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估计与估算》ppt
- 格式:ppt
- 大小:859.50 KB
- 文档页数:19
关于小学阶段的估计与估算内容一年级上册:估计:了解“同样多”、“少”、“多”——建立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P5一年级下册:估计:1、估一堆物体的数量P15;2、会在具体情境中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明数的大小关系P16。
估算:没有具体的要求,但在计算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比大小的题目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P17。
如:强化对算理的理解36+3○66和78-50○73,强化对进位和退位的认识85+9○84和41-5○46。
二年级上册:初步体会估算的意义,掌握百以内的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P27。
——估算的目的是在难以口算出正确结果而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很精确的情况下,把运算中的数估计成一个与它比较接近而又能通过口算算出结果,从而使计算简化。
因此,估算的方法有多样,如52+39,估算时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把52看成50,二是把39看成40,三是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
因为一年级已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而三种方法中,没有优劣之分。
但估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时,则有哪一种更合理的区分。
如:①二(1)班图书角有连环画52本,故事书39本,两种图书大约一共有多少本?②学校有两间阅览室,其中一间有52个座位,另一间有39个座位,两间阅览室能同时容纳80人吗?90呢?100呢?③小丽要一套衣服,上衣是52元,裙子是39元,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带100元够吗?二年级下册:估计:近似数P43、P44估算:P46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万以内加减法估算三年级上册估算:1、P60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三位数加减法估算,会根据题意将结果估大或估小。
2、P6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同样要注意,由于目前只掌握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所以,在估算时也是把两、三位数看作整十、整百数来算。
三年级下册1、P77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学生已掌握的相关口算包括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