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8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最新显微镜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实验工具,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样貌和结构。
显微镜的结构比较复杂,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应用场景,其具体结构和参数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简要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以供科研工作者参考。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所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光源、物镜、目镜、载物台等组成部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部分的结构和作用。
光源光源是显微镜的最基本部分,通常采用白炽灯或LED灯作为光源。
其作用是提供背景光或透射光,使样品能够被观察到。
在现代显微镜中,光源通常具有可调节亮度和颜色温度的功能,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实验需要。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其位置位于样品下方,用于接收样品的反射光或透过光。
物镜通常具有多种倍率选择,如10X、20X、40X、100X等,不同倍率的物镜对应不同的放大率和视野范围。
因此,在实验选择物镜倍率时,需要根据实验的需要来选择具体倍率。
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另一部分,其位置位于物镜的上方,用于放大物镜的像。
目镜通常也具有多个倍率选择,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目镜的倍率与物镜的倍率的乘积即为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
载物台载物台是放置样品的地方,通常是平面或者圆形的。
在一些高级显微镜中,载物台也具备多个轴向的调节,使得样品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进行显微观测。
此外,载物台还具有移动、固定样品等功能。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非常多,下面将重点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样品的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时,样品通常需要做一些特殊的处理,如切片、染色等。
处理样品的方式通常会对显微观察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前需要根据实验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2. 放置样品在放置样品时,除了要注意样品与载物台接触面的尽量平整外,还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
通常情况下,我们先在低倍率的物镜下,寻找样品的位置,然后再切换到高倍率的物镜下,进行详细观察。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一)机械部分1、镜筒:为安装在光镜最上方或镜臂前方的圆筒状结构,其上端装有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
2、物镜转换器:是安装在镜筒下方的一圆盘状构造。
其上均匀分布有3~4个圆孔,用以装载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3、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弯曲状构造,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位。
在使用临时装片时,千万不要倾斜镜臂,以免液体或染液流出,污染显微镜。
4、粗/细准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或下端。
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载物台以较快速度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使物像呈现在视野中,适于低倍镜观察时的调焦。
而细准焦螺旋只能使镜筒或载物台缓慢或较小幅度的升降(升或降的距离不易被肉眼观察到),适用于高倍镜观察,一般在粗调螺旋调焦的基础上再使用细调焦螺旋,精细调节焦距。
5、载物台:是放置被观察的玻片标本的地方。
平台的中央有一圆孔,称为通光孔,来自下方光线经此孔照射到标本上。
在载物台上通常装有标本移动器(也称标本推进器),移动器上安装的弹簧夹可用于固定玻片标本,另外,转动与移动器相连的两个螺旋可使玻片标本前后左右地移动,这样寻找物像时较为方便。
6、镜柱:为镜臂与镜座相连的短柱。
7、镜座:位于显微镜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于支持和稳定镜体。
(二)光学系统部分光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照明装置(反光镜、聚光器和光圈等)。
1、目镜:又称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起着将物镜所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的作用。
常见的有5×、10×和15×(×表示放大倍数)的目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最常使用的是10×目镜。
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2、物镜:也称接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
常用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40×和100×等几种。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工作距离成反比。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可以放大物体的细微结构,从而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节。
下面详细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物镜(Objective Lens):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放大部分,位于镜筒的底部。
它负责将样品放大并聚焦到镜筒内,通常有高倍和低倍两种物镜,也可以配备油浸物镜。
2. 目镜(Eyepiece):目镜是位于镜筒顶部、与眼睛接触的部分,用于放大物镜所放大的影像。
通常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例如10倍、15倍等。
3. 镜筒(Body Tube):镜筒是连接到物镜和目镜的管状结构,用于支撑物镜和目镜,并使其保持正确的位置。
4. 支架(Stage):支架是显微镜上的平台,在上面放置要观察的样本。
可以调整高度和位置以获得合适的观察角度。
5. 焦距调节器(Coarse and Fine Adjustment):焦距调节器是控制物镜与样本之间的距离,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粗调节器用于初步调节焦距,而细调节器则用于微调焦点。
6. 光源(Light Source):光源是显微镜中提供照明的设备。
通常使用白炽灯或LED灯来提供适当的光线。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1.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插入适当电源线供电。
确保显微镜的光源正常工作。
2.打开颈部旋钮,将物镜拉近物品样本。
可以使用物镜刻度来粗略确定焦点。
3.使用粗调节器,将物镜与样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逐渐向上或向下旋转粗调节器,直到在目镜中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图像。
4.使用细调节器进行微调,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注意避免过度调节,以免物镜与样本接触。
5.如果需要改变放大倍数,可以选择不同的目镜或物镜。
注意,在更换物镜时,需要重新调整焦点。
6.可以通过调整样品的位置和倾斜角度来观察不同部分。
使用样品夹或移动平台来固定样本,以确保其稳定的观察。
简述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通过放大物体的图像,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如下。
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物镜、目镜、台、光源和调焦装置。
1.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主镜头,它负责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大。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成,不同的物镜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
常见的物镜有4倍、10倍、40倍和100倍等。
2. 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眼镜,用于放大物镜所成像的物体。
目镜一般为10倍,有些显微镜还配备有可调焦的目镜。
3. 台:台是显微镜的支架,用于放置待观察的物体。
台通常是可移动的,以便将待观察的部分放置在物镜下方。
4. 光源:光源是显微镜的照明装置,用于照亮待观察的物体。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
5. 调焦装置:调焦装置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便得到清晰的图像。
常见的调焦装置有粗调焦和细调焦两种。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步骤如下:1. 将待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显微镜的台上,并调整台的位置,使物体位于物镜下方。
2. 打开光源,调整照明强度,以便得到适合观察的亮度。
3. 通过调焦装置将物镜和目镜移至最低位置,然后用粗调焦装置将物镜逐渐移近物体,直到能够看到物体的大致轮廓。
4. 使用细调焦装置逐渐调整物镜的位置,直到物体的图像变得清晰。
5. 使用目镜观察物镜下的物体图像,可以通过转动目镜来调整放大倍数。
6. 如果需要更高倍数的放大,可以更换物镜,然后重新调整焦距。
7. 观察完毕后,关闭光源,移开物体,将显微镜恢复到初始状态。
三、显微镜的应用领域显微镜在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常用于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生物体的生理过程。
在医学领域,显微镜可用于观察病原体、细菌和组织结构,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在材料科学中,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研究材料的性能和制备过程。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我们常用的为普遍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可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一)机械部分1、镜座为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铁座。
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
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
2、镜柱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
3、镜臂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
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
4、镜筒安装在镜臂上端的圆筒叫做镜筒。
镜筒长度一般为160毫米,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5、转换器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
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
6、载物台镜臂下端安装的一个向前伸出的平面台叫做载物台。
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
通光孔左右两旁一般装有一对弹簧夹,为固实玻片之用,有的装有移片器,可使玻片前后左右移动。
7、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
大的螺旋转动一圈。
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
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
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
(二)光学部分1、反光镜位于马蹄形镜座之上方。
一个可以转动的圆镜,叫做反光镜。
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
其用途是收集光线。
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
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2、集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
由二、三块透镜组成,其作用是聚集来自反光镜的光线,使光度增强,并提高显微镜的鉴别力,集光器下面装有光圈(可变光阑),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可以调节进入集光器光量的多少。
若光线过强,则将光圈孔口缩小,反之则张大,集光器还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适宜的光度。
3、接物镜又称物镜,由数组透镜组成,安装在转换器上,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
每台显微镜上常备有几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习惯上把10-20倍的叫做低倍物镜;40-60倍的叫帮高倍物镜;90-100倍的叫做油镜。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
1. 显微镜通常由光学系统、支架系统和照明系统三部分组成。
2. 光学系统包括物镜、目镜和透镜系统,物镜用于放大被观察样品的图像,目镜用于观察物镜放大后的图像,透镜系统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3. 支架系统包括镜臂、梁柱和底座,用于支撑和调节光学系统的位置和方向。
4. 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和孔径调节系统,光源提供光线照明样品,孔径调节系统用于调节照明光线的强度和方向。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将被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下方。
2. 调节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使物镜能够清晰地放大样品的图像。
3. 通过旋转镜臂和调节梁柱的高度,调节物镜和目镜的位置,以便观察不同部分的样品。
4. 通过调节照明系统,调整光源的亮度和方向,以获得适当的照明条件。
5. 通过调整焦距,使图像清晰可见。
6. 使用目镜观察样品,并通过调节焦距或物镜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7. 如果需要增大放大倍数,可以更换具有更高放大倍数的物镜和目镜。
8.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微调旋钮来微调焦点,使得图像更加清晰。
9.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保持样品和显微镜的干净,避免表面光线反射或污染影响观察效果。
10. 使用显微镜后,及时关闭照明系统,将物镜调至低倍率位置,做好清洁和保
养工作,以确保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显微镜的构造与操作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图1(一)、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160”表示观察时,机械筒长为160mm。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1)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2)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二)、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1)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一、结构:1、机械部分:镜筒、转换器、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倾斜关节、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镜柱、镜座2、光学部分:目镜(5×、10×、15×、20×)、物镜(上端有螺纹):低倍物镜(10×)、高倍物镜(40×)和油镜(100×) 、遮光器、反光镜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透明、厚薄均匀)→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
二、使用方法 1、取镜安放(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
(2)安放:身体前面略偏左,距实验桌边约5㎝,以便观察和防止掉落。
2、对光(三对准通光孔)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同时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对准通光孔。
圆形的视野呈现雪白色(一定要用非直射光)。
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 目镜 (观察)转换器 (转换物镜)物镜 (观察) 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 通光孔(通过光线)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反光镜(反射光线) 镜座 (支持)粗准焦螺旋 (一般调节) 细准焦螺旋 (精细调节)镜臂 (连接)镜柱 (支持)(<45度)倾斜关节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3、低倍镜的使用(1)放置切片: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距玻片2~5 ㎜处。
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逆时针方向(右手为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工作距离0.5~1cm左右,稍纵即失,全神贯注)。
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
)(3)低倍镜观察: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到视野中央。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1 目镜目镜是显微镜中放置眼睛的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镜筒”。
目镜一般由两到三个透镜组成,通过调节目镜镜筒的高度和焦距来实现对物体的放大。
1.2 物镜物镜是显微镜中放置在物体附近的部分,由多个透镜组成。
物镜的放大倍数通常比目镜大,常见的物镜有4倍、10倍和40倍等。
物镜与目镜的组合可以得到显微镜的最终放大倍数。
1.3 台架台架是显微镜的支撑部分,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
台架上通常还有一些调节装置,如粗调和细调,用于控制镜筒的高度和焦距。
1.4 光源光源是显微镜用于照明样本的部分,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和荧光灯。
光源一般位于显微镜的底部,并通过透镜系统使样本获得足够的光线。
1.5 装片夹装片夹是用于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上的部分,一般由两个夹具组成。
装片夹可以通过旋钮调节夹具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样本。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需要以下步骤:2.1 调整目镜先调整目镜,使其合适的高度和焦距,以便观察样本时能够清晰看到图像。
通常,目镜需要调整至与眼睛的距离约为10厘米,然后通过转动目镜调节螺旋使视场对准。
2.2 装置样本用装片夹将样本夹在显微镜的台架上,并通过调节旋钮使样本与物镜的透镜靠近。
确保样本在装片夹中夹紧,避免移动时样本掉落或晃动。
2.3 确定放大倍数通过转动物镜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常见的物镜有4倍、10倍和40倍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倍数。
2.4 调整焦距用粗调装置将镜筒与物镜的透镜靠近,然后使用细调装置使图像变得清晰。
逐渐转动细调装置直到获得最清晰的图像,并确保图像仍然在视场范围内。
2.5 观察和记录通过目镜观察样本,并根据需要记录下所见的图像或数据。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物镜和焦距来改变放大倍数和焦点位置,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2.6 清洁和保养使用完显微镜后,及时清洁物镜、目镜和装片夹上的任何污渍。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主要由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组成。
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压片夹、物镜转换器、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等。
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等。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调整显微镜的位置和角度,直到看到清晰的视野。
2. 调整目镜和物镜的距离,使视野中的物像和分划板清晰。
3. 如果使用低倍镜观察,可以通过转动粗准焦螺旋来调节物镜与标本的距离,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如果使用高倍镜观察,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需要放大观察的结构,然后换高倍镜,并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看清物像。
4. 如果需要测量细胞大小等数据,可以使用测量目镜和测微尺等工具,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细胞的长度和直径等参数。
在使用显微镜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使用前应该先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熟悉操作步骤和方法。
2. 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或摔落。
3. 使用后应该及时清洁和保养显微镜,避免长期不用造成损坏。
4. 特别是在进行高倍镜观察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太高的放大倍数,以免导致图像失真或无法清晰观察到细胞的结构。
总之,正确地使用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形态,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 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通过放大物体的细节,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结构。
本文将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2.1 物镜(Objective)物镜是显微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显微镜下方。
物镜通常由多个透镜组成,用于放大样品,并将光线聚焦到目标上。
常见的物镜有低倍物镜、高倍物镜和油墨物镜等。
2.2 目镜(Eyepiece)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组成。
它用于进一步放大已经被物镜放大过的样品,并使得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放大后的影像。
2.3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和调节光线强度的装置。
光源可以是白炽灯、荧光灯或LED等。
调节光线强度的装置通常是一个可调节的光源开关,用于控制样品的照明强度。
2.4 调焦系统调焦系统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使样品能够清晰地被观察到。
常见的调焦系统有粗调焦和细调焦两种。
粗调焦用于快速移动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而细调焦则用于微小的距离调整。
2.5 样品台样品台是放置待观察样品的平台,通常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移动。
它还可以配备夹具或固定装置,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2.6 其他部件除了上述主要部件外,显微镜还可能包括其他附件,如滤光片、偏光器、测微器等。
这些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和配置。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1 准备工作在使用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远离震动源。
•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工作,并调节光线强度适合观察。
•检查物镜和目镜是否干净,如果有污垢需要使用洁净棉纸或酒精棉清洁。
3.2 放置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并使用夹具或固定装置使其稳定。
3.3 调节放大倍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以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
一般情况下,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然后再逐渐切换到高倍物镜进行细节观察。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2)各部分的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接近眼睛的镜头。
物镜: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
不同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大光圈光线弱时使用)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使用)。
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小光圈光线强时使用)(3)注意:在移动标本时,像总是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所成像的放大倍数。
(高倍显微镜下,所见的细胞数目少)(低倍显微镜下,所见的细胞数目多)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一)实验操作技能1.安放显微镜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1分)安放:放在靠左手边,离桌边7cm左右(1分)2.显微镜对光遮光器:选用合适的光圈(光线好用小光圈,光线不好用大光圈)(1)物镜、目镜的使用:选用低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动物镜(1)反光镜对光:光线好用平面镜,光线不好用凹面镜。
镜面对着光源(1)3.观察永久装片装片放置:将要观察的目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好(1)使用低倍镜,下降镜筒:镜筒用粗准焦螺旋下降至物镜与装片相离2cm左右(1)调焦:用左眼观察,同时慢转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目标后转用低准焦螺旋(1)4.说出装片的显著特征(1)血细胞涂片:红细胞较多,没有细胞核。
(若看到白细胞,要说明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叶片结构:叶片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叶肉属基本组织,看到一层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看到大的叶脉,叶脉属于疏导组织。
(二)实验常规和实验习惯(1)显微镜收放:将压片夹转至后方,取走装片,将物镜转离通光孔,下降镜筒至最低,将反光镜转到与镜座垂直的位置,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1)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调节器(也叫调节螺旋):大的叫粗准焦螺旋,小的叫细准焦螺旋。
(2)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反光镜、遮光器等。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2)对光:不断调整反光镜,直到出现光亮而均匀的视野。
(3)观察: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玻片标本两端用压片夹夹紧,再用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粗调节器,把镜筒徐徐降到接物镜头差不多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从侧面观察下降镜筒)。
然后左眼观察,边观察边用调节器将镜筒徐徐上升(逆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发现物象,观察清晰为止。
如果观察部分不在视野中心,可移动玻片标本到视野中心,再上下转动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为止。
3、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①绘图用削尖铅笔(3H型),根据观察到的物像绘制,力求真实性;②图绘在报告纸中央偏左上方,大小适当。
③图中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圆点表示,不能涂抹。
(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④标注名称。
4、显微镜使用的几点技巧①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低,镜头短,放大的倍数越高。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高,镜头短,放大的倍数越低。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观察到细胞体积大,数目就越少,视野越暗,镜头与玻片的距离越近。
②判断视野中污点: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污点在玻片上;若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因为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要使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中央,移动的原则是:标本移动的方向和观察到物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
6、在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步骤2中滴入清水;而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步骤2滴入的是生理盐水,与人体细胞细胞液浓度大致相同,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形态,若置于清水中,会使细胞过度吸水而破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密切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是一种复杂的光学仪器。
它是医学实验常用工具之一,其作用是将观察的标本放大,以便观察和分析。
一般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如图1-1所示。
(一)机械装置1. 镜座:位于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着整个镜体,起稳固作用。
2. 镜柱:为垂直于镜座上的短柱,用以支持镜臂。
3. 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呈弓形结构的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分。
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否则显微镜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ss倒。
4. 调节器: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节器 (粗准焦螺旋)和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两种。
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镜台作较快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适于低倍镜观察时调焦。
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或镜台缓慢或较小幅度地升降,使用于在低倍镜下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体后,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进行焦距的精细调节,藉以对物体不同层次、深度的结构做细致地观察。
5. 镜筒:位于镜臂的前方,它是一个齿状脊板与调节器相接的圆筒状结构,上端装载目镜,下端连接物镜转换器。
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和双筒式。
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而镜筒倾斜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角,在镜筒中装有使光线转折45°的棱镜;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式的。
6.转换器:又称旋转盘,位于镜筒下端的一个可旋转的凹形圆盘上,一般装有2~4个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
旋转它就可以转换物镜。
旋转盘边缘有一定卡,当旋至物镜和镜筒成直线时,就发出“咔”的响声,这时方可观察玻片标本。
7. 载物台:也称镜台,是位于镜臂下面的平台,用以承放玻片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