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一 铁道车辆
- 格式:ppt
- 大小:5.97 MB
- 文档页数:99
铁道车辆总结报告摘要本文对铁道车辆进行了总结报告。
首先介绍了铁道车辆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对其主要部件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车体、车轮、车轴、车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等。
接着分析了铁道车辆的运行原理和常见故障,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对铁道车辆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探讨了新技术对铁道交通的影响。
1. 引言铁道车辆是指用于铁路运输的各种车辆,包括客车、货车、机车等。
它们是铁路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和高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2. 铁道车辆分类根据用途和功能,铁道车辆可以分为客车、货车和机车。
客车主要用于运送乘客,分为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等不同类型。
货车主要用于运送货物,根据不同的载重和货物特性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机车是铁路列车的动力来源,根据动力类型可以分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3. 铁道车辆主要部件3.1 车体车体是铁道车辆的骨架,承载车辆各个部件并保护乘客和货物安全。
车体的材料通常采用钢铁、铝合金等,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3.2 车轮车轮是铁道车辆的重要部件,承担着车辆的载荷并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
车轮通常由钢铁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
3.3 车轴车轴是车轮的支撑部件,承载车辆的重量并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
车轴通常由钢铁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3.4 车架车架是连接车体、车轮和车轴的重要部件,承载着车辆的各个部件并保持其相对位置。
车架通常由钢铁制成,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抗震性能。
3.5 牵引系统牵引系统是铁道车辆的动力来源,用于提供牵引力以推动车辆运行。
不同类型的车辆采用不同的牵引系统,如内燃机车采用柴油发动机,电力机车采用电力驱动系统。
3.6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铁道车辆的安全保障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运行速度和停车。
常用的制动系统包括空气制动、电力制动和手动制动等。
4. 铁道车辆运行原理铁道车辆的运行原理主要基于牵引力和阻力的平衡。
当车辆行驶时,牵引系统提供牵引力,克服运行阻力使车辆运行。
列举铁道车辆的基本结构铁道车辆是指在铁路上运行的各种车辆,包括机车、客车、货车等。
下面将从机车、客车和货车三个方面介绍铁道车辆的基本结构。
一、机车的基本结构机车是铁道车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牵引和推动列车运行。
机车的基本结构包括车体、车轮、牵引装置和控制系统等。
1. 车体:机车的车体是机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由钢板焊接而成。
车体内部设有驾驶室、发动机室、电器室等。
驾驶室内设有驾驶员的操作台和控制设备。
2. 车轮:机车的车轮是机车行驶的关键部件,一般由钢铁材料制成。
机车的车轮通常采用轮轴式,即每个车轮都与轴连接。
车轮外侧通常有防滑装置,确保机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3. 牵引装置:机车的牵引装置是机车实现牵引和推动列车运行的关键部件。
根据不同的动力来源,机车的牵引装置可以分为内燃机车的传动装置和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
4. 控制系统:机车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车的运行和操作。
控制系统包括机车的制动系统、牵引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等。
通过控制系统,驾驶员可以实现机车的加速、减速、停车等操作。
二、客车的基本结构客车是铁道运输中用于载送旅客的车辆,其基本结构包括车体、车厢、座椅和卫生间等。
1. 车体:客车的车体一般由钢铁材料制成,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和抗震性能。
车体内部设有多个车厢,每个车厢都有独立的出入口,方便旅客进出。
2. 车厢:客车的车厢是旅客乘坐和休息的空间,一般由钢板焊接而成。
车厢内部设有座位、行李架、车厢门等设施,为旅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3. 座椅:客车的座椅是旅客休息和乘坐的主要设施,一般由软垫和靠背组成。
座椅通常布置成多排的坐席,既满足旅客的需求,又能充分利用车厢空间。
4. 卫生间:客车通常设有卫生间,为旅客提供方便的卫生设施。
卫生间内设有洗手盆、马桶等设备,旅客可以在车上方便地解决生理需求。
三、货车的基本结构货车是用于运输货物的铁道车辆,其基本结构包括车体、车厢和货物固定装置等。
1. 车体:货车的车体一般由钢铁材料制成,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项目1 铁道车辆基本知识认知 1项目1 铁道车辆基本知识认知【项目导入】铁路运输是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铁道车辆是铁路运输中直接载运旅客和货物的工具,是铁路中的一个主要环节。
完成铁路运输任务需要有数量足够、品种齐全、质量优异的铁道机车车辆组成列车运营,如图 1.0.1所示。
随着社会的进步,运输对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上的各种装备也越来越多。
作为容纳运输对象的铁道车辆的技术状态直接关系着列车运行的安全。
目前,我国在铁路线上运营的铁道车辆数量多且车型杂,而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铁路干线的行车速度又大幅提高,这对铁道车辆的运用和检修工作提出了更全面、更高标准的要求。
为了适应铁道车辆检修和运用岗位的需求,作为一线的技术工人,必须了解和掌握铁道车辆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铁道车辆检修的专项技术与技能,为胜任铁道车辆检修与运用工作做好准备。
(a)货物列车(b)旅客列车图1.0.1 铁路列车【学习内容】知识点:知识点1.1 我国铁道车辆发展历程知识点1.2 我国铁道车辆检修体制知识点1.3 铁道车辆检修限度知识点1.4 铁道车辆代码、标记及方位知识点1.5 铁道车辆技术参数知识点1.6 铁路轨道与限界【知识点】知识点1.1 我国铁道车辆发展历程【摘要】主要介绍“铁道车辆的特点”“我国铁道车辆发展历程”“铁道车辆基本结构组成及作用”及“CRH动车组基本结构组成”。
广义地说,铁道车辆是指那种必须沿着专设的轨道运行的车辆。
在此主要论述在铁路干线上运行的铁道车辆。
由于各种轨道车辆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本书所述的车辆结构原理基本也适用于其他有轨车辆。
1.1.1 铁道车辆的特点铁道车辆是指那种必须沿着专设的轨道运行的车辆。
这个特殊的轮轨关系成了铁道车辆结构上最大的特征,并由此产生出许多特点。
铁道车辆的基本特点如图1.1.1所示。
图1.1.1 铁道车辆的基本特点1.1.1.1 自行导向除铁道上运行的列车之外,航空、水运和公路上的各种运输工具几乎全有操纵运行方向的机构,而铁道车辆通过其特殊的轮轨结构,车轮即能沿轨道运行而无须专人掌握运行的方向。
中国"火车头"大全,据说好多铁路人都认不全!中国铁路机车的演变史即是一部新中国的发展史从一贫如洗到四方朝贺有过困难、走过弯路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中国铁路走在世界前列坚实的脚步一张张老旧照片是几代铁路人百折不挠、勤劳奋进的勋章今天带您翻阅中国铁路机车的发展历程由于本文图片较多,请耐心等待流量党建议先收藏后再仔细阅读,土豪随意蒸汽机车&内燃机车人民型蒸汽机车人民型蒸汽机车,现用代号RM。
机车全长23252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10公里。
模数牵引力177千牛,轴式2-3-1。
1958年起由四方工厂试制生产,1966年停止生产,共制造258台。
上游型蒸汽机车上游型蒸汽机车又称为上游型工矿用小型蒸汽机车。
1960年在唐山诞生,代号SY。
机车全长21519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模数牵引力204千牛,轴式1—4—1。
前进型蒸汽机车前进型蒸汽机车是中国第一种自主设计的干线货运机车。
1956年9月诞生于大连,当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蒸汽机车的先进水平。
机车全长26063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模数牵引力324千牛,轴式1—5—1。
原称和平型(代号HP),后定名为前进型,现用代号QJ。
1988年停止生产,共制造4708台。
建设型蒸汽机车1956年,大连机车车辆厂对解放型蒸汽机车改进设计,于1957年7月试制成功,机车出厂时,毛泽东**曾亲自登乘。
经改进后的蒸汽机车命名为“建设型”,车型代号JS,并于同年9月投入批量生产,成为中国铁路干线货运用主型机车。
胜利型蒸汽机车国产胜利型蒸汽机车是四方厂于1956年制成的客运机车,于1959年停产,期间共计生产了151台。
国产胜利型干线客运蒸汽机车投人运用后,使长途直达旅客列车扩大了编组,客车数量由9辆增至13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和平型蒸汽机车代号HP的和平型蒸汽机车,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蒸汽机车。
轴式为1-5-1,机车与煤水车全长26023毫米(联挂4轴煤水车),机车空重 119.29吨,轮周功率2191.8千瓦,构造时速80公里每小时。
铁道车辆设计⼀、车辆总体部分⼀、车辆总体部分1车辆设计主要原则车辆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具,设计制造出更多更好的车辆以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要求,是铁道车辆设计制造部门的重要任务。
车辆设计是车辆⽣产的第⼀道⼯序,车辆设计图纸和技术⽂件直接表达了产品的技术⽔平和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规定了产品的性能和使⽤维修条件,是组织车辆⽣产的主要依据之⼀。
设计⼈员应认真贯彻执⾏有关铁路技术政策,深⼊实际,⼴泛调查研究,收集使⽤、修理、⽣产、试验等第⼀⼿资料。
按设计技术任务书的要求,精⼼设计,精⼼施⼯。
车辆设计应贯彻下述原则:①设计上要保证使⽤,⽅便检修,利于制造,运⽤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②要积极采⽤和发展新技术、新⼯艺、新材料。
采⽤“三新”时要贯彻⼀切通过试验的原则,要考虑成批⽣产的可能性。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技术引进和⾃我开发相结合的道路。
③对车辆新产品设计、⽼产品改进设计和运⽤中的车辆的重⼤加装改造,都必须经过试制、试验,特别是运⽤试验,以充分暴露问题,予以改进,使设计切合实际。
对于成批⽣产产品的改进设计,要做到既要有所改进、有所提⾼,⼜要在修造中保持相对稳定。
④选⽤材料的规格、牌号要⼒求简化、统⼀,要⽴⾜于国内市场供应。
⑤必须重视产品的标准化、通⽤化、系列化⼯作。
设计中应尽量采⽤标准件、通⽤车辆配件。
凡影响通⽤性、互换性的新设计或改造设计都必须慎重考虑。
⑥设计中尽量采⽤三维实体设计,采⽤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减少设计失误,提⾼设计效率。
2车辆设计流程车辆设计⼯作⼀般是按照产品实现的策划、⽅案设计、技术设计、⼯作图设计、设计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和设计和开发确认、产品持续改进等⼏个步骤进⾏。
但在实际⼯作中,⽅案设计、技术设计、⼯作图设计三段设计往往是交叉进⾏的。
对于⼀些设计者所熟悉的产品,常常在⽅案设计之后直接进⾏⼯作图设计,以缩短设计周期。
对于⼀些新型车辆,也可以先提出⽅案设想,然后进⾏各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试制、试验和研究⼯作,在这些⼯作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再进⾏车辆的⽅案设计、技术设计和⼯作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