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持续改进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压疮护理一年总结:加强培训,专业技能提升,质量持续改进。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医院的护士们始终坚持“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以及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等措施,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的压疮护工作。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简要总结一下。
一、加强培训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必要手段。
我们医院每年都会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以保证护士们掌握最新的压疮护理知识和技能。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压疮护理培训的力度,依托国内外权威专家的力量,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护士不同层次的培训课程,包括理论学习、现场模拟、案例研讨等形式。
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的护士们懂得了如何选用压力减轻设备,如何科学合理地配合医生治疗,并学会了如何将压疮护理纳入全过程护理中。
可以说,这些培训不仅加强了护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提高了其工作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二、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压疮护理的核心。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护士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护理技能。
例如,在进行床位翻身时,护士们不仅要注意患者体位的变化,还要关注患者身体各个部位的压力分布情况,确保患者的身体不受过多的压力。
在压疮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水分摄入等问题,帮助他们恢复体力。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我们的护士们已经渐成为具有相当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家,能够在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周到、敬业的服务。
三、质量持续改进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压疮护理也需要不断更新与改进。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医院不断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压疮预防与治疗方面,我们采用了多项创新措施:制定了更加科学、完善的压疮护理方案;优化了患者卧床姿势;提高了翻身次数、舒适度;增加了充足的补水营养等。
在压疮的护理评估及记录方面,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工作,建立了全面的护理记录档案。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们成功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
压疮护理工作既是护士们的职责所在,也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
压疮不良事件整改措施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医疗不良事件,它指的是因为体位不良、持续压迫、摩擦或剪切力等原因导致皮肤和/或组织损伤的情况。
压疮的形成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苦,也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疗质量提出了挑战。
因此,对于压疮不良事件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一、完善制度与管理1. 建立和完善压疮防治制度: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压疮防治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护理操作手册和病人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应包括压疮的分类、评估和预防措施、护理计划和管理方法等内容。
同时,医疗机构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监督,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2. 强化记录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压疮的记录和报告制度,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这些信息包括压疮的发生时间、部位、严重程度、处理方法和效果等,对于分析和评估压疮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报告渠道,如上级医院、卫生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组织等,以便及时汇报、交流和分享有关情况。
3. 加强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压疮防治工作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这包括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鉴别和评估压疮的标准、护理操作的规范和评估指标等。
同时,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质量检查与培训机制,对压疮防治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评估和纠正。
二、加强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1. 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医疗机构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压疮防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这包括对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判断能力。
同时,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档案和记录,以便跟踪和评估人员的学习和进步。
2. 加强团队协作与沟通:压疮防治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的紧密合作和协调。
因此,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沟通机制和渠道,如会诊制度、多学科讨论会等,以便及时交流和分享有关经验和信息。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2012年4月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一)事件简要经过患者陈述初,男,72岁,住院号376019,因胆囊坏疽、感染性休克、MODS于4月20日由外院转入ICU治疗,入院时神志模糊,双下肢及背部皮肤呈花斑样改变,全身皮肤黄染,脑梗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等治疗。
4月21日4:55急诊胆探术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回ICU,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4月25日脱机拔管,4月28日22:00发现臀裂靠左侧5cm处有1.5×1cm大小水泡,立即予以水胶体敷料保护下抽取水泡等处理,5月1日患者出院,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出院后更换水胶体敷料等护理方法,家属表示理解无异议。
(二)制定计划1.原因分析1、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2、该患者高危评分29分,责任护士未引起高度重视,未立即上报难免压疮,并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3、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评估不仔细;4、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督导不到位。
2.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尤其是0.9%生理盐水清洗机更换水胶体敷料时0度撕降的方法;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三)具体执行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ICU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胶垫等等。
4、制定ICU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压疮集束化护理持续改进选题理由摘要:一、压疮集束化护理的背景和重要性1.压疮的高发率和严重性2.集束化护理在压疮治疗中的优势二、压疮集束化护理持续改进的必要性1.目前压疮集束化护理存在的问题2.持续改进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意义三、压疮集束化护理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1.增强护士的专业培训和教育2.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和参与3.优化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4.加强医护合作和跨学科团队协作四、预期效果和成果1.提高压疮集束化护理的质量2.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3.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团队的专业形象正文:压疮集束化护理持续改进选题理由压疮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对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导致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研究压疮集束化护理持续改进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压疮集束化护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相关流程和规范,旨在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然而,目前压疮集束化护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护士专业培训不足、患者和家属宣教不到位、护理流程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压疮集束化护理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压疮集束化护理进行持续改进。
首先,要加强护士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压疮预防和治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重视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和参与,让他们了解压疮的危害、预防方法和护理要求,以便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
此外,还要优化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最后,要加强医护合作和跨学科团队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压疮集束化护理。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压疮集束化护理的质量,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团队的专业形象。
2012 年4 月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一)事件简要经过患者陈述初,男, 72 岁,住院号376019,因胆囊坏疽、感染性休克、MODS 于4 月20 日由外院转入ICU 治疗,入院时神志模糊,双下肢及背部皮肤呈花斑样改变,全身皮肤黄染,脑梗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等治疗。
4 月21 日4:55 急诊胆探术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回ICU,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 4 月25 日脱机拔管,4 月28 日22:00 发现臀裂靠左侧5cm处有 1.5 × 1cm大小水泡,立即予以水胶体敷料保护下抽取水泡等处理, 5 月1 日患者出院,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出院后更换水胶体敷料等护理方法,家属表示理解无异议。
(二)制定计划1.原因分析1、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2、该患者高危评分29 分,责任护士未引起高度重视,未立即上报难免压疮,并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3、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评估不仔细;4、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督导不到位。
2.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尤其是0.9%生理盐水清洗机更换水胶体敷料时0 度撕降的方法;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三)具体执行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 ICU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胶垫等等。
4、制定 ICU 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住院患者压疮预防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意义目的:研究在压疮预防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0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策。
结果:对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住院患者压疮预防中,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更快的恢复及治愈,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在临床上值得借鉴以及应用推广。
标签:预防;护理;压疮;持续改进在临床上,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工作的难点,如患者发生压疮,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同时还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护士产生身心压力。
现对来我院进行就诊的患者采取压疮预防以及提升护理质量,建立压疮报告以及评估管理制度等,使其得到更好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
对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0例压疮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其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35.23±2.58)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具体如下:(1)建立预防压疮管理小组(由3~4名护士长组成)。
制定压疮护理相关的预防、质量标准、并对压疮进行监控、评估及指导工作。
随时记录患者压疮数据,及时辨别压疮高风险患者,对评估风险高的患者实施预防措施以及对其采取质量改进后护理。
由护士长进行高危压疮审核及预防措施的落实,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2)建立压疮管理机制:建立患者的基本档案(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就诊日期、目前皮肤状况、压疮评分等)。
科室做好观察记录,患者出院后进行备案。
(3)实施压疮管理质量指标监测:每月都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记录并上报各科室,对高危压疮患者进行改进之后的护理。
(4)建立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机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关于压疮的定义,引发压疮的危险因素以及病理学基础知识。
压疮护理整改措施(共4篇)第1篇:压疮整改措施压疮整改措施篇1:皮肤压疮不良事件质量持续改进案例分析20XX年4月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一)事件简要经过患者陈述初,男,72岁,住院号376019,因胆囊坏疽、感染性休克、MODS 于4月20日由外院转入ICU治疗,入院时神志模糊,双下肢及背部皮肤呈花斑样改变,全身皮肤黄染,脑梗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等治疗。
4月21日4:55急诊胆探术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回ICU,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4月25日脱机拔管,4月28日22:00发现臀裂靠左侧5cm处有1.5×1cm大小水泡,立即予以水胶体敷料保护下抽取水泡等处理,5月1日患者出院,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出院后更换水胶体敷料等护理方法,家属表示理解无异议。
(二)制定计划1.原因分析1、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2、该患者高危评分29分,责任护士未引起高度重视,未立即上报难免压疮,并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3、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评估不仔细;4、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督导不到位。
2.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尤其是0.9%生理盐水清洗机更换水胶体敷料时0度撕降的方法;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三)具体执行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ICU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胶垫等等。
4、制定ICU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皮肤压疮不良事件高质量持续改进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摘要:本文通过针对某医院发生的皮肤压疮不良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高质量持续改进的解决方案。
首先分析了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然后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在实施改进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总结。
本次案例分析证明了高质量持续改进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面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1. 引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仍然时有发生,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困扰。
皮肤压疮作为一种普遍的不良事件,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某医院发生的皮肤压疮不良事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高质量的持续改进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2. 案例描述2.1 事件发生过程某医院住院部接收了一位年龄较大、卧床不起的患者。
由于卧床时间较长,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了皮肤压疮。
由于压疮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感染和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
2.2 事件造成的后果患者的皮肤压疮导致了感染和伤口愈合困难,康复时间明显延长。
此外,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增加了医疗服务的成本。
3. 问题分析3.1 不良事件的原因导致皮肤压疮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护理过程中,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护士没有及时进行身体翻身,导致了长时间的压力集中在一个部位,引发了皮肤压疮。
其次,对于已经出现皮肤压疮的患者,医生和护士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治疗,导致了感染和伤口愈合困难。
最后,医院缺乏切实有效的皮肤压疮预防培训和管理措施,护士对于预防和处理皮肤压疮的意识较低。
3.2 不良事件的影响皮肤压疮不良事件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和康复时间的延长也增加了医疗服务的成本。
4. 改进方案4.1 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制度,明确卧床不起患者的翻身频率和翻身时间,并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其对于卧床患者皮肤压疮预防的意识。
2019年3月医疗卫生管理DOI :10.19347/ki.2096-1413.201908073基金项目: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创伤修复专项项目(课题)(No.2017ZX01001)。
作者简介:马秀琴(1976-),女,汉族,陕西略阳人,副主任护师,硕士。
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及护理管理。
*通讯作者:雷娟,E -mail :1262061466@.长期以来,对压力性损伤即压疮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2013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规定,必须完善压疮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将压疮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
等级医院评审中对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提出了具体要求,防范与减少压疮的发生也是近年“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之一[2]。
汉中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将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ACHO )质量持续改进理念与医院压疮管理实践相结合,成立压疮管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组,运用床旁追踪和PDCA 循环,实施压疮管理质量持续改进,1年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经成果固化,至2018年该项目已实施5年,现将改进5年后的医院压疮管理质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汉中市中心医院压疮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前(2013年)从医院护理部及信息科调取的压疮相关数据及改进1年后(2014年)、改进5年后(2018年)从医院护理部调查到的压疮数据指标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析。
1.2方法(1)成立医院压疮管理质量改进项目组,建立压疮质量管理组织构架。
本研究于2013年8月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跨科室的医院压疮管理质量改进项目小组。
其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包含1名管理专家,2名伤口治疗师,2名造口治疗师,1名烧伤科医师及1名营养科医师。
(2)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2012 年 4 月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一)事件简要经过患者陈述初,男, 72 岁,住院号 376019,因胆囊坏疽、感染性休克、MODS 于 4 月 20 日由外院转入 ICU 治疗,入院时神志模糊,双下肢及背部皮肤呈花斑样改变,全身皮肤黄染,脑梗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等治疗。
4 月 21 日 4:55 急诊胆探术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回ICU,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 4 月 25 日脱机拔管, 4 月 28 日 22:00 发现臀裂靠左侧 5cm处有 1.5 ×1cm 大小水泡,立即予以水胶体敷料保护下抽取水泡等处理, 5 月 1 日患者出院,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出院后更换水胶体敷料等护理方法,家属表示理解无异议。
(二)制定计划1.原因分析1、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2、该患者高危评分 29 分,责任护士未引起高度重视,未立即上报难免压疮,并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3、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评估不仔细;4、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督导不到位。
2.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尤其是0.9%生理盐水清洗机更换水胶体敷料时 0 度撕降的方法;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 ICU 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胶垫等等。
4、制定 ICU 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1科室名称:护理部项目名称:压疮管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负责人:小组人员名单:存在问题:1.院内压疮:2008-2011年不良事件中院内压疮12起2.2011年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对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调查分析原因分析:1.组织:(1)没有严格按照压疮处理流程标准;(2)未定期分析总结;(3)纸质上报,护士的上报难以及时落实;(4)压疮知识未更新:我们一直使用的压疮分期是四期,没有按照2007NPUAP压疮新分期。
2.护士:(1)压疮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全;(2)未落实压疮管理制度.预期目标:(1)电子上报率100%(2)护士对2007NPUAP压疮新分期及其表现、压疮处理指引掌握率100%(3) 护理部每季度对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调查分析100%(4)压疮处理流程标准落实率100%实施方案具体改进项目内容方法(具体工作流程、要求)1. 培训:下发2007NPUAP压疮新分期及其表现、压疮处理指引,各科组织学习并在上面签名;重新组织对压疮评分进行学习。
2、根据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第七章第二节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第四点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重新制定新的电子报告表单,分为三大类院前压疮、难免压疮、院内压疮3、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制定Braden压疮预测量表4、对60岁以上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高危压疮的评分登记;建立高危人群查询报表,按照新报表完成各种报告数据5、.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总结分析实施者护理部护士长护理部信息科护理部信息科全院护士护理部完成时间2012-032012-042012-052012-04-052012.08开始2012.12开始制订日期:2012.03 完成期限:2013.03注:原因分析栏目中存在的原因尽可能量化,以便于对照分析。
请描述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法,并附上原始资料收集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报告表项目名称:压疮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制订计划时间:2012.03评价时间:2013.03评价指标使用培训率掌握率上报率分析率流程落实率目标100%100%100%100%100%资料收集分析下一轮FADE注:评价指标见原始资料收集表。
2012年4月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一)事件简要经过患者陈述初,男,72岁,住院号376019,因胆囊坏疽、感染性休克、MODS 于4月20日由外院转入ICU治疗,入院时神志模糊,双下肢及背部皮肤呈花斑样改变,全身皮肤黄染,脑梗后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等治疗。
4月21日4:55急诊胆探术后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回ICU,经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后4月25日脱机拔管,4月28日22:00发现臀裂靠左侧5cm处有1.5×1cm大小水泡,立即予以水胶体敷料保护下抽取水泡等处理,5月1日患者出院,与家属沟通并告知出院后更换水胶体敷料等护理方法,家属表示理解无异议。
(二)制定计划1.原因分析1、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2、该患者高危评分29分,责任护士未引起高度重视,未立即上报难免压疮,并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3、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动态评估不仔细;4、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督导不到位。
2.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2、强化责任护士责任心及对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压疮;3、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及时评估和申报难免压疮;4、科内培训压疮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尤其是0.9%生理盐水清洗机更换水胶体敷料时0度撕降的方法;5、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加强督察指导。
(三)具体执行1、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强化学习,考核通过率100%;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绩效考核挂钩。
2、认真落实交接班内容,制定ICU床旁交接班流程。
3、对危重患者及时评分上报压疮高危评估表,登记科室压疮及压疮高危管理登记本,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有效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睡气垫床、压疮高危部位垫凝胶垫等等。
4、制定ICU病人翻身时间段,高级责任护士组织当班人员团结协作,减轻单一责任护士的工作强度,逐一为患者有效翻身。
5、上报压疮高危患者,每班进行压疮高危评分,登记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评估参照以往评分结果,动态观察皮肤的变化,必要时申报难免压疮,完善压疮高危上报程序和压疮上报程序。
压疮防范分析及持续改进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处于不动或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使皮肤和组织受到损害而出现的溃烂性皮疹,是医疗机构和社区护理领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压疮的防范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压疮的防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对患者、医护人员和环境的管理。
首先,针对患者,需要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制定出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根据患者的状况,可以采用翻身、减压垫、空气床等方法进行预防。
此外,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皮肤护理、保持干燥清洁和预防感染等工作。
其次,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重要的是提高对压疮的认识和意识,以及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
医护人员应该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压疮的原因、分类、分期和治疗方法,并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另外,医护人员还应注意协作工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确保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和记录。
最后,环境的管理也是压疮防范的关键之一、医疗机构和社区护理机构应提供适宜的床垫、座垫和靠背垫等设备,以减少患者的压力和摩擦力。
同时,保持环境的干净和无尘,定期更换床单和换洗衣物,以预防感染和减少皮肤损伤。
然而,压疮防范工作的持续改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压疮防范培训会议来提升医护人员的认识和技能。
同时,建立完善的压疮防范工作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将压疮防范纳入日常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另外,通过开展持续的质量监测和改进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医疗机构和社区护理机构的经验和做法,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压疮防范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实践中,可以收集患者的数据和反馈意见,分析压疮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及时调整和完善预防措施,确保防范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压疮防范是医疗机构和社区护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保护。
压疮集束化护理持续改进选题理由摘要:I.引言- 压疮护理的重要性- 集束化护理在压疮治疗中的作用II.压疮集束化护理的持续改进- 改进的必要性- 改进的方法III.选题理由- 提高压疮治疗效果- 降低压疮护理成本- 提升患者满意度- 提高护士工作效率IV.结论- 压疮集束化护理持续改进的意义- 展望未来正文:I.引言压疮是皮肤和组织受损的一种严重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以团队合作为主的护理模式,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在压疮治疗中,集束化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愈合。
II.压疮集束化护理的持续改进尽管集束化护理在压疮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疮治疗效果,降低护理成本,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压疮集束化护理需要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
改进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压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多种多样,护理方案需要因人而异。
通过持续改进,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压疮治疗的方法和护理措施不断更新。
持续改进有助于及时更新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水平。
3.护理团队的人员组成和工作环境不断变化,需要通过持续改进来调整和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的方法主要包括:1.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开展护理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引入信息化管理工具,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与医生、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III.选题理由压疮集束化护理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持续改进,可以提高压疮治疗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愈合。
其次,改进护理措施,降低护理成本,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持续改进还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压疮持续改进成效
压疮又称褥疮,是因身体局部过度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而形成。
压疮一旦发生不仅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费用,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而导致病人死亡。
卧床病人对压力的反应力、活动能力、移动力及营养等都较差,加之尿便失禁,这些都是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
因此存在皮肤完善性受损的潜在问题。
2012~2013年我科共住轻重不同卧床病人6例,针对这些情况,对卧床病人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1预防压疮的措施
1.1入院评估是预防压疮的首要问题:我院从2012年开始实施入院评估,对于卧床病人来说,皮肤的评估最为关键,要求各班护士对班内新入院病人一律进行压疮风险的评估,一般从病人的精神状况、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大小便失禁等几方面评估。
针对病人压疮的风险因素来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
资料表明压疮多在护士未采取预防措施的病人中发生。
83%的临床褥疮发生在疾病的早期。
1.2难免压疮病人的预先报告制度:从2012年我院护理部规定,病房护士对高危病人采取预防报告制度,个别高危病人经采取预防措
施,仍难免发生压疮应及时报告护理部,说明病人的情况及采取的预防措施,建立预先报告制度,由原来的发生压疮事后报告改为难免发生压疮的病人预先报告,医院管理考核目标压疮发生率为“0”,但根据病人个体差异不发生压疮是不可能的,大小便失禁、无移动能力、活动能力、高热、营养差、皮肤弹性差等病人,即使每时每刻认真护理,也避免不了压疮的发生。
因此,要培养护士的预见性,能确认压疮的极高危人群。
采取预先报告制度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将压疮发生减少到最低。
1.3加强压疮高危病人的管理制度:神经内科卧床昏迷病人多,压疮风险大,因此,要加强卧床患者的床头交接班制度及翻身记录,目前对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很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院,甚至不同的病房就有不同的方法。
根据病人个体差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护理,如:病人采取什么卧位,多长时间翻一次身,皮肤压红的护理,皮肤压疮的护理,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昏迷病人的皮肤护理,夜间睡眠病人的皮肤护理等,因此,要严格评价收集到的证据,质量小组组织学习探讨,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采取对症护理。
1.4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责任心:神经内科卧床病人多,生活不能自理,在护理方面比较棘手,加上刚刚毕业的护士缺乏护理经
验,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怕脏、怕累、有惰性,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教育,提高责任心也是预防压疮的有效手段。
1.5合理应用工具也是预防压疮的必要手段:根据卧床病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工具来预防压疮的发生,比如,昏迷患者2-3h 轻轻翻身1次,应用糜米褥子,充气式床垫来缓冲压力,尿失禁患者使用假性尿管、接尿器等避免皮肤的不良刺激,出汗病人给予温水洗浴,扑上爽身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皮肤压红时禁止按摩,按摩压红局部的效果彻底相反,实际上损伤皮肤组织,因此皮肤压红避免继续受压,外涂酒精或红花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护士应总结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达到提高认识,丰富知识,促进学术水平的交流和护理质量的目的。
2效果
2.1通过以上压疮预防措施的实施,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2012-2013年,极高危险病人报12例,年龄65~93岁,高危状态持续,其中3例病情加重死亡,其余9例均未发生压疮。
2.2通过对患者入院评估,提高护士的预测能力。
在未实施入院评估前,病人压疮时有发生,对压疮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使压疮预防有科学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2.3考核评价更具客观性。
国内的观点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不是全部[3]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检查中规定,卧床病人压疮发生率为0,并与考核挂钩,一旦发生压疮,临床护理人员不敢公开研讨,甚至为了减轻责任,向上级提供不全面的信息,最终结果不利于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客观地分析压疮的发生原因。
一方面,肯定护理不当可发生压疮,重视预防压疮护理,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另一方面,由于病情复杂,与病人的身体差异的不同而发生压疮。
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
因此,做好压疮的预防工作,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是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目标之一,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对压疮发生的预测进行重点预防,及时、快速识别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