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__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34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近年来我国华北某大城市郊县葡萄种植区及酒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可知,该区域A.东南部地势高B.东部昼夜温差较大C.中部光照充足D.西北部地势起伏大【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河流的源头一般是单一的干流,到上中游才会接纳支流汇入,因此该区域的士西北高东南低,A错;从等温线分布看,西部等温线密集,昼夜温差大,西部的士起伏大,D 对B错;温度东部较高且的士平坦,所以东部光照充足,C错。
【2】该地发展葡萄种植、加工(酿造)和观光等为一体的产业,其优势条件不应包括A.自然环境B.交通运输C.市场需求D.空气质量【答案】D【解析】葡萄种植需要有适合葡萄生长的自然环境和消费市场;加工酿造和观光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因此其优势条件不应包括空气质量,所以选D.考点:等温线的判读;产业布局的优势条件2.下图示意某区域l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气压差的数值最可能为A.18B.27C.36D.45【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数据变化趋势,甲处的气压为大于1035hpa,小于1040 hpa;乙处的气压为大于1000 hpa,小于1005 hpa;则甲、乙两地气压差为大于30 hpa,小于40 hpa。
C项符合题意。
【2】该日北京下起了暴雪,其原因是①受较强的暖锋控制②受较强的冷锋控制③冷气团水汽含量大④暖气团水汽含量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从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该日北京处于低压槽线附近,低压槽线附近会形成锋面;根据北半球气旋逆时针运动,可判断北京附近形成的锋面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锋面要发生降水需要暖气团水汽含量大的条件,所以D项正确。
【考点】等压线图的判断、天气系统。
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该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观察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
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2.观察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影响因素。
⑴若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⑵若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山脉的坡向(多雨一侧为迎风坡,少雨的一侧为背风坡)。
⑶若等降水量线呈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应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
若为大于大的,则为多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气旋、锋面过境、城市雨岛效应。
若为小于小的,则为少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盆地地形,地形封闭;背风坡,降水少。
(4)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分析其原因。
⑴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一般山区或山地的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⑵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型例题】(2016•XX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在XX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与XX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2016•XX卷) 2.据左图、右图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全国百强校】XX省XX三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下左图为“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等高线和油井分布示意图”,回答3-5问题。
3.下列因素中与图示城镇分布相关性最小的是()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资源4.上左图中甲、乙两地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甲—海陆分布乙—纬度 B.甲—地形乙—海陆分布C.甲—大气环流乙—地形 D.甲—纬度乙—大气环流5.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国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化工等加工工业B.利用热带草原、动物迁徙等景观和现象,发展旅游业C.利用充足的热量,种植天然橡胶、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D.利用地价和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国百强校】XX省XX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下图是非洲南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降水的影响因素(一)海陆位置一般来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______;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______。
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____,内陆____。
如我国:从________向____________递减;西北地区从____向______降水逐渐减少。
(二)地形1. 山脉走向与降水山系_________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______风气流垂直,阻挡了______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______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
②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一致,会引导水汽进入内陆。
如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脉______走向,与______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_________,_________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______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2.坡向(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的阻挡,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形成______雨;气流越过山顶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______,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少。
在山地则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______,背风坡较______。
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_________坡,降水______,形成_________性气候,东部位于_________坡,降水______,形成独特的_________气候;再如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___;台湾东部比西部___,海南岛东部比西部___。
降水面积______,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
低,温度高而降水______,如横断山区;以进入,降水也较______,如吐鲁番盆地;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______,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影响降水因素(一)大气环流1、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不断升高,空气越来越干燥,多晴朗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雨带。
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水汽容易凝结降雨,形成对流雨,如赤道地区。
迎风岸常常受到来自海洋或湖泊水面上的风的影响,带来水汽,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湖面,空气干燥,降水很少。
如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_____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_____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关键问题:熟悉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移动例题3:下图为北纬60°一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此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地气温在同纬度地区中最高B.B地盛行西风,气压最低C.C地吹西北风,寒冷干燥D.从A地至C地,气温逐步降低(2)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性质________,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_____,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如东亚季风区,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___ ______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_________季。
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盛行旋转上升气流,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
读图指导系列(五) 常见等温线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等温线图的判读[考图展示][判读技巧]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①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②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①海陆与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
②地形: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③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
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①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④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
⑤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
[典题例证](2018·河北省邢台市高三质检)读某区域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等温线分布情况出现的时间可能是()A.8月某日的13时B.8月某日的22时C.1月某日的22时D.1月某日的13时2.此时图中甲处盛行()A.海风B.陆风C.夏季风D.冬季风3.图中沿39°纬线东西两端温差较大的影响因素是()①海陆分布②地形③洋流④季风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的纬度分布规律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从等值线的数值来看,温度多在20 ℃左右,说明此时温度较高,为北半球夏季;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此时图中海洋的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陆地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可知,此时海洋的气温高于同纬度的陆地,应该在夜晚,故B项正确。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_
1、宏观看趋势:①依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则较小。
②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③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
2、微观看特殊:①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
②闭合的等降水量线: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规律。
③城市降水量由市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加之城市中心尘埃多,凝结核多,故降水量多(雨岛效应)。
3、年等降水量线与地形的关系:①内陆盆地一般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为闭合曲线,且由四周向中心数值越来越小。
②迎风坡一般为多雨中心,背风坡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与等高线平行。
③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反之,比周围地区少。
④降
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升气流逐渐凝结形成降水,因此,随高度的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
(如下图所示)
误区警示等值线判读关键在于技能的运用,在实际考试中必须注意一些理解误区,如几种等值线的相关性分析:①图中给出等高线分布,要求分析某地气温的变化情况,即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如果要求分析年温差,则地势高的地区年温差较小。
②通过图中等降水量线值大小来分析地区温差:降水量多的月份温差小,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年温差小于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等。
等压线和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等压线图的判读要领1.基本概念:气压、等压线气压:大气压强的简称。
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气压大小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
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2.应用(1)判断气压场①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 处。
②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 处。
③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④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 处。
(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①低压中心地区或低压槽:气流以上升为主,多为阴雨天气; ②高压中心地区或高压脊: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 ③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为温暖湿润; ④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为寒冷干燥。
(3)判断风向 ①.风向的确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即风从哪个方向来,就用它的来向命名风向。
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因此说夏季吹东南风;冬季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所以说冬季吹西北风。
②.风力大小的比较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
但要注意不同的两幅图上的等压线值和比例尺的变化。
规律如下: ①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②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高三地理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显示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M、N、P、Q四处气压 ()。
A.M>Q>P>N B.M>N>P>QC.M<N<P<Q D.P>Q>M>N【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组时,先要明确气压大小的比较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来说的。
因此,可以作下图所示的辅助线(虚线),然后根据对流层气压在垂直方向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得出:M处的气压大于N处,M、N两处的气压一定大于P、Q两处,而Q处的气压低于P处。
所以,四处气压M>N>P>Q。
【2】若上述等压面的弯曲是甲、乙两地热力作用引起的,并且形成了热力环流,则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答案】D【解析】绿洲与沙漠、山谷与山坡、海洋与陆地上空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及热力环流,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城市与郊区上空的等压面及热力环流比较稳定,城市为热岛,近地面上空气压比郊区低,高空气压则比郊区高。
2.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气温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小题。
【1】关于该城市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B.高温区大致呈环状分布C.气温由郊区向城市中心递减D.西部气温明显高于东部【答案】B【解析】结合图例,可以看出高温区大致呈环状分布。
【2】关于该城市中心气温高或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建筑密集,气温高于周围地区B.工业、商业集中,气温高于周围地区C.绿化面积增加,气温低于周围地区D.人口大量迁入,气温低于周围地区【答案】C【解析】该城市中心的气温较周围地区低,最可能是绿化面积的增加,缓解了热岛效应。
【3】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角度,该城市工业区的最佳位置是 ()A.东南和西南的郊区B.东北和西南的郊区C.东南和西北的郊区D.西北和东北的郊区【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风频和河流流向,为避免和减轻对城市的大气和水污染,工业区应布局在东南和西南郊区。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
常考查的等降水量图的类型如下表所示,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常考图示][判读技巧]1.读数值大小及递变(1)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如图3中R地)、最小值(如图1中丁地)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2)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如图2中由南向北递减,图3中由南向北递增)。
2.描延伸方向(1)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2)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看形状变化(1)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如图3中Q地),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2)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如图1中甲地附近。
(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如图1中丙地南侧。
[应用体验]1.(2013·浙江高考节选)下图是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根据材料,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1.由图名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图反映了美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由题图可获取以下信息: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2015·合肥检测)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能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1)~(2)题。
2.等值线图的判读要求
○1准确判定等值线图的类型、变化趋势或变化规律。
○2了解等值线的走向、凸向、疏密程度及闭合与否。
○3简要分析等值线数值变化趋势的成因。
如太阳辐射的强弱决定了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4重点分析导致等值线不同凸出方向的成因。
如同一半球,同一季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在陆地上和海洋上等温线凸出方向刚好相反;等高线凸出方向则是由于地形起伏所致。
3.等值线图的判读
(1)“大大小小”法则
两条平行等值线间的闭合区域,若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数值大于大值;若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其中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的数值。
(2)“高低低高”法则
“高低低高”即等值线向高值凸出的气温(或水温、气压等)低,向低值凸出的气温(或水温、气压等)高。
指的是某等值线若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气温(或水温、气压等)较同纬度或同一高度其他地区偏高;反之亦然。
此法则对一些封闭的等值线也适用。
(3)“高高低低”法则
“高高低低”指的是某等值线向高纬(或高空)方向凸出,则此处气温(或气压)比同纬度(或同一高度)其他地区偏高;反之也成立。
(4)“河流向凹”法则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河流的流向是等高线数值变小的方向。
(5)“洋流向凸”法则
海面上受洋流影响而发生弯曲的等温线,其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6)“一陆南(七陆北)”法则
无论南、北半球,1月份,陆地上的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上向北凸出;7月份相反。
3 / 46.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典图1: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典图2:世界某区域略图 典图3: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考向:降水量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向:降水量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向:区域降水的分布规律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若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及分布特征,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3)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一般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
2.微观看特殊(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则降水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 / 4(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判读。
1.读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少B.西北及北部山区降水量大于700 mmC.东北迎风坡降水量最少D.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地形关系密切解答示例:答案D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A.400 mmB.550 mmC.600 mmD.720 mm答案 D 结合图示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值介于550~750 mm之间,最小值介于0~150 mm 之间,所以最大差值介于400~750 mm之间,结合选项知选D。
3.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答案 C 该地区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因此大气环流是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高2016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013编写人:程君审阅:何爱琼班级:学生姓名: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第2课时等降水量线和气候类型判读考点分析:1、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2、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形语言解读及应用。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知识链接】1、等温线的判读方法——2、山地等温线向弯曲;盆地等温线向弯曲。
3、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4、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7月份相反。
即:一陆南,七陆北。
5、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闭合等温线内的值——。
6、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冬季夏季;陆地海洋,山地与高原边缘,平原与高原内部。
7、温线分布特点分析:。
8、气温的特点分布特点分析:考点一: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应用【自主学习】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物质条件——、。
动力条件——、。
2、降水类型:34、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降水;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探究学习一】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3)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4)内陆地形——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内陆山地——多雨中心: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内陆盆地——少雨中心:距海远、地形闭塞(5)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6)城市影响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归纳总结】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看等降水量线数值大小和递变:描述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2)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判断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导因素。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七)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
判读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经典高考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图形解码]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判读技巧1.宏观看趋势(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若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则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2.微观看特殊(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多;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则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
3.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2017·江西上高模拟)如图示意西西里岛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的甲地为()A.湖泊B.城市C.山地D.盆地2.1月份,影响该岛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盛行西风B.地形格局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流向大多从东北流向西南,说明该地海拔高,从等降水量线分布看,甲地降水量较多,可推测甲地为山地,在山地西侧,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湖泊和城市对于降水有影响,但是在空间分布上不会如此明显。
等降水量线练习题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A.>400,>25 B.<400,>25C.>400,<25 D.<400,<25图3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2.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 .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 .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 .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 .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3.判断A 等值线的数值是A .50B .200C .400D .800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4—5题.4.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 、b 、c 之间的关系为:A . a<bB .b < cC . a=bD .b=c5.c 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 .山脉B .湖泊C .河流D .城市下图是某地年等降雨量线示意,完成6题。
6.乙和丙两地海拔相比A.一样高B.乙比丙高C.丙比乙高D.无法确定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的等值线图,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8、图示若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则A 冬季,B 处积雪多于A 处B.实线表示山脊、虚线表示山谷C.A 与B 相比,A 处更宜修梯田D.站在A 处能看到B 处的风景9、若虚线所在区域为陆地,实线为太平洋,图中为等温线,则( )A.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B.实线表示千岛寒流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D. 时值1月读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A .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B .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C .河谷盆地夜雨多D .山顶白天雨多11.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 .地形B .太阳辐射C .风向D .坡向12.与河谷盆地相比,山顶白天多雨主要是因为A .气温高B .气压低C .山风D .谷风13、图中甲海域年降水量较少的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B、安第斯山脉的影响C、秘鲁寒流的影响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某一季节降水量(单位:mm)等值线图”,14.该季节应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5.图中市区400mm等降水量线以内的降水量数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400mm以上,原因是雨岛效应B.在400mm以上,原因是热岛效应C.在400mm以下,原因是雾岛效应D.在400mm以下,原因是晴岛效应读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16~1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