰腺内低密度区、胰周脂肪炎症改变,胰内及胰周液体积聚,甚至有气体出现,坏死灶在增强扫描时区增强,与周围无坏死胰腺对比鲜明,可发现胰腺脓肿,假性囊肿。
诊断依据1.凡有急性发作剧烈持续上腹痛、恶心、呕吐,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炎有或无形态学改变,排除其他急腹症后可诊断。
2.分型Ranson标准:入院时①年龄>55岁;②血糖>11mmol/L;③白细胞>16×109/L④AST>250U/L;⑤LDH>350U/L。
入院48h后,⑥血细胞比容下降>10%;⑦尿素氮上升>1mmol/L;⑧PaO2<60mmHg;⑨血钙<2mmol/L;⑩碱缺乏>4mmol/L;⑾液体丢失>6L。
CT分级:①A级:正常胰腺;②B级:胰腺肿大;③C级:B级+胰周围炎症;④D级:C级+单区液体积聚;⑤E级:多区液体积聚。
MAP:具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对液体治疗反应良好。
Rasson评分<3项,CT分级为A、B、C级。
SAP: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具有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器官衰竭;Rasson评分≥3项;CT评分D、E级。
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1.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多有典型的溃疡病史,突发剧烈腹痛,迅速扩展至全腹,表现为明显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胆囊炎:常有胆结石病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至右肩背部;Murphy征阳性,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但不超过正常上限3倍。
结合腹部B超,CT可明确。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典型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可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因,需注意鉴别。
但本病血淀粉酶升高不超过正常上限3倍,结合B超、腹部CT多可鉴别。
4.肠梗阻:典型表现为痛、吐、胀、闭,查体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腹部X线可发现液气平面。
5.心肌梗死:常有冠心病史,突起发病,疼痛有时限于上腹部。
但结合心电图动态改变及血清心肌标志物一般不难鉴别。
治疗原则(一)轻症急性胰腺炎1.监护2.支持治疗:补液,首选晶体液,同时补充适当胶体、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胰腺休息短期禁食。
4.腹痛剧烈者可给哌替啶。
5.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
(二)重症急性胰腺炎1.监护2.液体复苏:维持循环血量,注意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预防感染:①口服或灌入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②静脉给予抗生素;③肠内营养。
4.营养支持:先行肠外营养,病情趋缓后尽早实施肠内营养。
5.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活性: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可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可直接抑制胰腺外分泌。
6.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可应用鼻胆管引流或EST胆道紧急减压。
7.手术治疗1)重症胰腺炎经内科治疗无效者;2)诊断未明确与其他急腹症难于鉴别时;3)胆源性胰腺炎处于急性状态,需外科手术解除梗阻时;4)胰腺炎并发假性囊肿、脓肿、胰腺坏死感染、弥漫性腹膜炎等。
8.中医中药【例题】病例摘要:男性,32岁。
腹痛5天,加重3天。
5天前患者饮酒后出现上腹痛,为持续性绞痛,伴阵发性加重,向后背部放射,伴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在村卫生室给予补液、抗感染、抑酸对症支持治疗,病情略有好转,3天前进油腻饮食后病情再次加重,腹痛不能缓解,逐渐蔓延至全腹,腹胀明显,恶心呕吐加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尿量少,色黄,伴烦躁不安,皮肤湿冷,为求进一步诊治,急来就诊。
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无大便,小便量少色黄,体重减轻约2kg。
既往无结核、肝炎、冠心病、肿瘤病史,否认胆石病,无传染病接触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
查体:T 38.7℃,P 110次/分,R 21次/分,BP 80/50mmHg,一般情况差,心率110次/分,患者全腹膨隆,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
辅助检查。
血WBC 22.3×109/L,中性粒细胞92%,血淀粉酶120U /L(酶偶联法),尿淀粉酶320U/L(酶联法),血糖14.3mmol/L,血钙1.50/L。
腹部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未见气液平面,腹部增强CT见图。
分析步骤:(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依据:1.中年男性,急性病程。
2.患者5天前饮酒后出现上腹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伴频繁恶心、呕吐,经补液治疗后有所好转。
3天前进食油腻后再次加重,腹痛逐渐蔓延至全腹,腹胀明显,恶心呕吐加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尿量少,色黄,伴烦躁不安,皮肤湿冷。
3.既往否认胆石病史。
4.查体T38.7℃,P 110次/分,BP 80/50mmHg,患者全腹膨隆,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
5.辅助检查血WBC 22.3×109/L,中性粒细胞92%,血、尿淀粉酶正常范围,血糖14.3mmol/L,血钙1.50/L。
CT见胰腺体积明显增大,边界不清,胰腺内低密度区,胰周液体积聚。
(二)鉴别诊断1.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应考虑本病,但机械性肠梗阻常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X线片可见液气平面。
本患者考虑可能性较小,可查腹平片进一步除外。
2.消化性溃疡穿孔:多有溃疡病史,突发剧烈腹痛,迅速蔓延至全腹,明显腹肌紧张,呈“板样腹”,肝浊音界消失,立位腹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
本患者不支持,考虑可基本除外。
3.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病:常有胆绞痛病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至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
腹部B超可明确诊断。
该患者无典型胆石症表现,建议结合B超进一步除外。
(三)进一步检查1.血脂肪酶。
2.监测血、尿淀粉酶变化。
3.肝肾功,电解质,血气分析。
4.CRP。
5.腹部B超。
6.胸片。
7.如疑有并发症,需复查CT,并加做增强CT。
(四)治疗原则1.监护2.补液,维持循环血量,注意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抗生素预防感染4.营养支持:先行肠外营养,病情趋缓后尽早实施肠内营养。
5.抑制胰腺外分泌和胰酶活性:可选择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奥曲肽)。
7.内科治疗无效者可选手术治疗。
8.中医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