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111.41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检试题双向细目表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本次属于阶段考试,即检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为后期复杂计算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命题原则命题本着“基础性,科学性,创新性”的原则,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三命题依据命题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规定的科学内容为范围,适当考查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内容四考试内容:九年级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闭卷,笔试.100分试题类型:选择,填空,实验与探究,问答题,计算试卷易,中,难试题得当。
答案一.选择1.B 2.B 3.C 4.C 5。
B 6。
B 7。
C 8。
C 9。
D 10。
C 11。
D 12。
D 13.C 14.B 15。
B 16。
B 17。
A 18。
A 19.D 20.D二.填空21.克,千克,克,毫克,吨22。
1/3m,ρ23.质量,体积ρ=m/v .24。
质量,体积,密度 25。
940g 26.387, 27。
水,相互的 28.形变,2, 29.2.10㎝三.实验与探究1。
CBAEDFG 2. 53, 50, 1。
06四.简答。
锤子原来是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地面突然静止时,而锤头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牢牢的套在了锤柄上。
五.计算1。
解: m=ρ.v=1.0ⅹ103㎏/m3ⅹ1.2mⅹ0.5m ⅹ0。
3m=180㎏2.s=v1t+v2t=30km/h。
t+120km/h。
t=15km t=0。
1h。
初中化学双向细目表(新版)简介本文档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双向细目表,包括了各个知识点和对应的研究目标。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研究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第一章:物质的分类1.1 纯净物和混合物- 研究目标1: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1.2 元素和化合物- 研究目标1: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元素还是化合物。
第二章:反应与变化2.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研究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区别。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2 酸、碱和盐- 研究目标1:研究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研究目标2:能够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和气体产生等现象。
第三章:常见物质与性质3.1 金属和非金属- 研究目标1:掌握金属和非金属的特征和性质。
- 研究目标2: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3.2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研究目标1:了解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 研究目标2:能够进行氧气、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其性质和现象。
...第四章:实验与应用4.1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研究目标1:研究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包括观察、测量、记录等。
- 研究目标2: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仪器。
4.2 化学实验与应用- 研究目标1: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如制取氧气、制取水等。
- 研究目标2:了解化学实验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结本文档细目表列举了初中化学的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应的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物质的分类、反应与变化、常见物质与性质,以及实验与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初中化学学习者有所帮助,提高他们在化学学科上的学习成果。
2018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2018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双向细目表一级主题: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二级主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三级主题:科学探究的实验技能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能力层次:A、B、C难度:7、2分值本次考试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探究,并发展相关的能力。
其中包括实验技能的提高,如使用指示剂、PH试纸、检验和区分常见物质、气体制取的装置和方法、过滤、蒸发分离物质等。
同时,学生也需要了解空气成分及其作用,如地球周围的空气、氧气和很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等知识点。
此外,本次考试还涉及到金属与金属矿的相关知识,如金属的物理特征、主要化学性质、防腐蚀方法、常见的铁矿石炼铁、合金性能、生铁和钢等。
学生需要研究基本的实验技能,如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连接、加热、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配制溶液等。
在身边的化学物质方面,学生需要了解金属材料作用、金属资源的保护、酸碱的性质和用途、腐蚀性、常见酸碱的稀释方法等知识点。
最后,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酸碱性对人体、农作物的影响、常见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种类及作用、常见有机物及有机物的重要性、碳酸根、铵根的检验、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性等。
总的来说,本次考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发展相关的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物质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种类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组成。
这些性质可以通过物质的三态转化来观察和理解。
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这种转化是由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所引起的。
物质的分类是指将不同种类的物质按照其性质和组成进行归纳和分类。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指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这些颗粒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是构成物质的奥秘。
化学元素是指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通过认识化学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在化学反应中,微粒之间会发生转化,包括核外电子的转移和原子核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