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技术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五金件电镀技术规范一、电镀镍技术规范1 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公司产品的钢、铜合金等金属基体零件上镀光亮镍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镀镍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本规范所要求的电镀层只适用于一般环境。
3 关键词电镀镍4 引用/参考标准或资料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S-S180002023 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GB 5267-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GB 5270-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 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GB 5930-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厚度测试方法点滴法GB 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5 规范内容5.1 术语局部厚度:在规定区域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主视表面:零件在装配成完整产品后处于正常视觉范围内的可见表面。
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下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5.2 工艺鉴定要求5.2.1 总则生产者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
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第 5.2 节的要求。
5.2.2 设计要求按本规范要求进行的镀光亮镍工艺,对钢铁基体必须是先镀铜再镀镍的工艺。
生产者应保持并遵守经EMERSON公司正式批准的工艺和检验文件。
5.2.3 鉴定程序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这些试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试样加工(注1)表面处理(注2)试样检查及测试提供试验报告(注3)及试片给EMERSON公司的质检部门以便复验。
注1:鉴定用试样可由公司完成并提供给被鉴定工厂。
注2:所有试样必须同时进行处理。
金属零件镀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零件镀覆的术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零件上进行铜、镍、装饰铬(镍+铬和铜+镍+铬)、银、锌、锡、化学镀镍表面镀覆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955-1997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GB5270-198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T12306-1990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GB/T12332-1990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GB/T12333-1990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GB/T16921-1997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X 射线光谱方法GB/T9799-1997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GB/T9800-88电镀锌和电镀隔层的铬酸盐转化模GB/T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GB/T9797-1997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沉积层GB/T13913-92自催化镍-磷镀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分类3.1 术语3.1.1 主要表面指工件上某些已镀覆或待镀覆的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工作的外观和(或)功能是极为重要的。
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表面,如孔内部、深凹处等,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 若因特殊需要而必须按规定厚度镀覆时应在图纸或工艺文件上注明。
3.1.2 最小局部厚度在一个工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厚度最小值,也称最小厚度。
3.2 分类3.2.1 按不同金属覆盖层分为:电镀铜、镀镍、镀铬、、镀银、镀锌、镀锡。
3.2.2 按零件大小分为:大零件——每件表面面积 1 平方分米以上;中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1 平方分米;小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 平方分米以下。
电镀工技术等级标准1、等级设定及基本要求1.1 技术等级设定本标准规定了电镀工技术等级、文化程度要求、应知、应会。
本标准设定了电镀工的技术等级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三个档次。
2、各技术等级应知、应会2.1 初级工2.1.1应知a. 本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技术操作规程,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岗位责任制及有关各项规章制度。
b.常用电镀化学原料的名称、性能、用途、使用规则和贮存保管方法。
c. 自用电镀设备的型号、规格,了解电镀设备的构造、使用规则及维护保养方法。
d. 常用工具、夹具、量具和防护用品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保养方法。
e. 电镀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f.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g. 一般工件的表面积计算。
h. 自用电镀溶液的成分、性能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i. 电镀废水所含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
j. 电镀阳极的种类及对阳极材料的质量要求。
k. 各种配洗和除油溶液的成分,配制方法和用途。
l. 四种以上电镀工艺过程,电镀溶液成分,配制方法和有害杂质对电镀的影响。
m. 温度、电流、电压与镀层质量的关系。
n. 按工艺要求调整电镀工艺规范的方法。
o. 镀层常见缺陷种类、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2.1.2应会a. 正确操作和保养自用电镀设备。
b.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
c. 各种常用工具、夹具、量具的正确使用。
d. 根据工件选用恰当的工、夹具,并合理装卸。
e. 常用酸洗、除油溶液的配置。
f. 独立进行去污、酸洗、清洗、中和和干燥等操作。
g. 较熟练掌握三种以上电镀操作。
h. 调整镀铬槽三价铬到工艺规范内。
i. 三种以上不良镀层的退除。
j. 化学材料合理选用。
k. 常用电镀件辅助阳极的正确选定。
l. 带钢镀铬的正确操作。
m. 鉴别带钢镀层质量。
n. 采取措施,消除镀层常见病。
o. 看懂一般工件图。
p. 各种不规则工件表面积计算。
q.了解电工基本知识。
2.2中级工2.2.1应知a. 一般无机化学反应方法及计算。
iso19598电镀标准中文ISO19598电镀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研究和制定的国际电镀标准。
ISO19598标准主要规定了电镀加工技术的相关要求,旨在保证电镀的质量,满足一些特定的技术要求,电镀加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从而得到得到保障,满足用户的期望。
首先,电镀加工技术要求按ISO19598标准进行,成品应满足有关质量要求,并经过确认后方可准予使用。
例如,对电镀加工的基体材料,必须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包括表面洁净度、外观、尺寸等;电镀加工装备应按照该标准的要求,确保电镀加工技术的有效性、可靠性及持久性;电镀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还要满足ISO19598标准的规定。
其次,电镀工艺流程要求符合ISO19598标准,具体流程要求包括:工作台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满足标准的要求;电镀加工的上料本应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这样能够避免质量波动;电镀加工过程中,应按要求完成,如喷淋、滚涂和温度要求等;质量检验也应符合ISO19598标准;同时,对于对电镀加工后的成品,必须按照ISO19598标准的要求进行缩水和材料性能测试等,以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
此外,ISO19598标准还包括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电镀加工企业必须按此标准的要求,采取有效的废水、废气处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企业环境友好型、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
总之,ISO19598标准是用来保证电镀质量,保障电镀加工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镀成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国际标准,企业应加强对其的遵守,以实现高质量的电镀加工和可持续的发展。
ISO19598电镀标准的实施对于现代电镀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标准不仅提高了电镀加工的质量水平,而且实施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使电镀加工企业可以更加环保,并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市场。
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电镀行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高级电镀工技术标准及职责一基础理论知识1化工常识1)各种电镀用化学材料的名称、性质、质量要求及其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2)处理溶液中过多的硫酸及三价铬的方法,废溶液的处理方法。
2电镀工艺学1)大型复杂电镀设备(如钟型自动电镀机、挂式自动电镀机)的一般构造、性能、使用规则和维护保养方法。
2)各种研磨、抛光所用材料的规格、性质、质量要求和适用范围,抛光膏的配制万法。
3)镀层的种类及其性质和用途。
4)镀锌、铜、铬等四种电镀的工艺过程,电镀溶液的成分、性能和配制方法,各种成分在溶液中的作用。
5)各种研磨、抛光工件的技术条件和质量检验的方法。
6)氰化溶液和酸性溶液的电镀性能、适用范围及其化学反应原理。
7)局部电镀的绝缘方法。
8)酸、碱度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9)氧化和着色处理的方法。
10)多层电镀的目的及与镀层质量的关系(如铜层、镍层和铬层在同一工件上的作用)。
11)测量镀层厚度和检查镀层质量的方法及其原理。
3电工学的基本知识1)电流的热效应2)电功率计算。
4相关知识1)常见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
2)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二实践能力1基本技能1)调整各种抛光、研磨机,使工件达到镜面光度要求。
2)利用辅助阳极进行修复镀铬,达到规定厚度,保证二级公差精度。
1)正确判断电镀过程中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2)测定镀层厚度,鉴定镀层质量。
3)根据工件的几何形状、确定电镀方法。
4)复杂工件的局部绝缘电镀。
5)进行同一工件的多层电镀操作。
2综合技能1)配制、校正、管理四种镀层的电镀溶液,解决生产难题。
2)能进行氧化、磷化及本车间的各种电镀操作。
三职责1满足用户现有产品的质量要求。
2熟悉安全生产,保证生产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Metallic coatings——Hot dip galvanized coatingson fabricated ferrous products—SpecificationGB/T 13912-92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 ISO 1459——1973(E)《金属覆盖层——热铰锌防腐蚀层——指导原则》和 ISO 1461——1973(E)《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品上热镀锌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制品防腐蚀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未加工成形的钢铁线材、管材和板材上的热镀锌层。
本标准对热镀锌前基体材料的性质、表面状态不作规定。
影响热镀锌效果的基体材料状况参见附录A(参考件)。
本标准对热镀锌产品的后处理未作规定。
2 引用标准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 1233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GB/T 13825 金属覆盖层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层的质量测定称量法3 术语3.1热镀锌将钢件或铸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在其表面形成锌—铁合金或锌和锌—铁合金覆盖层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3.2热镀锌层(简称:镀层)采用热镀锌方法所获得的锌—铁合金或锌和锌—铁合金覆盖层。
3.3主要表面指制件上热镀锌前和热镀锌后的某些表面。
该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起主要作用的。
3.4 检查批(简称:批)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热镀锌件。
在热镀锌厂检验时,指一个生产班内同一镀槽中生产的相同类型和大小的热镀锌件。
交货后由需方检验时,指一次订货或一次交货量。
3.5 样本从批中随机抽取的镀件或镀件组。
3.6基本测量面在主要表面上进行规定次数测量的区域。
3.7局部厚度在基本测量面内进行规定次数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电镀标准rh0387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镀是一种通过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工艺,以改善其表面性能和外观的方法。
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而电镀标准则是规定了电镀过程中各项参数和要求的标准文档。
在电镀工艺中,RH0387是一份常用的电镀标准,它详细规定了电镀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要求,以确保电镀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RH0387电镀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化学成分、表面光洁度、厚度控制、结合力、耐腐蚀性和环保要求。
在电镀过程中,电镀液的化学成分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电镀层的成分和性能。
RH0387标准规定了电镀液的配方和浓度范围,以确保电镀层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附着力。
表面光洁度是衡量电镀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RH0387标准规定了表面光洁度的要求,包括光亮度、无划痕和无气泡等。
RH0387标准还规定了电镀层的厚度控制要求。
电镀层的厚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耐腐蚀性和结合力,因此在电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电镀层的厚度。
RH0387标准还规定了电镀层的结合力要求,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需满足一定强度,以确保电镀层不易剥落和脱落。
RH0387标准还对电镀产品的耐腐蚀性进行了要求。
电镀产品常常处于恶劣环境中,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确保其长期使用。
在电镀过程中,需要通过适当的表面处理和封闭层处理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
RH0387标准还重视环保要求,在电镀过程中禁止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以确保电镀过程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RH0387电镀标准是电镀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文档,它规定了电镀过程中各项参数和要求,确保电镀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遵循RH0387标准,可以提高电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各行业对电镀产品的要求,推动电镀工艺的发展和进步。
在未来的电镀领域,RH0387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电镀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第二篇示例:电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薄膜,达到美观、防腐、提高耐磨性等效果。
电镀与精饰技术标准(国标)与国际标准ISO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 GB3138-82 电镀常用名词术语02 GB/T4342-91 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03 GB4955-8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2177-197204 GB4956-85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2178-198205 GB4957-8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方法 2360-198206 GB5270-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厚(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07 GB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08 GB5931-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 3543-198109 GB5932-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10 GB5935-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11 GB5936-86 轻工产品黑色金属化学保护层的测试方法浸渍点滴法12 GB5937-86 轻工产品镀锌白色钝化膜的存在试验及耐腐蚀试验方法13 GB5943-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硫化氢试验法14 GB5945-86 轻工产品铝或铝合金氧化处理层的测试方法15 GB6458-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3768-197616 GB6459-86 金属覆盖层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 3769-197617 GB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3770-197618 GB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4540-198019 GB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1463-198220 GB6463-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3882-198621 GB6464-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静置户外曝晒腐蚀试验一般规则 4542-198122 GB6465-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腐蚀膏腐蚀试验(CORR试验) 4541-197823 GB6466-86 电沉积铬层电解腐蚀试验(EC试验) 4539-198024 GB9789-88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通常疑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6988-198525 GB9790-88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 4516-198026 GB9791-88 锌和镉上铬酸盐转化膜试验方法 3613-8027 GB9792-88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方法 3892-8028 GB9797-88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1456-197429 GB9798-88 金属覆盖层镍电镀层 1458-197430 GB9799-88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2018-197331 GB9800-88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4520-8132 GB10124-88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33 GB10125-88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试验) ISO/DIS922T34 GB11376-89 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35 GB11377-89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储存条件下腐蚀试验的一般规则 4543-198136 GB11378-89 金属覆盖层厚度轮廓尺寸测量方法 4518-198037 GB11379-89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6158-198438 GB12304-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 4523-198539 GB12305.1-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测定 4524/1-198540 GB12305.2-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环境试验 4524/2-198641 GB12305.3-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孔隙的电图象试验4524/3-198542 GB12305.4-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4524/4-198543 GB12305.5-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4/5-198544 GB12306-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 4521-198545 GB12307.1-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的测定 4522/1-198546 GB12307.2-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2/2-198547 GB12332-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 4526-198548 GB12333-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49 GB12334-90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2064-198050 GB12335-90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呈阳极性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评级51 GB12336-90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标准方法52 GB12599-90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 2093-198653 GB12600-9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 4525-198554 GB12609-90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 4519-198555 GB/T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4525-198556 GB/T12611-90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57 GB/T12612-90 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58 GB6808-86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阳极氧化膜耐晒度的人造光加速试验 2135-8459 GB8013-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7599-198360 GB8014-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2164-1980适用国家标准常用国家标准CNS 3627、 3385、 4159、7669、 8886JIS D0201、 H8502、H8610、K5400、Z2371ISO 3768、 3769、 3770ASTM 8117、B268常用国家标准对照表CNS:中国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组织MILSTO:美国国防部JIS:日本工业标准NACE:腐蚀工程协会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DIN:德国标准协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BS:英国标准协会。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镀锌的工艺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且所要求的电镀层只适用于一般环境。
2. 术语 2.1 平均厚度:在同一平面内.选择平均分布的十个点进行厚度测量,所测厚度的算术平均 值即为平均厚度。
2.2 主视表面:零件在装配完成整产品后处于正常视觉范围内的可见表面。
2.3 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下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
3. 工艺鉴定要求 3.1 对生产设备及原材料的要求 3.1.1 生产线用水水质要求 1)所有工艺槽的配制用水必须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2)钝化前.后的清洗用水必须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其它清洗用水必须达到 GB 5749 饮用 水的要求。
3)清洗槽中水流方式应采用逆流,或者定时更换。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的水质要求达到PH=5.0-7.5,电导率不大于 10 μs/cm )3.1.2 化工原材料要求 1)镀锌前各工艺槽所用化工原材料必须不低于相应工业級材料的国家标准要求。
2)镀锌液所用化工原材料必须不低于相应工业級材料的国家标准要求。
3)镀锌用锌阳极不低于GB/T 2058 的要求。
4) 镀锌光剤或鈍化剤的供应商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质保证能力,一般需得到富力达公司 认可。
3.1.3 质量检验手段 生产方必须具有以下检测仪器:测厚仪,盐雾试验箱,附着力检测用刀具和标准胶带( 符合 ISO 2409 , 如3M产品 Scoth ﹟250 ),并能进行合格的试验操作。
所有检测仪器设备 都必须具有有效的校验合格证。
(注:盐雾试验也可委外部进行,但其试验单位必须得到富力达公司认可并备案) 3.2 工艺鉴定程序 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这些试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 1)试样加工(注1) 2)表面处理(注2) 3)试样检查及测试4)提供试验报告(注3)及试片给富力达公司的质检部门以便复验。
注1:鉴定用试样也可由富力达公司完成并提供给被鉴定工厂。
iso4042电镀标准ISO4042是一个针对电镀技术的国际标准,于1984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发布。
ISO 4042标准设定了电镀技术应具备的性能特征,电镀技术应满足这些特征,才能被认定为有效的商业电镀技术。
电镀技术是金属工艺处理的一种,通过在金属表面上沉淀电镀层来改善金属的抗腐蚀性、抗磨损性以及其他性能特性。
在电镀过程中,在金属表面上沉淀出一层电镀层,电镀层的性能决定了电镀技术的质量。
ISO 4042标准规定了电镀层的特殊性能,包括耐酸碱性能、耐蚀性能、耐磨损性能、电导率性能和粘附力性能。
耐酸碱性能要求电镀层在某些指定的酸碱溶液中不能产生明显的腐蚀现象,而耐蚀性能则要求电镀层在某些指定的腐蚀性环境中不能产生破坏性的腐蚀现象。
耐磨损性能要求电镀层具有较高的磨损抗力,一般而言,电镀层的抗磨损性能直接影响着电镀技术的使用寿命。
电导率性能要求电镀层的电导率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稳定,而粘附力性能则要求电镀层在保持一定的机械力学性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粘附力。
ISO 4042标准在评价和检验电镀技术时也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采用相应的实验方法对电镀层进行检测,以满足这些耐腐蚀、耐磨损、电导率和粘附力等性能要求。
电镀技术的发展,使得ISO 4042标准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
比如,ISO 4042标准的第五版,于2005年发布,增加了针对无机硬质电镀技术的新要求,也加强了针对电镀层的抗磨损性能要求。
电镀技术已成为金属工艺处理领域极为重要的一环,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人们也不断地利用ISO 4042标准来指导研发和应用。
同时,ISO 4042标准还可以作为把控电镀技术质量的一个严格参考。
从上面可以看出,ISO 4042标准是金属工艺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国际标准,它的存在和应用为电镀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很多便利。
它不仅提供了关于电镀层性能的技术要求,还提供了相应评价检测方法,以确保电镀层满足电镀技术应具备的性能特征。
德信诚培训网
产品电镀标准
一.所有电镀产品镀层通用要求
1.严格按照电镀单的镀层材质(镀银,镀锡,镀镍或镀彩锌)要求进行电镀加工;2.盲孔电镀深度为孔直径的2倍,深度不足直径2倍的全部电镀到位;
3.镀层结晶要细致(指合适的电镀电流),镀彩锌需要有彩色光泽;
4.镀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划伤、油污及磕碰;
5.镀层不允许有脱落,起皮、发黑、生锈等;
6.镀层不能有裸铜、掉皮现象;
二.无镀层厚度要求的电镀产品
1. 软连接: 镀银层厚度须达到0.5um~0.8um
镀锡层厚度须达到2um
2. 导电夹: 镀银层厚度须达到0.5um~0.8um
3. 铜管: 镀银层厚度须达到1.5um~2um
镀锡层厚度须达到3um~4um
三.DXC产品(常规,特殊要求除外)
1.可动接点、固定接点、铜管:镀镍层厚度须达到1.5um~2um
2.铆钉: 镀镍层厚度须达到2um~3um
3. 固定铁芯: 镀彩锌厚度须达到2um
四.有镀层厚度要求的电镀产品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