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收藏家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6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豆豆家族》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科学活动《豆豆家族》。
教材来源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植物的世界”章节,详细内容涉及豆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分类以及生活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豆豆家族的种类、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类植物的分类及生长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豆豆家族课件、实物展示(黄豆、绿豆、红豆等)、生长过程图卡、分类游戏卡片。
学生准备:记录本、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豆豆家族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豆豆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讲解豆豆家族的种类、生长过程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分类游戏卡片,进行豆豆家族的分类练习。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豆豆家族的生长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6. 创作豆豆家族画报(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画笔和彩色笔创作豆豆家族画报。
7. 互动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豆豆家族接力赛,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豆豆家族》2. 内容:豆豆家族的种类豆豆的生长过程豆豆的特点豆豆家族的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豆豆家族成员,并介绍它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答案示例:画报示例:(画出绿豆)生长过程:绿豆种子发芽→绿豆植株生长→开花→结豆荚特点:绿豆属于豆科植物,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豆豆家族的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大班科学《豆豆家族》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三节《豆豆家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豆科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
详细内容如下:1. 了解豆科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瘤菌、复叶、豆荚等。
2. 学习豆科植物的分类,掌握大豆、绿豆、红豆等常见豆类。
3. 探究豆科植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能够识别豆科植物的基本特征,掌握常见豆类的分类,了解豆科植物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植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豆科植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豆科植物的基本特征的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科植物图片、豆类实物、PPT课件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豆类实物和图片,引发幼儿对豆豆家族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a. 拿出各种豆类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b. 展示豆科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
2. 新课导入:a. 通过PPT课件,介绍豆科植物的基本特征。
b. 结合豆类实物,讲解豆科植物的分类。
c. 通过实例,说明豆科植物的生活习性。
3. 实践环节:a. 分组观察豆类实物,记录豆科植物的基本特征。
b. 小组讨论,分享观察成果。
4. 例题讲解:b. 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a. 出示练习题,检验幼儿对豆科植物分类的理解。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豆科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
b.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豆豆家族2. 板书内容:a. 豆科植物基本特征:根瘤菌、复叶、豆荚等。
b. 豆科植物分类:大豆、绿豆、红豆等。
大班豆豆收藏家教案的范文(3)大班豆豆收藏家教案的范文3大班社会《豆豆收藏家》教案设计思路:在幼儿园生活了三年的孩子们即将离开,到各个小学去做一名小学生了。
他们兴奋着、喜悦着,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成长,意味着他们的转变。
与此同时,他们也即将离开朝夕相处的幼儿园、老师和同伴们。
他们也感到很难过,很依恋。
于是设计了《豆豆收藏家》这个活动。
让他们体会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同伴的依依不舍之情。
活动目标:1、感受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同伴不舍的情感。
2、了解收藏品的含义,将情感投注到幼儿园一草一木上。
活动准备:1、装有石头、树叶、画、橡皮、尺子、瓶盖的罐子。
2、多媒体故事课件。
活动重点:幼儿将心中的情感投注到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上,使一切事物富有感情色彩。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的不是收藏品本身,而是收藏品所蕴含的意义。
活动流程:诗歌导入——故事理解——活动延伸活动过程:1、诗歌导入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毕业诗》——念完有什么感受?2、故事理解——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也快要毕业了,他对幼儿园也是非常的不舍。
·出示罐子——这是豆豆的收藏罐,里面装着豆豆的收藏品。
·如石头、树叶、画等——都是豆豆的宝贝,每件东西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豆豆为什么要收藏石头?(看到小石子儿,豆豆就会想起幼儿园的滑梯)豆豆为什么要收藏树叶?(看到树叶,就会想起幼儿园的树,想起小伙伴在一起讲过的悄悄话)豆豆为什么要收藏画?(看到这张画,就像又看到了老师)·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等豆豆毕业了,离开了幼儿园,他看到石头、树叶、画会怎么想呢?马上要离开幼儿园了,我们也想把幼儿园留在心里,你想收藏什么?怎么收藏?·讨论、交流活动延伸:出教室找自己要收藏的东西。
大班豆豆收藏家教案的范文。
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豆豆家族》含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的奥秘》第三节《豆豆家族》。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豆类植物的特点、分类、生长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旨在让学生了解豆类植物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豆类植物的基本特点、分类及生长过程,了解豆类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豆类植物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豆类植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豆类植物的分类及生长过程。
2. 教学重点:豆类植物的特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类植物实物、图片、精品课件。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豆类植物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豆豆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怎么生长的呢?”2. 新课导入(1)通过精品课件介绍豆类植物的特点、分类和生长过程。
(2)讲解豆类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请你说出三种豆类植物的名称,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例题。
4. 随堂练习(1)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豆类植物。
(2)指导学生用画笔和彩泥制作豆类植物生长过程的模型。
(2)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课后调查生活中常见的豆类植物。
六、板书设计1. 豆豆家族特点:……分类:……生长过程:……2. 豆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了解的豆类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豆类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豆类植物:大豆、绿豆、红豆等。
特点:大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作用;红豆具有补血、调经、利尿等功效。
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豆豆家族》含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豆豆家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豆类的种类、生长过程、营养价值及豆类制品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豆类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豆类的常见种类、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关注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类的生长过程及其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豆类的种类、特点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豆类实物、PPT课件、生长过程图解、营养金字塔图解。
学生准备: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豆类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豆类的特点。
(2)学生交流分享观察到的豆类特点。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豆类的种类、生长过程、营养价值等。
(2)学生跟随教师讲解,记录关键信息。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生长过程图解,学生根据图解描述豆类的生长过程。
(2)教师出示营养金字塔图解,学生找出豆类在金字塔中的位置。
4. 互动环节(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豆类,制作豆类名片,包括豆类的名称、特点、生长过程、营养价值等。
(2)各小组分享豆类名片,全班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豆豆家族种类:大豆、绿豆、红豆、黑豆等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成熟营养价值: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2. 豆类在营养金字塔中的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豆类”为主题,画一幅画,并简要介绍这种豆类的特点、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答案示例:绿豆:绿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成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PPT讲解、互动环节等方式,让学生对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豆豆家族》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豆豆家族”。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豆豆,掌握它们的生长过程,以及豆豆的营养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区分不同种类的豆豆,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不同种类的豆豆及其生长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比较、分类不同种类的豆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豆豆家族课件、实物展示豆豆、豆豆生长过程图。
2. 学具:每组一份豆豆样本、观察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豆豆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豆豆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是怎样生长的呢?”2. 新课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豆豆,让幼儿观察、描述、比较、分类。
(2)教师讲解豆豆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关注豆豆的营养价值。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豆豆生长过程图,让幼儿按照顺序排列。
(2)讲解豆豆的营养价值,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豆豆融入日常饮食。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观察豆豆样本,完成观察记录表。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种植豆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豆豆家族2. 内容:(1)不同种类的豆豆(2)豆豆的生长过程(3)豆豆的营养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豆豆的观察记录表。
2. 答案: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豆豆种类、生长过程、营养价值、我的感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描述、比较、分类豆豆时的表现,针对幼儿在课堂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种植豆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教案《豆豆收藏家》含反思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大班教案《豆豆收藏家》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收藏品的含义,将情感投注到幼儿园一草一木上,感受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同伴不舍的情感,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豆豆收藏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感受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同伴不舍的情感。
2、了解收藏品的含义,将情感投注到幼儿园一草一木上。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1、装有石头、树叶、画、橡皮、尺子、瓶盖的罐子。
2、多媒体故事课件。
活动重难点:幼儿将心中的情感投注到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上,使一切事物富有感情色彩。
让幼儿理解的不是收藏品本身,而是收藏品所蕴含的意义。
活动流程:诗歌导入——故事理解——活动延伸活动过程:1、诗歌导入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毕业诗》——念完有什么感受?2、故事理解——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也快要毕业了,他对幼儿园也是非常的不舍。
·出示罐子——这是豆豆的收藏罐,里面装着豆豆的收藏品。
·如石头、树叶、画等——都是豆豆的宝贝,每件东西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豆豆为什么要收藏石头?(看到小石子儿,豆豆就会想起幼儿园的滑梯)豆豆为什么要收藏树叶?(看到树叶,就会想起幼儿园的树,想起小伙伴在一起讲过的悄悄话)豆豆为什么要收藏画?(看到这张画,就像又看到了老师)·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等豆豆毕业了,离开了幼儿园,他看到石头、树叶、画会怎么想呢?马上要离开幼儿园了,我们也想把幼儿园留在心里,你想收藏什么?怎么收藏?·讨论、交流活动延伸:出教室找自己要收藏的东西。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豆豆家族》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豆豆家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豆类的种类、生长过程、营养价值及豆制品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豆类的认知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豆类的常见种类,了解豆类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能够观察、描述豆类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制作简单的豆制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类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豆类的种类、特点及豆制品的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豆类、豆制品、生长过程图卡。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豆类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过的豆类,激发学生兴趣。
2. 豆类种类探究:a. 分组观察豆类实物,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豆类的特点。
3. 豆制品制作:a. 教师演示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的制作过程。
b. 学生分组进行豆制品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泥模仿豆类的形状,进行创意表达。
六、板书设计1. 《豆豆家族》2. 内容:a. 豆类的常见种类b. 豆类的生长过程c. 豆类的营养价值d. 豆制品的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观察家里的豆类食品,记录下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针对学生的记录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制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对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对豆类生长环境的探究,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豆类植物,观察并记录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责任心。
同时,可以开展豆类美食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豆类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设计思路:在幼儿园生活了三年的小孩们即将离开,到各个小学去做一名小学生了。
他们兴奋着、喜悦着,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成长,意味着他们的转变。
与此同时,他们也即将离开旦夕相处的幼儿园、教师和同伴们。
他们也感到很难过,很依恋。
于是设计了《豆豆收藏家》那个活动。
让他们体会对幼儿园、对教师、对同伴的恋恋不舍之情。
活动目标:一、感受对幼儿园、对教师、对同伴不舍的情感。
二、了解收藏品的含义,将情感投注到幼儿园一草一木上。
3、探讨、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点。
4、培育幼儿的观看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情愿斗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预备:一、装有石头、树叶、画、橡皮、尺子、瓶盖的罐子。
二、多媒体故事课件。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幼儿将心中的情感投注到幼儿园的一草一木上,使一切事物富有情感色彩。
活动难点:让幼儿明白得的不是收藏品本身,而是收藏品所包括的意义。
活动流程:诗歌导入——故事明白得——活动延伸活动进程:一、诗歌导入有情感的朗诵诗歌《毕业诗》——念完有什么感受?二、故事明白得——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也快要毕业了,他对幼儿园也是超级的不舍。
·出示罐子——这是豆豆的收藏罐,里面装着豆豆的收藏品。
·如石头、树叶、画等——都是豆豆的宝贝,每件东西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豆豆什么缘故要收藏石头?(看到小石子儿,豆豆就会想起幼儿园的滑梯)豆豆什么缘故要收藏树叶?<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看到树叶,就会想起幼儿园的树,想起小伙伴在一路讲过的悄悄话)豆豆什么缘故要收藏画?(看到这张画,就像又看到了教师)·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等豆豆毕业了,离开了幼儿园,他看到石头、树叶、画会怎么想呢?马上要离开幼儿园了,咱们也想把幼儿园留在内心,你想收藏什么?怎么收藏?·讨论、交流活动延伸:出教室找自己要收藏的东西。
活动反思:活动通过提问和语言故事地一步步深切,引导幼儿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方式,并取得了全班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