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 14放小鸟
- 格式:docx
- 大小:14.39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语文《放小鸟》教案 -《放小鸟》这篇课文叙述的是我放飞小鸟的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全文共四段。
第一自然段讲“我"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吃不喝,非常着急。
第二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叫唤.第三段讲“我"决心放小鸟回家去。
第四段讲小鸟飞走时向“我"道谢!本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童趣!ﻭ教学目标:ﻭ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ﻭ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ﻭ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具准备:ﻭ课件—-有关小鸟的儿歌,以及小鸟的图片!ﻭ习惯养成训练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规范书写;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习惯。
ﻭ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ﻭ1。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放小鸟》。
2.板书课题:放小鸟。
ﻭ3。
指名读题,齐读题。
ﻭ4.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ﻭ过渡:读了课文,相信你们自己就能明白了.ﻭ(二)初读课文ﻭ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读准字音。
ﻭ2。
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⑴自由读。
⑵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ﻭ⑶指名同桌读.⑷“开火车”读(多音字“着zhe"),注意正音。
ﻭ⑸指名领读一类字.ﻭ过渡:读准了这些字音,我们就能读通课文了。
ﻭ3.再读课文,出示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练读)。
5。
解疑:谁要放小鸟为什么要放小鸟6.出示小鸟,说说其外形。
过渡:我们书中的这只小鸟长的什么样呢ﻭ(三)学习第一自然段ﻭ1.自由读.2.学习第一句。
ﻭ⑴指名读。
ﻭ⑵指导朗读:读出喜爱的感情。
⑶自由练读。
⑷指名读。
3.学习第二、三句⑴引读。
⑵指名读.ﻭ⑶指导朗读:读出着急的语气。
ﻭ⑷自由练读.ﻭ⑸指名读。
ﻭ4.自由选读喜欢的句子ﻭ过渡:我这么担心小鸟,接下来又会怎么做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一年级下语文说课-14放小鸟苏教版(2019)一、说教材:《放小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二课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美散文,不但形象生动,充满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生活,而且语言优美,生动活泼,适合学生朗读感悟。
课文通过描写“我”“得”小鸟与“放”小鸟的过程,让学生从中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我”得到一只小鸟关进笼子,却看到小鸟不吃不喝,非常着急。
第二自然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叫唤。
第三自然段讲“我”决心放小鸟回家去。
第四自然段讲小鸟飞走时向“我”道谢。
教学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培养、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像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确书写生字。
3、情感目标,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懂得要爱护鸟类。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懂得要爱护鸟类。
二、说教法学法:1.谈话引导法:本文是一篇教育散文,旨在让学生从内心明白保护鸟类,从而转为内在爱鸟之心,所以我选择了谈话引导法,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内心所想,及时加以引导,使其转变意识,从而激发爱鸟护鸟之心;2.情景教学法:在鸟妈妈回来找小鸟的时候,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感受到鸟妈妈的着急之情。
3.教法与学法是相互统一的,针对本课采用的教法,我采用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揭示课题。
【导语】《放⼩鸟》⼀⽂,叙述的是我放飞⼀只⼩鸟的事,课⽂通过描写“我”养⼩鸟与放归⼩鸟的经过,告诉⼈们鸟是⼈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鸟、让鸟⾃由飞翔在蓝天上。
本⽂语⾔优美,充满⼉童情趣,精美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的内容,有助于学⽣观察想象,帮助他们理解课⽂内容。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放⼩鸟》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放⼩鸟》原⽂ 姑妈送我⼀只⼩鸟,绿⾊的⽻⽑,黄⾊的嘴巴,两只眼睛⼀闪⼀闪的,⾮常可爱。
我把它关进笼⼦⾥,给它⾷吃,给它⽔喝,可它⼀动也不动。
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突然,⼩鸟朝着窗外叫起来。
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只鸟在叫唤,那声⾳听起来多焦急呀!我想,⼀定是⼩鸟的妈妈找孩⼦来了。
我看了看笼⼦⾥的⼩鸟,决⼼放它回家去。
我打开笼⼦,⼩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了。
字:闪、急、窗、笼 词:绿⾊、黄⾊、笼⼦、焦急、翅膀 重点句⼦: 1、姑妈送我⼀只⼩鸟,绿⾊的⽻⽑,黄⾊的嘴巴,两只眼睛⼀闪⼀闪的,⾮常可爱。
我把它关进笼⼦⾥,给它⾷吃,给它⽔喝,可它⼀动也不动。
2、⼩鸟朝着窗外叫起来。
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只鸟在叫唤,那声⾳听起来多焦急呀!我想,⼀定是⼩鸟的妈妈找孩⼦来了。
3、我打开笼⼦,⼩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了。
【篇⼆】⼩学⼀年级语⽂《放⼩鸟》教案 教学⽬标 1、学会9个⽣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
3、培养爱护⼤⾃然爱护鸟类的美德。
第⼀课时 教学过程 ⼀、引⼊:我想告诉同学们⼀件事情,我讲完后,看谁能告诉我,我讲了⼀件什么事,看谁听得最留⼼。
事情是这样的:(师复述课⽂) ⼆、学⽣互相讲述故事,个别讲述。
(⽬的是让学⽣理解故事的⼤概类容。
) 三、合作⼩组⼀起读课⽂。
四、各合作⼩组选读⾃⼰最喜欢的⼀个⾃然段,由组长代表说说为什么喜欢? 五、师引读课⽂: 姑妈送给我……⼩鸟的样⼦是……⾮常…… 六、分析课⽂第⼀⾃然段 1、第⼆⾃然段有⼏句话? 2、当我听到另⼀只鸟在叫唤时,我是怎样想的?⽤“~~~”画出我想到什么? 七、分析后两个⾃然段 1、我最后怎样做? 2、如果你捉到了那只鸟,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教学⽣字 1、出⽰⽣字新词,⽼师领读 2、书空、描红 3、⼀笔⼀画地指导写⽣字。
《放小鸟》小学语文教案:主题思考和拓展阅读。
本教案将主题思考和拓展阅读结合起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作品内在的思想和价值观,同时培养他们拓展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一、主题思考1.小鸟被捕走、关在笼子里,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在阅读本文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小鸟无助、惊恐和挣扎的心情。
它们本应该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却被人类无情地抓住,关在小小的笼子里,没有了飞翔和自由的权利。
作者想借此揭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世界,关爱和保护野生动物,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侵犯它们的权利和生存空间。
2.如何关爱和保护野生动物?为了关爱和保护野生动物,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尊重动物的生命权和权利,不要对它们进行虐待、欺凌和侵犯。
(2)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不要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和自然生态环境。
(3)呼吁社会关注和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倡导环保理念和道德观念。
(4)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野生动物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拓展阅读1.《中动物红皮书》《中国动物红皮书》是我国最权威的动物保护和研究专著之一,它全面、准确地介绍了我国保护和濒危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相关信息,成为国家动物保护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了解我国濒危动物的现状和保护措施,认识不同动物种类的特点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加深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2.《野性的呼唤》《野性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华丽的风景、冰雪与野性的生命为背景,讲述了一只犬狼犬的变迁和成长的故事。
通过阅读本书,学生可以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感受野生动物的力量和生命的价值,同时也可以通过犬狼犬的成长,理解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关爱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三、结语通过对于《放小鸟》的主题思考和拓展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其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一年级《放小鸟》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小鸟,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小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饲养小鸟。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小鸟,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小鸟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正确饲养小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小鸟的相关资料,制作PPT。
(2)准备小鸟模型或图片。
(3)准备饲养小鸟的工具和用品。
2. 学生准备:(1)观察周围的小鸟,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小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鸟。
(2)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小鸟生活习性。
2. 教学小鸟的特点(1)教师通过PPT展示小鸟的特点,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小鸟的特点。
3. 学习如何饲养小鸟(1)教师讲解正确饲养小鸟的方法,如饲料选择、饲养环境等。
(2)学生实践操作,学习饲养小鸟。
4. 小组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小鸟和环境。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观察周围的小鸟,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2.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保护小鸟和环境。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的饲养小鸟情况。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正确性,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
(3)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评价:(1)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放小鸟》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ﻭ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教材说明:本文叙述的是我放飞小鸟的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
全文共四段。
第一自然段讲“我”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吃不喝,非常着急。
第二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叫唤.第三段讲“我”决心放小鸟回家去。
第四段讲小鸟飞走时向“我"道谢!本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童趣!ﻭ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友情提醒:查找本课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教学具准备:有关小鸟的儿歌,以及小鸟的图片!教学课时:两课时ﻭ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ﻭ1、上节课我们把课文读了一遍,知道姑妈送给明明一只小鸟。
板书:送(出示小鸟)2、你觉得这只小鸟可爱吗为什么(颜色、动作,随着学生回答出示:绿色的羽毛、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
非常可爱!指导朗读。
我听出来了,这只小鸟的羽毛特别漂亮,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啊,这只小鸟的嘴巴特别好看……它的小眼睛多亮呀……)小朋友一说,老师也觉得这只小鸟特别可爱。
打开书本找一找,课文里是这样描写这只小鸟的吗3、男生和女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男生先来.女生来.(可以站起来)要把它的可爱读出来,注意重点的词。
(重点词变色)。
(出示句子:绿色的羽毛、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
非常可爱!)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也喜欢这只小鸟,我们一起来读,好吗齐读。
ﻭ4、小男孩和小朋友一样特别喜欢这只小鸟。
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说说他都为小鸟做了些什么ﻭ5、学生自读后回答.(关进笼子里,给它食吃……)出示鸟笼图片。
1)、作者为什么要把小鸟关起来呢(因为它害怕小鸟飞走了,如果飞走了,他就再也见不到小鸟了!他不想让小鸟离开自己,想天天都看到小鸟!……)2)、那小男孩将小鸟放进笼子里,是不是就不管了(不是,他把小鸟放进笼子里,给它水喝,给它食吃,可它一动也不动!)3)、小作者害怕小鸟飞走,给他拿来笼子,让他睡;害怕它饿着端来食物给它吃;又担心它渴了,送来水喝,精心的喂养小鸟。
一年级《放小鸟》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放小鸟》。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 能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友善和同情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放小鸟》是一首描绘小朋友放小鸟归自然的诗歌。
诗歌中,小鸟在笼中感到孤独和悲伤,小朋友决定放飞它,让它回到自然中。
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的尊重。
2.2 生字词笼、悲、飞、蓝、天、回、去、自、由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放小鸟》。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 能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3.2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3.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手段1.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图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物:准备小鸟的图片或玩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1. 利用课件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小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小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5.2 朗读课文1.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把握。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5.3 学习生字词1. 教授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5.4 讨论课文内容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小鸟的情感变化。
2. 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14放小鸟
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学习、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二、上课背景:
____年4月21——24日,____(省、市、区、县)教育局教研室举办“市区实验小学一年级课改会课”活动,所有上课老师均借班上课。
●三、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吗?我是汪老师。
尽管我们上个星期五刚认识,但我们已经成了好朋友了。
既然是好朋友,想知道我的名字吗?我的名字由两个字组成,“汪”是我的姓,另一个字我们学过,想知道吗?这个字藏在一个谜语里,猜出这个谜语,就知道了。
“白肚皮黑皮袄,尾巴尖尖像剪刀,从早到晚忙不停,捉了虫子喂宝宝。
”(打一种鸟。
)
猜出我的名字了吗?喜欢小燕子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学的故事里的小朋友也是个爱鸟的小朋友。
齐读课题。
(课堂上老师把学生看成朋友,学生也会把老师看成朋友。
开头的谈话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导入课题,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的动画片。
1、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制成动画片,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
2、好看吗?想不想再看?这次可以坐得放松一点。
你们想不想当文中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读。
3、我发现不少小朋友就是文中的那位小朋友了,我们还可以做文中的小鸟,小朋友们可以站起来,还可以离开座位,可以加上动作。
(此处多次欣赏动画片,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欣赏到模仿到创造。
第一次看动画片,着重让学生欣赏;第二次看动画片,主要让学生模仿,让学生跟着一起读,低年级小朋友善于模仿;第三次看动画片,着重创造,学生可以变成文中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学文伊始,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运动等智能)
(二)读文赏析
1、你们想像动画片里一样读课文吗?学生自由读课文。
2、汪老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个小朋友来读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
这只小鸟非常可爱。
昨天让小朋友们回去画小鸟取出在小组中交流。
(2)、哪些小朋友愿意在班级给大家展示一下?愿意展示的小朋友把画贴在黑板上。
(3)、(老师选择一幅画贴在黑板正中)这真是只可爱的小鸟。
谁能将小鸟的可爱读出来吗?一生读,其他生一起读。
(4)、老师一边说“于是我把它放进笼子里”一边画鸟笼。
“我给他食吃,给他水喝,可他一动也不动,可把我急坏了”
(5)、这是谁的小鸟?你不着急吗?请你来读。
(6)、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4、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发生了什么事了?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小节。
(2)、小朋友们听鸟叫。
一只鸟,两只鸟。
你们听到了什么?(随机放上大鸟的画)
(3)、这时候小鸟会说些什么?
(4)、大鸟会说些什么?
(5)、小朋友会想些什么?
一年级语文教案
(7)、请1——2小组上台表演。
(此处着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拿破仑也说过:想象支配着整个世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三人一组练说,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发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边说“我打开笼子,小鸟飞向蓝天,飞向大自然”边取出小鸟,放飞小鸟。
(2)、小朋友,这时小鸟又会说些什么?小朋友还会说些什么?
(3)、多么美好的一幕呀,人和动物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愿意读最后一节的小朋友一起捧起书,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不但我们爱鸟,古今中外的许多诗人、音乐家也十分爱鸟,他们写了许多的诗,谱了许多的曲来赞美鸟。
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会背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
2、小朋友们随着知识的增多,阅历的增长,还会发现这方面的诗和歌曲以及文章太多了。
凡是对小鸟感兴趣的小朋友,回去继续读一些关于鸟类的书籍,说不定,将来,你还会成为研究鸟类,讴歌鸟类的专家呢!
(课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实在太小了。
陶行知要推倒学校的围墙,地为床,天为被。
我们也要打破语文教学的课堂局限。
将学生有课堂引向课外。
我校的特级教师岳德秀校长经常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由一篇文章引出多篇文章,由一本书引出几本书,甚至几十本书。
引导学生走向书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
)
(四)放飞“小鸟”
小朋友们,文中的小鸟被小作者放回大自然。
我们也到黑板上取回你的画,晚上希望你做一个梦,梦里让它变成美丽的小鸟,飞回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