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1s
- 格式:pptx
- 大小:38.46 KB
- 文档页数:7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一)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二)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交流体会。
(三)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激趣导入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在六人小组内互教互学,认准生字读音。
2.通过游戏巩固生字、词。
3.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出来。
(1)学生读,老师相机把句子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一)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二)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交流体会。
(三)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激趣导入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在六人小组内互教互学,认准生字读音。
2.通过游戏巩固生字、词。
3.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出来。
(1)学生读,老师相机把句子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 5 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 8 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1教学过程:2(三)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评。
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板题,读题。
(二)复习生词。
(三)自由朗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画出描写种子的语句。
(展示课件第三屏)(1)交流。
(2)再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二)学习第 2—8 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小女孩交的树种句子。
(1)指名说。
(展示课件第四屏)(2)再读句子,与大家交来的种子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展示课件第五屏)2.小女孩交来的树种粒粒饱满,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那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交来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 2—8 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展示课件第六屏)、神态(展示课件第七屏)、语言(展示课件第八屏)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并简单写写批注。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种子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语词、语句,并了解其意义和运用方法;2.通过识字、词语搭配、篇章结构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3.在课文和相关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本节课主要学习《船上的小学生》一文,其中包含了以下内容:•认识并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境;•理解和学习课文中的语汇、语音、语调、语意;•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推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2. 辅助教材和教具•课外读物•电视动画片•课件、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工具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些直观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产生兴趣,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学习课文通过阅读全文、分析词语、理解篇章结构等方式,让学生全面认识并理解《船上的小学生》一文。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活动:•听课文朗读,并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和解释生僻或难懂词汇;•请同学自己朗读课文,并加以分析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互动问答等方式进行思维启发和知识传递。
3. 阅读理解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本传达的思想情感,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和语境进行判断或推断;•根据课文的情境和情感,选择适当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辅助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4. 拓展延伸通过课外阅读、创作、比赛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把课程所学知识与个人、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转化。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的主题,选择与此相关的课外读物,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分享;•通过小组合作或班级活动,让学生自己编写类似课文的小说或故事,以促进创意思维和语文写作能力;•通过参加语文比赛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课堂互动,及时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 5 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 8 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三)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评。
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板题,读题。
(二)复习生词。
(三)自由朗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画出描写种子的语句。
(展示课件第三屏)(1)交流。
(2)再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二)学习第 2—8 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小女孩交的树种句子。
(1)指名说。
(展示课件第四屏)(2)再读句子,与大家交来的种子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展示课件第五屏)2.小女孩交来的树种粒粒饱满,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那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交来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 2—8 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展示课件第六屏)、神态(展示课件第七屏)、语言(展示课件第八屏)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并简单写写批注。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 5 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 8 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三)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评。
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板题,读题。
(二)复习生词。
(三)自由朗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画出描写种子的语句。
(展示课件第三屏)(1)交流。
(2)再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二)学习第 2—8 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小女孩交的树种句子。
(1)指名说。
(展示课件第四屏)(2)再读句子,与大家交来的种子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展示课件第五屏)2.小女孩交来的树种粒粒饱满,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那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交来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 2—8 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展示课件第六屏)、神态(展示课件第七屏)、语言(展示课件第八屏)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并简单写写批注。
小学语文《种子》的教案15篇小学语文《种子》的教案15篇小学语文《种子》的教案1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8个会写字,会认读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4、理解课文表达的顺序。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理解课文表达的顺序。
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到过金盏花吗?金盏花是一种一年或两年生的植物,开乳黄色或橘红色的花。
它不仅花朵美,而且也是一种中药。
这种既有欣赏价值又具有药理功能的植物,大家想不想在家里栽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一位老奶奶栽种金盏花的课文。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进展交流。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生字读音。
2、汇报交流。
A、借助卡片读准字音。
B、老师范读。
C、指导容易读错音的生字。
D、指名学生认读。
3、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镇、试、撒、灿、烂。
B、熟字组合记忆的字:灿、烂。
C、形近字比照记忆:栽——裁4、稳固生字。
5、词语释义,积累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跟读。
3、男女生分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构造。
1、学生火车接龙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考虑。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课文可以归并成几大局部?每一局部各讲了什么?2、老师相机指导。
课文记述了一位老奶奶满怀希望,坚持不懈,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扬了她契而不舍的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写一位老奶奶种花技术特别好,人们称她为“绿手指。
”第二局部〔第2——5自然段〕:讲老奶奶看到报上的消息,不顾儿女的反对,年复一年,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白色金盏花。
第三局部〔第6——8自然段〕:讲老奶奶把培育出的白色金盏花寄给园艺所,并表示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一)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二)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交流体会。
(三)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激趣导入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在六人小组内互教互学,认准生字读音。
2.通过游戏巩固生字、词。
3.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出来。
(1)学生读,老师相机把句子用实物投影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