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34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一)机械部分1、镜筒:为安装在光镜最上方或镜臂前方的圆筒状结构,其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
2、物镜转换器:是安装在镜筒下方的一圆盘状构造。
其上均匀分布有3~4个圆孔,用以装载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3、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弯曲状构造,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
在使用临时装片时,千万不要倾斜镜臂,以免液体或染液流出,污染显微镜。
4、粗/细准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或下端。
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以较快速度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使物像呈现在视野中,适于低倍镜观察时的调焦。
而细准焦螺旋只能使镜筒或载物台缓慢或较小幅度的升降(升或降的距离不易被肉眼观察到),适用于高倍镜观察,一般在粗调螺旋调焦的基础上再使用细调焦螺旋,精细调节焦距。
5、载物台:是放置被观察的玻片标本的地方。
平台的中央有一圆孔,称为通光孔,来自下方光线经此孔照射到标本上。
在载物台上通常装有标本移动器(也称标本推进器),移动器上安装的弹簧夹可用于固定玻片标本,另外,转动与移动器相连的两个螺旋可使玻片标本前后左右地移动,这样寻找物像时较为方便。
6、镜柱:为镜臂与镜座相连的短柱。
7、镜座:位于显微镜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于支持和稳定镜体。
(二)光学系统部分光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照明装置(反光镜、聚光器和光圈等)。
1、目镜:又称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起着将物镜所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的作用。
常见的有5×、10×和15×(×表示放大倍数)的目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最常使用的是10×目镜。
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也称接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
常用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40×和100×等几种。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工作距离成反比。
简述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通过放大物体的图像,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如下。
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物镜、目镜、台、光源和调焦装置。
1.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主镜头,它负责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大。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成,不同的物镜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
常见的物镜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
2. 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眼镜,用于放大物镜所成像的物体。
目镜一般为10倍,有些显微镜还配备有可调焦的目镜。
3. 台:台是显微镜的支架,用于放置待观察的物体。
台通常是可移动的,以便将待观察的部分放置在物镜下方。
4. 光源:光源是显微镜的照明装置,用于照亮待观察的物体。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
5. 调焦装置:调焦装置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便得到清晰的图像。
常见的调焦装置有粗调焦和细调焦两种。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步骤如下:1. 将待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显微镜的台上,并调整台的位置,使物体位于物镜下方。
2. 打开光源,调整照明强度,以便得到适合观察的亮度。
3. 通过调焦装置将物镜和目镜移至最低位置,然后用粗调焦装置将物镜逐渐移近物体,直到能够看到物体的大致轮廓。
4. 使用细调焦装置逐渐调整物镜的位置,直到物体的图像变得清晰。
5. 使用目镜观察物镜下的物体图像,可以通过转动目镜来调整放大倍数。
6. 如果需要更高倍数的放大,可以更换物镜,然后重新调整焦距。
7. 观察完毕后,关闭光源,移开物体,将显微镜恢复到初始状态。
三、显微镜的应用领域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常用于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生物体的生理过程。
在医学领域,显微镜可用于观察病原体、细菌和组织结构,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在材料科学中,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研究材料的性能和制备过程。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考点一、显微镜的构造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镜头的区别和使用1.目镜:上端扁平,没有螺纹,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上端有螺纹,一般有3~4个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四、对光和亮度的调节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调节主要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
光圈和反光镜配合使用,以确保所需要的最佳光线。
五、关于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1.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六、关于视野成像的特点与玻片的移动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像。
2.将显微镜视野中较偏的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
七、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1.移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则不在玻片上。
3.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重点一显微镜的结构1.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到的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我们常用的为普遍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可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一)机械部分1、镜座为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铁座。
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
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
2、镜柱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
3、镜臂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
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
4、镜筒安装在镜臂上端的圆筒叫做镜筒。
镜筒长度一般为160毫米,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5、转换器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
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
6、载物台镜臂下端安装的一个向前伸出的平面台叫做载物台。
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
通光孔左右两旁一般装有一对弹簧夹,为固实玻片之用,有的装有移片器,可使玻片前后左右移动。
7、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
大的螺旋转动一圈。
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
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
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
(二)光学部分1、反光镜位于马蹄形镜座之上方。
一个可以转动的圆镜,叫做反光镜。
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
其用途是收集光线。
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
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2、集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
由二、三块透镜组成,其作用是聚集来自反光镜的光线,使光度增强,并提高显微镜的鉴别力,集光器下面装有光圈(可变光阑),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可以调节进入集光器光量的多少。
若光线过强,则将光圈孔口缩小,反之则张大,集光器还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适宜的光度。
3、接物镜又称物镜,由数组透镜组成,安装在转换器上,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
每台显微镜上常备有几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习惯上把10-20倍的叫做低倍物镜;40-60倍的叫帮高倍物镜;90-100倍的叫做油镜。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放大成虚像)→眼特别提示: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是物镜和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
∙显微镜的使用:1. 取镜和安放取镜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
安放时,动作要轻,一般放在实验台左侧,距实验台边缘7理米左右处。
安装物镜或目镜时,镜筒向前,镜臂朝向操作者。
用毛巾擦拭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
2. 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逆时针),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③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3. 观察①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a.放置标本: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
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b.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让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距玻片2~5毫米处。
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用手反方向(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
c.低倍镜的观察: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相乘所得的积即为原物被放大的倍数。
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到视野中央,再适当进行调节。
②高倍镜的使用a.定位目称:先用低倍物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的位置,再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轻轻移开,在原位置小心地换上高倍物镜(操作要卜分仔细,以防镜头碰击玻片)。
b.调焦:正常情况下,当高倍物镜转正之后,在视野中央即可看到模糊的物像,只要沿逆时针方向略微调到细准焦螺旋,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
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图1(一)、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160”表示观察时,机械筒长为160mm。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1)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2)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二)、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1)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报告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报告引言: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它能够让我们看到微小的物体和微观世界。
本实验旨在探索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
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物镜、目镜、光源、调焦机构和台座。
1.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部件,它负责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成,每个镜片的放大倍数不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物镜。
2. 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位于物镜的下方,用于放大物镜所形成的物体图像。
目镜通常有一个或多个镜片组成,其放大倍数一般较小。
3. 光源:光源是显微镜的照明部分,它提供光线以照亮被观察的样本。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LED灯作为光源。
4. 调焦机构:调焦机构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常见的调焦机构有粗调焦和细调焦两种,粗调焦用于快速调节焦距,而细调焦则用于微调焦距。
5. 台座:台座是显微镜的支撑部分,它提供稳定的基础,使显微镜能够保持平衡和稳定。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准备样本: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待观察的样本。
样本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昆虫等微小的物体。
将样本放置在玻璃片上,并加上一滴显微镜溶液,以便更好地观察。
2. 调整光源:将显微镜放在平稳的台面上,打开光源。
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使样本能够被适当照亮,但不至于过亮。
3. 调节物镜和目镜: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下方,并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使样本能够被清晰放大。
首先,使用粗调焦将样本大致调焦,然后使用细调焦进行微调,直到获得最清晰的图像。
4. 观察和记录:一旦样本被清晰放大,可以开始观察并记录所见的现象。
可以使用显微镜的目镜上的刻度尺来测量样本的大小,并使用显微镜的调焦机构来调整焦距,以观察样本的不同层面。
5. 清洁和存放:实验结束后,将显微镜上的样本和玻璃片清洁干净,并将显微镜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以防止灰尘和污垢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