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循环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实验6 蒸汽压缩制冷(热泵)装置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蒸汽压缩制冷(热泵)装置。
学习运行操作的基本知识。
2. 测定制冷剂的制冷系数。
掌握热工测量的基本技能。
3. 分析制冷剂的能量平衡。
二、实验任务1. 测定水冷式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
2. 了解壳管式换热器的性能,节流阀的调节方法和性能。
3. 了解热泵循环系统的流程和制热系数的概念。
三、实验原理该系统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组成,制冷机的作用是从低温物体中取出热量、并将它传给周围介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的变化”。
本实验用制冷装置,需要消耗机械功。
用工质进行制冷循环,从而获得低温。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经济性可用制冷系数ε来评价。
鉴于实际设备存在的各种实际损失,故ε值可分为“理论制冷系数”和“实际制冷系数”。
图6-1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1. 理论制冷系数图6-1为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T-S图。
1-2未压缩过程,2-3-4为制冷剂冷凝过程,4-5为节流过程,5-1为吸热蒸发。
理论制冷系数ε为理论制冷量q2和理论功w之比:ε= q2/w = ( h1-h4) / (h2-h1)2. 实际制冷系数实际制冷系数是指制冷机有效制冷能力Q0与实际消耗的电功率N之比:εγ= Q0/N =εηiηmηdηm0式中ηi为压缩机的指示效率,ηm为压缩机的机械效率;ηd为传动装置效率;ηm0为电机效率。
实际制冷系数约为理论制冷系数的1/2~2/33.工作原理1)工作过程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指导老师:实验名称一、实验一表的建立与维护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根据一个应用目标把现实问题抽象为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数据基础。
2.掌握表的建立与维护的一般方法。
3.理解表的记录指针与当前记录的意义。
4.掌握表的打开、关闭、浏览、显示等操作方法。
5.掌握表结构的修改。
6.掌握记录的增加与删除等操作。
7.掌握数据复制方法。
8.二、实验准备 1、复习关系数据库的有关概念,深刻理解Virsual FoxPro中所采用的关系模型的实质及Virsual FoxPro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2、复习表的建立、现实与维护等操作。
三、实验内容下表是某校学生花名册,根据该表完成以下操作,写出操作步骤。
学习成绩性学号姓名别学 009901 张小强男 98 85 否 20XX年获全数外语出生年月否少数民族受奖情况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
009902 009903 009904 009905 陈斌李哲男男 88 56 75 88 75 82 72 81 否是否是20XX年获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00米第三名009906 009907 009908 009909 张青松男封小莉女周晓钱倩女女 65 82 65 83 81 73 78 85 否否20XX年获广东省三好学生称号 009910 009911 孙力军男肖彬彬女 64 55 68 95 是否赵大明男冯珊女否否1.设计一个表的结构,使其能描述上表的信息,同时又符合关系模型的基本要求。
2.建立表,输入表中的数据,并将保存在自己盘中。
3.给全部女生的数学成绩加5分。
4.将记录指针定位到第5号记录。
5.将记录指针指向孙力军同学。
6.显示所有姓“张”学生的情况。
7.把表的姓名字段宽度修改为8。
8.浏览记录数据,且表头用汉字。
9.把少数民族学生的记录复制到中。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实验地点:目录实验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实验三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四数组及其应用实验五函数及其应用实验六指针及其应用实验(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思想,领会顺序结构的程序执行时顺次执行的特点。
2.掌握赋值语句的特点、功能。
3.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转换符。
4.掌握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用下面的scanf函数输入数据使a=3,b=7,x=8.5,y=71.82,c1=’A’,c2=’a’。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b;float x,y;char c1,c2;scanf("a=%db=%d",&a,&b);scanf("%f%e",&x,&y);scanf("%c%c",&c1,&c2);printf("a=%d,b=%d,x=%.1f,y=%.2f,c1=%c,c2=%c\n",a,b,x,y,c1,c2);return 0;}运行时分别按以下方式输入数据,观察输出结果,分析原因(□表示空格,↙表示回车)。
(1)a=3,b=7,x=8.5,y=71.82,A,a↙(2)a=3□b=7□x=8.5□y=71.82□A□a↙(3)a=3□b=7□8.5□71.82□A□a↙(4)a=3□b=7□8.5□71.82Aa↙(5)3□7□8.5□71.82Aa↙(6)a=3□b=7↙8.5□71.82↙A↙a↙(7)a=3□b=7↙8.5□71.82↙Aa↙(8)a=3□b=7↙8.5□71.82Aa↙通过此题,总结输入数据的规律和容易出错的地方。
《C程序设计1》实验报告学号 099074173 姓名周文班级软091 指导教师储岳中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2010年1月9日《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一:熟悉C语言的运行环境1、实验目的(1)了解Turbo C和WinTC的调试环境;(2)掌握调试C程序的四个步骤: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2、实验内容(1)首先调试下列程序,并将其以文件名first.c保存。
#include <stdio.h>int main(void){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getch();}(2)将 first.c另存为second.c,并改为如下程序后调试。
#include "stdio.h"int main(void){printf(" Welcome!\n ");printf("Welcome!\n ");printf("Welcome!\n ");printf("Welcome!\n ");getch();}(3)对前两题的运行结果进行分析,然后总结调试C程序的基本步骤及观察结果的方法。
3、实验报告要求(1) 总结调试C 程序的基本步骤与技巧;(2)各题程序运行结果及分析;(3)实验总结。
实验二:运行一个C 程序的方法1、实验目的(1)掌握C 程序中定义主函数的方法; (2)掌握C 程序中书写注释的方法; (3)了解 printf 函数的基本功能。
2、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输出以下图案: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printf(" *\n"); printf(" ***\n"); printf(" *****\n"); printf("*******\n"); getch(); }(2) 编写程序输出下列字符 ------------------------- Your name:------------------------- Your password: #include<stdio.h>int main(void){printf("____________________\n"); printf("Your name:\n");printf("____________________\n"); printf("Your password:\n");**** ***** *******getch();}(3) 编写程序输出你的姓名、学号、所在学院、专业和 Email地址,并对你的程序添加注释#include"stdio.h"int main(void){printf("xingming:zhou wen\n");printf("xuehao:099074173\n");printf("suozaixueyuan:jisuanjixueyuan\n");printf("zhuanye;ruanjiangongcheng\n");printf("Email dizhi:ZHOUWENJS@\n");getch();}(4) 运行教材Page13中的程序,并观察结果#include<stdio.h>int main(void){int i,s=0;for(i=1;i<=100;i++)if(i%2==0)s = s+i;printf("%d",s);getch();return 0;}(5) 修改上题程序,求1~100中能被6整除的所有整数的和,并观察结果。
浙教版信息五下循环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循环结构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3. 能够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循环结构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3. 循环结构的实际应用案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循环结构的基本结构和用法。
难点:如何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及PPT课件。
2. 教学软件:编程软件(如Python)。
3. 教学视频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程序结构,介绍本课主题。
2. 教学策略:讲解、示范、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操练习。
3. 学生活动:编写简单的循环结构程序,案例分析讨论。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本课主题,介绍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授新课:通过PPT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结构和用法,并给出案例分析。
3. 巩固练习:学生在编程软件上编写简单的循环结构程序,教师巡回指导。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课重点和难点,强调循环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小组展示编写程序,进行互评和自评。
2. 为学生提供反馈:点评学生作品,指出优缺点,提供改进建议。
3. 作业布置:课后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实际应用的循环结构程序,以巩固所学知识。
实验六偏光显微镜研究聚合物的晶态结构用偏光显微镜研究聚合物的结晶形态是目前实验室中较为简便而实用的方法。
众所周知,随着结晶条件的不用,聚合物的结晶可以具有不同的形态,如:单晶、树枝晶、球晶、纤维晶及伸直链晶体等。
在从浓溶液中析出或熔体冷却结晶时,聚合物倾向于生成这种比单晶复杂的多晶聚集体,通常呈球形,故称为“球晶”。
球晶可以长得很大。
对于几微米以上的球晶,用普通的偏光显微镜就可以进行观察;对小于几微米的球晶,则用电子显微镜或小角激光光散射法进行研究。
聚合物制品的实际使用性能(如光学透明性、冲击强度等)与材料内部的结晶形态,晶粒大小及完善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聚合物结晶形态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目的要求1.了解偏光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估算聚丙烯球晶大小。
二、基本原理球晶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折叠链结构的片晶(晶片厚度在10mm左右)。
许多这样的晶片从一个中心(晶核)向四面八方生长,发展成为一个球状聚集体。
根据振动的特点不同,光有自然光和偏振光之分。
自然光的光振动(电场强度E的振动)均匀地分布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如图6-1所示;自然光经过反射、折射、双折射或选择吸收等作用后,可以转变为只在一个固定方向上振动的光波。
这种光称为平面偏光,或偏振光如图6-1(2)所示。
偏振光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叫做振动面。
如果沿着同一方向有两个具有相同波长并在同一振动平面内的光传播,则二者相互起作用而发生干涉。
由起偏振物质产生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称为该物质的偏振轴,偏振轴并不是单独一条直线,而是表示一种方向。
如图6-1(2)所示。
自然光经过第一偏振片后,变成图6-1偏振光,如果第二个偏振片的偏振轴与第一片平行,则偏振光能继续透过第二个偏振片;如果将其中任意一片偏振片的偏振轴旋转90°,使它们的偏振轴相互垂直。
这样的组合,便变成光的不透明体,这时两偏振片处于正交。
实验六——循环结构程序练习总结1、本次课学习到的知识点:(1)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归纳出哪些操作需要反复执⾏——循环体这些操作在什么情况下重复执⾏——循环控制条件⼀旦确定循环体和循环条件,循环结构也就基本确定了。
再选⽤三种循环语句实现循环。
(2)如果实现给定了循环次数:⾸选for语句,因为它看起来最清晰。
如果循环次数不明确,需要通过其他条件控制循环,通常选⽤while语句或do-while语句。
if(循环次数已知)使⽤for语句else /*循环条件未知*/if(循环条件在进⼊循环是明确)使⽤while语句else /*循环条件需要在循环体中明确*/使⽤do-while语句(3)在例4-9中,当x最后变成0时,处理过程结束。
经过归纳得到:重复的步骤:1、x%10,分离⼀位2、x=x/10,为下⼀次分离做准备3、直到x==0,循环结束。
(4)在例4-11中,假定头两项分别⽤x1=1和x2=1表⽰,则新项x=x1+x2,然后更新x1和x2:x1=x2及x2=x,为计算下⼀个新项x做准备。
2.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法:(1)在做⼀道实验时,有时候不太会分析题⽬的意思。
(2)复杂的实验,往往不知道从何开始。
(3)询问⽼师和同学,查阅书籍和资料来解决问题。
3. 实验⼼得体会及本章学习总结:这⼀节课主要是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熟练运⽤三种循环语句for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进⾏程序编译并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练习,已经感觉⾃⼰渐渐会使⽤这三种语句了。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六周,上了六次课了,对于c语⾔已经不再陌⽣了,希望接下来的学习会越来越好。
本章学习总结:循环结构:循环语句主要有for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
其中for语句和while语句都是在循环前先判断条件,只有条件满⾜才会进⼊循环。
do-while语句先执⾏循环体,后判断循环条件。
事先给定循环次数⾸选for语句,通过其他条件控制循环,考虑while 语句和do-while语句。
实验六函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4,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准备:1,复习函数调用的基本理论知识.2,复习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3,复习全局变量,局部变量;静态变量,动态变量;外部变量等概念和具体使用. 4,源程序.三,实验步骤及内容:1,运行程序并回答问题(1)程序main(){ play(3);}void print_star(){ printf("* * * * * * * * * *\n")}void print_message(){ printf("Good Friend! \n");}void play(n)int n;{ int i;for(i=1;i<=n;++i){ print_star();print_message();}}问题:运行后出现什么错误为什么应如何修改请上机调试.修改:main(){ play(3);}void print_star(){ printf("* * * * * * * * * *\n");(缺少分号)}void print_message(){ printf("Good Friend! \n");}play(n)(原先void的与声明类型不同)int n;{ int i;for(i=1;i<=n;++i){ print_star();print_message();}getch();}运行结果(2)以下程序用于计算1+2+3+4+5.main(){ int i,sum;for(i=1;i<=5;++i)sum=add(i);printf("sum=%d\n",sum);getch();}add (a)int a;{static int s=0;s=s+a;return(s);}运行结果:问题:此程序能否得到正确结果为什么请在不增加语句的条件下,修改程序并上机调试.(3)程序int x=567,y=890;main(){ printf("x=%d,y=%d\n",x,y);}运行结果:问题:运行程序后出现什么错误为什么如何修改答:定义位置出错,y的定义在主函数之后了,将y的定义改在和x一样的位置处。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总结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总结。
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我对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在实验一中,我们学习了C语言的基本输入输出函数,包括printf和scanf函数。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如何使用这些函数来进行简单的数据输入和输出,以及格式化输出的方法。
在实验二中,我们学习了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数据类型的定义和使用,以及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的基本运用。
通过这些实验,我对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三和实验四中,我们学习了C语言的控制语句,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通过实验三和实验四的实践操作,我掌握了如何使用if语句、switch语句和while、do-while、for循环语句来实现程序的控制流程,以及如何编写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程序。
在实验五和实验六中,我们学习了C语言的函数和数组。
通过这些实验,我掌握了如何定义和调用函数,以及如何使用数组来存储和处理数据。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在函数间传递参数和返回值,以及如何使用指针来操作数组元素,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是比较新颖和有挑战性的。
在实验七中,我们学习了C语言的字符串处理函数和文件操作。
通过这些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字符串处理函数来进行字符串的操作和处理,以及如何使用文件操作函数来进行文件的读写操作。
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是比较实用和有用的,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
通过这些实验,我对C语言程序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会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实验,我对C语言程序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会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精心整理C程序设计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书李文杰、李桂芝、鱼涛编写实验九函数及程序结构(二)实验十指针的应用说明C程序设计同其他程序设计一样,使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除了要听好课,多看课外书外,还需大量的上机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到的内容。
一般来说,上机和讲课时间之比应不少于1:1。
但由于目前各校安排的教学时数限制,课内时间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讲课上,课内安排的上机时间相对较少,学生不要因此对上机的重要性有所误解。
学生应在课外再花一定的时间进行C语言的上机实践,这样才能学好该门课。
⑴实验目的和内容。
⑵程序说明,包括程序结构、各模块的算法(N-S图表示)。
⑶打印出的调试正确的源程序。
⑷打印出的程序运行记录(包括对不同测试数据的运行结果)。
⑸针对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写出解决办法及对运行结果的分析。
怎样学习C语言很多同学对学习C语言感到很难,尤其是在各高校将C语言放在大学第一学年教学时经常会考试不及格。
究竟怎样才能学好C语言?这里将我对C语言本逐行啃,而是学习它们的例程。
学习完每一章,都要认真体会这一章的所有概念,然后不放过这一章中提到的所有例程,仔细研读程序,直到每一行都理解了,然后找几个编程题目,最好是和例程类似的或一样的,自己试图写出这段已经读懂的程序,不要以为例程你已经读懂了,你就可以写出和它一样的程序,绝对不一定,不相信你就试一试吧,如果写不出来,也不要着急,回过头来再继续研究例程,想想自己为什么写不出来,然后再去写这段程序,反反复复,直到你手到擒来为止。
这一过程,就和我们学习任何其他语言比如英语和汉语一样。
我们大家都有体会,我们学习一门语言,都是从最基本的语法开始,然后学习一些字和词,再来学习一些词组或句子,然后再用词组和句子组成一段话,表达一个简单这个方法最快,效率最高,但是在程序设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和你用的手段却是考验一个程序员程序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不容易达到的。
实验一C程序集成开发环境熟悉一、实验目的掌握在VisualC++6.0集成开发环境下怎样编辑、编译、连接、执行、修改和调试C语言程序。
实验六牛蛙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牛蛙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了解两栖动物,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学习牛蛙的处死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牛蛙外形观察
2.牛蛙处死:双毁髓法
3.牛蛙内部结构观察
三、操作观察
1.口咽腔
2.消化系统:肝脏、食管、胃肠、胰脏、脾
3.呼吸系统:喉气管室、肺
4.泄殖系统: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泄殖腔)
雄性(精巢1对、输精小管、输尿管、脂肪体)
雌性(卵巢1对、输尿管、脂肪体)
5.循环系统:心脏(心房2个、心室1个、动脉圆锥、静脉管)、动脉、静脉
四、实验作业
绘制牛蛙内部解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