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报告说明
- 格式:pptx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13
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范文关于《关于颈椎病的调查报告范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言:颈椎病在中国属高发病种,又是难于治愈的顽疾,给患者带来难以名状的痛苦折磨。
报告的首要任务是“弄清此病的病因、病理,从源头上下功夫,标本兼治,减少发病人群,降低发病率”。
目的是“研究开发治疗此病功效奇特的’灵丹妙药‘,提高疗效,减轻患者苦痛,同时探讨行之有效的手术,力求根治痊愈”,是人们殷切地期盼,也是我的心愿。
一、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包括颈椎的关节炎、增生性的颈椎炎、颈椎神经根综合征、椎间盘脱出病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的功能障碍。
表现为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调、松动、椎核突出或脱出、生成骨刺、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等,刺激压迫神经疾患。
患者疼痛难忍,不能直立或行走,重者则出现瘫痪。
是一种难于治愈又非常折磨人的顽疾。
二、颈椎病的高发人群经调查分析,结合医院病例档案,认定如下为此病额高发人群。
1.职业长期从事伏案低头工作,或头颈常向一个方向转动的工作者,此类工作人员是患颈椎病的主流,即是高发人群。
如紧张的上班族、办公室工作人员、书写员、打字员、会计、设计员、描图员、教师、计算机工、电脑操作员、司机、绣花工、刻字工等等,劳动强度虽不大,但因长期工作姿势不当,或低头、偏头、扭头,造成颈部韧带劳损,损伤关节。
天长日久,潜移默化,椎间盘受力过大,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据有关资料统计,此类工作人员发病率约60%左右。
2.年龄颈椎病患者中青少年少见,中老年居多,又是高发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日久天长,颈椎过多的劳损,引发椎间盘的变性,弹性减弱,椎体边缘形成骨刺,韧带增厚,小关节紊乱,一系列的慢性病理演变,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所以中老年患者是此病的高发人群。
颈椎病疗效评估报告附:xx年度颈椎病疗效评估报告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源自于xx年1月-12月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颈椎病患者213例。
其中,男性121例,女性92例,平均年龄45.53±13.36岁,平均病程3.20±0.58年。
1.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进行诊断。
1.2纳入标准①颈椎X片,MRI提示颈椎病患者;②中医辨证属风寒袭络.气虚寒凝,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证者;③年龄30~65岁;④病程<5年者。
1.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合并颈椎管狭窄症,肩周炎患者;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品及对照药的成分过敏者;⑥需同时应用可能影响药品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药物者;⑦研究中认为有任何不适宜入选的情况。
1.4观察终点症候学观察是评价颈椎病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研究确定以颈肩痛,头晕,上肢麻木无力为观察终点,结合自然病程,考虑观察周期为8周。
2.研究方法2.1 研究设计采用自身前后历史对照设计,213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均接受专科综合治疗方案。
干预8周。
2.2 分组给药2.2.1.风寒袭络.气虚寒凝证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本院协定处方)。
药物组成:羌活6克.独活6克.藁本3克.防风3克.炙甘草3克.川芎3克.蔓荆子2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30日1个疗程。
2.2.2. 痰湿阻络证方药:温胆汤(本院协定处方)。
药物组成:竹茹12g,枳实6g,半夏6g,桔红6g,甘草3g,生姜6g,茯苓1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30日1个疗程。
2.2.3. 肝肾不足证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本院协定处方)。
药物组成:熟地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15~30日1个疗程。
颈椎病总结分析报告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经常低头伏案,会使得颈椎正常的生理屈度变直,引起颈椎很多其他变化(如松动、增生、肌肉紧张等),从而刺激周围神经或血管,导致颈椎病痛。
笔记本电脑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屏幕与键盘之间距离太近,僵着脖子低头看屏幕,可能造成颈肌肉损伤,将机器抬到眼睛适合的位置,又可能造成肩膀和手臂肌肉劳损。
因此,养生之道网建议白领们少用笔记本电脑。
根据人体工学,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最适合颈椎生理曲度,可利用前方凸出部位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
枕芯填充物方面,慢回弹温感聚氨酯具有独特的黏弹性和温感性,它可根据温度和压力而下陷,但又不会反弹。
这两种特性使得它成为良好的释压材料。
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
电脑操作的正确坐姿,请确保坐着时整个脚掌着地,使用让您的脚部平稳着地的可调节工作台、椅子,或者使用脚垫,如果使用脚垫,请确保脚垫宽度足够使腿可以在工作区内自由活动。
不要将箱子或其他物品放置在桌下,这样会限制腿部的.活动空间。
不要偏头耸肩,看书、操作电脑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
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
每工作一小时,起身活动五分钟,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种静止的姿势。
每工作一小时左右就要站起来做做工间操,活动活动四肢、颈椎,消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防止劳损。
经常伸展腿部并改变腿的姿势,要经常站起来离开工作台稍微走动和经常改变腿部的位置,使人整个放松一下。
利用腰靠,饱满托付腰部,减少腰椎受压。
颈部放置一个扶托,减少颈椎受压。
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
所以,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可预防颈椎病。
尽可能少坐多动,能走路的不要骑车,能骑车的不要坐车。
颈椎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颈椎综合征所属部位:颈部就诊科室:骨科,外科,神经内科病症体征:脖子扭痛,肩背部沉重感,颈部疼痛,颈性眩晕,颈椎肥大,颈椎痛疾病介绍:颈椎病是怎么回事?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症状体征:颈椎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颈椎病的症状介绍: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
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
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
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
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
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
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
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
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
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病例分析专题报告陈*,男,52岁,登记号:01823591,初诊日期:202*年11月9日。
主诉:头晕目眩1日。
病史:患者在机关办公室工作,常年伏案书写,经常熬夜赶写材料。
平素用脑过度,很少做户外活动。
近年来时有颈肩部酸胀、疼痛,上肢手臂麻木。
曾拍过颈椎X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并未对症治疗。
近日因筹备会议,不得休息,自觉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健忘不寐。
今晨起床过猛,顿觉头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闭目不敢睁,且心慌汗出,面色苍白。
遂由家人送来医院就诊。
症见:神志清楚,形体消瘦,语言清晰,面无血色,爪甲无华,双眼紧闭,恶心欲吐,轻度眼颤,转头可诱发头晕,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为引出。
舌淡苔白,脉细弱。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为引出。
血压:140/80mmHg,心率:90次/分。
舌淡苔白,脉细弱西医诊断:颈椎关节病中医诊断:眩晕证候诊断:气血亏虚证治疗原则:滋肾生髓,补益气血。
针灸取穴:肾俞,膈俞,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风池,完骨,天柱。
治疗经过:肾俞、膈俞向脊柱斜刺1.5寸,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直刺1.5~2寸,各穴均用捻转补法。
风池、完骨、天柱向对侧眼球方向直刺1寸,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术1分钟。
每日针刺一次,每次留针20-30min。
治疗结果:连续针刺治疗3次后,症状较前减半,治疗14天后,患者眩晕症状明显改善。
嘱患者避风寒,慎起居,劳逸结合。
按语: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
本证亦称为头眩、掉眩、巅眩、冒眩、风眩。
其病机虽颇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
各类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并见。
临床上以虚证或本虚标实证较为多见,治法也有从本从标之异。
急者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清火、化痰等法以治其标为主。
缓者多偏虚,当用补养气血,益肾、养肝、健脾等法以治其本。
一、实验目的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颈椎牵引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颈椎牵引对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30名颈椎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18名,女性12名,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严重疾病。
2. 实验分组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实验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3. 实验方法(1)实验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 牵引方式: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坐位牵引。
② 牵引角度:根据病变部位,采用颈前屈15-20度成角牵引。
③ 牵引重量:从体重的1/10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牵引重量为2-3kg。
④ 牵引时间:每次牵引20分钟,每天牵引2-3次,每周5天。
⑤ 治疗周期:共治疗4周。
(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消炎镇痛药、肌肉松弛药等,具体药物及用法遵医嘱。
4. 实验指标(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2)颈椎功能评分: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患者的颈椎功能进行评估。
(3)影像学检查:采用颈椎X光片或MRI检查,观察颈椎病变情况。
三、实验结果1. 疼痛评分实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6.2±1.5)和(2.3±0.8),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5.8±1.6)和(3.5±1.2)。
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 颈椎功能评分实验组治疗前后NDI评分分别为(30.2±6.8)和(14.5±3.2),对照组治疗前后NDI评分分别为(29.5±7.2)和(20.8±4.5)。
实验组颈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所属部位:颈部就诊科室:脑外科病症体征:脊神经根受损,踝阵挛,腱反射亢进,颈部疼痛疾病介绍: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有轻重不等的颈部外伤史,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破裂或突出,而无颈椎骨折,脱位,并存在相应临床表现者症状体征:1.头颈部外伤史,即使是轻微的颈部扭伤。
起病急,发病前无症状,起病后出现颈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
2.本病起病急,大多数病例有明显头颈部外伤史,有的可因轻微损伤起病,甚至伸懒腰亦可诱发。
临床表现因压迫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及压迫组织不同,本病可分为三型:侧方型、中央型、旁中央型。
①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部位在后纵韧带外侧和钩椎关节内侧,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由该处通过的颈脊神经根而产生根性压迫症状。
症状:颈痛、僵硬、活动受限,犹如落枕;颈部过伸时可产生剧烈疼痛,并可向肩胛或枕部放射;一侧上肢有疼痛或麻木感,但很少两侧同时发生。
体征:颈部处于僵直位;病变节段椎旁压痛、叩痛,下颈椎棘突间及肩胛内侧可有压痛;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和SPURING试验阳性;受累神经根支配区感觉、运动和反射改变。
支配肌肉可有萎缩及肌力减退现象。
②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脊髓正前方,可压迫脊髓双侧的前面而产生脊髓双侧压迫症状。
症状:不同程度的四肢无力,下肢往往重于上肢,表现为行走不稳;病情严重者出现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和排便困难。
体征:不同程度的四肢肌力下降;感觉异常,深浅感觉均可受累,依椎间盘突出节段不同感觉异常平面的高低而异;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可出现髌阵挛及踝阵挛阳性,病理征如HOFFMANN、OPENHEIM 征阳性。
③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部位偏于一侧而介于颈脊神经根和脊髓之间,压迫单侧神经根和脊髓。
除有侧方型症状、体征外,尚有不同程度的单侧脊髓受压症状,表现为不典型的BROWN-SEQUARD综合征。
颈椎康复实验报告颈椎康复实验报告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现代人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和不正确的坐姿,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找到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法,本实验旨在探究颈椎康复的有效性及其对颈椎疼痛的缓解效果。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取了50名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和对照组。
康复组接受了颈椎康复训练,而对照组则维持正常生活方式。
实验持续了两个月,在此期间,我们对两组的颈椎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
实验过程:康复组参与者接受了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包括颈部伸展运动、颈椎按摩和颈椎牵引等。
这些训练旨在增强颈椎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并减轻颈椎的压力。
训练过程中,参与者需要每天坚持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并记录训练的详细情况。
对照组的参与者则继续他们的正常生活方式,不接受任何特殊的康复训练。
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两组参与者进行了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结果显示,康复组的参与者在颈椎症状的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他们的颈椎痛症状减轻了50%,而对照组的参与者只有20%的缓解。
此外,康复组的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舒适度和活动范围方面也有明显的改善。
讨论:本实验的结果表明,颈椎康复训练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增强颈椎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康复训练可以减轻颈椎的压力,缓解颈椎痛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一些实验的局限性。
首先,实验持续时间较短,只有两个月,无法观察到长期效果。
其次,样本容量相对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未来的研究可以延长实验时间,并增加样本容量,以进一步验证颈椎康复的有效性。
结论: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表明颈椎康复训练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效果。
通过增强颈椎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康复训练可以缓解颈椎痛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结果,并探索更长期的康复效果。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是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体检报告解读——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那么颈椎病是怎么引起的呢?
1、不正确的姿势,如:坐姿、站姿、卧姿以及长时间以同一姿势的伏案工作或其它劳动。
2、不合理的寝具都会引起韧带、肌肉张力过大而劳损、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功能紊乱。
3、风寒、潮湿的侵袭,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变性。
4、外伤会使病情恶化,慢性的损伤逐渐引起病症加重。
5、心理因素及全身健康不佳,都可能引起或加重脊椎病的症状。
6、遗传因素:脊椎病患者中大约有百分之一的患者为遗传性。
7、职业因素:舞蹈家、长途司机、焊工、办公室人员以及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等。
康康在线——解决方案
日常坐、立、走、卧时都应保持良好姿势。
要"站如松,坐如钟",站的时候躯
干要挺直,肩臂要舒展。
坐的时候腰部要挺直,身体重心要落在骨盆上。
长期坐办公室的人经常变换一下体位,防止因长期固定姿势而引起的关节强直,韧带硬化、凝固、劳损等退行性病变睡姿良好对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
一个
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
(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以保持睡眠时的
健康姿势,睡眠应将头放于枕头中央,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
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
颈椎病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职业病,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低头玩手机、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颈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错位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
颈椎牵引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评估颈椎牵引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活动度、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颈椎牵引治疗的安全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5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严重疾病。
2. 实验分组: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3. 实验方法:(1)实验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 牵引角度:根据患者颈椎生理曲度,设定牵引角度为15°-20°。
② 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设定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0%-15%。
③ 牵引时间:每次牵引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
(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颈椎康复操、理疗等。
4.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
(2)活动度:采用颈椎活动度测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活动度。
(3)功能: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
5.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疼痛程度: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颈椎牵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2. 活动度:实验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颈椎牵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
3. 功能:实验组治疗后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颈椎牵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颈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