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重大规划表
- 格式:xls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3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的通知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的通知汉政发〔2015〕1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安排部署了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经市政府研究,现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提高认识,积极履职尽责。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落实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实施,强力推进落实。
市政府包抓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指导、检查、督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牵头单位和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主动与实施主体或协办单位加强联系,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施主体和协办单位要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工作,凝聚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二、细化任务,强力推进落实。
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所承担的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定责任、定时限、定标准、定措施,倒排工作时限,制定推进计划,明确阶段要求,建立台账,紧盯不放,全力推进,逐一销号。
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协调服务,全力攻坚克难,强力推进落实。
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先进,鞭策落后,为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汉中市产业基础及发展规划概要未来,汉中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现代材料、高品质食药、旅游文化、新兴产业和新能源六大产业。
一装备制造产业汉中作为三线建设老工业基地,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飞机制造、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精密刀具、仪表液压、智能制造等行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特、专、新、精、智”的配套企业,基础实力雄厚,聚集效应凸显。
未来,我们将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汉中实施方案,挖潜力、降成本、增效益,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推进航空装备制造及配套能力,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支持传统机床、机械设备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努力打造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循环示范基地。
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450亿元,增加值达180亿元。
航空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
以中航工业陕飞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飞机主机设计研发、部装总装。
加快陕飞公司运X飞机生产及总装扩能配套项目建设步伐,积极实施民用货机“两步走”战略,推进项目早日进入研制生产阶段。
进一步扩展整机产品生产线,着力发展军民两用运输机、特种飞机、新型中型运输机、无人机、民用货运飞机和涡桨支线客机等整机产品。
围绕陕飞公司总装配套需求,加快航空智慧新城建设步伐,培育壮大航空装备制造业上下游全产业链,提升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水平,加大市内航空装备配套能力。
重点发展飞机起落架、航空标准件、增材制造、工艺设备、飞机内饰件、机电设备等相关配套产品,培育发展支线航空维修、航空用户支援服务、应急消防、通信联络、应急电力等产业。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依托省上《300万辆汽车产业规划》和《汉中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与国内外知名车企合作,引进一批企业来汉建立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生产基地,推进汉中汽车产业发展。
重点支持燕航精工、邦华新能源、陕西心网等企业,研发生产动力电池、电动机、电控系统、充电设施等系列产品,培育壮大零部件制造产业,提升竞争优势和配套能力。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陕政函〔2010〕161号)汉中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批准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汉政字〔2010〕8号)收悉。
现将有关问题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你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继续加快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点地发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
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城市功能,把汉中市逐步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城市。
三、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工作。
你市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有重点地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推进撤乡并镇工作,逐步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以汉中中心城区为主,勉县、城固、洋县三个县城为辅的“汉中盆地城镇发展区”,促进城镇发展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你市要将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内。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加强耕地保护,强化集约和节约用地,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防止城市规模盲目扩大。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汉政办发〔2018〕6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汉中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区片综合地价》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1月30日汉中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及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表1 汉中市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表县(区、市)名区片编号年产值标准(元/亩)标准补偿倍数补偿标准范围描述元/亩万元/公顷汉台区61070200525032870084105.1260北关街道办事处:焦山庙村、唐家巷村、武家沟村;鑫源街道办事处:凹口寺村、八里桥村、崔家沟村、大坝村、莲花村、千户村、赵寨村、塬上村;七里街道办事处:留马山村、田家庙村、染房营村、新民寺村、胡家扁村、马家坝村、文家庙村;龙江街道办事处:柏花村、孤山村、桂花村、河坝村、黄营村、龙江村(刘台村并入)、龙台村、沙沿村(谷邵村并入)、唐营村、王张村(张山村、王坟村合并)、梧风村、西郑营村、新堰村(谭堰村、新营村合并)、张码头村、张营村、周营村、竹林村、小店村;老君镇:付庙村、四联村、五星村。
61070200624132867564101.3460铺镇镇:安然寺村、姜坝村(白杨村并入)、大寨村(大梁村并入)、小寨村(许寨村、丁坝村合并)、关爷庙村(刘李营村并入)、回龙村、金坝村、李冲村、莲花寺村、联丰村、刘堡村、芦坝村、新铺村(王山村、磨桥村并入)、南池村、狮子村、双庙坝村、陈岭村(四合村并入)、贺坎村(王庙村并入)、新安村、新桥村、杨家营村、杨奄村(普陀村并入)、元房村、皂树村、张家巷村、陈家营村(郑坎村并入)。
附件一概述一、概况(一)市域汉中市下辖2区9县,即汉台、南郑区和城固、洋县、西乡、勉县、略阳、宁强、镇巴、留坝、佛坪县,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2000年底人口3689306人。
1、自然条件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南与四川省广元市和达县地区为邻,西与甘肃省陇南地区接壤,东、北与本省安康地区和西安、宝鸡市相毗连。
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抱汉中、西乡盆地。
主要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和平坝,其中山地面积占75%以上,最高峰3071米。
汉中盆地东西长约116公里,南北宽5—30公里。
汉中为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天然分界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全年平均气温11℃—14℃,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在700—1800毫米,年日照1301—1784小时,为全省日照最少地区。
市域河流分属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占72.3%和27.7%。
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较大支流有沮水、玉带、褒河、胥水、酉水、牧马、泾洋等河流。
嘉陵江较大支流有毛坝河、碑坝河、后水、徐家河等。
2、建制沿革汉中市早在三十万年到七十万年前便有人类祖先在繁衍生息,夏朝时属梁州,殷商时属巴方,西周时并入雍州,春秋时又成为蜀国一部分。
战国时代,秦、楚、蜀、巴交错争夺,楚怀王和秦惠文王都曾设“汉中郡”。
秦统一中国后,袭之。
汉至明代,郡、府、路、道置废频繁,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改“兴元路”为“汉中府”,一直到民国2年方废府改道。
民国17年(1928年)废道而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设陕南行政公署,辖汉中、安康、商洛3个区,1951年撤销陕南行署,分设南郑(后改称汉中)专员公署,1968年改称汉中地区革委会,1978年设汉中地区行署,1996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
3、经济发展汉中市历史上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地区。
1949年全部工业产值只有1242万元,粮食总产45.8万斤,农业总产值13877万元。
第一篇背景篇一、项目背景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巴山之间,北倚秦岭,南临汉江,属汉江上游区,地势南低北高,依次为平原、丘陵和山地。
汉中作为军事重镇,历史上虽非帝王之都,但为朝廷所重视。
以它为中心的汉中盆地,与周围地区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历史遗存甚多。
其中以汉代及三国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有古栈道、褒斜道石门、石门摩崖石刻、山河堰、古汉台、拜将台、饮马池、武侯墓与武侯祠等。
这里气温较高,冬季也比较温和,成为我国北亚热带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条件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地理景观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具有显著的南方特色,被称为“西北小江南”。
近年来,汉中市房地产发展速度迅猛,涌现出一大批中、高档住宅区。
随着汉中市区用地发展的饱和,逐步向汉江南岸的大河坎区发展,如银钩桥小区、艺苑小区、丰辉家园等,发展速度极快。
为此,南郑县政府为保证汉江南岸滨江地区开发的统一性和景观性,2004年委托我公司对该地块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命名为《汉中市汉江湖韵滨江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规划基地由于受原汉中市机场限高要求的影响,2004年编制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多层住宅的形式出现。
随着汉中市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同时,市区内机场向城市郊区的搬迁,对市区内建筑高度的限制消除,加之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汉中市房地产开发方向由原来的多层住宅区向高层住宅区发展。
汉中市及南郑县政府考虑到规划基地于城市景观及空间的重要性,遂委托我公司重新对基地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二、现状分析1、项目概况作为汉江南岸紧邻汉江及桥南广场的未开发地块,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自然景观良好,是汉江南岸尚未开发的最佳居住片区之一。
开发商拟在南郑县建设局关于该地块的统一规划要求下进行开发建设,使之成为整个汉中市的滨江景观及高档居住示范区。
规划基地占地面积22.35公顷,北侧紧邻汉江及汉江南岸滨江绿化带,基地环境极佳。
2、基地位置规划区位于汉中市汉江南岸,桥南广场东侧,北侧紧邻汉江。
2024年陕西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
2024年,陕西省级重点“四个一批”在库项目1282个、总投资3.96万亿元。
其中,产业类项目915个、总投资2.46万亿元,基础设施项目247个、总投资1.38万亿元,社会民生项目159个、总投资2829亿元。
全年计划竣工省级重点项目216个、总投资456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49.4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925.6亿元,创造税收130.4亿元,带动就业约16.7万人。
在乡村公路建设方面,陕西将力争完善提升农村公路9500公里,预计新增通硬化路30户以上自然村3200个、通三级公路乡镇20个、改造危桥100座,实施村道安防6000公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通过官方网站查询,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25•【字号】汉政发(2020)10号•【施行日期】2020.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汉中市人民政府2020年3月25日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中新征程的关键阶段,编制好全市“十四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20〕1号),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发为动力,深入实施“六个三”战略部署,全力打造“三个六”重点支撑,培育发展“四个在汉中”增长新动能,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发展,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化解风险挑战,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中新征程,为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汉中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31•【字号】汉政发〔2012〕56号•【施行日期】2012.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法其他规定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汉中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数字汉中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年)》已经市政府2012年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汉中市人民政府2012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第三章总体构想及框架第四章建设目标及年度行动计划第五章重点工程第六章保障措施“数字汉中”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年)第一章前言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继十六大、十七大后,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按照中省要求,结合汉中当前实际和长远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数字汉中”,以“建立公共平台、服务民生”为主线,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以新的理念推进汉中在政务服务、社会综合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走低成本快速推进的信息化道路,壮大信息服务业,健全城乡信息化管理和推进体制,为汉中建设“三市”及秦巴山区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陕西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陕西省“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陕西省电子政务基础资源共享实施办法》(陕办发〔2010〕13号)等要求编写本规划。
汉中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为“一个先导,两大突破,三个目标,五大战略”。
即以交通为先导,以城市实力和城市特色的突破为切入点,采取以接轨西安和成都为重点的区域融入战略、汉中盆地城镇为核心的空间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突破战略、历史文化传承战略和生态文明战略,使汉中成为衔接大西北、大西南和中部地区的枢纽,“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国内知名的特色旅游休闲城市。
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东以城固县的老庄镇、文川镇、崔家山镇、柳林镇为界;南以南郑县的黄官镇、红庙镇为界;西以勉县老道寺、长林镇,南郑县的阳春镇、协税镇、濂水镇为界;北以汉台区的河东店镇、武乡镇、汉王镇为界。
总面积为1289平方公里。
规划汉中市中心城区包括三条高速合围地界以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和其外的三个城市组团(柳林组团、石门组团和周家坪组团)。
城市规模为: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
汉中城市性质为:以汉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省际开放的枢纽城市,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休闲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
中心城区结构形态和功能分区确定为“一江两区三组团,三轴十个功能区”。
其中,一江即汉江城区段(以上游梁山至铺镇长约30公里);两区为江北区和江南区;三组团分别是东面的柳林组团、北面的石门组团和南面的周家坪组团。
三轴为城市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发展形成的轴线;十个功能区分别是老城区、城东新区、开发区、铺镇片区、褒河物流园区、大河坎片区、梁山片区、石门组团、柳林组团、周家坪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