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黄腾踏去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飞黄腾达去不能顾蟾鱼的意思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这句话的意思是:龙马飞黄腾达,看不到地上的癞蛤蟆。
韩愈想要告诉儿子读书的重要性。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这句话出自韩愈的《符读书城南》。
《符读书城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劝学诗,是诗人写给正在求学的儿子符的。
诗人以木喻人,指出同样是人,由于所受的教育不同,有的读书,有的不读书,差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勤学则有成(“飞黄腾踏去”),不学则无成(“蟾蜍”),富有形象性。
对比了读书不读书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前途,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以此劝勉儿子用功读书。
《符读书城南》全文包含了读书的作用、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知识与金钱的区别、学习的方法、寄语等五部分组成。
全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饱含着一个父亲望子成龙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
诗词题库一、选择题1.分别号称“诗仙”、“诗圣”、“诗鬼”的诗人是(C )A、李贺、杜甫、李商隐B、李白、李贺、杜甫C、李白、杜甫、李贺2.下列哪首诗将“春风”比作“剪刀”(C )A、《忆江南》B、《滁州西涧》C、《咏柳》D、《游园不值》《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望庐山瀑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看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哪一个名胜(D)A、泰山B、黄山C、华山D、庐山4.“鸿雁传书”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D)A、司马迁B、霍去病C、刘彻D、苏武5.《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虞世南的诗句,诗人描写的是(C)A、鹰B、黄鹂、蝉6.《食荔枝》苏轼曾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
请问“岭南”在我国如今的哪个省?(A)A、广东B、福建C、海南7.李白感慨哪一个历史事件而作《越中览古》?(C)A、草船借箭B、武王伐纣C、卧薪尝胆D、赤壁之战“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8.《月夜忆舍弟》杜甫曾写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在这首诗中他怀念的是?(C)A、父母B、妻子C、兄弟D、李白9.“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中的“合昏”指的是(A)A、合欢花B、夜来香C、夕颜D、含羞草10.《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描写的是什么花?(A)A、菊花B、桃花C、梅花D、杏花11.选出全是宋诗的一组。
(C )A.《钱塘江春行》、《泊船瓜州》、《蚕妇》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西林壁》、《元日》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示儿》、《游园不值》D.《枫桥夜泊》、《咏柳》、《宿新市徐公店》、1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B).(A)李延年(B)李龟年(C)崔九(D)崔颢13.“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出自韩愈《符读书城南》一诗,请问韩愈作这首诗的目的是教育谁要立志飞黄腾达?(A)A、儿子B、兄弟C、朋友D、自己14.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四牡·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四牡》是《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一首写某个公务缠身的小官吏驾驶四马快车奔走在漫长征途而思念故乡、思念父母的行役诗,与《诗经》中其他同类题材诗一起,是后世行役诗的滥觞。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小雅;四牡》译注题解:出使的官员思归故乡。
原文译文注释四牡騑騑1,周道倭迟2。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3,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4。
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5。
翩翩者鵻6,载飞载下,集于苞栩7。
王事靡盬,不遑将父8。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9。
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10。
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11。
四匹公马跑得累,道路悠远又迂回。
难道不想把家回?官家差事没个完,我的心里好伤悲。
四匹公马跑得疲,黑鬃白马直喘气。
难道不想把家回?官家差事没个完,哪有时间家中息。
鹁鸪飞翔无拘束,忽高忽低多舒服,累了停歇在柞树。
官家差事没个完,哪有时间养老父。
鹁鸪飞翔无拘束,飞飞停停真欢愉,累了歇在枸杞树。
官家差事没个完,哪有时间养老母。
四骆马车扬鞭赶,马蹄得得跑得欢。
难道不想把家回?将这编首歌儿唱,儿将母亲来思念。
;1.四牡:四匹公马。
騑(fēi)騑:马不停地走而显得疲劳。
《广雅》:"騑騑,疲也。
行不止,则必疲。
";2.周道:大路。
倭迟(wēiyí):亦作"逶迤",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
;3.靡:无。
盬(ɡǔ):止息。
;4.嘽(tān贪)嘽:喘息的样子。
骆:黑鬃的白马。
;5.启处:启,小跪。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跪着,臀部贴于足跟。
启处,指在家安居休息。
;6.鵻(zhuī):一种短尾的鸟,也叫鹁鸠、夫不。
;7.苞:茂密。
栩(xǔ):柞树。
;8.将:奉养。
;9.杞:枸杞树。
;10.骎(qīn)骎:形容马走得很快。
01 咏鹅骆宾王(唐)欧阳éé学文é鹅,鹅,鹅,qūxiàng xiàng tiān gē曲项向天歌。
bái máo fúlǜshuǐ白毛浮绿水,hōng zhǎng bōqīng bō红掌拨清波。
02 敕勒歌北朝民歌chìlèchuān yīn shān xià敕勒川,阴山下。
tiān sìqióng lúlǒng gài sìy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máng máng天苍苍,野茫茫,fēng chuīcǎo dīxiàn niúy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
03 春晓孟浩然(唐)chūn mián bùjuéxiǎo chùchùwén tíniǎo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yèlái fēng yǔshēng huāluòzhīduōs hǎo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04 回乡偶书贺知章(唐)shào xiǎo líjiālǎo dàhuí少小离家老大回,xiāng yīn wúgǎi bìn máo shuāi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xiāng shí儿童相见不相识,xiào wèn kècóng héchùlái笑问客从何处来。
05 静夜思李白(唐)chuáng qián míng yuèguāng yíshìdìshàng shuāng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带马字的四字词语集锦带马字的四字词语集锦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带马字的四字词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带马字的四字词语 11、裹尸马革:革:皮革。
用马皮包裹尸体。
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2、蹄閒三寻: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
形容马奔跑得快。
同“蹄间三寻”。
3、见鞍思马: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4、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同“马革裹尸”。
5、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
形容一片喧闹声。
6、跃马扬鞭:跃:跳。
跳上骏马,举起马鞭。
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
也用来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7、逐日追风: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
形容马跑得极快。
8、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
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9、人强马壮:形容军*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10、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
形容旅途劳累。
11、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12、弓调马服:用来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13、砺戈秣马:磨戈喂马。
用来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14、脱缰之马:用来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15、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
用来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16、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7、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18、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用来比喻颠倒是非。
19、横刀跃马: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
指在沙场作战。
犹言横戈跃马。
20、尻舆神马:指以尻为车舆而神游。
后为随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
同“尻轮神马”。
21、横戈盘马:犹横戈跃马。
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22、车马辐辏: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
指车马集聚拥挤。
23、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
关于勤奋好学的名言警句韩愈1. 关于韩愈的诗句名句1、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2、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韩愈3、【劝人为善】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韩愈《了凡四训》4、断送一生唯有酒——韩愈5、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
——韩愈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7、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韩愈《祭十二郎文》8、物有不平则鸣,胸有郁气当出却难舒——韩愈《送孟东野序》9、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
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韩愈《杂说》1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11、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韩愈1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1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原道》14、"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韩愈《原毁》"15、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16、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与孟尚书书》17、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18、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韩愈19、情隘辞蹙,不知所裁。
——韩愈20、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21、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韩愈《符读书城南》22、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
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
——韩愈2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2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韩愈《原道》2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请问,下列哪一句跟…马‟没关系?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B、八百里分麾下炙C、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2、“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出自韩愈《符读书城南》一诗,请问,韩愈作这首诗的目的是教育谁要立志飞黄腾达?A、儿子B、兄弟C、朋友3、李贺在《马诗》十八首中写到了…伯乐相马‟时的要点,请问,根据诗歌内容记载,良马的旋毛在哪里能说明此为千里马?A、腰间B、腹间C、颈间4、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名句就出自一首望月怀思的名篇,请问,这句诗出自哪里?A、杜甫《月夜忆舍弟》B、张九龄《望月怀远》C、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唐代一位有名的诗人去世后,唐宣宗李忱曾亲自写下“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来悼亡,请问让唐宣宗如此厚爱的诗人是谁?A、李白B、白居易C、王维6、我国某位诗人在临终之时曾作绝命诗《临终歌》,开篇感叹道:“大鹏飞兮振八裔yì,中天摧兮力不济”,流露了对人生的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请问这位诗人是谁?A、杜甫B、苏轼C、李白7、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我国四川的一所祠堂大门的对联这样写道:“北宋高文名父子, 南州胜迹古祠堂”,请问这所祠堂是纪念谁的?A、苏洵、苏轼、苏辙B、曹操、曹丕、曹植C、李昪biàn、李璟、李煜8、我国著名国学家王国维在1912年发表的《文学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请问,王国维评价的这四位诗人分别是谁?9、A、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 B、屈原、陶渊明、王维、杜甫 C、屈原、陶渊明、李商隐、白居易10、那英有首歌叫《雾里看花》,“雾里看花”四个字与唐诗《小寒食舟中作》中“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一句十分契合,请问,这首《小寒食舟中作》是谁的作品?A.杜甫B.李白C.王维11、金代诗人元好问《论诗绝句》第二十九首中写到“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请问这句诗称赞的是下列哪位诗人谁?A.谢灵运B.谢朓C.谢安1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离骚高三原文及翻译与注音dì gāo yáng zhī miáo yì xī,zhèn huáng kǎo yuē bó yōng。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shè tí zhēn yú mèng zōu xī,wéi gēng yín wú yǐ jiàng。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huáng lǎn kuí yú chū dù xī,zhào xī yú yǐ jiā míng: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míng yú yuē zhèng zé xī,zì yú yuē líng jūn。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fēn wú jì yǒu cǐ nèi měi xī,yòu zhòng zhī yǐ xiū néng。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hù jiāng lí yǔ pì zhǐ xī,rèn qiū lán yǐ wéi pèi。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gǔ yú ruò jiāng bù jí xī,kǒng nián suì zhī bù wú yǔ。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cháo qiān pí zhī mù lán xī,xī lǎn zhōu zhī sù mǎng。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东汉王逸作章句。
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
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
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楚辞》原文及译文赏析(下)《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1],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2],戒六神与向服[3]。
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4]。
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5]。
忘儇媚以背众兮[6],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
故相臣莫若君兮[7],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8],羌众人之所仇。
四年级必背古诗文篇目一、《课标》推荐古诗词(12首)1.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翻译】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2.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3.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翻译】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4.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雪梅(其一)【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翻译】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6.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翻译】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7.出塞(其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龙城飞将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见汉·韩愈《符读书城南》。
飞黄:古代传说中的神马。
腾踏(达):马飞驰,升腾。
蟾蜍(chán chú缠除)俗称“癞蛤蟆”。
这两句大意是:神马腾空飞起,看不到地上的癞蛤蟆了。
《符读书城南》是韩愈的一首教子诗,内容是劝子学习,诗中有几处用了比喻,反复对比,勤学则有成(“飞黄腾踏去”),不学则无成(“蟾蜍”),富有形象性。
“飞黄腾达”后来用作成语,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多用于贬义。
在校一分钟,学好六十秒
高考为我们改变人生,跻身上流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
高考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可能。
语文不仅是语文课,语文还是生活。
语文课只是在“语文”方面“获方知法”的平台而不是语文的全部。
任何成绩都是学出来的!
要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老师对一篇文章看法和对所讲问题的解决方法上,不要得“鱼”而忘“渔”,买“椟”而还“珠”。
(衬托法)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明:胡寄垣
种棵知识树,建个素材库
多记勤思,经常练笔。
多记可丰“知”,多写可益“智”。
写作是将你所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如无写日记的习惯,则须有写周记的耐心。
多记点儿:好诗文、好歌词、好故事、好格言,并有意识地将它们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1
课内得法,课外得益。
(课内得渔,课外网鱼)
课内听的和学的是老师关于语文方面的一
些理念和解决“语文问题”的方法。
课外则通过
阅读,思考和写作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1、读点儿经典
2、看点儿杂志
3、听点儿实事
4、多点儿思考
注重读书,诵而晓义。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
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随便)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
(八)、多做练习,规范答题。
1、练习答题是一个锻炼思维品质的过程。
它可让你思维敏捷,
2、练习答题是一个熟悉掌握答题模式的过程。
它可让你充分得分。
3、练习答题是一个准备材料的过程。
它可让你材料丰富(作文)。
明晰考点,规范答题。
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得动起来
以“写”促问,以“问”赏诗。
“问”而能明, “练”而会答
反躬自问,可知自己之不足;带问赏诗,方有方向之明确。
o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
o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o乘长风破万里浪
o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o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o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
o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o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