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格式:pdf
- 大小:174.96 KB
- 文档页数:4
申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军版}(1}一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要点乳腺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据最新的研究报道,中国乳腺癌年发病人数为42万例,业已证实真中约10%的乳腺癌患者由己知的乳腺癌易感墓因致病性胚系突变所致,称为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常呈现家族聚集发生,即家系一级至三级亲属中常有多个(如2例或2例以上)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因此称之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
尽管不是所高的遗传性乳腺癌均有乳腺癌家族史,但乳腺癌家族史对遗传性乳腺癌的风险评估、预防干预以及临床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真高独特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散发性乳腺癌相比,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常高家族多个成员发病、发病年龄旱、对侧(或双{则)乳腺癌发病率高等临床特点,个人或家族成员罹患真他相关肿瘤风险也可能升高。
因此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的预防干预、阜诊和治疗策略不同于散发性乳腺癌。
迄今业已证实,约10多个男感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与乳腺癌遗传易感相关。
结合国外研究及中国的人群数据,目前认为BRCA1、BRCA2、TP53和P A L B2是高度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上述墓因的突变,增加至少5倍以上的乳腺癌冈险;旦携带上述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患者和健康个体,||笛床上可以采用治疗和干预措施。
1 BRCA 1/2突变的家族遗传性乳腺癌1.1 乳腺癌中BRCA1/2突变频率及临床病理学特征1.2 B RCA 1/2突变乳腺癌的对侧乳腺癌发病凤险1.3 携带BRCA1/2突变健康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风险1.4 BRCA 1/2基因检测1.4.1 BRCA1/2适检人群1 );再乳腺癌病史的个体且具备下列任意条件:发病年龄至50岁*(*中国人群数据提示,该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BRCA1/2墓因突变频率>5%1三阴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
发病年龄>50岁,且家系中另高到例乳腺癌、卵巢癌、膜腺癌或前列腺癌。
高复发风险的HER-2阴性的可手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无论是否再乳腺癌或真他肿瘤家族史(*相关定义参考OlympiA临床试验L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乳腺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科学指导教师:***2010-04摘 要乳腺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研究生:李敏导师:郭丽英教授摘要目的:本文通过统计804例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探讨乳腺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1995年1月-200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Her-2资料完整的女性患者共804例。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804例乳腺癌患Her-2的表达,应用秩和检验及秩相关分析法,分析Her-2与多种相关因素,包括乳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分期、年龄、月经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er-2表达在肿块大小、TNM分期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以上结果进一步行秩相关检验,得出乳腺癌肿块大小、TNM分期、预后均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
Her-2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数目、ER、PR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
但进一步行秩相关检验无明显相关性。
Her-2表达不同年龄、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与Her-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Her-2表达不同无瘤及复发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Her-2基因表达在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预后有关,通过Her-2检测能有效指导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
Her-2表达在不同ER、PR表达中无明显相关性, 但Her-2过表达时ER、PR表达较弱。
Her-2与ER、PR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利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案的选择。
Her-2阳性表达、淋巴结无转移术后应给予加强辅助治疗。
关键词: 乳腺癌; 临床病理;Her-2基因表达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east cancer Her-2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pathology featuresPostgraduate: Li Min Supervisor: Prof.Guo Li-yingAbstractObjective: In our experiment, the expression of Her-2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of 804 cases were studied to analyze its correlation with tumor clinical pathology features and evaluate prognosis. Materials and methods: Collect the clinical data of 804 breast cancer cases who ha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nd final diagnosis is primary breast cancer by pathology result since 1995 to 2009. The correlation-ship of these three kinds of oncogenes with tumor biological behaviour such as the size, ER, PRl, ympho node metastasis、patho-histological type and rank, stage were studied in Kruskal Wallis test of statistics and analyzed in grade related data method. The correlation-ship among Her-2 was also studied in order to confirm correlation-ship of Her-2 with their clinical pathology features in identical breast cancer tissue.Result:Breast cancer specimens were positive for Her-2 ,which correlated with the factors such as TNM stage , prognosis and tumor size(P <0.05).norelated with hormone receptor status (ER、PR) patho-histological type and rank、lymphonodes metastasis、location、age、menstruate(P<0.05)。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要点近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自2010年起,肿瘤已经成为首要死亡原因。
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球确诊超过210万例,死亡约63万例。
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女性恶性W瘤第1位及第5位,人口标化率分别为31.54/10万及6.67/10万,年均新发病例约26.86万例,因病死亡6.95万例。
骨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60%~75%。
研究发现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
孚L腺癌骨转移是乳腺癌发展的特殊阶段,治疗方案的选择存在一定困难。
孚[腺癌骨转移的诊疗提倡多学科共同协作(MDT),合理而有计划的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目的是为了缓解症状,减缓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1孚L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乳腺癌骨转移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变,少数患者表现为溶骨成骨混合性病变。
骨转移灶破坏骨的生理结构与机械强度,常伴有中重度骨痛,严重者可发展为病理性骨折。
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
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REs)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2乳腺癌骨转移评估与诊断方法2.1影像学评估1)骨放射性核素显像(ECT):为骨转移筛查的最常用方法。
具有敏感性高、全身显像不易漏诊的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等问题,需与其他检查联合使用。
故常推荐用于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筛查,以及诊断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常规复查手段。
2)X线:X线检查是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应与临床症状和ECT结合使用。
X线检查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难以发现早期转移灶。
乳腺癌骨转移在X线上常表现为溶骨性破坏,但也可见成骨性或混合性病变。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应用进展乳腺癌是影响全球女性的恶性肿瘤,临床根据癌细胞表面蛋白的不同将其分为管腔上皮A型、B型、Her2阳性和三阴性,Her2的过表达可引起细胞的过度分化和增殖,同时还减少了凋亡的发生,因此患者Her2阳性乳腺癌具有侵袭性高、易远端转移、预后差等特点[1]。
传统依赖手术、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不仅伤害性较大,而且治疗效果差强人意,目前已经逐渐被靶向治疗而取代,尤其是曲妥珠单抗的出现,使得临床Her2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了明显的改善[2]。
然而部分患者对曲妥珠单抗会产生耐药而影响治疗效果,故随着临床诊疗技术和药物研发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涌现出了更多的靶向治疗药物,如吡咯替尼、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共轭复合物等,为越来越多的的Her2阳性患者提供了效果更加显著的用药方案选择[3-4]。
为了评价各类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以及为临床相关研究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特进行此次综述。
1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应用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是靶向治疗出现前的主要方案,然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癌细胞表面蛋白的过度表达,容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而曲妥珠单抗的出现,可以通过阻断癌细胞接受细胞生长的化学信号,从而有效抑制HER2阳性乳腺癌的发展。
毕大鹏[5]在研究中对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化疗和联合曲妥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后发现,后者不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而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同时还显著降低了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肯定了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王文玉等[6]在研究中同样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了曲妥珠单抗治疗,结果与仅接受常规化疗的患者相比,不仅客观缓解率由18.46%显著提高到70.76%,而且还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化疗后的血清学指标,说明曲妥珠单抗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降低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
郑伊妮[7]在研究中也比较了曲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单纯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相比,不仅治疗总有效率由22.86%提高到51.43%,而且病情控制率由60.00%提高到91.43%,同时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也由40.00%、17.14%增加到60.00%、34.29%,说明曲妥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中疗效显著。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表达而正常细胞很少或不表达的特定基因或基因的表达产物作为治疗靶点,最大程度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杀伤较小的治疗模式。
HER-2 是乳腺癌明确的预后指标和药物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作为第一个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的问世改变了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了乳腺癌的诊治模式,是乳腺癌药物治疗的重要突破。
2007 年拉帕替尼作为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药物在欧美批准上市,2013年已在中国上市,帕托珠单抗也即将在全球上市。
为了更好地推广规范的 HER-2检测,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更大地发挥抗HER-2的靶向治疗药物使用的疗效,减少治疗盲目性,使更多患者获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根据现有国内外研究结果讨论后达成以下共识。
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⑴HER-2是乳腺癌重要的预后指标,同时也是抗HER-2药物的预测指标。
⑵靶向抗HER-2药物治疗适应证是HER-2 阳性浸润性乳腺癌。
⑶HER-2阳性的定义,可以是标准免疫组化(IHC)+++,或荧光杂交法(ISH)阳性。
⑷如果患者免疫组化检测显示H E R - 2(+++),可以直接判断为HER-2阳性;如果免疫组化检测HER-2(++),应该再进行ISH检测以明确。
如果标准实验室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HER- 2(+)或 HER-2(-) ,则判断为HER-2阴性。
一般情况下,HER-2免疫组化结果为(+)或(+++)时,不需要进一步用FISH来核实HER-2状态。
⑸HER-2阳性判断也可以通过FISH检测。
在合格实验室进行的FISH 检测,按照ASCO/CAP 标准,比值>2.2则可判断为HER-2阳性;<1.8 则为HER-2阴性患者;如果所得结果为1.8~2.2 的临界值(或HER-2基因拷贝数为4~6,病理专家宜增加计数细胞数量重新ISH检测,或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判断。
多数中国专家同意按NCCN指南及 St. Gallen专家共识将FISH 检测阳性阈值降低到2.0,即FISH结果2.0及以上可考虑给予抗 HER-2治疗。
HER-2的FISH检测结果中,需重视HER-2基因绝对拷贝数(分子)与17染色体中心粒单/多倍体(分母)的具体情况。
⑹如果患者病情发展不符合HER-2阴性患者特点,临床认为有可能是HER-2阳性,或者复发转移患者治疗过程中为了争取治疗机会,建议重新检测HER-2,可以用原发肿瘤标本,但提倡复发病灶再活检,方法可以用IHC或 ISH。
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2.1 治疗原则
⑴HER-2阳性晚期复发转性移乳腺癌,首选治疗应该是含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根据患者激素受体状况、既往(新)辅助治疗用药情
况,选择治疗方案,使患者最大受益。
⑵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有一定疗效,但更多临床研究显示,曲妥珠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效果更好。
Slamon等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H0648)研
究;Marty等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CO)的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M77001)的两项关键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奠定了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作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地位。
所以蒽环类化疗失败的 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可以作为首选的一线方案。
⑶紫杉类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可以联合长春瑞滨、铂类、卡培他滨、吉西他滨等其他化疗药物。
⑷研究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联合阿那曲唑一线治疗HER-2同时ER/PR阳性晚期乳腺癌,无进展生存期、临床获益率和至疾病进展时间均显著优于阿那曲唑单药。
所以HER-2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
2.2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治疗策略
⑴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更换其他化疗药物:传统细胞毒药物治疗,出现疾病进展意味着需要更换治疗方案。
但曲妥珠单抗由于其不同的作用机制,患者曾经治疗有效而其后出现疾病进展时并不一定需要停药。
临床前研究显示,持续应用曲妥珠单抗抑制HER-2表达有助于控制乳腺癌细胞生长;而停止曲妥珠单抗,肿瘤生长加快。
Hermine研究显示,一线使用曲妥珠单抗疾病进展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比停止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疗效更好。
GBG26/ BIG03-05随机临床试验中,曲妥珠单抗治疗疾病进展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随机分为单用卡培他滨和卡培他滨联合曲妥珠单抗,结果显示疾病进展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的治疗仍能取得更长的无疾病进展时间。
因此,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出现疾病进展后,可保留曲妥珠单抗继续使用,而换用其他联合化疗方案。
⑵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临床研究证明,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比单用卡培他滨的至疾病进展时间延长,所以曲妥珠单抗方案治疗后疾病进展 HER-2阳性患者也可以选择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
⑶还可以考虑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的非细胞毒药物的方案。
⑷还可考虑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帕妥珠单抗。
3 H E R - 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曲妥珠单抗用于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复发和死亡。
因此美国综合癌症网(NCCN) 和中国c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都将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写入其中。
3.1 HER-2 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⑴可以用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每21天1次,共4个
周期,然后紫杉醇或多西他赛4个周期,同时曲妥珠单抗周疗 2
mg/kg(首次剂量 4 mg/kg),或3周1次6 mg/kg(首次剂量8 mg/kg),共1年。
⑵不适合蒽环药物的患者可以用TCH:多西他赛75 mg/m2,卡铂AUC 6,每21天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同时曲妥珠单抗周疗, 化疗结束后曲妥珠单抗6 mg/kg,3周1次,至1年。
⑶标准化疗后单用曲妥珠单抗治疗1年,曲妥珠单抗6 mg/kg(首次剂量8 mg/kg),每3周方案,治疗时间为1年。
⑷HERA研究4年随访结果显示,对于术后初始未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延迟使用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也可以获益,因此辅助化疗已经结束, 但仍处于无病状态的患者可以使用1年曲妥珠单抗。
目前认为,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推荐的用药周期为1年,6个月的短期疗程并未证实其疗效相当,2年的疗程未得到更佳的预后获益,故均暂不推荐。
3.2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不良反应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可能增加心肌损害,严重者会发生心力衰竭。
尽管NSABP B-31、N9831和HERA三项试验中心脏不良反应次数不高并且可以恢复,但临床研究入选的病例是化疗后经过心脏功能安全筛选的。
临床实践中建议在对既往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LVEF基线评估后再开始应用曲妥珠单抗,使用期间应该每3个月监测心功能。
若患者有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监测频率应更高(如每 6~8周1次),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曲妥珠单抗治疗至少4周,并每4周检测1次LVEF:
⑴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6%。
⑵LVEF低于正常范围并且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0%。
如4~8周内LVEF回升至正常范围或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5%,可恢复使用曲妥珠单抗。
LVEF持续下降(>8周),或者3次以上因心肌病而停止曲妥珠单抗治疗,应永久停止使用曲妥珠单抗。
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临床试验研究证明,术前新辅助治疗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患者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均优于同样治疗未达到pCR的患者。
HER-2 阳性患者新辅助治疗,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相比能够显著提高pCR率。
Buzdar新辅助治疗试验中,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序贯CEF化疗的 pCR率高达65.2%,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6.3%
(P=0.016)。
NOAH研究结果显示,HER-2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联合 AT/T/CMF方案能显著提高pCR率(43% vs 23%,P=0.002)。
但现有新辅助治疗数据相对不足,临床考虑方案应该慎重,而设计临床研究方案更要谨慎考虑科学性和伦理学原则。
要注意短期的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使用,可能获得更高的pCR, 但并不一定获得更长的无病生存,
更难以确定OS的改善,所以不能代替后续长期的辅助治疗。
因此术前新辅助治疗用过曲妥珠单抗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推荐曲妥珠单抗,治疗总疗程 1年。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如果术前新辅助治疗未用过曲妥珠单抗,术后辅助治疗推荐曲妥珠单抗。
现代乳腺癌诊断和分类,应该是在标准的传统病理组织学基础上,添加更好的免疫组化诊断和更新的分子病理诊断。
乳腺癌的科学合理综合治疗,有赖于病理科、影像科室和临床有关学科合作,在国内外治疗指南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规范预后指标和预测指标的检测,合理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