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11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知识点拨]1. 等降水量线读图方法等降水量线是区域降水量相等的点的连线,它反映了区域降水量的多少和空间差异。
等降水量线图主要用于考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在高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综合题偶有出现。
2.(1)读值大小及递变①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②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2)描延伸方向①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②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看形状变化①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②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①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②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题示例](高考浙江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审答流程][标准答案](1)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对点练习]1. (2014·课标Ⅰ,10)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问题。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观察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
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2.观察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影响因素。
⑴若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⑵若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山脉的坡向(多雨一侧为迎风坡,少雨的一侧为背风坡)。
⑶若等降水量线呈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应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
若为大于大的,则为多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气旋、锋面过境、城市雨岛效应。
若为小于小的,则为少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盆地地形,地形封闭;背风坡,降水少。
(4)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分析其原因。
⑴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一般山区或山地的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⑵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型例题】(2016•XX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在XX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与XX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2016•XX卷) 2.据左图、右图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全国百强校】XX省XX三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下左图为“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等高线和油井分布示意图”,回答3-5问题。
3.下列因素中与图示城镇分布相关性最小的是()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资源4.上左图中甲、乙两地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甲—海陆分布乙—纬度 B.甲—地形乙—海陆分布C.甲—大气环流乙—地形 D.甲—纬度乙—大气环流5.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国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化工等加工工业B.利用热带草原、动物迁徙等景观和现象,发展旅游业C.利用充足的热量,种植天然橡胶、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D.利用地价和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国百强校】XX省XX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下图是非洲南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等压线和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等压线图的判读要领1.基本概念:气压、等压线气压:大气压强的简称。
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气压大小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
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2.应用(1)判断气压场①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 处。
②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 处。
③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④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 处。
(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①低压中心地区或低压槽:气流以上升为主,多为阴雨天气; ②高压中心地区或高压脊: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 ③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为温暖湿润; ④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为寒冷干燥。
(3)判断风向 ①.风向的确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即风从哪个方向来,就用它的来向命名风向。
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因此说夏季吹东南风;冬季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所以说冬季吹西北风。
②.风力大小的比较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
但要注意不同的两幅图上的等压线值和比例尺的变化。
规律如下: ①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②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通用版届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其他类型等值线教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其他类型等值线等值线作用:等值线是在地图上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式,种类多样。
除了以上分析的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外,还有等潜水位线、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太阳辐射线、等年太阳辐射量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
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形状变化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但有共同的规律和分析方法,分析等值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值分布规律,向哪个方向递增或递减,影响因素是什么。
2、等值线闭合处的数值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等值线密度及反映的问题。
等值线密度大,单位距离内差值大。
4、等值线弯曲及反映的问题。
等值线弯曲凸向高值方向,反映弯曲处比两侧数值低,反之则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原因。
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如新疆天山南北的降水分布。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例题: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位于A.非洲西海岸 B.北美洲西海岸C.南美洲西海岸 D.欧洲西海岸答案:A点拨:东西经分界线为0度经线,结合经纬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非洲西海岸。
(2)图中B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D.受低气压控制答案:C点拨:非洲南部西部海岸有寒流经过,使经过地区降水减少。
什么是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称之为等降水量线。
有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称之为等降水量线。
一般是指在地图上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
它是研究一个地区同一时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等降水量线根据反应的时段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分别反应微观,中观,宏观的降水状况。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如下图所示:。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高中地理备课组沈江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二.等降水量线图的应用: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等降水量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
2.判断主要影响因素①海陆因素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②地形因素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需重点掌握的山脉:我国——武夷山、天山、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冷暖气团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③洋流因素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位于A.非洲西海岸 B.北美洲西海岸 C.南美洲西海岸 D.欧洲西海岸答案:A点拨:东西经分界线为0度经线,结合经纬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非洲西海岸。
3 / 46.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典图1: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典图2:世界某区域略图 典图3: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考向:降水量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向:降水量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向:区域降水的分布规律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若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及分布特征,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3)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一般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
2.微观看特殊(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则降水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 / 4(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判读。
1.读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少B.西北及北部山区降水量大于700 mmC.东北迎风坡降水量最少D.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地形关系密切解答示例:答案D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A.400 mmB.550 mmC.600 mmD.720 mm答案 D 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值介于550~750 mm之间,最小值介于0~150 mm 之间,所以最大差值介于400~750 mm之间,结合选项知选D。
3.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答案 C 该地区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因此大气环流是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高2016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013编写人:程君审阅:何爱琼班级:学生姓名: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第2课时等降水量线和气候类型判读考点分析:1、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2、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形语言解读及应用。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知识链接】1、等温线的判读方法——2、山地等温线向弯曲;盆地等温线向弯曲。
3、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4、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7月份相反。
即:一陆南,七陆北。
5、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闭合等温线内的值——。
6、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冬季夏季;陆地海洋,山地与高原边缘,平原与高原内部。
7、温线分布特点分析:。
8、气温的特点分布特点分析:考点一: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应用【自主学习】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物质条件——、。
动力条件——、。
2、降水类型:34、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降水;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探究学习一】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3)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4)内陆地形——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内陆山地——多雨中心: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内陆盆地——少雨中心:距海远、地形闭塞(5)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6)城市影响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归纳总结】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看等降水量线数值大小和递变:描述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2)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判断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导因素。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降水的影响因素(一)海陆位置一般来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______;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______。
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____,内陆____。
如我国:从________向____________递减;西北地区从____向______降水逐渐减少。
(二)地形1. 山脉走向与降水山系_________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______风气流垂直,阻挡了______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______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
②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一致,会引导水汽进入内陆。
如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脉______走向,与______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_________,_________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______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2.坡向(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的阻挡,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形成______雨;气流越过山顶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______,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少。
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______,背风坡较______。
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_________坡,降水______,形成_________性气候,东部位于_________坡,降水______,形成独特的_________气候;再如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___;台湾东部比西部___,海南岛东部比西部___。
降水面积______,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
低,温度高而降水______,如横断山区;以进入,降水也较______,如吐鲁番盆地;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______,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
地势高低对降水的影响:降水在山地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如喜马拉雅山: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加,海拔1000~1500米左右,降水达到最大,而后降水量就随高度增高而减少。
例题2:读下面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福建省地形剖面图,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这样分布?(三)大气环流1、______气流,气温不断升高,空气越来越干燥,多_______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雨带。
______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______区,如赤道地区。
2、风带全球的风带包括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而对降水影响较大的是西风上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空气干燥,降水很少。
如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_____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_____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关键问题:熟悉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例题3:下图为北纬60°一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此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地气温在同纬度地区中最高B.B地盛行西风,气压最低C.C地吹西北风,寒冷干燥D.从A地至C地,气温逐步降低(2)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3、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性质________,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_____,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如东亚季风区,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_________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_________季。
4、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盛行旋转上升气流,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6、7月份在长7、8例题2、请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降水雨带:_______________例题4:右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
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例题5: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气流分布状况而言,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_____天气。
(2)甲处为_____锋,乙处为_____锋,D处风向为_________。
(3)图中C、D两处中将要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_,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_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
(4)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6: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B.晴空万里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3)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四)洋流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暖流___________,寒流____________。
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_____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与_____流关系密切,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的沙漠,就有____________流有关。
例题7: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⑵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
(五)下垫面与人类活动下垫面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来影响的。
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发量,空气中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植被破坏,水面减少,空气变得干燥,降水减少;排干沼泽和湖泊,降水也减少;森林地区、湖泊和大型水库附近降水明显增多。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的,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六)各种因素对降水的综合影响降水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降水的多少与分布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比如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降水特征的形成,就是受到海陆位置、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平原与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低平、海岸曲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等降水量线的判读1、等降水量线与其他地理要素的联系如: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地区的一条重要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半干旱的界线。
在一座山的两侧,降水多的是迎风坡,降水少的是背风坡;还能体现出区域内地形的相对高度的变化;例题8: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变化大B、地势高C、西南季风影响大D、位于背风坡【解析】从图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此等值线为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密集可以体现出相对高度变化大,因此答案为A。
例题9:读“某区域6月15日—7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A、低压B、高压C、暧锋D、准静止锋【解析】通过此题,我们可以看出在长江流域在六月下旬以后的一个月内持续性降水超过了一百毫米,最多的区域甚至超过了两百毫米,再根据经纬度我们知道此区域为长江流域,此时应该为梅雨季节,因此我们可以判定答案为D。
例题10、图中甲海域年降水量较少的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B、安第斯山脉的影响C、秘鲁寒流的影响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解析】图中甲海域不是副热带地区因此排除D,如果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图示区域降水会明显增多而不是降水少排除A,安第斯山脉的影响也不会使此海域降水减少,因此只有秘鲁寒流使得该区域降温减湿。
2、等降水量线疏密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降水量线越稀疏,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小,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小,地形地势相对单一,如平原。
而等降水量线越密集,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大,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大,地形地势相对复杂,多为山地的迎风坡,如我国西南部的山地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且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如例题9。
3、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_______向_______减少⑵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一一多雨一侧为_______坡,少雨一侧为______坡例题11:右图是我国新疆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地形封闭的吐鲁番盆地,因此_____地降水大于______地。
⑶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地形或城市“雨岛”影响。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成为多雨中心;距海遥远、地形闭塞的内陆盆地成为少雨中心;城市由于城区温度较高,形成上升气流,加上多尘埃,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郊区多,有“雨岛效应”;例9中的3个闭合圈就相应的表明三个不同的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有着更为湿润的环境。
例题12:分析右图400mm等降水量线闭合的原因。
三、等降水量线图的应用(一)选择题: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A.>400,>25 B.<400,>25C.>400,<25 D.<400,<25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3.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图3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