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分类及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6.73 MB
- 文档页数:17
临床颈椎病分型、典型症状、诱发因素及治疗要点颈椎特点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
位于脊柱颈段,共7块,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
由椎间盘和韧带相连,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弯曲。
颈椎的特点是椎体较小,呈椭圆形,横突上有横突孔,椎动脉和椎静脉由此孔通过;棘突短而分杈;上下关节突的关节近似水平位,使颈部能灵活运动。
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颈椎不仅支撑头的重量,还有很大的活动范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段颈椎容易发生退化性改变,主要表现椎间盘变薄,椎骨间隙变窄,使椎间孔变小。
同时,椎骨边缘易长骨刺,压迫脊神经的根部,形成颈椎病。
当椎骨后面有较大的骨刺时,可压迫脊髓,使双下肢行走不稳,重者有排尿、排便困难。
若是骨刺长在椎骨侧面,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头痛、视力减退等脑供血不足症状。
颈椎病分型及症状在临床医学上,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受累的病灶部位,总共分了六大类:1.颈型颈椎病2.神经根型颈椎病3.椎动脉型颈椎病4.脊髓型颈椎病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6.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7.混合型颈椎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颈椎病又统称为混合型)其中,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两者占70%以上。
颈型也是最容易治愈的颈椎病。
但它若反复发作,容易加速颈椎的蜕变,从而引起其他各类型的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恐怖,最严重,致残率最高,一旦确诊,多选择手术治疗。
如果治疗不及时,脊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来势最凶猛,最突然的。
可出现猝倒,或者突发性眼花,失明等症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最麻烦的,最复杂的,因为其症状多变,误诊率比较大,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1.颈型颈椎病此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
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即属于此种改变,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
临床表现颈肩部疼痛、发僵、运动障碍、头晕、头痛等。
颈肩部疼痛是颈椎病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远端放射性刺痛、隐痛、放电样疼痛,疼痛多发生在颈部和肩背部。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第⼀部分概述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进⽽发⽣椎体⾻质增⽣硬化、边缘⾻赘形成、黄韧带肥厚及后纵韧带⾻化等病理改变,刺激神经、⾎管或颈脊髓造成各种临床症状的疾病。
可出现颈臂痛、头晕、恶⼼、呕吐、⼼悸,甚⾄⼤⼩便失禁等相应临床表现。
中医多归为“痹证”、“痿证”、“项强”、“⾎痹”、“⾻痹”。
系积劳伤颈,外感风寒湿邪,内损肝肾,致督脉空虚,髓海枯竭,颈部⽓⾎不和所致。
⼀、诊断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性病变。
2.多发于40 岁以上中年⼈,长期低头⼯作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间隙、关节突关节及患侧肩胛⾻内上⾓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壮硬结,可有上肢肌⼒减弱和肌⾁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 线正位摄⽚显⽰:钩椎关节增⽣,张⼝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显⽰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有⾻质增⽣,韧带钙化,斜位摄⽚可见椎间孔变⼩。
CT 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西医分型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民卫⽣出版社)(⼀)颈型颈椎病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
X 线⽚⽰:颈椎⽣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数⽆明显外伤史。
⼤多患者逐渐感到颈部单侧局限性痛,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前臂乃⾄⼿指放射,且有⿇⽊感,或以疼痛为主,或以⿇⽊为主。
疼痛呈酸痛、灼痛或电击样痛,颈部后伸、咳嗽、甚⾄增加腹压时疼痛可加重。
上肢沉重,酸软⽆⼒,持物易坠落。
部分患者可有头晕、⽿鸣、⽿痛、握⼒减弱及肌⾁萎缩,此类患者的颈部常⽆疼痛感觉。
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椎横突尖前侧有放射性压痛,患侧肩胛⾻内上部也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受压神经根⽪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减弱。
颈 5-6 椎间病变时,刺激颈 6 神经根引起患侧拇指或拇、⽰指感觉减退;颈 6-7 椎间病变时,则刺激颈 7 神经根⽽引起⽰、中指感觉减退。
浅谈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治疗摘要: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
这种疾病之所以被这样命名其因有二,一者、本病起自颈椎、颈椎乃本病之本;二者、其症候群遍布周身、上至巅顶、下及足底、内扰脏腑、外累肌肤。
本病已是现下发病率极高、影响人群广泛、致残——致死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大体上可分为,外伤、内因两大类、。
外伤又可分为三大类:,及动态损伤或者称为动力性损伤;静态损伤或者称为静力性损伤,感受外邪,风、寒、湿所致的损伤。
引言:本文仅就颈椎病的分型以及作者所掌握的一些治疗方法与同道探讨。
正文: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
这种疾病之所以被这样命名其因有二,一者、本病起自颈椎、颈椎乃本病之本;二者、其症候群遍布周身、上至巅顶、下及足底、内扰脏腑、外累肌肤。
本病已是现下发病率极高、影响人群广泛、致残——致死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
关于颈椎病的分型问题学术界上有争议,除了公认的六型及:【颈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之外,有些学者还提出了诸如食道压迫型、其他型之类的分型,但是此类说法几十年来尚未被学术界完全认可。
笔者拙见:对本病的分型应从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对机体四肢百骸、经络脏腑、形体官窍、骨骼肌肉、、神经血管、所致的病理变化、生理功能异常,&……等诸多方面造成的影响来加以区分基于上述观点,本病之分型既有型可考——、又无型可参,说其有型可考,古今、中西、医学典籍浩如烟海,记载颇多;前人近士学术文章、灿若繁星、各有建树。
言其无型可参,只因,病家各有所异,一人一症、一人多症,性别、年龄之差,地域、种族之别,从业、劳逸之分,各有不同,因此对本病分型应以六型为基础,视病家的实际情况仔细斟酌。
这样就符合了祖国医学所阐述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
只有一句正确的分型,才会有正确的诊断,有了正确的诊断,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有了正确的治疗就会有最佳的疗效。
这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颈椎病的分型与治疗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提出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中主要采用推拿点穴、摇头摇肩正骨法,旋转板提法、扶肩侧板法等多种手法结合,在患者顺肌肉纤维走向剥离、推按手法,以复原组织结构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关键词: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90-021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颈椎病是软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脊椎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有逐渐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
颈椎病在临床上又称颈椎综合症,是指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及其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组织受压迫、刺激、失稳等损害所发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多见于颈部损伤,慢性积累性劳损,尤其是工作和日常行为中,特定的不良体位姿势和疲劳,如低头写字、编织毛衣、缝纫、会计、教师、电脑操作员、牙医等职业均易患此疾病,还有风寒湿的工作环境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中医属“骨痹”、“慢性劳损”范畴,由于肝肾不足,感受风寒湿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隔,引起颈椎间盘慢性萎缩,椎间隙变窄,椎间孔也变小,椎体骨质增生引起颈椎体强直变形,导致神经组织受压、摩擦、粘连、缺血,从而形成本病。
笔者近年来逐渐探索总结,以推拿点穴、正骨等手法综合治疗,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在治疗时,根据其症状体症,病因病史,年龄体制等因素,辨证施治。
在一般情况下,根据解剖部位,颈椎病可分为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骨关节型及综合型等。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是比较复杂的,按分类的不同可有多种临床症状。
1.1软组织型:主要是颈部软组织受损害,颈部肌肉、筋膜损伤,韧带扭伤,小关节囊撕裂,姿态性劳损及神经根刺激所引起的肌肉痉挛等。
1.2神经根型:起主要表现是颈部及枕部头痛,颈肩部疼痛、麻木及沉重感并向手臂手指放射,活动受限,有时在活动时及饭后腹压增加时其症状有所加重,颈部肌肉紧张,常伴有颈部劳损,颈部后伸时反应为阳性,并常伴有皮肤感觉障碍和手臂麻木。
颈椎病的分型及治疗颈椎病的分型及症状表:分颈肌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型(又称颈型)比重 40%30%8%-10%8%8%-10%年青少年开始中青年开始常见中年中年中老年龄病姿势性劳损骨质增生椎动脉受压神经紧张椎间盘突出伏案工作软组织变性椎基动脉系统供血紊脊髓受压因思虑过分劳苦过分外伤乱常见急性伤害病肌肉肌群椎间孔变窄椎 -基动脉颈交感神经椎管狭小变部软组织伤害颈脊神经受压供血系统杂乱颈部受损脊髓受压炎症水位气血瘀滞常见于 4-7 颈椎肿供血阻碍主颈肩肌群沉重头颈、肩及上肢痛苦,头痛、眩晕、记忆力减浮躁、口干失眠、多下肢跛行无力或要疼痛、上肢麻麻痹不持物,上肢感退,头转一侧头晕加梦、头痛、眩晕、多瘫痪,上肢麻痹症木、无力或伴有灼热或针刺样痛苦,重,重时出现恶心、呕汗潮红、心率失态、无力,可肌萎缩状头痛、眩晕也可出现肌萎缩吐等血压不稳各型颈椎详尽说明:颈肌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1、颈肌型颈椎病1.1 什么是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有,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余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
以颈部症状为主,故又称局部型。
因为症状较轻,常常重视不够,致使频频发生而使病加重,许多频频落枕的病人多属此型。
过去许多人不认可此型.因此在文件中提到的较少。
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生常常被俗称 " 落枕 " 。
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适合或睡姿不妥,颈椎转动超出自己的可动限度,或因为颈椎较长时间曲折,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惹起痛苦。
"落枕 "也不清除非颈椎要素。
如颈部股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忽然扭转等,亦可致使"落枕 "样症状。
1.2 颈型颈椎病症状以颈部本能、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早醒后出现或起床时觉察仰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地点为好。
约多半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逼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