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具管理流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17.47 KB
- 文档页数:1
外观质量检验
三维建模
上传至TDM
是否最新版图纸更新
N
Y 工艺组
关键过程控制卡
装卡图量具需求
喷涂工艺(油漆、工装)
程序组
程序清单刀具清单
通过审核?
图纸规范库
通过审核?
装卡具
N
加工工艺(BOM 清单)
接收文件图纸
Y
返回上序
N
外观质量检
验
一件一票
合格?
办理交接手
续
转入铸件
工序
工步工位
工时、程序
Y
N
编制加工工艺OK ?
N
Y 三级审核:程序员编写——程序组长审核——质量工程师审核
三级审核:工艺员编制编写——工艺组长审核——质量工程师审核
顾客图纸变更通知
质量工程师审核
技术主管审
核
ERP
(数据中心)
刀具库
工装
Y
生产计划
程序调用
刀具领用工装领用
装卡找正
模拟加工
三维装卡图调用程序模拟试加工
加工
程序列表、工位工位1完成
填报?开始工位2
Y 自检并填报尺寸
N
工位……
通过机床面板或手持终端
检验
返修
TDM 不合格品
系统
返修记录
不合格品信息记
录
程序库
生产计划
辅助材料
监控模块
程序管理模块
Y
N
Y
Y N
N
发货
尺寸合格?
清洗
喷涂
清洗/包装
喷涂报告
尺寸报告
报告齐全?
终检合格?提交质量报
告
提NCR/SDR。
程序名称: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文件编号: MSA-01001 版本:A生效日期: 2002-10-04编写人:日期:(副管理者代表)审批人:日期:(厂长)<受控文件>印章如此印章并非红色<受控文件>,代表此文件不会受到控制与更新,请使用受控制之文件1.0目的1.1了解测量器具量测的性能,是否能满足测量要求。
1.2 对新进或维修后的量测设备,能提供一个客观正确的变异分析与评价量测质量。
1.3 应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测量系统之再现性与重复性,作为下列各项事项之参考:1.3.1试验设备是否需要校验;1.3.2是否可供使用;1.3.3是否有人为因素造成之失准;1.3.4是否需要修正校验的周期与频率。
2.0适用围2.1适用于公司车载产品量测设备与量具的统计变差分析。
3.0定义3.1测量仪器:任一用来量测产品特性之仪器皆称为测量仪器。
3.2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与操作人员的集合。
3.3测量系统分析:应用统计方法,基于实际之制程选择适当之作业人数,样本数与重复测试次数,以研究分析主要变差原因。
3.4再现性: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不同评价人用同一量具测量平均值变差。
3.5重复性: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一位评价人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的变差。
4.0职责4.1计量室:负责制定并实施测量仪器校验计划。
4.2各使用部门负责使用仪器之变差分析(主要指重复性、再现性)与送校。
4.3设备维修部负责测量设备(不包括工具)之维护保养;各使用部门负责测量工具3 / 13之维护保养。
5.0容4. 1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流程图常用量具测量系统分析周期(参考控制计划):5.2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5.2.1量测仪器、量测物与人员选择5.2.1.1对用于测量产品的量具之精度,必须高于被测物公差的1/10,报告采用附录中MSA-01001-03B ;对用于测量过程变差的量具之精度,必须高于过程变差的1/10。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有效测量与监控产品从进料、制程、成品及出货各阶段检验作业能始终符合产品工程规范的各项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品管IQC、IPQC、QA过程作业。
3.0权责:3.1品管部:负责各阶段品质检验的执行、标识、追溯的管理、实际验货。
3.2工程部:产品作业标准的制定与检查。
3.3生产部:依生产计划、工程标准、验收标准执行生产作业。
3.4业务部:依订单需求验收出货数量。
3.5资材部:采购物料的外部联络。
4.0定义:无5.0作业内容:5.1进料检验5.1.1收料5.1.1.1供应商依据采购订单交货到公司仓库。
5.1.1.2仓管依据采购订单核对送货单是否一致,如若不符则退货并要求供应商重新交货,符合则点收数量并开出[进货单]。
5.1.1.3仓管将[进货单]连同要求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如材质报告、检验报告、测试报告等)交品管部,通知IQC进行检验。
5.1.1.4检验参照依据AQL表或依客户端需求作抽样检验。
5.1.1.5品管部IQC接到[进货单]后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文件进行验证,(有法规环保类要求的产品必须依客户指定或经国家认可有检测能力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如“SGS报告”等);品管部可以根据批量大小、价值贵重程度来对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材质进行一次确认。
5.1.1.5下列几项物料必须由品管部进料检验:a)生产性原材料。
b)外发加工产品。
c)包装材料等。
5.1.2需应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验收、检验5.1.2.1接收检验及测试:a)核对材质证明(限自购原材料,样品或来料加工产品可不需要提供材质证明),核对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
b)依《检验标准书》逐项检验与填写[进料检验报告],无《检验标准书》时,依图面求或样板检验,检验结果可直接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上。
c)凡属客户提供来料进行加工,如无图面,依据客户提供的规格进行检验;如既无规格又无图面,IQC只针对其外观进行检验并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上。
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管理规范1目的1.1本作业标准指在促进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堪用率与可靠度,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测试质量.1.2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有效管理,将有助于达到计量管制的实质目的.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仪校室3说明3.1本作业流程适用于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采购﹑验收﹑登录﹑故障维修﹑异动﹑盘点﹑报废﹑保管﹑调度等事项.3.2本作业流程适用于各公司有关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管理.3.3定义3.3.1本作业流程适用于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采购﹑验收﹑登录﹑故障维修﹑异动﹑盘点﹑报废﹑保管﹑调度等事项. 如ICT, LIGHT&PALY.3.3.2仪器量具:指能单独使用即可执行测试功能者,如VOLTMETER, DIGITAL,MULTIMETER,CALIPER 等.3.3.3 测试治具:指辅助测试之器具,如TEST FIXTURE, ICT PIN BOARD等.3.3.4其它:指PC INTERFACE CARD, H . D DRIVER, F . D DRIVER等.3.3.5 第一保管人:指一个区域或一个部门内对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负责综合保管的人员.3.3.6第二保管人:指在第一保管人之区域或部门内实际使用或保管的人.4 权责4.1 管理责任层别:4.1.1工程部-----负责本厂各部门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管理.负责本厂生产线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维护.负责本厂仪器量具请购之评估,新购仪器量具之验收,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报废之鉴定工作.4.1.2 厂内各使用单位-----负责管理与保管﹑保养该部门或其它部门支持之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负责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请购﹑维修申请,配合盘点﹑送校及异动管理.4.1.3 厂务部-----负责配合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验收﹑盘点﹑报废﹑发放等工作.4.1.4 采购-----负责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的采购和送仪校验收. 4.2 一般管理4.2.1 各部门部门主管或课级主管为该部门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第一保管人,负责下列事项:4.2.1.1 确实有效管理部门内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采购﹑验收帐目﹑使用状态等.4.3.1.2 协助仪校室办理有关登录﹑验收﹑盘点﹑报废﹑调拨等事宜.4.2.1.3 保存有关数据清单与记录.4.2.1.4 人事异动时负责交接清点工作并与仪校室保持连络4.2.2 各部门课级主管或使用者为该部门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第二保管人,负责以下事项:4.2.2.1确实有效保养好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保持清洁干凈﹑通风口畅通﹑接地良好.4.2.2.2负责保管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正确操作使用,必要时在仪校人员指导下作功能检查.4.2.2.3责保护管制标签,了解使用期限,异常时及时报告.4.2.2.4合仪校各相管理和校验工作5 作业流程5.1 本作业流程修定标准,应依下列情形修订:5.2 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管理,仪器校验管理,财产管理系统之相互关系.5.2.1 说明:5.2.1.1 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管理系统旨在建立其完整的资产履历数据系统与维修系统,以确保其之堪用率.5.2.1.2 器量具校验管理系统以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为基础,建立校验管理作业, 从事仪器量具准确度之维持.5.3 预算编列5.3.1 采购预算5.3.1.1 工程部仪校室标准件之采购预算由工程部统一编列.5.3.1.2 其它部门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之采购预算自行编列.5.3.2 校验费用5.3.2.1 工程部依仪校室所维持的标准件编列预算.5.3.2.2 其它部门若因校验室能量无法满足,而需另行送校验时,则工程部编列预算.5.3.3 维修费用5.3.3.1 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送外维修费用由各部门自行编列.5.3.3.2 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厂内维修费用由工程部统一编列.5.4 采购5.4.1 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由各单位根据需要提出申请,填写请购单.5.4.2 工程部根据使用状况予以评估后,送副总等公司高层领导裁决.5.4.3 核准之申请统一交采购办理.5.4.4 其它设备自行按采购程序办理之.5.5 验收5.5.1 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所包含之仪器量具应交校验室验收,校验室进校验或功能检查,并贴上校验管制标签,以作为验收之参考依据.5.5.2 如4.5.1所述,若发现仪器量具有疑问时,应透过采购或厂商寻求解决.5.5.3 非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由原请购或使用单位验收.5.6 登录5.6.1 采购单位应视5.5.2为必要流程,否则应予驳回再行鉴定并暂缓付款事宜.5.6.2 仪器室依据采购单位所开之验收单,进行仪器类别鉴定,仪器校验﹑管制初步鉴定与填写仪器量具履历管理卡等事宜.5.7 故障维修5.7.1 责任区别5.7.1.1 测试仪器量具之故障维修由工程部仪校室负责处理.5.7.1.2 测试设备/测试治具由工程部或原设计/发包单位负责.5.7.2 故障维修作业.5.7.2.1 生产线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发生故障时,该单位应立即通知工程部相关人主管签字后交工程部主管签字转仪校室办理维修.5.7.2.2 其它部门仪器量具故障直接填写维修申请单,经理主管签字交工程主管签字转仪校室作业.5.7.2.3 故障维修应填写(报废)/维修申请单以为办理凭据,并填写仪器维修登记表.5.7.2.4 仪校室无法维修者,填写外修﹑外借申请单,寻求厂商及校验维修单位解决.5.7.2.5 维修后之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必须由工程部确认后方可再使用.5.8 异动5.8.1 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必须填写异动单以办理异动﹑调拨﹑出售﹑报废﹑遗失,仪校室将根据异动单直接从仪校系统中将其履历删除.5.8.2 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台具之异动一律由仪校室办理鉴定﹑核查工作.5.8.3 个人保管之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于人事异动时应与仪校室或各部门内之负责人办理清点交接.5.8.4 如 4.8.1所述,其异动之数据仪校室必须予以确实登录,以财产转移单﹑报废单(由使用单位送仪校室)为依据登录.5.9 报废5.9.1 报废申请5.9.1.1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欲报废时,保管单位(使用单位)应至仪器室提出申请.5.9.1.2 报废由仪校室鉴定之,报废申请单使用EMS-004 报废﹑维修申请单,于备注栏说明之.5.9.2 报废时机5.9.2.1 无法修理者.5.9.2.2 修理费昂贵或大于其本身价值,不合经济效益者.5.9.2.3 性能欠佳,故障次数频繁且不适合生产者.5.9.2.4 产品改变,不再使用者.5.9.3 报废记录:依5.8所述,将有关记录作必要登录.5.10保管5.10.1 各部门应建立第一保管人制度,以负责该部门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综合管理.5.10.2 确立第二保管人制度,以落实其保管责任.5.11调度5.11.1 部门之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由仪校室负责调度与配置,部门内测试设备/仪器量具/测试治具调度由各部门主管负责.5.11.2 厂内部部门或其它单位,较长时间借贷仪器时一律透过仪校室办理,若仪校室无法提供时,则协调各部门实际情形调度之,短时间部门间借货由保管部门自行负责办理.5.12其它:有关各种作业细节,参阅 ENG-B08仪校室仪器量具管理作业标准6 参考文件ENG-B08仪校室仪器量具管理作业标准7 作业流程图7.1 (故障)维修流程图7.2 库存仪器治具(自制)领用流程图7.3 仪器请购﹑验收流程图(故障)维修流程图库存仪器治具(自制)领用流程图仪器请购、验收流程图。
量检具管理程序1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制造过程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对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量检具管理、校准和维护实施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量具、检具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标准量具:指用作测量或检定标准的量具。
如量块、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螺纹塞规等。
通用量具(或称万能量具):一般指由量具厂统一制造的通用性量具,如直尺、角度尺、卡尺等。
专用量具(或称非标量具):指专门为检测工件某一技术参数而设计制造的量具,如气动量仪、电子塞规、跳动检具等。
专用检具(或称非标检具):指专门针对工件某种检测特性而设计制作的量具,如内部制作检具、外购检具等。
4职责4.1质量部负责量检具的归口管理,负责标准量具、通用量具及二次购买的非标量检具的配备、验收、管理,负责量具、检具的校准或委外校准及维修的管理,协助完成非标量检具验收。
4.2技术部负责新增外购非标量检具的方案确认、共同验收,并协助非标量检具的异常处理,负责与外购供应商的技术对接工作。
4.3技术部工艺人员负责内部非标量检具的设计、共同验收,并协助非标量检具的异常处理。
4.4采购部负责量检具的采购。
4.5设备部模具班负责内部非标检具的按图制作或改造。
4.6使用部门负责量检具维护、保养和保管,负责把使用过程发现的失准、故障、合格证过期、无合格证的量检具信息反馈给计量管理员。
4.7销售部负责搜集、传递产品断点信息,并参与断点产品量检具处理的评审。
4.8相关部门参与非标量检具方案进行评审5管理规范及流程5.1标准量具/通用量具流程图5.2非标量检具流程图注1:非标量检具采购回货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三坐标检验报告、MSA报告、A-B表、操作指导书、图纸等;注2:非标量检具入库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三坐标检验报告、MSA报告、A-B-C表、操作指导书、图纸等;5.3量检具的维修和校准。
5.3.1量检具的分类:a)A类:国家强制检定的量检具。
b)B类:须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的量检具。
量具管理制度标题:量具管理制度目录:一、前言二、适用范围三、管理机构及职责四、量具采购与验收五、量具使用与管理六、量具校准与维护七、量具报废与更新八、附则九、附件一、前言为加强量具管理,确保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量具的部门和个人。
三、管理机构及职责1. 公司成立量具管理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本制度。
2. 量具管理小组负责对公司内量具的使用、维护、校准、报废等进行监督管理。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量具的日常管理,确保量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四、量具采购与验收1. 量具采购应遵循“先进、适用、经济、可靠”的原则,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供应商。
2. 量具验收应对照采购合同、技术文件和计量器具检定规程进行,确保量具符合要求。
3. 验收合格的量具应进行编号、登记,并建立量具档案。
五、量具使用与管理1. 量具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熟悉量具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量具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量具,确保量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量具使用人员应定期检查量具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4. 量具应定期进行校准,校准周期根据量具的类型和使用频率确定。
5. 量具使用人员应做好量具的清洁、保养工作,防止量具锈蚀、损坏。
六、量具校准与维护1. 量具校准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进行,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
2. 量具校准后,应出具校准证书,并对校准结果进行记录。
3. 量具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确保量具的正常使用。
七、量具报废与更新1. 量具达到报废条件时,应办理报废手续,并进行更新。
2. 报废条件包括:量具损坏无法修复、量具精度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量具超过使用寿命等。
3. 更新量具应遵循本制度第四条的规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量检具管理程序1目的为确保公司生产制造过程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对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量检具管理、校准和维护实施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量具、检具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标准量具:指用作测量或检定标准的量具。
如量块、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螺纹塞规等。
通用量具(或称万能量具):一般指由量具厂统一制造的通用性量具,如直尺、角度尺、卡尺等。
专用量具(或称非标量具):指专门为检测工件某一技术参数而设计制造的量具,如气动量仪、电子塞规、跳动检具等。
专用检具(或称非标检具):指专门针对工件某种检测特性而设计制作的量具,如内部制作检具、外购检具等。
4职责4.1质量部负责量检具的归口管理,负责标准量具、通用量具及二次购买的非标量检具的配备、验收、管理,负责量具、检具的校准或委外校准及维修的管理,协助完成非标量检具验收。
4.2技术部负责新增外购非标量检具的方案确认、共同验收,并协助非标量检具的异常处理,负责与外购供应商的技术对接工作。
4.3技术部工艺人员负责内部非标量检具的设计、共同验收,并协助非标量检具的异常处理。
4.4采购部负责量检具的采购。
4.5设备部模具班负责内部非标检具的按图制作或改造。
4.6使用部门负责量检具维护、保养和保管,负责把使用过程发现的失准、故障、合格证过期、无合格证的量检具信息反馈给计量管理员。
4.7销售部负责搜集、传递产品断点信息,并参与断点产品量检具处理的评审。
4.8相关部门参与非标量检具方案进行评审5管理规范及流程5.1标准量具/通用量具流程图5.2非标量检具流程图注1:非标量检具采购回货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三坐标检验报告、MSA报告、A-B表、操作指导书、图纸等;注2:非标量检具入库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三坐标检验报告、MSA报告、A-B-C表、操作指导书、图纸等;5.3量检具的维修和校准。
5.3.1量检具的分类:a)A类:国家强制检定的量检具。
b)B类:须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的量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