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构词法浅说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特殊构词法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是非常重要的词类,它们用于描述和表达各种动作、状态和属性。
而动词和形容词的构词法也是使得我们能够灵活运用汉语的一大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现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特殊构词法。
一、动词中的“得”字构词法“得”字作为一个独立的动词,可以表示得到、获得的意义,例如:“得奖”、“得到”等。
此外,“得”字也可以用作动词的后缀,表示动作完成或达到某种结果。
“得”字后缀可以与动词形成一个新的动词,例如:“跑得快”、“笑得出声”等。
这种构词法可以使得动作描述更加具体,增强了动词的表达力。
二、形容词中的“不”字构词法“不”字作为一个前缀,在形容词中的运用非常普遍。
它可以表示否定或相反的意义,使得形容词构成反义形容词。
“不”字前缀与形容词结合后,形容词的意义产生了转变,例如:“高”变为“不高”、“快”变为“不快”等。
这种构词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表达各种事物的属性和状态。
三、动词和形容词中的“了”字构词法“了”字在汉语中具有多种意义,而在动词和形容词中的运用也很独特。
在某些情况下,动词或形容词后加上“了”字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变化。
“了”字的加入使得动词和形容词的意义更加细致和精确。
“跑”变为“跑了”表示动作完成,“高”变为“高了”表示程度上的提升等。
这种构词法能够丰富动词和形容词的表达方式,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
四、形容词中的“得”字构词法在一些形容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得”字的运用。
它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后缀,表示某种特定的属性或能力。
“得”字后缀可以使形容词更加具体和准确。
例如,“漂亮”加上“得”变为“漂亮得不得了”,表示非常漂亮,“重要”加上“得”变为“重要得很”,表示非常重要。
这种构词法可以使形容词的描述更加生动,增加了表达的灵活性。
五、动词中的“过”字构词法在动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过”字的运用。
它可以作为一个后缀,表示动作曾经发生过或持续了一段时间。
第三讲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构形法一.词的构成单位——语素1.语素的含义语素,也叫词素,如前所述,一般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材料。
有的学者将语素和词素分别解说,认为应该严格区分语素同词素。
如刘叔新先生就指出:“词素应就词的构造成素、即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成单位而言。
它是词或词干的直接组成成分。
语素的含义则广阔得多;指的是语言中一切最小的(本身不能再分成两个的)音义结合单位,包括最简单的、不能划分出不同构造成分来的词……、词内可以划分出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以及句子结构中有一定语气和音调形式的句调和有一定关系意义的特定词序……。
因此,语素包括了词素,但是很多语素却并非词素。
”“一个词,要是本身不能划分出不同的构造成分来,是个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那么它当然是个语素,却不能说是个词素——那样说在逻辑上或公理上显然通不过去。
词素是比词小的、构造词或词干的直接成分,一个词不能够同时说它是词素。
所谓‘单词素词’的说法,当然也很不合逻辑。
”1刘先生这里所说的“语素”和“词素”的内涵同目前学界通用的“语(词)素”的内涵有所不同:被刘先生重新定义了的“语素”不仅函概所有的音义结合体,还包括句调和词序;而同样被重新定义了的“词素”仅指“一个词能够划分出的小于词的构成单位”2。
这样界定“语素”、“词素”作为一种探索未尝不可,但却不能就依此指责学界“语素”、“词素”不分,同样也不能依此断言“单词(语)素词”的说法是“很不合逻辑”的,因为所用术语的内涵有所不同。
我们倒觉得,把“走”、“读”、“回”、“家”叫做“单语(词)素词”没有什么不好;而若按刘先生的意见管它们叫做“语素”,管“走读”、“回家”中的“走”、“读”、“回”、“家”叫做“词素”,反而会纠缠不清,徒增麻烦。
何况在语言学中,处于构成关系中的上下级语言单位发生重合的现象又哪里仅体现在词的层面,都知道句子是由词构成的,句子和词为上下级语言单位,可不是照样有大量的“独词句”3存在吗?我们是否也应赋予这些能独立构成句子的词以一个“词”以外的名称呢?2.语素的确认由于汉语中,语素、音节以及记录语素、音节的汉字往往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所以,碰到一个汉字或一个音节的时候,是语素还是语素的构成部分,是需要作一下鉴别的,这便是语素的确认问题。
汉语语法构词法汉语语法与构词法汉语语法是研究汉语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词法、句法和语义等方面的内容。
而构词法是研究词的构成和形态变化的规律的学科。
汉语语法和构词法是汉语研究的重要分支,对于学习和理解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以词为基本单位,句子的结构是由各种词汇组成的。
在汉语中,词汇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词根、前缀、后缀、偏旁部首等方式进行构成。
构词法研究的就是这些构成方式的规律和特点。
汉语的构词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词根构词法:词根是构成词汇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独立的词义。
通过词根可以构成不同的词汇,比如“人”是一个常用的词根,可以构成“人民”、“人类”、“人事”等词汇。
2. 前缀构词法:前缀是位于词根前面的词缀,可以改变词的词义。
比如,“不”是一个常用的前缀,可以表示否定或相反的意义,比如“不好”、“不高兴”。
3. 后缀构词法:后缀是位于词根后面的词缀,也可以改变词的词义。
比如,“化”是一个常用的后缀,可以表示使变化的意义,比如“变化”、“化学”。
4. 偏旁部首构词法:偏旁部首是汉字中具有一定意义的部分,通过组合不同的偏旁部首可以构成不同的词汇。
比如,“木”是一个常用的偏旁部首,可以构成“林”、“森”等词汇。
汉语语法和构词法的研究对于汉语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汉语的语法和构词法,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表达方式,提高汉语的运用能力。
同时,了解汉语的语法和构词法规律,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解读汉语文本,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的产生。
汉语语法和构词法是汉语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汉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通过学习和掌握汉语的语法和构词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汉语语法和构词法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
词汇构词法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词汇构词法学习资料。
一、构词法概述。
1. 定义。
- 构词法是指语素构成词的方法。
在现代汉语中,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而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例如“天”是一个语素,它有自己的读音(tiān)和意义(天空),当“天”单独使用时,它就是一个词;当它和其他语素组合,如“天空”(tiān kōng),这里就涉及到构词法的问题。
2. 构词法的意义。
- 有助于我们理解词的结构和意义的形成。
通过分析构词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如在辨析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理解一些新产生的词语时,构词法知识都很有用。
二、构词类型。
(一)单纯词。
1. 定义及发音示例。
-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这个语素有的是单音节的,如“天(tiān)”“地(dì)”,它们既是语素也是词,词性根据具体语境而定,“天”“地”在“蓝天(lán tiān)”“大地(dà dì)”中都是名词。
- 还有多音节的单纯词,包括连绵词、音译词等。
- 连绵词:- 双声连绵词,如“仿佛(fǎng fú)”,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仿佛”是副词,表示似乎、好像的意思。
- 叠韵连绵词,像“朦胧(méng lóng)”,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朦胧”是形容词,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 音译词:例如“咖啡(kā fēi)”,这是一个名词,是从外语音译过来的单纯词。
(二)合成词。
1. 复合式。
- 联合型(并列型)- 定义及示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反或相关的语素并列组合而成。
例如“国家(guó jiā)”,“国”和“家”意义相近,都是名词,组合成“国家”后仍然是名词。
再如“开关(kāi guān)”,“开”和“关”意义相反,“开关”是名词,表示一种电器装置。
- 偏正型。
- 定义及示例: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语素。
如“火车(huǒ chē)”,“火”修饰“车”,表示以火为动力的车,“火车”是名词。
现代汉语构词法浅说现代汉语构词法浅说内容摘要: 汉语历史悠久,构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主要是复合词,以及一小部分派生词。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构词法的研究十分薄弱,进入90年代以后,构词法才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构词法复合词派生词正文:我国对汉语构词法的研究兴起于19世纪末(《马氏文通》1898),这一阶段开始对汉语双音词结构方式进行分类。
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循着单音词到复音词的道路前进的。
一、构词法基本类型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构词成分来讲,语素也可以叫词素。
一般情况下语素可分为两大类:词根和词缀。
(1)词根——是词语结构体的基本构成部分,意义比较实在。
例如:“电灯”中的“电”和“灯”。
(2)词缀是词语结构体的附加成分,没有具体的意义,主要起构词作用。
词缀还可以根据它在构词时出现的位置,再分为前缀、后缀和中缀三类。
例如:阿姨桌子来得及(一)单纯词单纯词是指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单音节词,就都是单纯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语素可能有两个以上的音节。
这主要有以下三类:联绵词、口语词、音译词。
1.连绵词连绵词是指从古代汉语中流传下来,单个音节没有意义的双音节词。
大多数连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有双声、叠韵或叠音等关系。
例如:A.双声:伶俐、忐忑、参差、弥漫、淋漓B.叠韵:逍遥、叮咛、汹涌、玫瑰、从容C.非双声非叠韵:妯娌、玛瑙、芙蓉、蝴蝶D.叠音:猩猩、娓娓、潺潺、隆隆2.口语词群众口头上习用、不能拆开来使用的双音节词。
例如:囫囵、蘑菇、嘀咕、吩咐3.音译词直接从外语用音译的方式引进的外来词。
例如:幽默、引擎、香波、基因、克隆、萨其马、迪斯科、三明治、海洛因、奥林匹克、可口可乐、布尔什维克(二)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从构造上看,合成词也有不同的类型。
1.重叠词:重叠词是指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它有两种情况:(1)AA式。
例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叔叔宝宝星星仅仅常常明明偏偏刚刚渐渐恰恰(2)AABB式:例如:大大咧咧形形色色、花花绿绿密密麻麻、轰轰烈烈2.派生词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
现代汉语构词方式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
单纯词可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
单音节单纯词如“天、地、人”等;多音节单纯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有非双声叠韵的。
如“徘徊、彷徨”等。
- 叠音词:由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的词。
如“猩猩、饽饽”等。
- 音译词:指以音译的方法引进的外来词。
如“沙发、咖啡”等。
2.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
- 复合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组合而成的合成词。
主要有五种类型:- 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
如“朋友、美丽”等。
- 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如“火车、公牛”等。
- 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
如“提高、车辆”等。
-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
如“管家、司令”等。
- 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如“地震、心疼”等。
- 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合成词。
词缀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在词根后的叫后缀。
如“老虎、阿姨”等。
- 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而成的合成词。
如“姐姐、仅仅”等。
以上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构词方式。
这些构词方式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使汉语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
浅谈造词法与构词法“造词”和“构词”是语言学的两个术语,汉语的造词法与汉语的构词法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
但是,从根本上说,“造词法”与“构词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谓造词,顾名思义就是指创造新词,是新词从无到有的创制,造词法是对之前未形成的词而言的,它解决的是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所谓构词,则是指词语的构成,是就词语的内部结构规律而言的,构词法则是指由语素构成词的法则,是对已经形成的词的结构做语法分析,构词法也就是词语的构成方式。
汉语的造词法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汉语的造词法大体上有如下几种:1、任意法:是用某种语音形式任意给某种事物现象命名的方法。
2、摹声法:利用语言中特定的语音形式对事物现象的发声特征进行摹拟而创造新词的方法。
3、音变法:是通过改变语音形式而创造新词的方法。
4、说明法: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某方面的特征标志加以说明从而创造新词的方法。
5、修辞法:是通过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段创造新词的方法。
6、叠加法:是在原有单音词的基础上通过重叠或增加其他成分产生新词的方法。
7、移植法:是通过“移植”把外民族语言中的词语按汉语的语音特点和词汇特点吸收过来,从而产生新词的方法。
8、缩略法:是指人们把形式较长的名称或习用的短语经过压缩和省略化短,造成新的词语。
而汉语的构词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语音形式1、从音节的多少:单音词多音词2、从音节是否重叠:重叠式非重叠式(二)从语素的多少1、一个语素,即单纯词,如:笔、书、琵琶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即合成词,如:木头、老虎(三)语素的性质和组合方式1、单纯词2、合成词,包括:词根+词缀(派生词)、词根+词根(复合词)根据以上说法,造词法与构词法都是分析词的构造,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
第一,从分析对象看,构词法以合成词为分析对象,不分析单纯词;而造词法既分析单纯词也分析合成词。
造词法的类别远比构词法的类别丰富。
第二,分析的目的不同,构词法分析结构是认识词的内部的结构成分的意义、作用以及相互关系,认识语素组合成词的结构规律;而造词法是研究构词使用的语言材料以及造词的方式。
第二节构词法学习要点:了解词语构造的基本类型,并能够分析各种词语的结构;了解简缩的基本形式;对于词与短语的区别和相互转化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构词法是指用语素构成词的方法。
由于现代汉语以双音节复合词比较多,所以词的构造也是词汇研究的重点之一。
构词的对象是词语,属于词汇问题,但因为涉及词的内部结构,所以也属于语法问题。
学习构词法,不仅有助于对词语结构的了解,而且对词义的理解也有显著的作用。
一、构词法基本类型语素可以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两大类,从构词角度讲,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粘着语素不能单独成词,但可以跟别的语素结合成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构词成份来讲,语素也可以叫词素。
词素分为两大类:词根和词缀。
1、词根词根是指具有具体实在的词汇意义同时在词中承担整个词的主要词汇意义的语素。
所以又称实语素,是构成词的根本要素。
另外词根构词时的位置是灵活自由的,可出现在一个词的前半部分,也可出现在一个词的后半部分,所以词根语素又称自由语素,也称不定位语素。
“黑”、“语”、“并”、“甜”等成分本身拥有具体实在的词汇意义,在“黑板”、“漆黑”、“语言”、“言语”、“并且”、“合并”、“甜头”、“甘甜”等所有可以构成的合成词中都承担整个词的主要词汇意义,且构词的位置灵活自由。
2、词缀词缀是指附加在词根上表示语法意义和某些次要词汇意义的语素,因为本身没有具体实在的词汇意义,所以又称虚语素。
如:“第”“阿”“老”“性”等,它们没有具体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有附带的词汇意义或某种语法意义,可以构造“第一”“第二”“阿姨”“阿妹”“老王”“老虎”“惰性“自觉性”等词,在词中不承担整个词的词汇意义,其中:“第”表序列的语法意义;“阿”表亲切的感情色彩;“老”有时表亲切,有时主要陪衬音节;“性”可以表示附带的词汇意义,即“某一性质”,同时也可以体现名词的语法意义。
词缀还可以根据它在构词时出现的位置,再分为前缀、后缀和中缀三类。
现代汉语构词法浅说
内容摘要: 汉语历史悠久,构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主要是复合词,以及一小部分派生词。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构词法的研
究十分薄弱,进入90年代以后,构词法才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构词法复合词派生词
正文:
我国对汉语构词法的研究兴起于19世纪末(《马氏文通》1898),这一阶段开始对汉语双音词结构方式进行分类。
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循着单音词到复音词的道路前进的。
一、构词法基本类型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构词成分来讲,语素也可以叫词素。
一般情况下语素可分为两大类:词根和词缀。
(1)词根——是词语结构体的基本构成部分,意义比较实在。
例如:“电灯”
中的“电”和“灯”。
(2)词缀是词语结构体的附加成分,没有具体的意义,主要起构词作用。
词缀还可以根据它在构词时出现的位置,再分为前缀、后缀和中缀三类。
例如:阿姨桌子来得及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指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单音节词,就都是单纯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语素可能有两个以上的音节。
这主要有以下三类:联绵词、口语词、音译词。
1.连绵词
连绵词是指从古代汉语中流传下来,单个音节没有意义的双音节词。
大多数连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有双声、叠韵或叠音等关系。
例如:
A.双声:伶俐、忐忑、参差、弥漫、淋漓
B.叠韵:逍遥、叮咛、汹涌、玫瑰、从容
C.非双声非叠韵:妯娌、玛瑙、芙蓉、蝴蝶
D.叠音:猩猩、娓娓、潺潺、隆隆
2.口语词
群众口头上习用、不能拆开来使用的双音节词。
例如:
囫囵、蘑菇、嘀咕、吩咐
3.音译词
直接从外语用音译的方式引进的外来词。
例如:
幽默、引擎、香波、基因、克隆、
萨其马、迪斯科、三明治、海洛因、
奥林匹克、可口可乐、布尔什维克
(二)合成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从构造上看,合成词也有不同的类型。
1.重叠词:重叠词是指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它有两种情况:(1)AA式。
例如:
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叔叔宝宝星星
仅仅常常明明偏偏刚刚渐渐恰恰
(2)AABB式:例如:
大大咧咧形形色色、花花绿绿
密密麻麻、轰轰烈烈
2.派生词
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
它可以分为三类:
(1)前缀+词根:
阿姨、老虎、老师、老板、老鹰、老婆
(2)词根+后缀:
胖子、瘦子、石头、苦头
(3)词根+中缀+词根:
对得起、来不及、土里土气、古里古怪
(三)复合词
复合词是指由词根和词根组合而成的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式: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并列组合而成。
根据两个词根之间的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A. 意义相近、平等,并且可以互为说明。
思想道路教授泥土语言波浪(名词)
斗争裁判研究帮助选择停止(动词)
鲜艳丰富美丽优良端正温柔(形容词)
B.意义相关、并列,但构成一个新的词义
眉目矛盾口舌骨肉笔墨皮毛
手足风浪领袖山水江湖尺寸
C.意义相反、对立,构成一个新的词义
东西始终反正开关收发动静
往来横竖深浅是非高低长短
D.意义相关或相反,但是只有其中一个意义起作用,又叫“偏义复词”。
国家窗户兄弟质量人物干净忘记
2.偏正式
前一个词根修饰、限制后一个词根,整个词义以后一个词根为主,前一个为副。
这可以分为三类:
A.名词性的,有点像定语跟中心语的关系,前后词根之间在语义上形成各种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
火车壁画宣纸苏绣
黑板广场草图新闻
B. 谓词性的,有点像状语跟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动词和形容词两类。
例如:
热爱狂欢朗读微笑空投(动词)
鲜红狂热雪白美观难听(形容词)
C.副词性的,例如:
马上不论刚巧何必十分岂不还是
3.述宾式
前后词根之间的关系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前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
它主要构成谓词,也可以构成名词。
例如:
出席得罪革命带头放心毕业
注意挂钩伤心动员示威播音(动词)
提纲司令顶针理事化身知己
垫肩管家绑腿管家主席化石(名词)
动人逼真及时过瘾开心合法(形容词)
4.述补式
后面一个词根作为一种结果状态并补充说明前面一个结果性动词词根,这类构造的复合词都是动词。
例如:
扩大降低推动削弱改正揭露
推翻压缩说服打倒提高放大
5.主谓式
前后词根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例如:
面熟耳鸣雪崩心虚地震口红
胆怯肉麻性急霜降年青眼花
6.量补式
后面一个词根作为计量单位补充说明前面一个名词性词根。
这类构造的复合词都是名词,不能受数量词的修饰。
例如:
书本人口花朵船只马匹布匹
车辆物件纸张枪支米粒钢锭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外来词涌入,新词不断的产生,词汇量不断增加,新的构词方法也可能随之出现。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发展的,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全面的看问题。
参考文献:
1.《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赵元任,1986
2.《汉语史稿》,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